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再造汉明 > 第163章 登莱救灾

再造汉明 第163章 登莱救灾

作者:曲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9:48:06 来源:书海阁

第163章 登莱救灾

在刘云龙到达蓬莱城时,苏州卫派人带着250两银子来铁铺领走了100把匕首。

包可弘没有亲自过来,他在阊门码头给赴池州府的军士送行。

巡抚黄希宪在送走陈洪谧后,就赶到了池州府,部署江防。江北的张献忠在九月七日攻陷了枞阳后,已与池州隔江相望,并在进攻安庆。考虑到池州府、太平府的兵力不足,黄希宪下令苏松常兵备道派兵到池州、太平协防江防,于是严铿、庄翔东带了苏州卫的2个千户开赴池州。

刘云龙随运送农药66粉、滴滴涕的船来到渤海边登州府的蓬莱城。

登莱是指登州、莱州,原属于山东。天启元年(1621年),朝廷为了对抗后金,把登州、莱州从山东巡抚中分离出来,单独设立了登莱巡抚。巡抚所在地在蓬莱城,此时的登莱巡抚是曾樱。

蓬莱城也称登州水城,建于洪武年间,是在宋代供战船停泊的刀鱼寨基础上修筑的,是个近似于正方形的城镇,每面城墙长度约1000米。万历二十年,日本入侵朝xian的战役爆发,出于防范日本可能从海上大规模入侵,朝廷对蓬莱城进行了大规模改造,将原本的夯土墙改造为夯土包砖,且对城墙墙体也进行了大规模改造。天启二年,曾任苏州府推官的袁可立担任登莱巡抚后,沿水城增置炮台,建造军舰,操练水师,将登莱水城打造成了辽东前线的后方基地。崇祯三年,孙元化担任登州巡抚期间,在葡萄牙人的帮助下,仿造欧洲棱堡建造了部分炮台。

改造后的蓬莱城城墙分为陆墙和海墙两部分。

海墙部分东端城墙则是建在较为平坦的沙滩和防波提上,并建有炮台,这个炮台是拱卫蓬莱城水门的关键点。海墙部分的西端沿着丹崖山走向修建,着名的蓬莱阁就位于该处。继续往西便是蓬莱城的最西端,同时也是西端陆墙的西北段。在这段城墙北端,也是一个非常类似要塞风格的城墙突出结构,而这个突出部南面的城墙,不同于蓬莱阁海墙沿着山脊而建,而是以一个大直角走向,从丹崖山一直修建到平地。

陆墙东端曲折的城墙,是万历年间修整时新建,而西端和南端振扬门段墙体,走势修建较为笔直工整。这种城墙虽然看起来较为规整美观,但在防御时无法形成交叉火力,很容易被敌人从陆路攻破。崇祯五年孔有德发动“吴桥兵变”时,叛军就是通过南端振扬门攻破水城的。

崇祯十年,时任登州知府的陈钟盛筹集银两修复因“吴桥兵变”被损坏的城墙。陈钟盛与陈洪谧一样,曾任苏州知府,是陈洪谧的前任。蓬莱水城修复后,陈钟盛撰写了《蓬莱阁记》,碑刻在蓬莱阁内。

由于登莱水师使用的战船大多是沙船,这种船长30多米,宽度只有几米,因此蓬莱城修筑的水门极为狭窄,大型战船是没法进入蓬莱城水门的。这个水门一直保持到后世,如你去蓬莱城旅游的话,还能看到这个水门。从这一点看,整个明朝的海防建设,体现的还是陆权大于海权,对海洋的利用十分有限。

刘亨博见坐船果真比他骑马快,上岸后直奔抚衙,告诉陈洪谧,苏州的农药运来了。

陈洪谧看到刘云龙竟然亲自赶到了蓬莱城,忙迎座泡茶。

几个人坐定后,陈洪谧对刘云龙说道:“我已安排人去卸货了,可不知道怎么使用呀?”

刘云龙说道:“我在来的路上,就告诉了刘亨博怎么使用。”

刘亨博就说道:“要用喷雾器来喷。喷药时,喷药人得戴口罩,防止人中毒。”

陈洪谧问道:“喷雾器、口罩都带来了?”

刘亨博答道:“刘总都带来了。”

陈洪谧转头对刘云龙说道:“有了你的药,这下就不怕蝗虫啦。”

刘云龙问道:“蝗虫现在已飞到哪里了?”

陈洪谧说道:“昨天从掖县传来消息,蝗虫已飞到了潍坊。”

刘云龙一听,忙说道:“那就别卸船了,把农药直接运到掖县后再使用。”

刘亨博一听,忙走了出去,安排船只直接去掖县了。

刘亨博走后,刘云龙问陈洪谧:“登莱有多少闲着的水手?”

陈洪谧问道:“你要招聘水手?”

