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鼓动曹操去抢宫殿 > 第25章 一起来搞董卓啊!

三国:鼓动曹操去抢宫殿 第25章 一起来搞董卓啊!

作者:猪猪霞1983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9:09:58 来源:书海阁

王宏已死,曹操的当务之急是要迅速稳定东平郡,并成功继任东平太守!

十八路诸侯讨董,迫在眉睫。

而曹操要想以东平太守的名义会盟,必须要先稳定自己的后方。

攘外必先安内!

他要首先确保自己的大后方——东平郡安然无恙。

王宏的突然暴毙,势必会让很多人惦记上太守的位子。

东平郡二十三县,现有十八名县令。

蠢蠢欲动者,不在少数!

只不过因为彼此防范,谁也不敢贸然出头,大家都在观望。

徐然定计,让曹操打着替王宏报仇的名义,大张旗鼓地出征,剿灭泰山寇!

泰山寇臧霸已归降曹操。

当然不是真的去打。

就是意思意思,做给天下人看而已。

至少在外人看来,如果曹操一举荡平泰山寇,替王宏报了仇。

那么他将成为下一任太守的储备人选!

王宏死后,曹操在第一时间进驻了东平郡。

曹操如今有两千兵力,又打出了为太守报仇的旗帜。

所以,不费吹灰之力就进了城。

当天,曹操就集结士兵,在东平郡荒废许久的演武场“六四零”上,召开了誓师大会。

东平郡穷困,百姓们平时也没什么热闹可看。

听闻演武场有热闹瞧,纷纷聚拢了过去。

望着台下黑压压的人群,曹操朗声道:

“王太守被害,我们都很悲痛!”

台下百姓闻言,纷纷大骂。

“悲痛个屁!老子快乐的很!”

“姓王的横征暴敛,死有余辜!”

“王宏终于死了,我们得庆祝庆祝!”

徐然等人见状,俱都无语。

尼玛,王宏到底做了多少恶啊!

就连死了,都无人说他一句好话。

曹操话锋一转,开始顺着百姓的意思说:

“虽然王太守在位之时,也没为百姓们做什么好事。”

“但是,泰山寇公然谋杀朝廷命官,就是与朝廷为敌!”

“我曹孟德,要剿灭泰山寇!”

“这不仅是为了给王太守报仇,同时,也是为了还百姓一个太平盛世!”

“在我曹操的地盘,任何人胆敢骚扰、损害百的姓利益,那就是与我曹孟德为敌!”

“我曹孟德在此立誓,若我执掌东平郡,今后将再无匪患!”

百姓们闻言,纷纷大声叫好。

在东平这样的三不管地带。

有三大毒瘤:官府、豪强还有匪寇!

许多人都曾被打劫过,对匪寇深恶痛绝。

而且,曹操在巨野县请教匪寇、整治豪强的事迹。

在徐然的推动下,也迅速发酵、传播。

不少东平郡的百姓,也听说了此事。

于是,在百姓们期待的目光中。

曹操率兵,出了东平郡,直扑泰山而去。

泰山脚下。

臧霸率众归降曹操后,原来泰山寇的老巢就空了出来。

现在,这里重新被一伙山匪当成了老窝。

这伙山匪,刚刚抢劫了一名路过的老农。

老农身无分文,只有五斤粮食。

这是他前两日从巨野县半价抢购的。

今日,他准备送一些粮食到东平郡的女儿家。

却不料,刚走到泰山脚下,就遭遇了匪寇。

这帮匪寇也是掉价,连一点点粮食也抢。

粮食被抢走了。

老农蹲在路边大哭。

曹操率部队抵达了泰山脚下。

本想溜一圈就直接返回东平郡。

他都已经准备好,对外声称泰山寇已被剿灭了。

不经意间,曹操看到了蹲在路边抹眼泪的老农。

一问之下,才知道是被山匪抢了。

曹操大喜,正愁戏演得不够真,

就有人来跟自己搭戏了。

“听我号令,剿灭泰山寇!”

