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 > 第790章 大宋朝堂局

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 第790章 大宋朝堂局

作者:三羽堂主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8:43:57 来源:书海阁

赵构秘密进驻东京城卫戍司令部,于成龙第一时间将蝰蛇调了过来,不过全部换装司令部警卫营的军服,做到内紧外松,和平时一般无二。

平时不常用的一个后勤仓库,被迅速改建成了大帅秘密行营,于成龙对外宣传,这是503厂的一个实验基地。

龙四打着赵构大帅府的依仗,还在海上往回赶,路线是山东路青岛第一舰队军港登陆后,沿着山东路、京畿两路一线返回东京。

不等喘一口气,赵构已经将于成龙叫到跟前,严肃地问道:“说,李总丞病危到底是怎么回事?”

赵构必须弄清楚李总丞得病的缘由才行。

于成龙一愣,急忙说道:“大帅,我没有听说啊?”

赵构一愣,看于成龙的样子绝对不会是说谎,提到李总丞病危这几个字的时候,也是明显错不及防的样子,并不是装的,况且,于成龙作为最早跟随自己的近卫军团的老人,断不敢对自己有所隐瞒。

赵构一时陷入沉思,如果谢雨送出的情报是假的,打死止呕挨个也不信。可看这样子,就连于成龙这样级别的将领也不知道,很可能谢雨是通过最秘密的金鹏这个渠道,通过这么一个信息,就是让自己赶回东京。

因为,唯有这么一个理由,才会让赵构千里奔袭而归。

一定是大事发生。

“最近军队有什么异常想象没有?”赵构紧紧追问。

“倒是没有听说什么,哦,对了,岳飞枢密使有通报,中道战区麒麟军团第一军前往大名基地进行驻训,提前了,按理说应该是年后进行,不知为什么提前到了年前,现在岳飞枢密使在大名基地视察驻训,韩世忠副枢密使已经前往流求第二舰队驻地,最新一艘巡洋舰‘大名号’就要下水了。”

“哼,枢密院思危厅一正一副主官居然都不在,还真是少有。现在谁在?陈坚吗?”

“是,陈坚总参议长在主持日常工作。”于成龙小心翼翼回答道。

“两福宫有什么事情吗?”赵构突然问。

“没有,吴部长昨天还来过,说皇后娘娘要在年前慰问驻军,第一站就放在卫戍区,还让我准备相关事宜。”于成龙汇报道。

“哦,吴福昨天来过?他来了几次?”赵构问道。

“进入腊月门,来的多了一些,几乎隔一个三五天就来一次,都是为节前慰问驻军之事,还说大帅在外未归,皇后娘娘是要代表陛下的,兹事体大,不能马虎,要做好完全准备才行。陛下放心,训导处已经做出了方案,一定万无一失。”于成龙信誓旦旦保证,这些事情每年都有的,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只不过今年皇后娘娘亲至,规格自然是最高的,于成龙可不敢有丝毫的马虎。

赵构暗暗冷笑一声:“这个吴福,越来越精明了,把算盘都打到于成龙这里了。这个于成龙,打仗带兵是把好手,可玩政治,还真不是吴福这等从底层一步步干出来的人的对手。”

吴福哪里是来协调慰问事宜的,明明就是来探于成龙的口风的。于成龙担任东京卫戍司令,又是内卫部队司令,所有东京地区的警卫任务,都离不开于成龙的眼睛,不论赵构是明面上回京,还是暗地里私下秘密回京,于成龙不一定是第一个知道的,但一定不会是第三个。

要说情报触角,还是定海侯梁景的安情总局。

“报告,定海侯梁总局求见。”龙四进来回禀。

“哼,我说吗,这个梁景如果找不到这里,我摘了他定海侯的乌纱帽。”赵构冷笑道。

作为大宋帝国安全情报第一人,位高权重,却没有向赵构递过去片言只语,如何让赵构不恼火。

尽管赵构带着的小队已经很是隐蔽,也的确躲过了不少安情总局布置的监视哨,但赵构并没有刻意隐藏自己的行踪,他需要的是时间,而不是一场小队战术渗透。

一个全身被包裹得严严实实的身影闪进屋子,掀开风帽,梁景一张略显憔悴的脸出现在赵构面前,当赵构第一眼看到这张脸的时候,整个冰冷的心已经融化掉了。

消瘦、粗糙、胡须或许是许久没有打理,和头发一样乱糟糟的,这是一张什么样的脸?和昔日风流倜傥的定海侯根本就是两个人。

这一定是经历了什么?

赵构挥挥手,让众人退出去,只留下梁景一人,俩人一直谈话到黎明时分。

现实比赵构想象的还要糟。

赵构还是低估了人们对继位子嗣的继承之战。

要说错,错就错在赵构已经明文规定,关于大位继承之事,任何人不得私下讨论、串联、拉帮结派进行站队,他的孩子还小,不能卷入这种血淋淋的政治斗争中。

但是,随着大宋帝国的版图扩张,朝堂里面,一些大臣的心思便也扩张起来。军功,这些文臣插不上手,但要说玩政治,赵构承认,那些军中的统兵大将,包括枢密院的正副使岳飞、韩世忠,远远不是这些官场老油条的对手。他们也就是忌惮这些手握重兵的将领,又都是赵构眼中的红人,但大宋重文轻武的官场上百年的延续,并不是赵构这十年之功能够完全扭转的。

当大宋帝国的大军横扫日本半岛的时候,朝堂上几乎就认定了一个道理,大宋帝国的版图基本上就已经止步于此了。自打太祖建立大宋王朝以来,至此历经十朝,除了太祖建朝之功,那一朝能有如此建树?

