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再造汉明 > 第151章 红薯饴糖 面条机

再造汉明 第151章 红薯饴糖 面条机

作者:曲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9:48:06 来源:书海阁

第151章 红薯饴糖 面条机

刘云龙回到家时,发现岳父黄凌波带着木渎里正陈振生、葛成刚在等他。

葛成刚是刘云龙的救命恩人,刘云龙一直也没忘了他,逢年过节总要给他送去一份礼,自刘云龙与黄丽菊成亲后,他与黄凌波也开始走近了。

陈振生听说横塘里正魏永红创办了横塘分公司后,与镇上的几个人商量后,也想办个厂,挂靠在大华公司名下,生产一些工业产品来赚钱。陈振生与刘云龙不熟,只好找刘云龙的岳父黄凌波来引见。

刘云龙听明白陈振生的来意后,问道:“你占了多少股份?”

陈振生说道:“不多,我与横塘的魏永红一样,只占2%。”

刘云龙听后点点头,想了一下,问道:“你们愿意开矿吗?”

陈振生问道:“去那里开矿?”

刘云龙说道:“去长兴,那里有铁矿、硫铁矿、金矿。”

陈振生一听有金矿,立即兴奋地说道:“愿意,愿意。不过,我们不懂怎么炼铁、炼金子。”

刘云龙说道:“你们只管开矿,把开采的矿石卖给我,由我来炼铁、制硫酸、提炼金银。”

陈振生心想,就开个矿,最多用一些炸药,也要上交30%利润的话,有点亏了,于是问道:“我们也要上交30%的利润?”

“嗯。”

“那你给我们通提供啥技术?”

刘云龙知道陈振生的意思,就说道:“如你们仅仅开矿的话,不用上交30%的利润,只需支付探矿的费用。但你们采用我们提供的技术生产精矿粉的话,就需要缴纳30%的利润。”

“为啥要生产精矿粉?”

“原矿石中的铁含量很低,金银含量更低,用原矿石来炼铁、制硫酸、提金银的话,成本很高。”

“你这边不也是用原矿石的吗?”

“那是以前,我们马上要改用新的选矿方法了。”

“是什么方法?”

“等你和大华公司签订契约后,我就把铁矿、硫铁矿、金矿的位置告诉你,再把选矿技术提供给你。”

“好。”

陈振生就和黄凌波离开了七子山。

刘云龙这次准备把长兴土黄洞褐铁矿、黑龙洞硫铁矿、地洞寺金矿的开采交给陈振生,这样李进可以多一些精力办好其它厂。

在后世,土黄洞褐铁矿是1939年勘探发现的,黑龙洞硫铁矿和地洞寺金矿都是1986年发现的。

土黄洞褐铁矿位于李家巷镇铁公山的北侧,褐铁矿储量为143万吨,铁的平均品位为34.4%。

黑龙洞硫铁矿位于李家巷镇东北侧的黑龙洞山,该矿硫平均品位41.48%,黄金平均品位0.82克/吨,银平均品位38.5克/吨。在后世,黑龙洞硫铁矿闭矿后,在矿址开发了“太湖古镇”景区。

地洞寺金矿位于铁公山的南侧,黄金储量1.8吨,黄金平均品位8.17克/吨,伴生铅、锌、铜、银、砷。

刘云龙刚安排木渎镇里正陈振生开矿,新郭镇里正阙海华也来找刘云龙,也想挂在大华公司名下,成立个新郭股份有限公司。

新郭镇位于石湖北400米、江枫运河以东1公里,尽管镇子的规模不如木渎、横塘、枫桥、蠡墅,但镇上也有不少铺子。

刘万禄经常跑新郭镇去联系织机的零部件,就与阙海华认识了。

刘云龙问阙海华:“挂在大华公司名下成立分公司的话,我们要抽30%的利润。”

阙里正说道:“你父亲已告诉我这个规矩了,只要有钱赚,我们都愿意做。”

刘云龙就对阙里正说道:“那你们做饴糖、粉丝吧。”

阙里正一听,说道:“做饴糖、粉丝的人很多,我们做了能赚钱吗?”

“现在做饴糖、粉丝的都是用稻米、麦子、高粱、小米等来做的,我让你们用山芋来做饴糖、粉丝。”

“山芋也能做饴糖、粉丝?”

“可以呀。我们江南人习惯吃米饭、面食,山芋只是用来换换口味的,因此山芋比大米、面粉便宜。我们用山芋做饴糖、粉丝的话,成本低了,市场上就有竞争力了。现在正好是山芋收获的时候,原料足够。”

“哎,你说的有理,而且山芋的亩产量还大,如用山芋大批量生产饴糖、粉丝,能节省不少稻米、麦子。那怎么用山芋来做饴糖、粉丝?”

“用山芋做淀粉会的吧?”

“刚刚跟你父亲去水车浜参观过了,他们盘南分公司是用碱法生产淀粉的,淀粉的收率比常用的发酵法高。”

“用碱法生产淀粉的话,淀粉的收率是比较高,但由于饴糖、粉条都是供人食用的,使用碱法的话需要除钙,成本就高了。”

“用发酵法吗?那不时间长了吗?”

