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再造汉明 > 第140章 建粮库

再造汉明 第140章 建粮库

作者:曲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9:48:06 来源:书海阁

第140章 建粮库

郑清俊见刘云龙介绍完了,就问道:“我们这几个新开分公司要建很多厂、开很多矿,管理人员怎么办?”

刘云龙说道:“所有新建矿山、厂铺的管理人员由你们在当地招聘,考察合格后报公司总部。技术方面,可由苏州、徽州、池州、湖州方面的相关厂、矿提供咨询服务。但是,所有新办项目尤其是化肥厂必须在春节前后投产。”

至于为啥化肥厂必须在春节前后投产,刘云龙没有做进一步说明。

散会后,贝喜鲁单独问刘云龙:“为啥所有化肥厂在春节前后必须投产?”

刘云龙看了看四周,见没别人,就说道:“半年后,北方将有数百万难民流落到江南来,因此我要求所有新办的化肥厂在春节前后必须投产,争取明年夏收的麦子能增产,养活这些难民。”

这几年每年都有几十万难民流落到江南来,但听说半年后会一下子涌来几百万难民,贝喜鲁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于是问道:“明年北方会发生什么大灾?”

刘云龙说道:“这几年北方的大灾、兵祸断过吗?”

“那怎么一下子会有几百万难民?难道李自成、张献忠要打过长江来?”

“李自成、张献忠暂时还没这个本事打过长江来。今年秋收后,清军将翻越长城,劫掠北直隶、河南、山东、南直隶,所以会有近百万难民流落到江南来。”

“清军怎么又要劫掠山东了?这又是仙娘告诉你的?”

“嗯。”

贝喜鲁听后心想,明年涌来几百万难民,唯一的办法只有江南地区的粮食丰收,才能养活他们。

贝喜鲁、庞烈文等带着大部分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赶回苏州、池州等地去过中秋节了。薄珏、沈阿毛、马建忠、顾明荣等人留下来开始分组讨论氨合成塔、尿素合成塔、不锈钢焊条、船舶、起重机械、钢丝绳的制作。

查长根回苏州后,就派人探勘常熟虞山,准备开采石英石矿。

常熟虞山长6400米,宽2000米,最高点海拔261米,占地面积12.5平方公里,是一座全部由石英石岩构成的山脉,石英石储量为6.4亿吨。虞山上有商周时期的仲雍墓、春秋时期的言子墓,还有齐梁时期的古刹——兴福寺及宋代龙门摩崖石刻。在后世的1950年,当地村民在虞山西部、东南部开采了石英石矿,后来国家有关部门为了保护虞山景区,于1963年下令停止开产虞山石英石矿。

刘云龙没有马上回苏州,他拿着一份图纸来到沈阿毛的铁铺。

沈阿毛的铁铺对外是“铁铺”,其实是机械设备厂,也是大华公司在徽州地区的机电研究所。

刘云龙向沈阿毛了解了毕智渊近来的工作情况后,又问了拉刀、拉床的研制情况后,然后拿出一把折叠伞的图纸交给沈阿毛,让他试做一把伞。

沈阿毛看了图纸后,问道:“这是什么伞?”

刘云龙说道:“这是折叠伞,伞架是用薄壁铁管制作的,撑架用钢丝,今后把伞的伞架、撑架镀锌,伞面用绸料涂上油脂,一把漂亮的折叠雨伞就成了。”

沈阿毛心想,以前的雨伞都是用竹片做伞的撑架的,伞面是用油纸、油布做的,怎么刘总想到用铁来做雨伞了呢,而且还要镀锌,于是问道:“在我这里镀锌吗?”

刘云龙说道:“不用你镀锌,我带回苏州去镀锌。横塘里正魏永红的镀锌车间应该建成了。”

沈阿毛说道:“好的。”

沈阿毛知道这又是一种能赚钱的新产品,就立即安排人试做折叠伞。

刘云龙要回苏州了,常金奇想为他送行。

刘云龙说道:“你不用送我,中秋后我马上还要过来的。”

“啊?这么快就又要过来了?”

“我准备带学校的师生们一起过来参观参观。这样你也能见到你儿子啦。”

“那太好了。我在这里给你们做好迎接准备。”

“行。”然后关照常金奇:“你在歙县买几块地,造粮库。”

“我们又不产粮,造粮库干嘛?”

“今年的歙县、休宁、黟县粮食肯定丰收。按以往的规律,秋粮上市时,米价就会跌,今年这三个县的粮食增产后,米价会跌得更多。农民辛辛苦苦种了粮食,等粮食上市时米价跌了,多亏呀!可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米价又上涨了,家里缺米的农民还得以高价去买米吃,更亏。”

“你的意思是说储备粮食,平抑米价?”

