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水浒任侠 > 第1981章 壮士断腕,名将的抉择

水浒任侠 第1981章 壮士断腕,名将的抉择

作者:云霄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7 01:01:00 来源:9书院

正史中的宋军经历了富平大战的惨败过后,由吴玠收拢残兵继续死守抗击之际,便有人劝谏其退守汉中,以保全实力死守住川陕要隘门户,而吴玠却慷慨直言“我保此,敌决不敢越我而进!坚壁临之,彼惧吾蹑其后,是所以保蜀也”而断然拒绝,随即他指挥部署,据险接连打退由完颜兀术所统领的十余万敌军猛攻,并派遣敢死将士从斜侧杀出,阻断金军运粮通道,又趁着敌方震恐败退时趁势追击,大败金人,而射伤主帅完颜兀术狼狈逃去,终于致使金国放弃攻入四川的战略计划。

然而吴玠之所以能长久力保住通往大散关的要隘和尚原不失,非但是因为他指挥若定、作战勇猛,也全因有各处百姓自发向宋军输送粮草。而吴玠体恤民心以银、帛偿还,也使得越来越多的百姓向和尚原驻守的宋军输送粮秣。就算金军设保伍、连坐厉发大肆捕杀运粮的宋人集,但是凤翔、陇州各地百姓也依然冒险冒禁送粮,而长达数年之久......

可是此时的吴玠却很清楚,就算自己可以利用和尚原一带多是山谷,且路径窄隘、陡壁环立的地势,而使得骑兵占据绝对优势的齐朝兵马大多也只得徒步作战,也足以据险抵御数倍于己的敌军,可是和尚原与其他州府相距遥远,后勤补给恐怕难以为继。纵然自己早已是竭尽全力的团结治下民众,可是宋民百姓,未必会如抵御金虏外寇的进犯那般同仇敌忾,相反的这几年时间里,陆续也有不少迫于生计的乡民暗中越境投到齐朝治下,想要调动得诸地子民敌忾心思,而众志成城的对抗萧唐,恐怕也是无法成事。

何况齐朝今番来势汹汹,也未尝不会从和尚原东北面箭筈关、拢安寨方向分兵侵入,会师于和尚原两面夹攻(正史中金军大将没立率兵马抄后呼应完颜兀术,却为杨政所部宋军击退),如此据险抵抗的守军反而将陷入死地,纵然能使得强行攻打的齐军伤亡惨重,但是从战略大局上思量也仍旧难以扭转敌军得陇望蜀的势头......

按吴玠预想,依托和尚原险要只可坚守得一时,为了保存实力,麾下诸部军旅也已然要准备往南撤离,而倚仗仙人关、饶凤关一带险要构筑坚固的防线。如此就算是甘陇一隅的军州也将落入齐军之手,后勤粮秣运输也有了保证,这才可尽最大的可能长久保住川蜀之地门户不失。

是以当各部齐军趁势又攻克了陇州、秦州治下前沿的几处县镇砦寨,吴玠所统领的宋军也并没有分散兵力驰援。一批批的甲仗战袄、粮草军械却开始往南面大散关的方向转运输送而去。而由吴玠委以重任的杨政虽然率领七千禁军于和尚原地域所修筑的堡垒军寨驻扎防御,果然也有齐军精锐奔袭而至,也立刻用劲弓强弩轮番迭射,而对于强攻的齐军兵马造成一定的伤害。

然而位于和尚原东侧,吴玠当然也不会孤注一掷的选择与发动全面侵攻的齐朝大军立决胜负。而是稳扎稳打,徐徐后撤,但凡察觉到哪一处的军州面临敌军的侵攻压力实在太大,分兵救援恐怕还要牵扯得更多的兵马泥足深陷,吴玠会断然选择放弃那颗棋子,不会选择与敌方展开拉锯一般的争夺张,以保存己方军力,而至少在眼下仍然竭力抵抗猛攻的州府军寨,所能发挥出的作用便是尽可能拖缓齐军进逼侵吞的势头。

战争到了这个份上,已经成为双方主帅战略层面上的博弈,非是谋一城一隅,而务必须衡量敌我双方全盘进退攻守间的利害得失。只不过吴玠这边既得宋廷将西线防务要事交托到自己手中,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句话在宋朝而言却最容易招致国君与权臣猜忌,不得已吴玠一面须要保存实力,一面却还要派遣快马速往宋廷陈情奏请。否则哪怕是自己经过深思熟虑而有所取舍,奸臣自会坑你,而虽有一腔热血却不曾设身处地体察过战局的所谓忠直臣子也可能会弹劾抨击你畏敌怯战、不施救援而致使疆土沦陷,也就如当初小种相公被朝廷逼到了份上,而存万一的可能主动撞进金军的包围圈一般.....

战事延续到以后数个月的时间当中,虽然前线双方将士都在流血牺牲,但是当中最会感到焦头烂额的,也是那些原来与齐朝接邻军州的宋军守将。守城一方虽然能尽可能消耗攻城一方的军力,但同样也意味着己方彻底丧失了战略上的主动权,而久盼不得有援军前来,几个月的时期之间,沿巩州、陇州、秦州等宋廷治下军州相继告破,除些许强攻夺取的城郭以外,其余各处因苦盼也不得同僚援手,相持了一段时日,也是先后竖起降旗,而献城归降了。

然而明明是又轻易攻克下宋廷治下的集诸路州府,如今官居陕西经略使的韩世忠,在听闻得吴玠所部宋军动向之后,却仍不禁当即笑骂了声。

若是按原本的轨迹,本来岳飞、吴玠、韩世忠、刘光世、张俊这五人,遮莫也相当于南宋时节抵抗金军南侵战事最为激烈时节的五大军区总司令。而如今的韩世忠却是喟叹道:“吴玠倒是稳得住气,本以为那厮须也因心焦性急,被我军攻城陷地,按说也便如关扑博钱的赌汉急要翻本而落入俺算计,但他果然精细,也宁肯丢卒保车仍要把持住家底不肯背注一掷,本以为因也有可乘之机,能有机会与那厮对持时抄后夺取得大散关等几处川陕要隘之地...哥哥说得的确不差,这吴玠沉着有谋略,早晚仍要谋攻取川蜀之地与那厮交锋时,他遮莫也会是洒家所遇的第一劲敌!”

......又是一两个月过后,由于吴玠所率领的宋军主力大半撤返至位于川陕咽喉的大散关内,齐军几拨军马陆续已开拨过陇州治下箭筈关、拢安寨等地界,本来奉命死守于和尚原率部抵抗齐军,而力保不失的杨政也听奉吴玠号令,放弃把守各处砦寨,迅速率部往东南方撤离。就算听从韩世忠号令的几拨大军前后进取侵攻,侵州夺县,又占据得和尚原一隅的要隘之地,可是吴玠所统领的宋军主力,也安然撤返至大散关南侧驻扎,却是紧守住了川陕要隘的门户,而教韩世忠所统领的诸路齐军虽能侵攻得甘陇地界的诸处军州得手,却也很难再往南面进取半步。

喜欢水浒任侠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水浒任侠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