曹操大喊,发起了总攻。

半个时辰之后,战斗结束。

山匪头目死不瞑目。

不就是抢了五斤粮食吗?

至于出动两千多的兵马围剿吗?

泰山寇覆灭的消息,传回东平郡。

全郡震动!

曹操直接搬进了太守府。

打着为王宏举办丧事的名义,曹操邀请东平下辖二十三县,前来吊丧。

其实真实目的,是想告诉众人:现在东平郡,我说了算!

由于几个偏远县,来的晚了两天。

王宏的尸体都开始腐烂发臭了。

王家的人几次催促下葬无果,无奈之下,王夫人亲自出面与曹操协商。

王夫人不过三十多岁。

她原是小妾身份,正室去世后,便顺势扶正。

当夜,王夫人没有回家。

第二天,她从曹操房中出来后,便绝口不再提王宏下葬之事。

如今二十三县中,就属曹操的兵力最多。

由不得其余几个县令不服。

当然,也有头铁的,老曹直接用拳头教他们做人。

仅仅用了几天的时候,曹操就彻底稳定了东平郡。

于是开始着手,从各县挑选精壮补充兵力。

原来的巨野军名号,显然已经不适用了。徐然为这支新军,取名“白袍军”!

众人不解。

“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徐然大言不惭。

这本是形容南北朝战神陈庆之的名句。

被徐然提前征用了。

三国时代,很喜欢用“白”字为部队命名。

比如: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刘备的白耳兵!

曹操哈哈大笑:

“子玉,够狂、够傲!”

“千军万马避白袍!”

“好,就叫白袍军!”

日后,袁绍、刘备等无数对手,可被这支白袍军给坑惨了。

世人皆知,曹操有一支精锐部队,名叫白袍军!

但白袍军居然是身穿黑色盔甲的!

这谁能想到?

不少对手,就是吃了这个暗亏。

以为遇到的只是普通部队,没想到却是身经百战的黑甲白袍军……

此时,各地已经陆续出现一些反对董卓的声音了。

徐然微笑道:“孟德,是时候举起讨董大旗了!”

曹操闻言,有些犹豫。

“子玉,如今咱们只有三千兵马。”

“还是等义兵招募地再多一些,再举起讨董的大旗吧!”

这个担心不无道理。

董卓可是号称二十万西凉铁骑.…

曹操如今不过三千多人而已。

三千VS 二十万。

怎么看,都觉得不靠谱。

搞不好,就是以卵击石,自取灭亡!

徐然笑道:

“孟德,你即刻发布讨贼檄文!号令各地势力起兵伐董。”

“经过刺董之事,你已积累一定声望,再加上月旦评的传播。”

“如今,天下知你曹孟德之人,也不在少数。”

“若你这次能率先站出反董,必将声望暴涨!”

“未必便不能超过四世三公的袁绍!”

这个时代,名望比金字还要好用。

历史上的袁绍,就是因为率先举起了反董旗帜,所以才能顺利成为十八路军的盟 主。

而在他当上盟主后,声望再次暴涨!

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划分点。

在此之后,许多名士才开始前去投靠他。

就连荀彧、郭嘉,当时首选的都是袁绍。

这便是声望提高,带来的好处。

曹操自然是明白这个道理的,想通之后,顿时大喜不已。

“子玉所言极是,我这就去起草讨贼檄文!”

“嗯,我需要好好思考一番。”

“檄文一定要痛斥董卓罪责,须得慷慨激昂……”

曹操自言自语,皱眉苦思。

在文采这块,老曹一向是很有自信的。

徐然无语地打断了他。

“无须过多废话,直接上干货。”

“就比如: 一起来搞董卓啊,瓜分他的地盘!”

曹操等人尴尬不已,尼玛,这……

“咳咳,子玉,这样是不是有些过于草率了?”

