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再造汉明 > 第109章 苏松常兵备道

再造汉明 第109章 苏松常兵备道

作者:曲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9:48:06 来源:书海阁

第109章 苏松常兵备道

刘云龙来到了知府衙门。赵永忠看到刘云龙后,忙向陈洪谧禀报。

陈洪谧问刘云龙:“你啥时候回来的呀?”

刘云龙说道:“昨天刚刚回来的,听说你在找我?”

“不是我找你,是兵备道、苏州卫的人要找你。我让赵永忠去请他们了。”

“他们要找我?有什么事吗?”

“你不是做了炸山的炸药吗,他们想问问你,怎么利用这个炸药做军火。”

“大人,我只做炸山的炸药,炸人的炸药我可不敢做。”

“没说让你做炸人的炸药。等他们来了,我们一起去巡抚衙门。”

“做炸人的炸药是巡抚大人的意思?”

“这毕竟是炸人的,要巡抚大人批准,核发经费。”

“哦,原来是这样呀。”

趁兵备道、苏州卫的人还没来,陈洪谧问道:“你那个消毒液、杀鼠药真有用。”

刘云龙说道:“那当然,不然我不会向官府推荐了。”

“刚开始时,吴江一下子死了几百人。幸亏用了你的消毒药水,再加隔离措施、治疗措施,现在总算把瘟疫控制住了。你的杀鼠药也厉害,各县每天都能捡拾到几千只毒死的老鼠,不过,好多村的鸡、鸭、牛、羊、猫、狗误食后死了,害的官府赔了不少钱。”

“那些误食老鼠药后被毒死的鸡、鸭、牛、羊、狗,可千万别宰了吃。”

“那当然,大家都知道老鼠药的厉害,谁敢吃?官府赔钱后,把死了的鸡鸭、牛羊、猫狗集中起来,与死老鼠一起烧了。”

“大人,听说从湖州、嘉兴跑来了十几万人?”

“不仅湖州、嘉兴,就连松江府也跑来了几万人,再加上从江北逃难过来的,有20多万人呢。”

“跑来了20多万人,每天可要消耗不少粮食了。”

“可不是吗,每天要1千多石粮食。我又不能把他们赶回去,眼睁睁地看着他们饿死,我就让他们无论男女老少全部都去挖河了。”

“挖太浦河?”

“嗯。他湖州府不愿拓宽河道,我就自己干。”

“麦子不是早收割了吗?湖州府没来向你要人?”

“跑来的人大多是没地的、做工的,本就没地种。再说,王士誉敢向我要人吗?要人可以,把他们吃下的粮食还给我。”

“松江府、嘉兴府的饥民呢?”

“麦收后,松江府、嘉兴府的饥民愿回去的,我就放他们回去了。”

“大人趁挖河的机会,可救了不少人的命呀。老百姓不会忘记你的。”

“不说这个了。你的化肥什么时候生产?”

“再过二个月,我就可以生产化肥了。”

“你家示范田收割的时候,我派人去看了,还真增产了3倍多。等有了化肥,还怕养不活这些饥民?”

“你不想把人还给湖州府啦?”

“还给湖州府干嘛?等挖完河,再让他们开荒种地,到时,我看赶他们回去,他们都不愿回去了。”

正说着呢,苏松常兵备道使、苏州卫指挥使的人来了。

朝廷在南直隶一共设有5个兵备道,在江南有苏松常镇兵备道、徽宁池太兵备道,在江北有3个兵备道,分别是徐州兵备道、颍州兵备道、淮扬兵备道。

苏松常兵备道管辖苏州、松江、常州、镇江的军事事务,徽宁池太兵备道,管辖徽州、宁国、池州、太平的军事事务。

苏松常兵备道也是苏州按察司的下属机构,因长期驻在苏州,因此就被称为苏松常兵备道,有时也干脆简称“苏松兵备道”。苏松常兵备道还负责维持地方治安,兼有督运漕粮的职责。

陈洪谧介绍道:“认识一下,这位是兵备道使沈中柱沈大人,这位是苏州卫指挥使包可弘包大人。”

刘云龙忙向二位大人作揖问好。

陈洪谧说道:“既然人都到齐了,我们去巡抚衙门吧。”

几个人到了书院巷巡抚衙门,黄希宪正好没外出。

大家坐下后,黄希宪对刘云龙说道:“苏州卫知道你研制了炸山的炸药后,买了点你的炸药做试验,可一下子炸死了几个人,所以想向你请教怎么做军用的炸药。”

刘云龙问包可弘:“包大人,你们是怎么试验的?”

