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 > 第77章 汴梁城的殇

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 第77章 汴梁城的殇

作者:三羽堂主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8:43:57 来源:书海阁

臣桓言:

背恩致讨,远烦汗马之劳;请命求哀,敢废牵羊之礼。仰祈蠲贷,俯切凌兢,臣桓,诚惶诚惧,顿首顿首。

窃以契丹为邻,爰构百年之好;大金辟国,更图万世之欢。航使旌绝海峤之遥,求故地割燕、云之境,太祖大圣皇帝特垂大造,许复旧疆。未逾岁时,已渝信誓,方获版图于析木,遽连阴贼于平山。结构大臣,邀回户口,虽讳恩义,尚贷罪愆。但追索其人民,犹夸大其土地,致烦帅府,远抵都畿。上皇引咎以播迁,微臣因时而受禅。惧孤城之失守,割三府以请和,屡致哀鸣,亟蒙矜许。

官军才退,信誓又渝,密谕土人,坚守不下,分遣兵将,救援为名。复间谍于使人,见包藏之异意。遂劳再伐,并兴问罪之师;又议画河,实作疑兵之计。果难逃于英察,卒自取于交攻,尚复婴城,岂非拒命?怒极将士,齐登三里之城;祸延祖宗,将隳七庙之祀。已蠲衔璧之举,更叨授馆之恩,自知获罪之深,敢有求生之理?

伏惟大金皇帝陛下,诞膺骏命,绍履鸿图。不杀之仁,既追踪于汤武,好生之德,终俪美于唐虞。所望惠顾大圣肇造之恩,庶以保全弊宋不绝之绪。虽死犹幸,受赐亦多。道里阻修,莫致吁天之请;精诚祈格,徒深就日之思。谨予叔燕王俣、越王啤、景王杞、祁王模、莘王植、徐王棣、和王栻及宰相百僚、举国士民、僧道、耆寿、军人奉表出郊,望阙待罪以闻。臣诚惶诚惧,顿首顿首,谨言。

天会四年十二月,宋皇帝臣赵桓百拜上表

相州昼锦堂,赵构手里攥着的,是靖康官家,自己的亲哥哥递交大金的降书顺表原文。

张大梁自东京汴梁城派人传书,东京已经全面陷落,金兵占据四城城垣,毁坏了上城马道,殿前司都虞侯蒋宣斧劈左掖门,欲护卫官家突围,却被何栗污蔑为“意欲谋反”,下令四厢指挥使左言率兵弹压。左言乃高俅余党一脉,谄媚投靠何栗,对何栗言听计从。张大梁和左言乃是旧识,想搭救蒋宣、卢万、李福等将领,拿住左言私底下和金兵千户往来贿赂的佐证,要挟左言将几个人掉包,处死的,是左言抓捕的几名乱兵,报了上去,现在一派人心惶惶,谁有心思细究。月初,官家已经亲自前往青城宫和金兵议和,递交了降书顺表,并于腊月初二在青城斋宫进行了受降仪式。

东京举城哀哭,混乱不堪,随着宋金议和逐渐明了之势,为了缓和紧张局势,稳定人心,开朱雀门放百姓出内城,大批百姓聚集在南熏门,为了见宋官家一面,尤其是皇帝一夜未回,许多百姓也是彻夜等候。张大梁的信使和蒋宣等人混出了外城南熏门,绕路北上,直到碰上岳飞的巡骑,才把书信带出来。后来,议和投降已成定局,南熏门百姓乱成一团,一些溃兵混杂在百姓队伍里趁机掠夺财物,更是引发大面积骚乱,兵马巡检司出兵弹压,宗翰更是急调铁鹞精骑自外而上,进入四城城垣监视,以防不测。

林林总总,张大梁的这封信很长,很详细,把东京汴梁城最近月余的局势基本描述了一番,现在金兵已经在全力搜刮东京的金银财物,内库所有财务,全部被运往金营。许多大臣也未能幸免,根据官职大小,制定缴纳数目,甚至连郑太后的娘家也被波及。官家已经派出割地使,前往三府之地交接。最重要的一条,宗翰曾对赵桓言明,两国既已议和,必须召回在相州的康王回京,估计不日就会有诏令到达。

赵构绞尽脑汁的回忆一些历史的记忆,记忆中,大宋官家赵桓是处于一个矛盾之中,心既不甘,却又无胆。但他接手的,本就是飘摇在风浪中的一艘充满隐患的大船,偏偏他这个船长天生胆小,要不是有几个水手还在玩命操纵这艘巨船破浪前行,早就葬身大海了。

