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 > 第797章 先让其疯狂

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 第797章 先让其疯狂

作者:三羽堂主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8:43:57 来源:书海阁

大名知府敬辉这几天,不是冒汗,就是在冒汗的路上。

政务副丞汪伯彦召见自己,也没有什么掩饰,就这样直不楞登地告诉敬辉,要他在开年新纪,给赵构上一份劄子,祈求皇帝陛下早立储君,上顺应天命,下迎合人心。

至于立哪位皇子为储君,还是请陛下拿主意才是。

汪伯彦就要敬辉做第一个溅水泡的小石子,虽然不大,但足以泛起涟漪。

“你是第一个,但绝对不会是唯一的一个。为什么让你做这上书立储的第一人,你可明白?”汪伯彦的话犹在耳边。

敬辉本来在朱胥事件上,是犯过错的人,还是张悫老爷子几句好话,汪伯彦又做了担保,赵构也就免于处理。

后来在大名府任上兢兢业业,政绩斐然,连续两年卓异,汪伯彦准备提拔他担任下一任的大名府路总督。

这些,都毫不掩饰地和他说了,甚至李渭的去处,汪伯彦都有透露,将要去新成立的日本特管区的九州岛担任总督,虽然都是总督,但按照大宋帝国的制度,外放特管区的总督,要比本土总督,无论是规制还是待遇,都高一级。

况且,外放历练三年,就有了进入大宋帝国真正管理高层的入门证,李渭是求之不得的。

只有李渭调任外放,这个大名府路的总督位子腾出来,才轮到他坐,前提是听汪伯彦的话。

敬辉权衡利弊,回去又和自己的幕僚心腹商议了半天,将所有的利益和风险都摆在桌面上进行分析,最后,还是利益觉得要比风险更大一些,所以,敬辉愿意去赌上一把自己的前程。

汪伯彦为什么选择敬辉,一是因为敬辉的提拔重用是他汪伯彦从中使了劲的,他敬辉应该知道投桃报李。一个知府放在大宋政坛,官不大可也不小,关键是中央朝廷政策落实到地方最为关键的一环。赵构也是很重视地方知府的政绩和官声,敬辉在这几个方面,都是卓异表现。

汪伯彦安顿好大名府,趁着年前慰问,先把大名府周边六县县令召集到大名府,名义上是对各县进行政绩考校和奖励,只不过这些话语之后,很有艺术性地从皇帝陛下的丰功伟绩提到大宋帝国的百年辉煌,继而转圜到赵构思想的延续和传承。

这个人谁最合适,大家得让官家好好想一想,最好说出来让大家来认可,才能让大宋帝国的这艘巨轮乘风破浪,继续远航。

汪伯彦其实有点等不及了,李纲最近身体不好,他是知道的,更知道,这件事,和他还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李纲曾用话点过他,告诉他,官家在立储这件事情上,很敏感。上次邢皇后的事情上,态度已经很明确了,皇子成人之前不立储君,免得出现兄弟阋墙的局面。

但好像不太管用。汪伯彦本来是站在德王这边的,去年开始骤然转了风向,力挺宁王赵强。

这一下就把朝堂之上的一湖本来平静的春水丢下去一个大炮仗,炸出一个老大的浪花来,没准还溅到岸上,淋湿了岸上一众观望风景的人。

大宋政坛政务院的一把手和二把手,居然产生了严重的分歧。这让李纲心力憔悴,偏偏正赶上赵构远征日本,一路凯歌高奏,只是军事上的事情还好说,关键是拿下日本以后的整合治理,需要大宋政务院这边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这些,以往都是汪伯彦的事情。

好在有张确、章振等年轻人不辞辛苦、夙夜勤勉,更有赵鼎统筹全局,全力支撑,这才确保对日之战大胜之后的平稳过渡。

李纲是个执拗公,按照年龄和资历以及贡献来讲,汪伯彦其实更是政务总丞的合适人选。但赵构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偏偏召回被流放的李纲,起复重用,这让汪伯彦集团的人多少有些不满。

不过当初碍于赵构的强势和大势所趋,李纲才得以被任用政务总丞,而李纲一直以为自己更适合当兵打仗。

还是赵构了解这个世界的变化和未来,打仗,现在根本不缺精兵良将,但大宋缺少像李纲这样执着而坚定的执行力超强的实施者。

而汪伯彦,太过圆滑精明,适合于副职,不能当一把手。否则,过不了多久,整个政务院就变成一口大油锅了。

这样的政务院,绝对不是赵构希望看到的。

但汪伯彦着急啊,他是老资格了,相州从龙之功,也就是不能和宗老比,可比李纲资历要深厚啊,怎么会甘居李纲之后?