毕竟这可是讨贼檄文啊!

自古这样的檄文,至少也是洋洋洒洒几千字。

恨不得从开天辟地开始,给被讨伐对象罗织罪名。

为的就是,给讨伐他的人一个名正言顺的借口。

这个时代的人,还是要脸的。

出兵,也要讲究一个名正言顺。

徐然解释道:3.8“想要搞董卓的人,大有人在!”

“只不过因为没人出头,大家都在观望而已。”

“现在袁绍也在谋划此事,谁先一步发布讨贼檄文,谁就能占据首发优势!”

“天下人只会关注,是谁率先站出反董!”

“是谁扛起了反董大旗!”

“只有一些腐儒才会去关注檄文的内容。”

曹操连连点头,深以为然。

徐然继续分析道:

“再者,只要打董卓是有利可图的,就会有人肯干。”

“讨贼檄文嘛,只不过是个幌子罢了。”

曹操哈哈大笑:“子玉说的是大实话啊!”

但很快,他又想到一个新问题:

曹操如今只不过是个东平郡的郡守,而且还名不正言不顺。

毕竟,他这个郡守是抢来的,还未得到朝廷认可。

再加上东平郡穷乡僻壤,地处偏远。

讨贼檄文发布了,又多少人能知道此事呢?

徐然笑道:“发传单嘛!”

发传单是成本最小,收益最大的广告方式!

甚至说,哪怕只有一路诸侯前来会盟,老曹都不亏!.

发传单?

夏侯兄弟对视一眼,满脸不解。

但两人见曹操与曹仁都是一脸“明白”的样子,也不好意思开口询问。

若是贸然开口,好像显得自己很无知的样子。

夏侯惇与夏侯渊默默对视一眼。

咱们兄弟来的晚,看来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啊!

曹洪咧着大嘴问道:“大哥,什么是发传单?”

曹操满脑门黑线,目光不善地盯着曹洪。

你要是不明白,就静静地听子玉讲解不就行了?

特么问我作甚?

难倒我知道吗?

夏侯兄弟见曹操一脸的便秘样,当即明白是怎么回事。两人低头,拼命憋着笑。

尼玛!

原来你们也不知道啊。

想起刚才曹操、曹仁不懂装懂,还煞有其事的样子。

夏侯惇与夏侯渊憋得肩膀抖动。

看到曹操的死亡凝视,曹洪意识到自己又说错了话。

徐然见状,笑道:

“发传单呢,就是把讨伐董卓的信息,写在布帛或竹简上,派人四处分发。”

“这种方法,要比张贴告示有效的多。”

众人恍然大悟。

曹仁率先开口称赞道:

“嗯,此计甚好!”

“那我们应该多派些人手,去往全国各地宣传!”

说完他还12特意看向夏侯兄弟,谆谆教导道:“这就叫广撒网,多捕鱼。”

夏侯惇与夏侯渊,皆是翻了个白眼。

还用你说?

徐然笑道:“子孝错矣!”

“发传单呢,也要有重点。”

“大汉十三州,我们的重点是北方七州。”

历史上,十八路诸侯基本都出自北方七州。

西凉和洛阳自不必说,控制在董卓手里。

此外南方的益州、扬州、交州、荆州等地,根本没人来。

夏侯惇、曹洪等人皆是哈哈大笑。

他们不敢笑话曹操,对曹仁则毫无顾忌。

曹仁脸色通红,尴尬不已。

“先生,这是为何?”

曹仁不甘心地问道。

徐然微微皱眉。

尼玛,曹子孝你是好奇宝宝吗?

总不能说,三国志就是这么记载的吧?

“咳咳,子孝你看。”

“西凉和洛阳都控制在董卓手里,这两处自不必派人去。”

喜欢三国:鼓动曹操去抢宫殿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三国:鼓动曹操去抢宫殿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