“用山芋制淀粉,不需要用发酵法。”

“直接制淀粉?”

“嗯。把山芋洗净,洗得越干净越好,否则制得的淀粉中有砂子,会影响淀粉的质量。然后把山芋放入搅碎机中搅碎,再用磨子把山芋磨成粉,磨得越细越好,尽可能的提取山芋中的淀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与碱法相比,淀粉的收率低多少?”

“磨得粗的话,会低10%左右,磨得细的话,会低6%左右。直接法制淀粉,我们就以低6%左右来算,省下的石灰及后续除钙工艺费用,与碱法相比,成本是不是差不多?”

“这样算的话,直接法的成本好像还低一点,残渣还能直接用于喂猪。”

“对。制得淀粉后,你们就可以做粉条、粉丝、粉皮了。”

“那怎么用山芋淀粉熬糖呢?”

“有了山芋淀粉,就与用其它淀粉熬饴糖一样了呀,也是糊化,加麦芽或谷芽后糖化,再浓缩就制得饴糖成品了。”

“你给我们提供啥设备?”

“你们全部靠人工的话,我也不用你们给我交30%的利润。”

阙海华听后心想,全部靠人工的话,一天能有多少产量?用一台石磨磨山芋的话,一天下来10担山芋都磨不了。即使一天能磨10担山芋粉,做粉丝时要把山芋粉加水勾芡后熬成粉团,再用双手揉粉团,一天下来人的手都会麻木,于是忙说道:“还是你给我们提供设备吧。”

“好。我给你提供搅碎机、磨粉机、搅拌机、煮粉机、烘干机,做饴糖的话,我再提供熬糖机。”

“烘干机?”

“你做了粉丝、粉条靠太阳晒干吗?速度多慢呀。”

“要,要烘干机。”然后阙海华又问道:“这样一套设备,一天可以消化多少山芋?”

“一天至少可消化2万斤山芋。”

“这么多?行,就这么定了,我马上和你父亲签协议。”

“你感兴趣的话,我再给你提供一套面条机。”

“面条机?”

“我们现在吃的面条都是人工做的,面馆的伙计为了天亮后就能营业,不得不凌晨就起床和面,手艺差的话,做出来的面条还粗细不均。用面条机做面条的话,想做多粗、多细的面条,就能做多粗、多细的面条,产量高,还能省不少人工。”

“要是我做了面条,面馆的掌柜不要呢?”

“当初我做砂皮的时候,我们贝总还怕卖不出去呢。只要你生产面条的成本低于面馆掌柜使用的人工成本,你说那些面馆掌柜还会拒绝你做的面条吗?”

“有道理。我干了。”

“行了,你去和我父亲签协议吧。”

不久,大华公司新郭分公司开张了。新郭分公司利用山芋制作饴糖、粉丝,不仅节约了大量的稻米、小麦,也有力地促进了江南山区红薯的推广种植。有些农民甚至不制备淀粉,直接烧煮红薯后来熬制饴糖(该法饴糖的产率只有12-15%,只适用于家庭作坊)。随着用红薯来制备淀粉、酿酒、熬糖,以及用红薯来做粉丝、粉条、粉皮,从崇祯十六年起,江南的湖州府、常州府、镇江府、应天府、宁国府、池州府、徽州府、广德州山区的农民普遍利用山地来种植红薯,仅在长兴就开垦了大量山地。

在后世,如你有幸在夏秋季去长兴旅游的话,你还能在广柔的山脚边见到成片成片的山芋地。

有些读着会想,苏州人不是以大米为主食的吗,用机器做了面条会有市场吗?其实,苏州人每年消耗的面粉量一点都不低。苏州人除了与全国一样喜欢吃馄饨、饺子外,还特别喜欢吃面条。苏州人吃面条与北方人不一样,北方人喜欢在面条的花式上动脑筋,以山西为例,山西有刀削面、一根面、噪子面、猫儿面、包皮面、拉面、焖面等,苏州人吃的面条只有一种,就是细长的那种面条,但喜欢在面条的汤料、浇头上动脑筋。苏州人吃面条的汤料是用蹄髈、老鸭、鸡骨、黄鳝骨等熬成高汤,面条煮好后从锅里捞起,放入面碗。不放浇头的话,这碗面叫“阳春面”,味道已是极为鲜美;如再加浇头,更是锦上添花,这个浇头的种类有很多,有焖肉、大排、蹄髈、爆鱼、炒猪肝、咸菜肉丝、扁尖肉丝、红烧牛肉、卤汁面筋、鳝糊、炒肉、虾仁、虾子、蟹黄、辣酱、炒素等,因此苏州人一点都不讨厌吃面。在后世,即使在魔都大上海,也以苏式面为主。

新郭分公司用面条机生产面条后,与人工和面后制作的面条相比,不仅省掉了人工成本,面条还粗细一致,于是分布在苏州大街小巷的面馆掌柜就大量订购这种面条,阙海华再也没担心过生产的面条没销路。

喜欢再造汉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再造汉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