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 > 第261章 会晤承天寺

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 第261章 会晤承天寺

作者:三羽堂主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8:43:57 来源:书海阁

复兴三年腊月十八,赵构一行三十人,扮做李继宗的部下,悄然进驻西夏兴庆府都城。

赵构还是有些小激动,他正史无前例地在完成前人从来没有过的一件历史性大事,足以载入史册。

为了遮人耳目,李继宗让自己的内弟梁正出面,对外就说是一个宋国使团商队,入住在梁正准备的一所宅院里,还算是宽敞干净。

安排妥当,赵构开始安排使团成员展开温馨攻势,称之为“节前团拜”。赵楷带端木春明去尚书令李承常府和中书令李政府、欧阳珣去枢密使李惠府、左吉前往李继宗府,自有年礼随上。赵楷还专门让端木春明为李承常把把脉,并且声称可以去自己的住所去取一些成药“回春膏”,最是对症。

这次会晤的性质,赵构已经和李乾顺达成一致,就是秘密会晤,秘密会谈,秘密签约。所以,会晤地点,赵构提议放在官府以外的地方,以免走漏风声,为此,赵构不惜微服屈身,可见这件事,赵构志在必得。

会谈地点放在承天寺,却让李乾顺有点想不通,赵构一句话解惑,越是人多的地方,越能隐藏自己的行踪。临近春节,西夏深受汉文化影响,也是一大节日,所以,春节前,像承天寺、高台寺、戒坛寺等寺庙,可谓人头攒动,香火旺盛,这样一来,就能很好掩护他们的行踪。

这么大寺院,找几间僻静的禅房,应该不算难事,况且,还是以所属文思院的名义,承天寺自然不敢怠慢。

西夏的正房一般是祭祀用,不住人。所以,这次谈判的地点在承天寺东后园的一溜平房,西夏的一般民房是不能覆瓦的,只有官宦人家或有爵位之家,才能用瓦,不过,承天寺作为皇城第一大寺,自然不会寒酸于斯。

赵构和李乾顺的第一次见面还颇有一些戏剧性,李乾顺比赵构大二十三岁,赵构今年二十三岁,李乾顺四十六岁。但赵构可是实打实是大宋皇帝,李乾顺等候在门口的时候,看着一位年轻人身着深红色长衣犹如闲庭散步一般迈进院子的时候,那种渊渟岳峙的感觉,让他一下子认出赵构来,趋步上前,不等揖礼,却被赵构一把拉住双手,深情说道:“宋国西夏是一家,您年长构多岁,自当尊称一声老哥哥。”

李乾顺也顺势拉住赵构的双手,用力攥着,颇有一点动情,说道:“这……”

赵构拍拍李乾顺的手,真诚地说道:“既然进了门,就是一家人,老哥哥不必客气,叫我一声赵兄弟就行。”

赵构和李乾顺携手而入,脸上如沐春风,洋溢着喜气。李乾顺没想到赵构如此年轻却又这样老练,丝毫没有天朝大国的傲气,反倒是像一个邻家长大的男孩回乡一般。

分宾主落座后,李乾顺笑呵呵说道:“宋国皇帝陛下,为两国和平大计,不远千里前来斡旋,这份赤诚之心,让我十分感动。方才陛下一声老哥哥,说实在话,叫得我眼窝子发热啊。以前有些顾虑。这一句话,就全没有了。贺兰山上的雄鹰,就是要和祁连山下的骏马为伴,今天,我也不再说什么皇帝陛下,就改口叫一声赵兄弟了,可好?”

赵构笑道:“李大哥,如此甚好。”

李承常在下面微微皱了皱眉,却没有说什么。这个时候,还是不要扫兴为好。至于称呼吗,就是个称呼而已。

位置很高,姿态放低,这就是一种策略。赵构才不会因为什么虚名脸面而去端着拿着,面子不是装出来的,是自己做出来的。

李乾顺也是豪爽之人,喜欢直奔主题,笑着问道:“赵贤弟,听说你对这天下局势有一些很独特的看法,大哥很想听你仔细说说,李继宗这憨货,连个话也学不清,趁这个机会,为兄想和大家一起,聆听高见。”

