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 > 第983章 鏖战小冰河

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 第983章 鏖战小冰河

作者:三羽堂主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4:46:57 来源:书海阁

北口村房屋倒塌了二十五间,涉及十二户人家,五十三人。

这些人家的房屋普遍都是老旧宅子,还没有来得及翻修,不少人的房顶已经存在隐患,但是平时没有遇到过这么大的暴风雪,也就大意了,这次却被深深埋了进去。

谷壮第一时间带着村里的民兵预备役救援队赶到,好在不是一个时间倒塌的,是陆陆续续倒塌,也让谷壮心里稍微安定了一些。

抢救及时,倒是没有出现死亡,十三名村民不同程度受伤,已经被抬往小学堂,那是北口村稍微大一些的地方,学房腾出来能安置伤员和灾民,这个时候恰好是春节假期,倒是不耽误孩子们的学业。

不过,现在救灾是当务之急,这十二户人家,分成三个救灾点安置,学堂是一个,谷家祠堂是一个,村委员会是一个,好在这三个地方都挨着,倒是方便互相照应。

有了这三个救灾点,村里的谷郎中带着两个徒弟来回照顾,谷壮让自己的浑家带着受灾人家能动的大小娘子们做饭、照看,一时间,倒也安排得井井有条。

好在谷壮是个心细之人,每年号召村民自愿捐出一些粮食,用来当作村里有个急事难事时的开支用度,再加上一些有钱的村民也时不常捐助一些钱物,村里一些迎来送往、村务开支,倒也能应付过去。

今年夏粮丰收,村民淳朴,比往年至少多交了一成村公粮,都在村委会的义仓里,还有一些日常用品,谷壮平时也都有储备,这一下,倒是派上了大用场。

谷壮集合起来村委会主要人员,在村委会的基础上,成立了救灾指挥部,以村民兵预备役为基干力量,成立了三支抗灾抢险救援队,第一队清理村里主要通道,打通各个街道的道路,至少保证人要能过去。

第二队以年轻妇女和儿童团为主,主要是照顾灾民生活和消息联络。

第三队是后勤保障队,负责调配救灾物资,制造器具,开始修护村里前期能够修护的地方。

北口村与其叫北口村,其实不如叫谷家村,全村都是谷姓,里里外外都有族谱牵连着,这让谷壮的命令能够得以顺利执行。

但是,谷壮以为,这个威望大部分还是自己在部队当连长的儿子给自己争得的。

去年,据说是跟着夏王殿下在欧洲之战中立了大功,年前的一等金质奖章刚刚被知府大人和预备役局的局长一起给敲锣打鼓送了过来,昌平府、预备役局和北口镇,还各奖励了家里一千宋元,说这是对军属家庭的奖励,感谢为军队培养了一名好连长、好军人。

谷壮把这三千元都放在了村里的公账上,这一下,就让谷壮的村长威望拔高了一个高度,村民对村委会的工作非常支持。

还别说,谷壮的很多做法,还是带着自己儿子深深的军队痕迹的,也让北口村无意之中成为大宋第一个自发建立救灾组织机构,并迅速投入救灾工作的第一村。

真正开始救灾,谷壮发现,这项工作,远比他想象中的艰难的多。

燕京北门德胜门外,一队大约百十人的马队,正迎着呼啸的西北风向北一路疾驰。

德胜门外的官道上的积雪,已经被卫戍区的部队清理干净,一直将整个官道都清扫出来,在道路两侧堆积起了一堵厚实的雪墙。

头前的几十名骑兵都是棉甲外面披着厚厚连帽披风,脸上扣着面罩,戴着军中统一的棉军帽。

队伍中间有三五匹马上的人员,看上去更加彪悍,其中一名年轻的男子,被簇拥在中间,形成一个典型的野战行军护卫队形。

道路虽然被清理,但是严寒还是让道路上结了少许冰碴,马匹跑在上面,还是有些打滑,一名军官模样的人对年轻人说道:“殿下,不能再快了,容易摔马。”

年轻人皱着眉头,但还是听从军官的话,将胯下的“火旋风”的速度降了下来。

这匹难得的汗血宝马身上已经见汗,暗红色的汗渍在初升的太阳映照下,马儿就像披了一层红色朝霞一样艳丽无比。

太阳仿佛也被这层神秘的霞光所震撼,不得不低下骄傲的头颅,不像平时那样有着普照的温暖,反倒是一头扎进云层里,躲着不敢出来相见。

年轻人俊朗的外表颇有赵构的模样,正是宁王赵强,奉命巡查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这副重担,没想到会落在自己肩上。他一直想着是大哥的差事,自己最多可以给大哥当个助手。

没想到父皇却将这么一副沉甸甸的担子一下子压在他的肩上。

整个大宋十三路遭受雪灾,重灾区有七个,昌平府是其中之一。对于昌平,无论是赵构还是德王、宁王、夏王,都有一份格外的情感,昌平大营可是父皇一手创建起来的。

“中道战区赵司令已经下令,战区部队除了战备部队保持战备值班外,其余各部全部投入到这次抗灾救灾中;塞北战区秦司令的狼军已经出动,全力打通咸平府到燕京府的道路,其余各路的官道清理已经全面启动;大西域自管区完颜司令电报上报,大西域至西夏、喀喇汉、吐蕃、花剌子模的官道也开始清理。欧洲战区目前尚未有最新通报,不过,据崔总督说,受灾范围也应该不小。”新任皇议殿总管的谢天赐简要汇报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父皇说过,这是一场不亚于以前我们面对的任何一场战争,是对我大宋最大的考验。”赵强的脸上显得异常凝重。

