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科幻 >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 第六百三十五章 黑洞可以被击毁?S波归零的混乱区域!

理论组制定的研究方向是在强S波区域外围,模拟黑洞外层的电磁风暴来继发出F射线。

但黑洞外层电磁风暴是什么,具体会产生什么样的反应,也是根本不知道的。

这个问题涉及内容非常复杂,只是进行理论的研究讨论,也不可能会有结果。

全世界范围内,也没有相关的研究,连黑洞外层电磁风暴也只是一个概念性的天文理论而已。

天文学家们都认为黑洞外层会产生电磁风暴,会让黑洞阶段性的向外大量喷吐物质,并引发规模庞大的天文现象,但实际上,相关的研究都只是推断。

他们是依靠观测到的现象,依靠对于宇宙射线的宇宙线的研究等,最终以黑洞外层爆发强大电磁场来做出解释。

换句话说,电磁风暴也只是一种对于天文现象的解释而已,自然也不可能有相关的研究。

现在要模拟黑洞外层电磁风暴,具体要怎么做就只能通过实验研究了。

首先要做的还是要进行强磁限制,把强S波区域约束到更近的距离,否则实验根本无法进行下去。

现在的强s波区域释放在500公里外,他们不可能制造长达500公里的设备,只是约束强s波区域也没有意义,强S波区域必定和制造设备的距离足够近才行,最好就是在几十米内。”

“我们可以制造通道,把设备和制造的场力区域连通在一起,这样就可以进行完全的约束。”

“新设备已经制造好了。”

“磁场约束设备也已经运了过来,最高能制造10.3T的超强磁场!”

这种磁场约束设备的性能说出去都非常惊人。

10.3T,强度是非常高的。

有些研究团队发布的成果信息,宣称制造了几十T强度的超强磁场,但实际上,他们所制造的磁场持续时间非常短暂,采用的一般都是脉冲技术、混合磁体技术,又或者超高功率电磁铁技术。

这些技术制造出来的磁场并不稳定。

想要制造出覆盖范围大并且持续稳定的磁场,还是要用超导材料以常规电磁方式制造才可以。

强S波研究组的磁场设备,是国内最先进、最高端的大型设备,能够稳定制造超高强度的大范围磁场。

10.3T,强度已经很高了,只要达到5T以上,就能称之为超强磁场。

这种设备内部应用的是承载电流强度超高的一阶超导材料。

研究组对于磁场设备的性能还是很满意的,他们进行了讨论以后,把第一次实验开启的磁场强度定在了1T。

首先还是要进行测试,确定磁场约束能够缩短强S波释放距离。

实际上,1T的磁场强度也很高了。

对比来说,有些核聚变技术研究机构,制造的托卡马克环形容器,内部用来约束电离子的磁场强度,也就只在1T左右。

在磁场设备调试好以后,实验室上下都忙碌的准备第一次实验。

第一次实验只是进行测试,希望能够以此确定此约束对于缩短强S波释放距离有效。

在明确了这一点以后,才会继续增大磁场强度,让强S波释放距离更近。

所有人还是非常期待的。

虽然他们都对于王浩无比的信任,但毕竟所谓‘缩短强S波释放距离’,就只是进行过理论论证。

很快就到了测试时间。

好多无关实验的人,依旧只是留在办公室里,因为强S波释放距离太远,开启设备什么也看不到,他们只需要等结果就可以了。

王浩也同样留在了办公室,类似的实验他不会直接参与,主要还是担心安全问题。

即便是想要接近实验设备,他也会被劝阻离开。

这是很郁闷的地方。

实验过程分为两步,第一步就是开启磁场设备,第二步则是开启强S波设备。

王浩是通过电脑屏幕观看测试了。

先后开启设备以后,他就很耐心的等待结果。

强S波区域具体会出现在哪里,还是需要军方的团队去查找。

“要等一段时间。”

王浩确定设备已经开启后,就干脆到旁边冲了一杯咖啡,顺带和黄振说了一句。

这时候,就听到对讲机传来一声喊,“王院士,大发现!”

