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水浒任侠 > 第931章 护民南迁,意外的变故?

水浒任侠 第931章 护民南迁,意外的变故?

作者:云霄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7 01:01:00 来源:9书院

锋利的钢刀仍架在察哥的脖颈上,武松、牛皋、花荣等人率领残部也已先后赶到了萧唐的面前。牛皋最先疾步奔来,并兴冲冲的嚷道:“若非哥哥手段高强,我等焉能成事?如今总算大功告成,不必受夏贼遏抑,教俺只怄鸟气!”

待牛皋又朝察哥望去,他双目一瞪,冷哼道:“你这狄戎鸟王猖獗得紧,如今却不还是落到俺哥哥的手中!?”

察哥见牛皋是个粗直的莽人,也浑没在意,可是他的目光又从武松身上掠过,随即又停留在生得英气俊俏,身上还挎着铁胎弓的花荣时,忽然开口说道:“方才一箭射死本王战马的,便是这位将军?得麾下报说先前我军先锋围追堵截住一拨宋军以及数千宋民,却个玉面宋将策马绰弓,引弓连发,一时间反倒使我部万骑惊愕莫敢向前,随后激战中那宋将抽矢千余发,直到血流至肘,却以一己之力射杀我军儿郎无数,比起当年王舜臣也是不遑多让......当日那员宋军骁将,莫不也是你?”

花荣轻哼一声,他斜眼乜向察哥,说道:“不错!都是我花荣做下的,我追随萧唐哥哥征战南北,日后战场上相遇时,自然再教你领教我的神箭手段!”

察哥听罢也不以为意,他缓缓点了点头,又朝着与萧唐走到一处,同样生得胸脯横阔、骨健筋强的武松望将过去,口中喃喃说道:“这个萧唐,果然也收拢了许多能人猛将肯为他卖命呐......”

待萧唐与武松等人合兵一处,并押着察哥缓缓走出阵去,周围夏军任谁也不敢拦阻,人马到处,前面也立刻让出一条路来。而吴玠、呼延灼、关胜等将官也各自率领残部,吩咐余下的军兵与伤重的将士往城垒的方向退去。待萧唐押着察哥距离城垒不过百步时,城中也立刻有两营军兵出来迎接,城垒上欢声雷动,连同着城内百姓欢呼声也是此起彼伏。

那些在城垒内的百姓有的放声大笑,有的喜极而涕,按说这些宋民乡勇连同着家小大多都不愿意卷入惨烈的战事,这些小民只求能够养活全家老小,与自己的妻儿亲人太太平平的生活在一起。可是这些日子下来他们险些尽数被夏军如狼似虎的军兵屠戮,经历过生死险境的他们至少现在也终于不用再担惊受怕了。

更何况这些宋民百姓有很多也并非熙河路、泾原路等西陲边地出身的本地乡民。与坐镇西军的老种相公种师道不愿贸然挑起战争,待夏军侵略时再做针锋相对,等候时机缓图的战略主张不同,童贯为了在边庭能够全面压制夏国,一直极力主张迁徙内地乡勇民壮充实边防,而只对朝廷报说乃是边疆本地新募的民壮,虽然之前种师道看不惯童贯穷兵黩武而在赵佶面前谏言劝阻过,可是仍有大批的乡民被童贯施手段强行改变军籍、户籍,将他们迁移至西陲边地,多少年过去有的人只得举家搬迁至此,有的人在此扎地生根,虽然这些平日做运粮垦荒、筑城迎送等杂役兵职事的厢军,平时不脱离生产,农闲后也担负修筑、运粮、或在边地协同禁军守边,本质上还是闲常乡农的百姓乃至更多老弱妇孺虽然仍要在这战事频繁的地域继续生活下去,可是至少现在他们可以用着不同的方式表达劫后余生的喜悦与庆幸。

萧唐驾马与一众幸存的将士驾马踱进城垒,在他四周都是似要对他顶礼膜拜的军健百姓。另有军健奔将上前,他们对察哥怒目而视,皆有欲要发作之色。

在吩咐麾下暂且将察哥关押下去之后,萧唐又朝着自己擒下的这个敌军主帅的背影望将过去。无论是违背协议也好,还是仍要拿他交换被擒住的将士百姓也罢,其实萧唐还真曾动过趁着这次历经千难万险擒住察哥,而杀了这个劲敌的心思。