国泰民安、政通人和,经济高速发展,军事强大无比,各地建设如火如荼,赵构的个人威望可以说是达到了空前绝后的高度。其文治武功,许多大臣私下里都承认,真的是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但是有一点,颇为一些大臣所不喜,就是至今不立太子。如今三王并存,各有优势,但皇后嫡长子赵坚在很多大臣心中,已经是太子的不二人选,包括帝师李纲。

但赵构迟迟没有明诏册封,甚至三王夏王赵进出生,更增加了无数变数,朝堂之上,已经有些暗潮涌动,诡谲莫测之气氛,亦是越来越明显。

赵构不立嫡长子,是不是心有另属?

次子宁王赵强,文师赵楷,武师定海侯梁景。文师乃是官家郓王亲哥,武师可是陛下心腹侯爷,赵楷代表是皇室一脉,梁景本身的大宋安全委员会会长不提,身后站着的,一个内务府吴福,一个应龙军团贺虎,一个暴风营军长赵新,一个联勤保障部队司令吴喜,这是一股什么力量?

三子夏王赵进,文师是张确,武师暂定的是西夏李良辅,不过,大宋这边,却是定的岳飞,这是赵构钦点的。

张确虽然是副总丞,排位也不靠前,但他和章振却是赵构最看好的副丞,明眼人都知道,下一任的总丞,一定是在这两个人中间产生。

至于岳飞,则更不必说,那是赵构手下第一大将,官居枢密使,要知道,这个位置,以前都是赵构亲自兼着的。

但是,眼光更长远一点的是能够看到,夏王背后,可是西夏的一国之力,而以前,西夏和大辽、大金,一直是能和大宋独立抗衡的三巨头之一。

这个情况就复杂了,赵构三个儿子,长子德王赵坚是身份正统的嫡长子,皇后邢秉懿,一国之母,统帅后宫,背后站着的几乎是大宋帝国大部分的文武群臣,代表人物自然是李纲。

次子宁王赵强背后一个皇室王爷一个大宋侯爷,或许以后还会是公爷,而次子赵强,却最讨人喜欢,从小就表露出超强的情商和智力,就是于武功一道,也是最出色的,梁景是下了苦功的。

而三子夏王赵进一个最具潜力,背后是大宋帝国枢密使岳飞和西夏一国之力。

不管赵构如何淡化立储的事情,但越是这样,就越能引起众多臣子的无限联想。

这从龙之功,那可是天下第一大功,谁不想争?

梁景手里的材料,涉及到相关人员多达三十多人,有政务院,有枢密院,包括安情总局内部,这还是能够上榜的人员。要是说身后的大佬级别,梁景可不敢随意拿出来,但有直接证据的,一个是政务副丞汪伯彦,一个是政务副丞曹辅。另外一个,居然是邓肃。

汪伯彦是嫡长子赵坚的有力支持者,也是在李纲耳边多次进言,希望李总丞正式向皇上上书,请求册封太子,以稳定朝堂之上的人心。

汪伯彦虽然不是帝师,但作为政务院二号人物,说话的分量可是足够重,况且,汪伯彦的政绩可是实打实的,这一点,就连李纲都多次在政务院例会上,对汪伯彦的工作给予充分的肯定,第一副总丞的地位实至名归。

关键是,很多人认为这是李纲的意思,而李纲,一直是嫡长子为继的有力推动者。

曹辅为宁王赵强的出面,倒是让赵构有些意外,仔细想一想,也在情理之中。潘贤是最早跟着曹辅成立靖安司的老人之一,现在已经调任高丽特管区分局局长,是一方大佬。曹辅分管律法、治安,那是妥妥的实权大臣,又在东京一直任职,是地方人物的代表,说出去的话,自然分量极重。

不过,人们看到的,却是曹辅背后的真正大佬,郓王赵楷和定海侯梁景,他们才是真正的帝师。

至于夏王赵进,邓肃是张确被提拔为副丞的有力支持者,但是张确却没有想到,赵构会让他担任夏王的文师,虽然张确也被册封文渊阁学士,但他最擅长的却是为政一方的管理,而这个,恰恰是德王赵坚、宁王赵强所欠缺的。

按照赵构培养接班人的思路,一定是从最基层的官吏做起,没有地方从政的经历,是不会提拔至政务院这个层次为官的。正如军队中的将领,没有一线战场上拎着刀枪血淋淋的军功,要想当师长、军长、集团军司令,几乎不可能。

夏王还小,除了西夏李良辅这个武师之外,赵构又钦点岳飞为三子的武师,这个举措,这可就耐人寻味了。

喜欢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