监国期间,张悫老爷子可是把满腔的热情都倾注到宁王身上,宁王,赵构是要把他向当初的郓王方向去培养。宁王性子坚忍不拔,有股子遇见困难往上冲的劲儿,这点赵构很是喜欢。

“殿下,大帅动用了军队,应该能够扛过去。咱大宋子弟兵,还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一旁的龙二安慰道。

“是啊,龙叔说得有道理。有咱大宋子弟兵,我这趟差事,可是有信心多了。”赵强爽朗一笑,脸色轻松了不少,龙二欧洲归来,被赵构塞进了皇议殿警卫局,担任高进的副手。对高进、龙一、龙二等最早跟着父皇的这批老人,赵强哥几个可不敢摆谱,不管是什么王,都得尊一声高叔、龙叔的。

父皇说过,每逢大事需静气,越是这个时候,越要静下心来,仔细梳理救灾工作的各个细节,这可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

“财政部和农业部的救灾专款和物资准备妥当没有?”这是赵强最关心的问题。

“殿下,已经开始拨付,第一批的救灾物资已经下发到了州府,就等各县报上来的受灾情况,核实下拨。”谢天赐回道。

“要特事特办,尤其是粮食和取暖物资、帐篷,要优先拨付,父皇说了,不能冻死饿死一人。”赵强有些担心,他太知道一些人面对这些海量的救灾物资时的心态。

“敢伸手的,张大柱,你的刀可快?”赵强问向身边的一名三十多岁的男子。

“殿下,大柱的刀,虽不及侯爷的刀,但亦是锋利无比。”男子拍拍腰间的宋刀,胸脯子挺得老高。

“你比你你哥敢亮刀,好!”赵强笑道。

张大柱也笑了,自己的老哥张大梁可是安情总局有名的阎王,自己的名头在宁王眼里还要好,这可是一个不低的评价。

张大柱这些年一直在安情总局内保局也就是七局做局长,这次调查局成立,被曲黑子专门点名要过来当副局长。这次也是被赵强点名要过来参加救灾委员会,担任督察组组长。

赵构给了尚方宝剑的,胆敢动救灾物资心思的,发现一个抓一个,抓一个杀一个。

宁王监国期间,反腐力度最大,就是张悫老爷子也看得胆战心惊,规劝过多次,但是宁王仿佛对贪腐之事格外严厉,监国一年,竟然有“宁王斩”的“美名”。

赵构听闻后竟然哈哈大笑,没有评价,却把自己贴身的龙刃送给了宁王。

此举无声胜有声。

还是汪若海一句话点醒梦中人张悫老爷子,“宁王自污既自保。”一个万人斩的名声,怎么会和明君联系上呢?

虽然赵构现在的三个儿子都仁爱孝悌,可是天家无情也是常态,宁王背后有高人指点啊。

说话之间,前方隐隐约约已经看到不少人在官道上清扫积雪,还有一些车辆在参与运输,看上去,倒是像军队上的人,应该是昌平府卫戍区的部队。

“全体下马,天赐、大柱、龙叔,咱们走过去看看。”赵强突然下令。

马队停止前进,自有飞龙卫收拢马匹,龙二招手让安保小组跟上来,虽然不至于遇袭,但必要的安保警卫还是必须到位的。

走到跟前,果然是昌平府卫戍区的部队,带队的事一名中校副团长,大约有一千多人散布在两三里的范围内,还有不少老百姓也一起在清理,主要是清扫道路两侧,拓展道路和加挖排水沟。

赵强发现,距离道路两侧大约四五十米距离的地方,建立了不少石头垒起来的方方正正的水池子,很多池子已经被大雪填满了,不少人正将积雪踩实,以方便更多的积雪运输过来。

“这是去年完成的引水渠附属工程,是包知府强烈建议修建的,看来,还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谢天赐看到赵强一直注视着这些大水池子,便出言解释。

“包星知府吗,这个名字我还是知道的,当初父皇就说这是一个拼命三郎,还有一个绰号叫包二杆子,做什么都有一股子二杆子劲。你看看,没有这股子二杆子劲,这些个大水池子未必能建成。”赵强笑道。

关于包星的故事,赵构和孩子们讲故事的时候,还专门讲过,虽然这个二杆子的称呼不怎么雅,但是据说包星还很认可,人前人后毫不忌讳,直说自己就是一个二杆子,这个连官家都知道的。

好家伙,连官家都成了他的口头禅,很多上司一听这句话,只有笑眯眯将这位二杆子知府恭送出衙,自然差事不敢怠慢的。

尽管都察院有说辞,赵构听到后,反倒是大笑,直说,如果自己这句话能让包二杆子造福更多的老百姓,不妨让他说去。

这一下,包星的二杆子劲儿更大了,不过,这个包二杆子可是全没有一点私心,从咸平府直调昌平府,等于升了一级。

昌平府是燕京直属,这个知府可是一级府治,可以直达皇议殿的。

正说着话,就见一行几人冲赵强他们走过来,身后跟着一大群人。

喜欢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