包可弘说道:“我们把买来的炸药,点燃后就直接扔出去了,谁知你的炸药太猛了,当即炸死了5个人,再也不敢试验了。”

刘云龙说道:“你们没去我的试验场看吗?”

包可弘说道:“你们的人不让我们进去,说是你关照的,外来人员未经允许一律不许进出。”

刘云龙说道:“你们试验时,应该挖个坑,把炸药往坑里扔,不就安全了吗?”

包可弘听后,与沈中柱对望了一下,说道:“这我们倒没想到。你这个炸药能不能装进铁罐子里做手掷弹的?”

把炸药装进铁罐子里扔出去,在明朝叫手掷弹,相当于后世的手雷、手榴弹。

中国的手掷弹在宋朝后期就发展起来了,那时叫“震天雷”。震天雷身粗口小,内置火药,外壳以生铁包之,上面安有引信,使用时根据目标远近,决定引线的长短。这种震天雷没法在水中使用,而且威力有限,能炸倒2个人已算不错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把装炸药的铁罐子装进炮筒,就是“开花弹”。

明朝的开花弹叫“毒火飞炮”。《明会典》记载:“用熟铁造、似盏口炮,内装火药十余两。盏口中盛生铁铸造的空心飞炮一个,实以寸硫毒药五两。飞炮与大炮的药线总缚一处,引燃后,大炮先响,将飞炮打于200步外,爆碎伤人”。后来将这种炮弹改进后,又有了“雷飞炮”、“飞礞炮”等。

因球形铁雷放进炮管后会滚动,无法保证引信正好位于火炮的引发火药处,后来将炮弹改为圆柱状,引信全部朝炮口。

这样就有了2种引爆炮弹的方法。

一种是先点燃炮弹的引信,然后把炮弹塞入炮管,再点燃大炮的引信。这种方式有几个弊端,如炮弹引信短的话,还没待大炮点燃引发火药它就爆炸了;如炮弹引信过长,炮弹发射后引信在飞行中还会甩动,遇风就熄火了,炮弹即使落地也不会爆炸。

另一种是给炮弹装一个木壳,木壳内钻一个上下相通的孔,将炮弹引信穿过该孔,引信一头引入头部的炮弹,另一头至于炮弹底部,大炮引发火药被点燃后,炮弹的引信也同时被点燃。这种炮弹的引信即使遇风也不会熄火,但引信的长度是统一的,目标远了会早炸,目标近了会迟炸。

无论哪一种方式,由于开花弹是圆柱形的,炮弹发射后会翻转,弹道不稳、阻力大,因此射程最多只有200步,而且开花弹都不能在水中爆炸。

刘云龙说道:“应该可以。不过你们得根据扔出去的距离,来确定用药量,不然会把自己给炸死的。”

沈中柱问道:“要是把铁罐子装进炮筒里呢?”

刘云龙说道:“你们那种炮不能用我的火药来做引发火药,会炸膛的,开花弹的引发火药是可以用我的火药的,只是用药量要经过试验”

黄希宪说道:“所以把你喊来,是想让你的人指导一下怎么用你的火药。”

刘云龙说道:“指导可不敢,不过我试验场的人可以来协助你们。”

黄希宪说道:“好,你安排些人,去卫所一起试验炸药。”

刘云龙说道:“明天我就安排人过去。”

沈中柱问道:“谢谢。不过,刘总,你的炸药1斤要100两银子,能不能便宜点?”

刘云龙说道:“沈大人,我的那种炸药,1斤可以分成很多份来用。”

包可弘说道:“那还是贵,分成20份的话,每份要5两银子,即使分成50份的话,每份也要2两银子,谁用得起呀?”

沈中柱也说道:“就是,现在硫磺、硝石才几百文一斤,你的炸药太贵了。”

刘云龙说道:“你们黑火药的威力,没我的大吧?”

包可弘一听,忙说:“那倒是没你的大,动不动就炸了,我们也不敢随意用。”

刘云龙说道:“你们知道我们为了研制这种炸药,花了多少功夫?好货当然不便宜。”然后,他问黄希宪:“黄大人,我的人去指导试验,你看这个技术指导费......?”

黄希宪看了看陈洪谧,说道:“卫所的费用是由地方补贴的,陈大人,你看呢?”