可是,李纲不想内耗,也觉得没有必要。赵构虽然明确表示不立储君,也对三个王子一视同仁,并没有明显的偏向趋势。

但李纲还是从一些蛛丝马迹方面,懂了赵构的一些心思。比如在对待邢皇后这个问题上,就绝对不会容忍有任何人和事情对皇后不敬,甚至不惜身背忤逆之名,处置了韩妃和刘妃这两个赵桓的女人。

并且还借此为邢皇后颁发了一枚“仁贤皇后”的小金印,凭借此印,可调动皇宫警卫团和东京内卫部队,这份荣耀,整个后宫独一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皇后就是赵构的龙之逆鳞,触之则死!

赵构正是春秋鼎盛之际,不立储君也是正常的事情,皇子还小。但架不住汪伯彦老了啊,所以,汪伯彦沉不住气了。

这件事,汪伯彦压根就没有和潘贤妃透露一丝一毫的信息,完全是他在外面运作,倒是和潘妃的父亲潘永寿见过几次面,也是礼节性地拜访。

潘永寿当初被扣押在刘家寺大营,差点丢了性命。赵佶父子被迫北狩,只有潘永寿冒死相随,当时完颜宗翰也是怕这爷俩死在半路上,有个翰林医官随扈,会放心一些,于是一起被掳往北国。

不过,到了金国,潘永寿却被扔到了浣衣局,为大宋掳掠来的这些女眷服务,苟且偷生一直到金国投降。

其实,这些,都是耶律重生的巧妙安排,要不然,怎么会坚持到赵构大军前来。

鉴于潘永寿这份赤胆忠心,加上潘贤妃的关系,赵构让潘永寿担任了大宋帝国卫生防疫部部长。

汪伯彦虽然不曾明说,但潘永寿在北国三年,之前又在大内担任翰林医官,仕途经验可不缺,郎中的眼力可比一般人毒辣三分,一眼就看出汪伯彦的“良苦用心”,索性以大灾之后要预防大疫为名,躲到了塞北特管区,去指导哪里的抗灾防疫任务了。

不过,临走的时候,潘永寿可是到康园见了潘贤妃一面,至于说了什么,别人就不得而知。

随后潘贤妃以辅导孩子为由,将八个孩子,全部接到自己的宜安居,请欧阳珣专门将“礼记”。欧阳珣是出了名的治学严谨,讲礼记那还不是应人应景。

潘贵妃一如既往的严格要求孩子们的学业,但心里面却掀起了万丈狂澜。

汪伯彦心里的小九九,潘贵妃清楚得很。

要说潘贵妃心底深处没有什么想法,那是不可能的。母以子贵,况且,自己也是贵妃,两个孩子只相差一个月,从年龄和正常发展来看,她儿子赵强几乎没有什么机会。

除非只有一种可能,嫡长子赵坚半途夭折。

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保健医官,王皓、李百全、苏佗景都是太医,主管宫内。端木家族上百年的家族医道,回春堂几乎开遍大江南北,甚至远涉重洋,天竺、高丽、耽罗,包括现在的日本,都有分堂。

赵构钦定,端木春明为三位皇子的私人保健顾问。

从复兴六年,回春堂就完成了西域各国布局,要说整个大宋医道第一家,非端木家族的“回春堂”莫属。

别忘了,这个时候的中医,可都是医术武功一体的。没有内功,鬼门十三针、回魂针等九品针法如何实施?

至于安保级别,自然是最高等级。明里有内务府的内卫和高进的警卫总局,暗地里,就不知道赵构为自己的孩子布置了多少暗卫,但起码飞龙卫和飞凤卫肯定在暗中保护。

如果你认为这就是全部的力量,那就大错特错。还有一支最神秘的力量,是赵构亲自组建和训练的安保力量,并不在军队编制内,属于赵构的私人安保体系,只属于赵构一人,就连皇后邢秉懿也不知道。

可怕的是,这些被冠以神话了的暗卫,久而久之,就被叫成了“神卫”,没有谁见过他们的任何信息,被誉为是在九天之上的存在。

如此严密保护之下,要是能出现“意外”,可就真的意外了。

潘贵妃尽管也非常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成为一国之君,但这是她心中隐秘的念想,不会让任何人知道。

如果嫡长子出现意外身亡的事情,潘贵妃都不敢想象整个大宋帝国会发生什么。

天之之怒,伏尸百万,放在赵构身上,可不是假设!

所以,潘贵妃只想自己的强儿平平安安的,哪怕是当一名普普通通的老百姓。

但注定潘贵妃的想法,也就是个想法而已。

生在帝王家,就是帝王事。这就是她们娘俩的命运。要想平平安安活得长久,最好的办法就是力保皇后的嫡长子赵坚立为储君。

这是潘贵妃最真实的想法。

喜欢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