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 > 第715章 只争朝夕功

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 第715章 只争朝夕功

作者:三羽堂主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8:43:57 来源:书海阁

赵构一行,自吐蕃而北上,在逻些城小住,会见了吐蕃特管区五名分区总督和西南战区所属军团长以上将领。

现在的吐蕃特管区有单独的军区,军区驻军主力乃是夔牛军团,高力已经被任命为夔牛军团司令,整个军团含三个野战军团和一个雪狼机动骑兵师,全军扩编为十五万人,这也是吐蕃特管区能够供应的上限。

黄龙军团撤回大理,李璞的飞龙军团移驻秦风路青州地区整训,完成从北到南到西南再到西北的全地域轮训。

苗傅的第一军撤回大理,成立大理警备区,苗傅担任警备区司令。

顺着这条线路,赵构在规划未来五到十年的军事部署。他有一种预感,一种危机来临的预感。

赵构在吐蕃的行程是保密的,接见完各路诸侯,勉励了大家一番,赵构将沿途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最后在总督府和谢天赐、桑赞仁布两人,加上刘勇,又做了一次彻夜长谈,将吐蕃乃至天竺未来五到十年的总体发展规划一一阐述清楚,鼓励他们放手去干,大体的方针政策决定了,剩下就是执行力的问题,具体的实践工作,赵构不会去指手画脚,他也不可能事必躬亲,要学会放权和把总。

谢天赐成长的很快,将他放在吐蕃,还有统筹整个大西南的意思。谢天赐年轻有活力,汪若海老成有思想,这对黄金搭档,一定会将大西南区建设好。

叮嘱谢天赐要注意身体,高原的气候和环境,对谢天赐这样的年轻人何尝不是一种锻炼和磨砺。

小住三天,赵构率领两营一卫,在一个黎明时分,悄悄离开逻些城,转向东南,走墨脱、林芝、察隅一线,进入大理。

在察隅,赵构视察了位于吐蕃东南最大的榷场,榷场的建设大大出乎赵构的意料,这是一个占地近三百亩的大型综合贸易集散地,汇聚了吐蕃、吐蕃,大宋帝国几乎所有的商品,赵构在这里看到了通达商行、四海商行、兴隆商行、昌盛商行等许多大宋帝国知名的大商家的代办处,最为吸引人的就是进进出出的,全部是商用版的绝影车,几乎是早期的绝影车的两倍大,清一色的双挽大青骡。

赵构边走边问,从价格到进货出货渠道、税率、各种费用,包括安保措施以及政策落地执行情况。

一路下来,总体良好。不过,赵构敏锐地观察到,宋元的交易使用率,还不能完全实现离岸交易,还有很多货物实行易货贸易,难免会让一些奸商从中扰乱秩序,但还不至于影响大局。

进入大理,进驻宁园,算是故地重回。段正严亲自陪同赵构进驻。

赵构在宁园的会客厅接见段正严、李节、高顺贞、白慎、刘勇、韩栋、秦孝义、苗傅、段聪等军政首脑。

赵构先是指示段正严尽快完善从旦当到察隅的高等级战备道路建设。因为这条路面临横断山脉和西面的大雪山,道路修建的不是十分完善,尽管比以前的羊肠小道好多了,但还是远远没有达到赵构对战备道路的通路要求。

段正严这个大总督当得很是称职,虽然名义上是大西南区大总督,但吐蕃和天竺,赵构都安排了相应的总督负责具体的事务,他这个大总督只不过挂一个虚衔而已,赵构让他重点还是把大理先经营好。

赵构告诉他,一南一北,南有大理,北有塞北,这两个特管区是要做出表率的,段正严好歹是一国之君,塞北特管区大都督是赵鼎兼着,那也是大宋帝国的政务副丞啊,还有天竺是汪若海,吐蕃虽然是桑赞仁布,但幕后却是谢天赐,这哪一个单拎出来,也不是简单人物。

段正严何尝不知道这个布局?所以他的压力也很大,见了面,除了嘘嘘问暖之外,就是“叫苦”,和桑赞仁布一个调调,缺人。

白色军帐内,赵构和段正严相对而坐,旁边的红泥小火炉上咕嘟嘟烧着泉水,段正严新贡的春茶,氤氲的热气里飘散着一丝茗香。

“是啊,百废待兴,都缺人。我看你大理的手脚也不慢啊,不到一年的时间,洱海大学已经开始第一批招生计划,回头我给文教部打一声招呼,不仅仅是你们洱海大学,吐蕃大学、天竺大学等第一批的学员都可以适当扩招,加上招商引进,对第一阶段的发展,应该是能够解决一些迫切的问题。关键是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夯实,思想要抓牢,这三条,一定要牢记。”

李节是擢升至副大总督的,经济和文化领域归他管辖,遂接口说道:“陛下,大理三年计划五年规划说得清清楚楚,我们争取在五年时间以内,把大理打造成一个文化旅游大区,吸引全帝国的人们来这里游玩消费,段总督还亲自将洱海一带划为黄金规划区,我们虽然有困难,但更有信心。大理的手工业产品在各路都很畅销,我们计划今年上半年搞一个大理文化产品展览会,下半年搞一个大理风俗旅游节,一个走出去一个请进来,带动其他产业长远发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赵构点点头,笑道:“不错,很有点子,说明是动了脑子的。要注意高质量发展,不要搞一些不切实际的噱头,信誉和质量,是发展的关键。”