赵构笑道:“李兄客气了,也谈不上什么高见,就是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

他来到屋子中央,侃侃而谈:“各位,当今局势,谓之宋国,是复兴强国之关键,对于西夏,可谓发展壮大之良机。我大宋举国一体,凝心聚力,图谋发展。对内,搞活经济,对外,扩大贸易,坚持开放改制,立法确保广大农民的土地利益所得,从复兴二年到现在,我国经济收入总量比靖康二年翻了一番,预计今年再翻一番。国家的发展,经济是基础,没有钱,啥事情也办不了。所以,以经济发展为核心,以国内工业发展为重点,以基础建设惠民生,这就是我们宋国的基本发展思路。老哥哥,西夏的发展,也可参照,但应该有自己的特点。宋国以农业文明为基础,西夏以游牧文明为根本,不可牵强照搬。但无论走那条发展之路,发展经济,这是主流。”

“陛下,西夏只有建立起一支强大的军队,我党项一族才能屹立不倒。”李承常有点不服气。

“李丞言之有理。不过,还请教李丞一个问题?西夏最精锐的,可是铁鹞子?”

“那是自然,铁鹞子乃是我党项最勇敢的男儿。”“一名铁鹞子的装备,需要多少钱?”赵构问道。

“这……”李承常转头看了一眼枢密使李惠。

李惠接过话头回答道:“铁鹞子一人三马,马甲和人甲以及手中兵器、弓箭,合计大约五千宝钱(西夏钱币)”

“你这是没有把马计算在内,因为西夏不缺马。就按五千计算,西夏大约有多少铁鹞子?”赵构问道。

“这……”这已经涉及军事秘密了,李惠可不敢接口。

“我给你估计一万左右吧?”赵构笑道。西夏十二军司,每个军司大约八千人左右,加上兴庆府皇宫直属的大约一千人的精锐铁鹞子,也就一万人左右,这些情报,早就在赵构的军事情报档案里了。

“这一万人下来,不带三万多匹马,就是五千万。这只是装备开支,加上训练、耗损、饷银等等,一年下来,再加一千万不多吧,这就是六千万。加上十万擒生军、三十万各司驻军、和五万左右的兴庆府中央驻军,每年军费多少?西夏每年国税多少?诸位心中有数吗?要不要我给诸位算一算?

‘据我所知’,西夏每年耗在军队上的费用,占到整个西夏收入的三到四成,我没有说错吧?西夏皇族开支用度,大约占到两成,剩下的五成,金国的年贡约占一成,还有一成作为兜底留余,不能动。西夏每年能用于开支用度,也只有区区三成,李丞,您是尚书令,够用吗?李枢密使大人,如果西夏突然进入战争状态,有余量吗?”

赵构进入状态,本身特有的皇帝威压一下子让西夏众臣感到了无形的压力,就好像是自己的皇帝质询一样,被问得哑口无言。

赵构对西夏的经济情况,了如指掌,这还是没有完全把各项数据说出来,真要说出来,就不是面子问题,回头李乾顺一定会来一次内部大清理。

李乾顺每天都在为兜里叮当乱响的几个大钱苦恼,各部各司每次上书,都是一副张着双手讨要钱财的可怜样子,李乾顺只好东挪西借,勉强支应,今年好在李继宗的三司军费不用他出,还能上交一部分,极大缓解了西夏的财政危机,这才引起李乾顺的高度重视,作为一国之君,他如何不知穷字是什么滋味。

“俗话说,富国强兵。只有国家富裕了,老百姓有钱了,才能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实现保家卫国的神圣使命。李丞的看法,我赞同。的确,一支强大的军队,是我们所有建设最有力的保障,但一支强大的军队,同样必须要有雄厚的经济力量做基础。关于这一点,我想和大家达成共识。”

李乾顺点点头,说道:“是啊,有钱腰杆硬,无钱难寸行。他们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瞒兄弟,每年开春,我就着急,六曹十六司,都是要钱的,我也是勉强维计,要说富裕,也就是今年略有一些,还要归功于李副使的三司榷场。”

李承常也低下了头,叹了一口气,说道:“陛下对一国财政如此精通,让李某十分敬佩,所言道理极是,李某赞同。”

“李丞三朝元老,西夏能屹立西北一隅不倒,您居功至伟。”赵构这倒是真心话。

“不敢当宋国陛下当面谬赞,愧不敢当。”李承常也是小有激动。

“不过,只有感慨是没有用的,要拿出解决的方法才是。”

李乾顺俯身问道:“赵贤弟可有对应之策。”

喜欢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