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 > 第990章 渗透宣德府

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 第990章 渗透宣德府

作者:三羽堂主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4:46:57 来源:书海阁

宁王赵强计划在宣德府建立一个赈灾中转基地,这个地方是个四通之地,有利于物资的流转发放。

所以三天前,宁王就派人命令宣德府做好准备,另外命令宣德府卫戍区将左大营腾空,作为基地使用,并做好改建前期准备。

这次赈灾的物资,将是一个海量的程度,单是目前囤积在燕京府的救灾物资,就足足装满了十三个储备库。

其实粮食和帐篷是最多的,其次是食盐和取暖衣物、被褥等必须物资,这些物资本就是这个时候的紧俏物资,更何况是现在这个状况。

很多人眼睛都盯着呢,要不是曲黑子的调查局比他们“更黑”,估计铤而走险者会在暗中蠢蠢欲动。

西北各路的物资都集中在大同府,赵强已经命令谢天赐赶赴大同坐阵,建立赈灾救灾委员会前指大同指挥部,主要负责西北方向各路的赈灾事宜。

自己这里,昌平府和宣德府安排妥当之后,前往大同和谢天赐等人汇合,继续北上前往西夏自管区,继而大西域高昌府,最后在高昌府设立指挥部。

这一路行程结束,估计要到今年冬天了。

按照宁王赵强的意思,必须看到灾区的老百姓住上新房子,穿上保暖衣,肚子里有肉吃,过年有零钱,不能出现灾后灾、因灾致贫等社会问题。

天大地大,老百姓的民生最大,这是赵构多次强调的执政理念,也多次出现在《赵构论选》之中。

大同府是宣大路的首府,谢天赐以皇议殿总管、赈灾救灾委员会前指副总指挥的身份前往,分量足够了。

其实这是宁王做事的一贯风格,雷厉风行,前指一分为二,同时指导赈灾事宜,灾情既战情,刻不容缓。

张大柱随行谢天赐,龙一则留下来,本来赵强是要龙一也到大同的,还是谢天赐坚决不同意,龙一也不同意,赵强这才作罢。

毕竟大西域自管区是大宋,周围都是宋国疆域,而宣德府再往北,可是漠北,这个地区,还没有归化宋国,这几年虽然一直对宋称臣,尊为天可汗,但是毕竟是外邦,龙一可不敢大意。

谢天赐带领调查局内卫担任警卫,龙一带着飞龙卫留下,这是商议后的最后定论。

谢天赐临走之时,没有告诉德王,悄悄留下一组调查局人手,提前渗透到了宣德府,对于情报搜集、暗中侦察,调查局比飞龙卫更拿手。

正是这个临时决定,让赵强逃过一劫。

独孤弘,调查局三局二处处长。祖籍云中(大同),是西魏、北周两朝名将独孤信的后代。

复兴五年云中府战役时,只身投靠梁景,成为梁景手下,在云中府战役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包括策反刺鲁吉达。

独孤家族虽然没落,但是毕竟是前朝望族,到了独孤弘这一代,其父别的没有剩下多少,但是朝代更迭的实质,却是比一般人要明白得多。

赵构的宋军一路势如破竹,以关门打狗之计巧取云中,又降伏耶律余睹等人,这些情报,独孤弘的父亲都看在眼里,心中就赞叹,宋王赵构是为天才。

没有丝毫犹豫,让次子独孤弘加入宋军,成为梁景手下,凭借家族势力和独孤弘超然的能力,被梁景看中,加入豹卫。

成立调查局,独孤弘所在七局加入调查局。不久正好赶上德王赈灾,随张大柱随行听差伺候,这次指挥部分兵,出于对德王的安全考虑,张大柱悄悄留下孤独弘这一组,成为暗子。

曾经的独孤信高居北周太保、卫国公,整个云中、宣德地区,势力庞大,生七子皆为名臣悍将,三女,皆入皇室为后,亘古未有。

虽然后来被赐死,但是其庞大的家族势力却在历史长河中延存至今,虽然不复昔日荣耀,但孤独一组为人低调,却也没有再经历大风大浪的波折。

对于独孤家族,赵构曾暗示梁景,重点关注,但不刻意关注,这些家族对大宋的发展,还是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比如这次赈灾,最早就是由独孤家族在民间发起的捐助,而且利用自己家族的威望和势力,为官府提供很多的帮助。