李节急忙记下来,赵构的一些想法和指示,往往就是金点子银手段,好使得很。

赵构看着韩栋、秦孝义等人,也是倍觉亲切。韩栋的媳妇谢巧姑在皇宫当御厨,韩栋开始是被秦风选中,进了近卫军,后调入飞龙卫箭班,被赵构放出来历练,担任黄龙军团第九军军长,不过现在是黄龙军团军团长。

秦孝义是赵构最早嫡系禁军箭班秦风的儿子,黄龙军团第十一军“黑羽军”军长,不愧是秦风的儿子,就连带出的兵,都渗透着浓浓的羽箭特色。

整个黄龙军团除了高力的第七军留在吐蕃,在第七军的基础上,夔牛军团成为雪域高原的一支劲旅。

余下的第九、第十一军组成黄龙军团建昌府大营,韩栋负责。

“刘勇,黄龙军团要北上建昌府,目的你是知道的。有苗傅的第一军坐镇大理,足够了,何况还有毕方军团。苗傅,毕方军团今年下半年要全部完成整训,换句话说,关键时候,要拉的上去才行。

韩栋、秦孝义,你们的任务就是两个字‘练兵’,要练出一支精锐的军队,随时能拉得出,打得赢才行。刘勇司令员陪我要巡视,你们要各安其职,踔厉奋发,到时候,谁的兵厉害,让谁上。”

对这些当兵的,越直接越好。

没想到一旁的苗傅眼睛也亮了,追问道:“大帅,我们第一军呢?毕方军团呢?”

赵构哈哈大笑道:“本大帅一视同仁。”

别人不了解,像刘勇、苗傅、韩栋、秦孝义这些跟随赵构多年的老部下,岂不知大帅话里话外的意思?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那是没有准确领会老大的精神和战功不够,哪个军人不渴望建功立业、封侯拜相?得有机会和给你机会的人。

依旧是小憩三日,赵构再次启程,北上建昌府,视察建昌大营后,接见建昌府总督陈龙,勉励一番,让陈龙百感交集,他是万万没有想到赵构会专门接见他。

小住一日,第二天和韩栋、秦孝义、陈龙等人告别,入川进入成都。

成都府路总督尚柯出迎三十里,却让赵构骂了一个狗血淋头。尚柯却是满心欢喜,谁不知道,越是陛下亲近的人,陛下骂得越狠,据说龙一还吃了鞭子。龙一是谁,飞龙卫龙头老大啊!

在成都府路没有停留,直接兵分两路,一路走陆路,龙四率领,直奔东京汴梁;一路随赵构上了军舰,顺着长江一路向北,到了荆湖北路秭归,弃船登岸,早有飞龙卫接到消息,等候在这里,包括荆湖两路总督,赵构的六哥,景王赵杞。

赵杞先是在政务院历练,因为确有才华,为人低调,做事勤勉,李纲几次上劄子,请赵杞外放一路总督,都被赵构驳回。

赵杞依旧踏踏实实做事,直到复兴七年,赵构才同意外放荆湖南路总督。

没想到赵杞上任一年,就将荆湖南路治理的井井有条,依靠长江黄金水道的便利,创造出了荆湖南路奇迹,成为第一批经济强路之一。

李纲索性成立两湖路大总督,统一指挥协调荆湖南路和荆湖北路的经济发展,这让赵杞有了施展拳脚的广阔舞台,复兴八年第一个季度,经济总量仅次于福建路和两浙路,跃居第四。

赵构是专门在这里接见赵杞的,本来计划是在江陵府,但赵构还要北上,时间不够了,只好让赵杞在秭归等着。

没有人知道赵构会见赵杞都谈了一些什么,只是知道君臣兄弟二人是长谈了一天一夜,第二天,赵杞是红着眼睛上船走的,不是道是熬得还是离别伤感。

赵构沿途继续北上,荆湖北路、京西南路到永兴军路,在京兆府,接见永兴军路总督唐重、秦风路总督钱盖、西道战区司令成闵、西护军司令孟春。

这次京兆府会议的规格很高,赵构在这里休整了五天时间,一个个谈话,尤其是成闵。去年八大战区司令对调,成闵从东道战区调西道战区,一下子从鸟语花香到了荒漠戈壁,况且西军彪悍,不知道成闵能不能驾驭得了。

但看上去成闵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赵构放心了很多。西道战区地理位置特殊,极为重要,赵构曾一度有将席贡调回来的想法,却被岳飞等人制止,说要相信席贡和成闵,这俩人,其实都是西军出身。成闵是韩世忠的老部下,而韩世忠则是老西军,不会有事。

实践证明,岳飞等人的眼光是对的,成闵的练兵,一如韩世忠的风格,粗狂中带着细腻,就连席贡也是赞不绝口。

最后,赵构叮嘱成闵和孟春,西军的训练,一定要加强,特别是孟春的西护军,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师扩建为军,三个军加上直属部队,十万人。

孟春眼睛贼亮,大帅这是要拿谁开刀?

喜欢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