于情来说察哥率领夏军南进也屠戮了一些军寨,与边庭军民有血海深仇,于理而言三军易得、一将难求,敌国之中有这么一个善于顺势而动、能征善战的将才,如果不趁着此次千载难逢的良机将其给除了,现在萧唐虽然已救下这许多百姓,可是以后却还不知要有多少宋**民要因他而死在夏军的刀斧之下。

两军杀伐当然也讲不得甚么君子协议、妇人之仁,就算萧唐破坏协议会导致康炯、郝思文、韩滔、李永奇等一干被俘的将士,还有数千百姓都要随着察哥陪葬,或者只是不管他们的死活,而将这个夏**中的首脑人物押解到汴京邀功,如此不但也能为宋国除去一个心腹之患,千军万马之中力擒权掌敌**政大权的番王,恁般泼天大的功绩,只怕也足以教一直醉心功名的童贯羡妒眼红了。何况萧唐还心想于自己官场、绿林双线行事,从官面上而言不就是力图要有能力改变宋廷日渐糜烂的军政,而教宋军上下有足够的能力去抵御几年之后金军铁骑的南下入侵?

可是在心中经过一番天人交战之后,萧唐到底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自从投军征战以来,先后曾萧唐在帐前肯誓死效命的将士,都会感念他的恩德,因为他们也都很清楚自家哥哥,自己的主帅会与他们一并同生共死的去浴血奋战。萧唐心想自己如果真的置康炯、郝思文、韩滔、李永奇等一众将士的死活而不顾,以他们的性命与换取自己的名望爵禄,那么必然会使得其他诸部将官心寒齿冷,便是与自己共聚大义的一干兄弟的人心也会立即散了。届时连自己的心腹嫡系都将分崩离析,又谈何能够一改大宋军政,试图在靖康之变时力挽狂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水浒任侠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水浒任侠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而且虽然察哥有韬略雄才,是个有机会将其杀之,则务必早些除掉的劲敌,宋夏两国也是杀伐不断,可是事实上起码在未来几年之内,无论是察哥还是夏国兵马都不会对萧唐乃至整个大宋构成任何威胁。

如今东路种师道、种师中那边已经率部攻克横山诸寨险地,失去了天险屏障的夏国至此也彻底陷进被动的局面而面临亡国之危,至此的确也不得不再向大宋请和臣服。若是没有后来的江南方腊起义、联金伐辽的事件的发生,发迹于宋夏战事的童贯没有将注意力转向江南、燕云,并调动镇戎西陲边庭的西军将士征战南北,也必然会继续逐步蚕食夏国疆土,察哥这次能够借助兵势将萧唐、刘法等人逼入险境,可是届时他面对国势日趋衰竭,恐怕也将无力回天。

萧唐又想到后来国势已弱的夏国欲乘金、宋对抗之际扩疆土,在初期同样也不甘处被金国压制而出现了些军事摩擦,可是若没有金军南侵灭亡北宋,夏国能否又挺了一百多年直到被蒙古灭国还是两说,如此看来现在趁机诛杀察哥,反倒会是自己来说反而会得不偿失。还有一点察哥倒也说的没错,不顾那些战友袍泽的死活,萧唐的确不是那种人......

待察哥被收押至城垒之后,萧唐与一众将士只是略作庆贺,便立刻又与刘法调度兵马,按部就班的将城垒内的百姓向南迁移。而夏国诸部大军后撤十里,随着期间夏军之中也有游哨兵马见到宋兵护送着百姓车仗南行,也都是冷眼旁观、按兵不动。

可是**日过后,城垒内的百姓已尽数迁移,萧唐也正与麾下诸部将官商议于何时何处同夏军交换人质时,忽然有军健来报说有三千余胡羌、吐蕃等边地族民打扮的兵马,也不顾宋夏两军的口头协议,此时已经奔至城垒南面一里处。

喜欢水浒任侠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水浒任侠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