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鼓动曹操去抢宫殿 > 第158章 今日你我兄弟不醉不归!

刘备驻扎在新野,老实本分,毫无动静。

刘表几次暗示他该搞点事情了,都被刘备以各种理由搪塞过去了。

春末夏初,眼看着三个月过去了,刘表暗暗着急。

以至于他有些怀疑,刘备是不是在糊弄自己?

刘备却是有苦难言。

徐然就在荆州,他躲还躲不及,哪敢冒头?

若是让徐然发现他在荆州,绝逼会针对自己!

刘备有这个自信。

虽然他不明白徐然为何会这样“看重”自己。

而最近一个月,刘表无任何消息捎来,倒让刘备有些狐疑了。

莫不是刘表准备放弃他了?

这次换成刘备着急了。

这一日。

张仲景返回属地,路过新野。

刘备听说后,带着诸葛亮、关羽、张飞,亲自在城门口迎接。

刘备与张仲景都是太守,二人官职一样,也素无交情。

按说,就算刘备要尽地主之谊,也大可不必亲自相迎,派诸葛亮或关羽来就算给足 了对方面子。

所以见到刘备亲自相迎,张仲景不禁暗忖:难倒刘备病了?要求我治病?

礼下于人,必有所求。

张仲景既是郡守,也是神医。

平日里求他看病的人多如过江之鲫。

但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张仲景还要忙于公事,所以若非相熟之人介绍,他通常 不予接待。

此时刘备已大步迎了上来。

“仲景兄,别来无恙啊!”

说着就是遥遥一拜,拱手作揖。

张仲景慌忙回礼。

“听说仲景兄要路过新野,刘备翘首以盼。”

“今日你我兄弟,不醉不归!”

刘备是个自来熟,拉着张仲景向县衙走去,就如多年重逢的老友。

县衙早已备好了丰盛的午宴。

张仲景拉住刘备,笑道:“玄德勿要着急。”

说完,将手指搭在刘备脉搏之上。

“嗯……玄德兄无病啊。”

“敢问可是府上家眷亦或是亲朋好友病了?”

刘备一愣,哈哈笑道:

“仲景兄误会了!”

“没人要瞧病,只是刘备与仲景兄神交已久,听闻你要路过新野,特设宴接风。”

张仲景脸色微红,有些汗颜。

人家待他一片赤诚,自己却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哈哈,素闻皇叔仁义之名,我也是仰慕已久。”

“今日你我兄弟不醉不归!”

因心怀愧疚,张仲景特意称呼刘备为“皇叔”。

刘备嘴角微抽, 一抹尴尬转瞬即逝。

“仲景兄称呼我玄德即可。”

午宴十分丰盛,刘备特意弄来了一坛英雄酒。

气氛融洽,主宾尽欢。

张仲景不由多喝了几杯。

刘备有意无意地提及荆州之事,时常把话题往这上面引。

张仲景已微醺,不疑有他,摇头叹息道:

“玄德兄有所不知,刘刺史实已病入膏肓,命不久矣!”

刘备闻听此言,大吃一惊。

难怪刘表近来没有调度他,原来是病了,而且还很重。

这也就可以合理解释,为什么刘表会反复催促刘备了。

“噢,仲景兄是说刘刺史的病啊,怎么又加重了吗?”

刘备佯装好似早已知晓一般,有意套话。

张仲景道:

“岂止是加重,刘刺史的背疽,最忌高温炎热。”

“眼见夏暑将至,荆州又一向湿热,刘刺史怕是难以熬过了。”

刘备又是一惊。

刘表得的竟然是背疽!

他虽不是医者,但也听过背疽的威名。

疽,就是毒疮。

楚汉争霸时,项羽的谋士范增就是死于背疽。

背疽在这个时代,几乎等同于不治之症。

没想到刘表竟已病重至此!

刘备心中既兴奋又忐忑。

兴奋的是,诸葛亮的谋划就要有机会实施了。

忐忑的是,刘备羽翼未丰,尚不具备与蒯、蔡、刘三家争地盘的能力。

若是刘表这时候死了,于刘备而言,未必是好事。

刘表这根大腿没了,得抓紧时间再找根大腿抱。

或者说……再培养一根大腿!

大公子刘琦!

刘琦虽为嫡长子,却屡遭蔡氏压制,不受刘表喜欢。

但自古立长不立幼,这是祖制。

荆州官员中,有不少是支持大公子刘琦的。

“玄德兄?”

张仲景举杯半天,唤了刘备好几声,对方却只是呆呆发愣。

“哦哦,仲景兄请。”

刘备忙举杯同饮。

“我与刘景升乃是同宗,又蒙他收留,听闻他病重,备心中难受,是以方才失态。” 刘备解释道。

张仲景点头道:

“玄德兄重情重义,在下佩服。”

“刘刺史对你颇为看中,玄德空闲时不妨去探望一番。”

刘备忙道:

“这个是自然。”

“徐司空近来可好?”

刘备好似不经意地问道。

张仲景摇头道:

“徐司空早已离城多日,在下官职卑微,与司空接触的并不多。”“噢对了,皇叔曾在许都城久居,与徐司空交情匪浅吧?”