“啊?”

王浩听的一愣,他马上拿起了对讲机,就听到对面王强喊道,“就在眼前,不到一百米!”

他顿时一惊,马上和黄振、海伦等人一起跑了过去。

因为实验目标是缩短强s波释放距离,最好是约束到几十米范围,新设备被安装放置在山脚的实验间。

实验间的外面是一大片黄土覆盖的平坦之地。

当两台设备开启以后,有些人走出了实验间,朝前面一看就感觉有些不对,距离不到百米的位置,忽然出现了一大片烟雾。

最开始还以为是火灾,后来凑近一看就惊住了。

他们没有看到强S波薄层,但地下冒出了大量烟雾,和最初见到强S波薄层的情景非常类似。

虽然无法进行检测,但他们还是确定已经制造出强S波薄层。

王浩和理论组的人也来到了现场,他们远远的看到了烟雾弥漫,赶紧让王强指挥关闭设备。

这时候已经不需要确认了。

王浩亲眼看到了烟雾弥漫的情景,自然就确定了强S波薄层的存在。

他马上让人通知军方团队,不用继续再找下去看了。

军方派出了好几架直升机沿着制造方向在找强S波薄层,最近的直升机距离也在50公里外,根本不知道实验基地发生的事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一个小时以后,军方团队已经来到了现场,好多人拿着工具开始了挖掘工作。

另一边。

王浩和其他人则在讨论实验结果,他们完全没有想到第一次测试制造出的强S波区域距离就这么近。

周志伟带着惊讶说道,“磁场约束的效果非常惊人!”

“果然和王院士分析的一样,磁约束对于强S波有直接作用!”

“1T的磁场,把五百公里距离的强S波,约束到了81米……”

其他人也同样感觉不可思议。

他们都相信理论组的研究成果,但完全没有想到效果会这么好。

研究组所用的磁场设备,最高能制造出超过10T的超强磁场,结果才刚开启十分之一的强度……

好像就已经达到目标了?

一群人都看向王浩。

王浩深吸一口气,说道,“这说明我们的判断是有偏差的。”

“磁场的作用,不仅仅是约束,而是直接的限制,甚至可以理解为,直接降低了S波的强度。”

强S波,有两个属性。

一个属性是湮灭力场强度,湮灭力场强度是固定的。

虽然无法进行准确的测定,但从大量材料通过场力的后续情况来分析,湮灭力场强度大概在5.0到5.5之间。

另一个属性是S波的强度,就像是引力场技术一样,强S波的S波强度可以理解为‘引力强度’。

S波的强度高,具体表现就是内部会形成对物质的空间冲击力,或者直白的理解为‘引力’。

现在制造磁场对于强S波的效果,就是降低了其S波的强度。

“那不仅仅是约束,而是直接降低强度。”

“或许,当磁场强度达到一定数值时,S波强度归零,强S波就会变成强湮灭力场……”

这是王浩的推测。

虽然仅仅是推测,但从实验结果来看确实是非常有可能的。

其他人也信服这一点。

很多人也开始了分析,并认为1.2T以下的磁场强度,就足以让S波强度归零。

第二次实验,设备磁场强度就被定了下来。

他们还是要做很多准备。

S波强度归零变成强湮灭力场,场力就会直接制造在设备前方,他们并不知道场力的形态,也许并不是椭平状,而是一大片区域。

当强S波弱化为强湮灭力场,就不会再受到常规环境的影响。

于此同时。

王浩则是在和理论组的人讨论实验结果,他们是从理论层面讨论。

磁场,对于强S波的直接作用,是令人感到非常意外的。

他们最初认为磁场约束会受到限制,不可能对于强S波进行百分百的约束。

实验结果非常出乎意料。

“磁场似乎是强S波天然的克星,甚至能直接‘消灭’S波属性……”

“也说明我们对于黑洞外层电磁场的判断是有错误的。”

王浩思考着说道,“黑洞周围的电磁场,会持续对黑洞内部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不仅仅是达到一定程度爆发。”

“某种程度来说,也是一种平衡,毕竟黑洞中心的奇点,所释放的也只是一种场力,而不是能量或物理。”

“物质进入到黑洞内部以后,电磁属性被剥离的同时,电磁也会对于黑洞本身的力场造成影响,最终会达到力场和外层电磁的平衡。”

海伦思考着问道,“也就是说黑洞也会受到限制?”