赵桓在这个时候,应该是下了两道不同内容的诏令,一道是名诏,做给宗翰、宗望看的,要求赵构按照旨意,返回东京;另一道是密诏,则是让赵构火速率兵勤王,以解东京之围。但令人郁闷的是,随后的又一道诏令,让历史上的赵构有了借口南安,那就是宋钦宗赵桓的作死之诏:“京城将吏士卒失守,几至宗社倾危,尚赖金人讲和,止于割地而已。九弟将天下勤王之兵总领,分屯近甸,以伺变难,无得轻动,恐误国事,四方将帅亦宜详此。宋金已然议和,各地勤王之兵加以约束,以免金人不喜,……”

但现在不论哪一道诏书,赵构都没有接到,宗泽自是不会说什么,但现在勤王兵马成员较杂,虽然第一时间派出了教导队进驻各部,但底层的基层将领,还是有些许抱怨之声传了出来,尽管对教导队不敢言语,私下里,难免会有一些牢骚,甚至于抱怨,有些难听话,也一并散发开来。

接到吴喜的报告,赵构只是一笑了之。赵构在当初整兵之际,就把暗界渗透到军队各个部门,可以说,现在五军的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会在第一时间汇总到赵构的案头,只是赵构吩咐吴喜,只收集情报,不要有任何动作,他知道,只要他点头,暗界就会让这些人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相州这个地方,还是太小了,位置也不是十分理想。历史上,赵构先是前往东平,后来在大名府立足,在商丘称帝,现在看来,不失为一条上上之策,避敌锋芒,高举大义,徐徐图之。千万不能小看古人的智慧,这是赵构来到大宋一直告诫自己最多的一句话。

是不是由于自己横空出世,历史的车轮偏移了呢?赵构不相信自己能有翻天覆地的大能,但穿越引起空间的波动,还是会有的。也就是说,大的方向不会改变,但小的路径,会有所偏颇,至于是一条捷径还是弯路,赵构相信,在自己的带领下,至少不会走弯路。毕竟后世的经验和厚重文化的积累,别人是没有的。

而赵构,就是要让大宋改天换命,让大宋朝的历史车轮,拐向自己心中那条辉煌大道,为此,与天地一争,又有何惧!

赵构正在深思之间,脚步轻微之声传来,吴喜的身影出现在赵构身侧,低声禀告:“王爷,东京有密使前来。”

“哦,是谁?一行几人?”

“此人自称是枢密院佥事曹辅。一行五人,其余四人皆是曹辅卫士。”吴喜回道。

“原来是曹载德驾到,有请!”

不一会儿,棉帘掀处,一位五十多岁的老者迈步而进,披一件墨绿色罗袍,清癯的容貌之间,略显疲惫之色,一见之下,竟然愣住了,看着赵构,竟然一时说不出话来。

“哈,载德公不认识小王了吗?”对于曹辅,赵构印象较深,因为赵构封王开府,正是曹辅奉旨宣诏。后来,走动也比较多一些,可以说是赵构为数不多的熟悉之人。

“啊……曹辅拜见王爷。辅一时心情激动,王前失仪,赎罪赎罪!”曹辅缓过劲来,急忙上前叉手揖礼参见。

赵构倒是有点纳闷,自己也不过出来两个多月,怎会一见之下王前失仪?

“怎么,小王才出京几日,曹公一见之下竟然不识,哈哈哈,曹公,新晋高职,就忘了旧友吗?”赵构笑着打哈哈,请曹辅就坐看茶。

曹辅眼睛一亮,眉头舒展,端过吴喜上的茶杯,吸气一闻,继而茗了一口,含而不咽,绕舌三匝,分口吞下,吐气开声:“好茶,初闻氤氲之气清香,再尝入口之味醇厚,可谓‘嗅觉精新极,尝之骨自轻’,好茶!可是新传斗茶之法?辅未曾所见。”开口不谈公事,却大谈茶道一说,可见曹辅也是小阁烹茗之人。

“久闻曹公爱茶,喜茶,斗茶,闽南乃茶源之地,曹公深谙此道,果然见识不凡。小王忙碌之人,辛苦之命,哪有什么闲工夫弄什么斗茶,只是简单冲泡,原汁原味而已。”赵构举杯相邀,客气的说道。

“大道至简,悟在天成。王爷聪慧,非我俗辈能比。一路上,虽有坎坷,但王爷昔日音容笑貌一直萦绕不绝,让辅追忆良多,恨不能肋生双翅,以谋王面。方才乍见,容貌气度已是今非昔比,大有改变,故而神思顿辍,王前失仪,王爷,您变了!”

喜欢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