“对。按理这个事应该是官府做的,可现在没有一个官府在这么做。”

“那我们要垫多少资金呀?”

“也没多少呀?储备个400万石粮食,我估计也就花个800万两银子。”

常金奇一听,快要晕了。储备400万石粮食,那得建多少筒库?按一个筒库直径5米,高3米计,每个筒库体积是58.875立方米,可储存稻谷约35吨(注:稻谷的容重是0.6吨/立方米)。每石为0.07675立方米,储备400万石稻谷需要建5200多个筒库。建了粮库,还要建晒谷的场地,仅这笔基建投资就要十几万两。还得有人管理粮库,要经常晒谷,否则稻谷会霉变。于是问刘云龙:“我们花这个钱,值得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花多少钱也值得。从现在起,我们该扛起维护社会稳定的大旗。”

“拉倒吧。这个大旗是你能扛得起的?”

“扛不扛得起,先试试看呗。亏了,就算我把肥皂专利白送人家了。”

“有多少人买了你的专利?”

“已有10省17个买家买了我的肥皂专利。全晋会馆的夏林、桑定华也买了我们的肥皂专利,准备垄断山西的肥皂生产。”

“运城有天然的炼碱,他俩回山西生产肥皂倒是能赚很多钱。”

“我也希望他俩能赚钱。”然后,刘云龙说道:“我们有了这买肥皂专利的170万两银子,干嘛不试试做点别的事呢?你在徽州建个2000多个筒库,我让贝喜鲁在苏州建个3000多个筒库,再招些人,粮库不就建起来了吗。”

“行。我听你的。”

八月十二日晚上,刘云龙回到苏州。

刘云龙一回家,母亲就问他:“你在外面有没有找姑娘?”

刘云龙听后一愣,忙说道:“没有呀。”

“你赶快结婚吧。”

“怎么我一回来,你就催着结婚?”

“这段时间有个叫陶红的姑娘天天来家门口,问你回来了没有?我怀疑是不是你在外面找的女人呢。”

“我怎么可能在外面瞎找女人呢。”

“你没瞎找女人就好,我烦着呢。”

“你有啥不顺心的?”

“这几天彩梅都不回家住了,连饭也不回家吃,吃住都在隔壁学校里。”

“发生了什么事?”

“前些日子平江大街的一个掌柜托人来说亲。他家有个儿子,年纪就比你妹妹大1岁。你妹妹一听,不知哪来的脾气,就摔门出去了,连小四都被她拽着不许回来。”

刘云龙听后,就笑着说道:“妹妹不就在隔壁吗?你想见她不是很方便的吗。”

“估计这个死丫头心里有人了,不知道她看中的是谁?”

“妹妹还小着呢,不用着急把她嫁出去。再说,她看中了谁?你平时多注意一下,不就知道了吗?”

母亲想了一下,就说道:“看来以后真得注意一下了。”

父亲告诉刘云龙:“官府下通告了,今年的虎丘庙会停办了。”

“鼠疫还没彻底扑灭,停办庙会也好,省得疫情扩散。”

“刘万金、刘云风从南边回来了,他们又从南边运来了几万石大米。他们知道你回来后,可能会来找你。”

刘云龙就说道:“让他们来找我好了。”

父子俩聊起这几个月的生产情况。刘万禄告诉儿子:“这几个月即使不做别的生意也能赚很多钱。”

刘云龙问道:“怎么回事?”

“这几天,临顿路、平江大街、嘉定、盛泽、南浔、西塘、华亭、上海、江阴、常熟、无锡、乌程、杭州、南京来了几十个掌柜,不仅订购了几千台纺织机械,还定制三十几台蒸汽机,阊门、齐门、葑门、胥门的船帮也来定制了十八台蒸汽机船,陆东鸣都来不及生产。”

“那不是很好吗。其它的呢?”

“我们生产的化肥和农药是供不应求,很多村的人在排队等着呢。哦,对了,这几天有几个来自琉球、安南、占婆、真腊、暹罗、勃泥、缅甸的商人,想购买我们的织机,我没敢做主,让他们等着呢。”

“把老式的织机卖给他们。”

“新式织机不卖吗?”

“没有蒸汽机,他们买了也没用。”

“要是他们买蒸汽机呢?”

“国内供应还来不及呢,哪有余货卖给他们?”

“也对,先满足国内需求再说。还有,那个日本人又来了。”

“他来干嘛?”

“他说要买我们造螺栓的机器。”

“看来他们还真在仿制了。不卖,卖给别人也不能卖给他们,除非他们买了我们的专利。”

“那把他打发回去?”

“嗯,让他滚蛋。”接着,刘云龙又关照父亲去买几块地,建几个粮库。

父亲以为儿子要做粮食生意了,就满口答应买地建粮库。

喜欢再造汉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再造汉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