丁志强马上道,“很多研究表明,黑洞并不会无限制的膨胀。”

王浩认可的点头。

人类对于黑洞的研究还很浅显,但也是有一些发现的。

那些巨大无比的黑洞,想要进行研究根本是不可能,但有一些小型的黑洞,是恒星塌陷而形成的。

所以,某种程度上可以把黑洞看做是宇宙自然演化的产物,是必定会收到规则的限制,而不是无限制的吞噬物质。

其中心奇点的形成,也肯定遵循着某种物理规律。

或者,是质量密度达到一定程度。

又或者,内部达成了某种特殊条件,才会出现释放强S波的特殊性。

不管是哪一种情况,奇点强S波的产生都是有原理的,场力不可能凭空的出现,必定会消耗大量的能量。

这种观点倒是让人感到高兴,对黑洞存在的敬畏也少了很多。

王浩都感觉轻松了不少。

都说科学研究的尽头是神学,因为研究达到一定的程度,似乎就无法再用科学来解释。

对黑洞的研究也是如此,之前就已经达到了无法解释的程度--

奇点!

他们对黑洞内部物理结构,是定义了一个释放强S波的奇点。

问题是,奇点怎么来的?

为什么奇点能够持续不断的释放强S波?力场的来源是什么?

如果深入去思考,都会感觉是神的造物,或者是利用近乎于玄学的‘高维度物理’来解释。

比如,奇点就是高维度到三维宇宙的投影。

现在发现奇点可能只是宇宙演化形成的产物,其蕴含着特性的物理现象,就让人感到轻松了很多。

最少,未来是可能研究出来的。

其他人正想着这个问题的时候,丁志强忽然开口说道,“奇点问题,我们也只能猜测。如果我们的推断是正确的,磁场会对强S波产生直接作用,岂不是说,利用某种超强的电磁场技术,就可以直接把黑洞击毁?”

“只要利用超高磁场,扰乱其内部S波场力作用,黑洞自然而然就会解体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王浩笑着摇头道,“也许你是对的,但要多强、多大范围的磁场呢?”

“反正总归有希望。”

丁志强道。

其他人则跟着笑了起来,丁志强说的有一定道理,但利用超大范围的强磁场击毁黑洞实在太遥远了。

别说是否存在能制造超大范围强磁场的技术,即便是拥有这种技术,并且能释放到黑洞周围。

问题在于……

最近的黑洞都在几千光年之外,考虑这个问题根本就没有意义。

当然,他们也只是随意的讨论。

每个人都感到很轻松,他们发现磁场对于强s波的作用,又对于黑洞进行了全新的解析,对其敬畏都减轻了很多。

最重要的是,实验有了非常巨大的进展,第一次测试就把强S波限制在了百米内。

研究组已经开始准备第二次实验,目标就是利用强磁场把强S波弱化为强湮灭力场,并限制在设备前方区域。

这并不是制造强湮灭力场,而是对于强S波的强约束,近而为后续激发F射线做准备。

实际上,约束强S波形成强湮灭力场,和制造强湮灭力场是截然不同的。

原理,不同。

结果,也不同。

磁场干预让强S波失去‘S波属性’,不是把S波属性降低到0,而是和‘正、反力’抵消类似。

S波属性并不是真正消失、归零,只是被磁场干预抵消了。

就像是两个完全相反方向的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两个力会相互抵消,但并不是消失,而是继续作用在物体上。

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表面看起来静止不动,实则受到两个力挤压、拉扯。

若是一个人受到这样相反的力,力的强度足够大,人体要么会被撕扯,要么就会被压扁。

强S波被弱化为强湮灭力场,也和常规的强湮灭力场不同,而是一片具有相反力场作用的混乱区域。

喜欢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