独孤家族现任家主还是大宋全国民意参议代表,这次是要推举进入全国民意代表常委会的。

独孤弘带着手下四人,潜入宣德府。

他并没有联系调查局宣德分局的人,他们是暗子,是暗箭,是在暗中保护德王的一支潜在力量。

但是不等于独孤弘没有自己的力量。

宣德府汇贤居酒楼,是和聚仙楼齐名的一家鲁菜馆。

没有人知道,这是独孤家族的产业,酒楼的主人是山东富商孔祥仁。在宣德府落户已经五十多年了。

当初还是金国云中府管辖的时代,孔家的汇贤居就颇有名气,特别是完颜宗望时期,对孔家还是颇为尊重的。

这也是汇贤居屹立不倒的重要原因之一。孔家的家族名望和孔祥仁八面玲珑的处事之道,加上正宗的鲁菜招牌,汇贤居每天倒也是门庭若市。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聚仙楼、汇贤居,宣德府一南一北最着名的食府所居。

一楼大堂,还没有到饭点,但是已经开始上座了。

“嗨,徐老板,好久不见了。听说你搭上了赈灾运输这件事,那可是肥差,你小子可不能吃独食,有什么营生,可得照顾小弟……”

“哈哈哈,张掌柜的,你不是也一样?你的张记粮铺现在可是风头正劲,红火得很,不过老哥哥提醒你,价格可不敢乱动,北口镇河滩上的血可还没有干呢。”

“对对对,老张,现在粮食可是紧俏物资,你这个粮铺可是大家伙的衣食父母啊。”

一个身材微胖的中年男子笑着四下里拱手道:“承蒙诸位抬爱,小店粮食充足,物价平稳,加上朝廷体恤,赈灾救灾,今年这个冬天,会好过多了。”

说道赈灾救灾,众人议论纷纷,这个热门话题,随着宁王北口镇一杀,迅速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第一谈论焦点。

靠近门口一桌的两位客人,兀自在喝着茶水,磕着瓜子,只是静静地听着,却没有参与,就像专门来吃饭的顾客一样。

无意中,却听到姓张的粮商说到,今天一大早自己卸货的时候,看到有一队骑兵轰隆隆开出城外,大概是出城巡逻还是别的,自己就不知道了,反正这几天军营里的人马来来回回的倒是不少。

靠里首的一位年轻男子耳朵好像轻微动了一下,迅疾恢复平静。

手指轻轻在桌子上扣动了几下,一旁的另一位男子随即起身走出了汇贤居,消失在街道。

时间逐渐到了午时,吃饭的人也多了起来,靠门的桌子早已换了人,那名年轻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消失。

午后后半晌,汇贤居二楼雅间,那名年轻人再次出现,不过这次屋子里已经聚齐了五个人。

正是独孤弘和他的手下。

汇总上来很多消息,经过梳理,有几个消息引起了独孤弘的注意。

一是昨天和今天,有卫戍区的兵马调动,还出动了骑兵。

二是西山卧佛寺今天骤然增加了很多香客,有些意外。

三是宣德府知府和卫戍区联合发布了戒严令,对外说要迎接宁王殿下进驻宣德府做好安全防护准备。

这些事情看上去没有什么奇怪的地方,但细细琢磨,却有一些说不上来的怪异。

卫戍区的人马调动,虽然属于正常军事行为,但宁王曾经有过招呼,为了不引起地方上的误解和引发不必要的恐慌,军队一般不会出现大规模调动行动,更何况还出动了骑兵,虽然人数不多,但是现在是非战争期间,一大早出动骑兵,这是什么任务?

为了迎接宁王,时间不对,宁王后天才到。

西山卧佛寺平时香火一般,雪灾尚未完全过去,很多老百姓都等着赈灾救灾,这个时候却出现大量香客进山朝拜,有些蹊跷。

至于戒严令,虽然事出有因,但是也应该请示宁王后才下达,没有请示宁王,恐怕是不妥之举。

其中,这个卧佛寺最蹊跷。因为整个大宋,虽然不禁佛,但是却崇尚道家,佛门虽然也盛行,但是这个卧佛寺,独孤弘却知道,平时香火一般,却在前年将三大殿重新修缮一新,据说是一个大善人捐资修建,是为了还愿。

这可不是一笔小钱,整个大宣路,谁有这份财力物力?如果有,这个人自己的家族一定知道。

如果不知道,一定是外来势力。

独孤弘沉思片刻,开口说道:“猴子和猫头鹰,你俩今晚去探一探卧佛寺;老算盘,你不是今天认识了府衙治安所的巡长吗,晚上约一约;小狼,你和我出城看看。辉叔,这里您还给照应着,有什么消息,等我回来说给我。”

一名中年人点点头,却是这家汇贤居的掌柜的。

几个人领命而去,这边独孤弘带着一名手下,急匆匆下楼向城外走去。

山雨欲来风满楼,天空看上去昏暗了不少,些许土腥气在空气中弥散,独孤弘看看西方的天气,暗想,怕是又有大雪在酝酿了。

喜欢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