“蔡伯嘴先生大葬之时,怎不见玄德?”

刘备眼中闪过一丝尴尬,强笑道:

“我与司空……咳咳,说来话长啊。”

“伯阶先生大葬之时,恰逢新野有紧急军情,是以无法亲往,说来惭愧啊。”

刘备不动声色地将话题略过。

原来徐然早已离城了,害自己白担心了一场。

早知道何必屡屡躲着刘表……

两人便喝酒便闲谈,不觉已是深夜。

等张仲景起身之时,已是一步三摇,快要站立不住了。

刘备差人将他送回房中,独自站在廊下,凝目望向荆州城方向。

刘表病重,荆州城肯定已是暗涌汹涌。

而自己远在新野,其实是被隔离在外了啊。

莫非……刘表之所以着急忙慌地催促,是想……托付后事?

想到这,刘备的醉意已经醒了一半。

要想办法进一趟荆州城,见一面大公子刘琦.

送走张仲景,刘备敲响了诸葛亮的房门。

“亮等候主公多时了。”

诸葛亮笑意吟吟,迎~刘备入屋。

桌上烧着茶水,摆着两-个茶碗。

刘备诧异道:“孔明-知道我要来?”

诸葛亮示意刘备落座, 一边斟茶一边说道:

“我收到消息,荆州将起变故。”

“想必主公从张太守口中,也得知了刘表病重之事。”

“此乃千载难逢的机会!”

“亮相信,主公今夜必会来找我商议。”

刘备心中大喜,既然诸葛亮早有准备,想必已经有了计策。

“好,那我就不兜圈子了。”

“依孔明看来,刘表病逝后,谁人将执掌荆州?”

刘备开门见山,直接问出了心中所想。

诸葛亮端起茶碗,轻饮一口,然后将茶碗放下,微笑道:

“大公子,刘琦。”

刘备不动声色,继续问道:“何以见得?”

荆州官场上的人都知道,刘表更喜欢小儿子刘琮。

而且刘琮有蔡夫人和蔡瑁相助,势力庞大。

刘琮乃蔡夫人所生,也可以说是出自蔡氏。

荆州世族,以蔡氏为首。

得蔡家支持,便等于得半数的荆州世家支持。

甚至说, 一旦刘琮当上荆州刺史,位子比刘表坐得都稳。

诸葛亮轻摇羽扇,轻声道:

“因为刘表别无选择。”

“虽然刘表更喜欢刘琮,但刘琮今年才十三岁,若是传位给他,蔡夫人及蔡瑁必会 辅政。”

“蔡家势大,刘表在时尚能压制。”

“而刘琮年幼孱弱, 一旦蔡氏掌权,又岂会归还?”

“传位给刘琮,就等于将刘氏基业拱手让给蔡氏。”

“再者,如果刘琮继位,蔡瑁会放过有威胁的第一继承人刘琦吗?”

“这个道理,刘荆州不会不知晓。”

“所以于公于私,于情于理,刘荆州都只能选大儿子!”

刘备点头道:

“孔明所言有理。”

“刘琮虽有蔡氏等世家支持,但刘琦也有部分老臣支持。”

“这些年刘表治理荆州,刘琦也立过不少功勋。”

“倘论政治支持,刘琦不输于刘琮。”

“只可惜刘琦手中没有兵权。”

政权更迭,说到底最后拼的还是拳头。

谁的拳头硬,谁就能上位。

诸葛亮微笑摇头。

“刘表既想让大公子刘琦继位,又岂会没有安排?”

“荆州有十万水师,但实际驻扎在荆州主城的,不过两三万而已。”

“其余兵马,皆分散在荆州四郡各地。”

“若是合两郡兵马,亦有三万之多,足以与主城抗衡。”

刘备皱眉道:“值此敏感时期,兵马调动如何能瞒得过蔡瑁?”

诸葛亮笑道:

“这正是刘荆州目前所头疼的,而这也正是主公的机会!”

“江东素与荆州不和,听闻江东孙权欲对荆州用兵,已屯兵江边。”

刘备微微皱眉,旋即明白。

“孔明是说……”

诸葛亮点头道:

“如此一来,就有了调兵的理由。”

“江夏是江东北上的必经之地,且水深地广,最适合练兵。”

“莫说藏纳三万兵马,就是十万,也很难发现。”

刘备大喜,拿过诸葛亮的茶杯,亲自给他斟了一杯茶。

“刘备得先生,如鱼得水!”

诸葛亮忙恭敬接过。

“主公此去荆州,要做好刘荆州托孤的准备。”

刘备惊讶道:

“孔明的意思是,刘景升会让我辅佐刘琦?”

诸葛亮点头道:

“即便刘表传位给刘琦,蔡瑁也不会轻易放权。”

“刘琦要想坐稳位子,就要借助外力压制蔡瑁。”

“荆州本土势力,没有能与蔡氏抗衡的。”

喜欢三国:鼓动曹操去抢宫殿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三国:鼓动曹操去抢宫殿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