在明朝,卫所将士的日常生计费用主要靠自理,比如靠军田收入,军事训练、出外作战时,靠朝廷下拨饷银。

苏州卫比较特殊,明朝立国以来,除抗倭期间有过战斗外,绝大部分时间都无战事,长期的和平,造成了苏州卫人口的剧烈膨胀。到了崇祯十五年,苏州卫5个步军千户所(不含太仓水师、东山岛水师)编制是5600多名将士,但家属就有10多万人,军田却只有1万5千多亩,人均只有0.15亩地。苏州卫要养活这么多的人口每年需要24万石粮食,而苏州卫的1万5千多亩军田最多只有6万石的产量,缺口达18万石,折银约30多万两。也幸亏苏州是富庶之地,苏州府咬咬牙,还能拿出点钱来补贴苏州卫,要换作是北方地区卫所的话,恐怕卫所的人不是做逃兵,就是跟着李自成造反了。

陈洪谧忙说道:“本府的钱都用来赈济灾民了,河工又要钱,手头实在紧缺。”然后对刘云龙说道:“要不我给你派来指导的人每月发2两银子,至于你公司的技术指导费么,能否先欠着?”

刘云龙知道陈洪谧说的是实话,仅新开挖的太浦河就有20多万人要吃要喝的,他的手头确实没钱,已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就说道:“既然官府的钱都用来赈济灾民了,我派去指导的人的费用,干脆就由我来承担吧。”

陈洪谧说道:“让你免费指导也说不过去。”他看了看黄希宪,问道:“我看能不能减免你半年卖炸药的税赋?”

黄希宪问沈中柱:“陈大人提的这个建议,你们按察司觉得可以吗?”

按察司不仅主管地方司法刑狱,也负责监督地方官员。南直隶派驻江南地区的按察司也驻苏州,按察使叫李毓新。苏常兵备道属于按察司管辖,沈中柱还兼着按察司的副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通常按察司不会干涉苏州府的政务,但涉及朝廷税赋这样的大事,如不按律征收,按察司就可能会向巡抚或督察院汇报,甚至可能直接弹劾知府。

朝廷还有派往地方巡查巡抚的部门叫“巡按”,与巡抚一样通常是一省设一个巡按,但南、北京畿比较特殊,如南直隶起先分为应天巡抚、凤阳巡抚,因此南直隶也有2个巡按,后来分设安庐巡抚后,又增加了一个安庐巡按。应天巡抚衙门搬迁到苏州后,应天巡按也跟着搬迁到了苏州。苏州巡按设在卧龙街、观前街交叉口的西侧,因巡按是由督察院派出的,苏州人就将苏州巡按的所在地称为“察院场”。

朝廷选派巡按时,先由督察院选出2名候选人,引至皇帝面前,由皇帝钦点一名。这名巡按就代表皇上行使监察权,即使官秩较小,但因其只对皇帝负责,因此权力极大,能“以小监大”、“以卑督尊”。巡按的任期通常为一年,他们虽不能干涉地方政务,但可以将地方吏官的考评情况直接报告给皇帝,因此地方上任何一个官吏都不敢轻易得罪巡按。

沈中柱听后,说道:“我没异议,我想按察司李大人也不会有异议。”

黄希宪说道:“还是签署个文书为妥,这样大家都有个交待。”

陈洪谧说道:“那我去见见李大人,一起拟个文书报抚台大人。”

黄希宪满意地点点头,说道:“这样甚好。你们要抓紧时间试验。刚刚朝廷传来消息,清兵已占领了塔山。”

沈中柱忙问道:“这么说,我们败了?”

包可弘也问道:“大人,我们的人怎么样了?”

黄希宪说道:“从朝廷的邸报来看,这次我们伤亡不小。我们苏州卫派去的3000名士兵,能活着的,恐怕不多。”

包可弘问道:“有庄指挥使和3个千总的消息吗?”

黄希宪说道:“他们都殉国了。”

几个人一听,都愣住了。指挥使和3个千总都战死了,可见战斗之激烈。

在明代,朝廷有通过邸报向各级官员公开政务的做法,邸报的内容有二类,第一类是京城大臣、地方官员上呈给皇帝的各种章奏疏议及皇帝在其上所做的批答;第二类是皇帝上朝时的谈话笔记。

据《大明会典》记载,对于第一类章奏疏议,“上(指皇帝)就于奏本后批写旨意送该科给事中收。转令该衙六抄出施行”。对于第二类,“凡日朝,六科轮一人立殿左右,珥笔记旨”,该笔记经皇帝核审后,则抄发到在京各衙门“互相传报,以告朝政”,抄发的内容不但向官员公开,而且向民间公开。

也就是说,你哪怕是个平头百姓,只要你愿意,你可以对朝廷的各项措施、政务,拥有很高的知情权。

不过像战事之类的邸报,刘云龙也不清楚算不算军事机密,就借故先离开了巡抚衙门。

喜欢再造汉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再造汉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