“我要组建远洋船队,需要水手。”

陈洪谧想了一下,说道:“前两年,内阁中书沈廷扬建议恢复海上漕运,为辽东军队运输粮草。可松锦战役败了后,海上漕运一落千丈,许多海船在改造,要用于长江里的运兵船。”

“这些水手还在吗?”

“这就难说了,散的散了,逃难的都逃难了,留在登莱的不会很多。”

“留在登莱的有多少人?”

“2000人还是有的。”

“我能招聘吗?”

“你们民间招聘工人,不受官府限制。你招聘了那么多人,要组建多大的船队?”

刘云龙就把买船的事告诉了陈洪谧。

陈洪谧听后,沉默了一会儿说道:“朝廷就不该裁减海运。就靠京杭大运河来运输,运输量远不如海运。海运的话,可以把粮草运到天津,天津到京城只有300里,陆路运输也很方便。即使往宁远孤城运输粮草,也是海运方便。”刘云龙说道:“其实朝廷应该放弃宁远,把兵力集中到关内。一座孤城在关外只是刷存在感而已,清军完全可以绕开山海关进入关内,前几次清军入关,不都是绕开山海关的吗?今年他们马上......”

陈洪谧听到这里,打断道:“你肯定清军马上会入关?”

刘云龙说道:“不出意外的话,他们会从蓟州入关。”

“此话当真?”

“当真。他们还会进入山东。”

“每次你的预测都很准。你说他们会来山东?难道你是皇太极肚子里的蛔虫?”

“皇太极想攻灭大明,必须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他们是全民皆兵,都来前方打仗了,后方谁替他搞生产?所以他们需要人口、牲口,他们必定靠入关掠夺人力、物资、金银财宝才能充实他们的实力。再说,今年辽东也遇到了严重旱灾,会颗粒无收,他们没吃的,只有靠进关抢劫渡饥荒。”

“哎,你我人微言轻,说了也没人听。”

“曾樱曾大人呢?”

“他去京城述事了。听说他要去南京兵部任职了。”

“那新任巡抚是......?”

“据说是江西按察使曾化龙来任巡抚。”

刘云龙在后世的史书上了解到曾化龙是一条硬汉子,于是问道:“大人,登莱今年的农作物怎么样?”

陈洪谧说道:“旱了几个月了,种植的农作物还能怎么样?如不把这次的蝗灾扑灭,登莱将颗粒无收。”然后问道:“你说苏州今年会大丰收,能多多少粮食?”

“大人,苏州吴县、长洲、吴江有240万亩耕地,有一半是种了水稻,每亩地增产200斤的话,至少比往年多150万石。”

陈洪谧一算,增产的150万石可养活80万人,于是说道:“等曾化龙曾大人到任后,我来建议登州府、莱州府派人去苏州购粮。总不能看着灾民饿死。”

刘云龙奉承道:“大明如多几个像你这样的官员,就有救了。”

陈洪谧说道:“你这是说的什么话,难道大明没救了?你可别在外面瞎讲,会坐牢的。”

“我咋敢去外面瞎讲呢。大人,登莱境内山地多,尽管河流有不少,但河流的比降大,蓄不了多少水,遇到这种雨水少的气候,就没法种水稻,几乎会绝收。官府应该劝导农民多种植土豆、玉米、红薯,这种作物即使遇到旱情,如不是大旱云霓的话,总还能有点收获的。”

“是呀,我来登莱之后就发现山东、登莱境内种植的还是水稻、麦子、小米,高粱,还没推广土豆、玉米、红薯呢。就怕劝他们种植土豆、玉米、红薯后,他们会嫌吃不惯。”

“吃不惯土豆、玉米,不仅是个习惯问题,还是个观念问题。你给饥民塞几个土豆试试,他们会因为吃不惯就拒绝吃土豆吗?”

“你说的总是有道理。明年我们来劝导农民多种点土豆、玉米、红薯。”

“还有,东昌府、兖州府都是在五月种豆的,登莱干嘛非要在三月种豆?为了种豆休耕部分耕地,这不是浪费吗?”

“你连这个也调查清楚了?”

“我不是有仙娘吗,还用得着调查?”

“哎,登莱的农民几百年来都是这么种地的,你要让他们改变耕作习惯,还真难!”

“为了多收粮食,必须改变不好的习惯。”

“行,我来劝导农民改为五月种豆。”

“大人,那可是功德无量的大事呀。”

“你不用捧我。你啥时候回苏州?”

“大人,我让杨占文留下招人,过2天我就回去了。到时我就不再来叨扰你了。”

“我也要赶到莱州去救灾了,就不多陪你了。以后多来登莱走走。”

“那当然。不过,今后如你遇到凶险之处,请不要忘了苏州。”

刘云龙离开后,陈洪谧在官厅里想着自己今后会有啥“凶险之处”?

后来李自成攻陷北京后,因登莱巡抚曾化龙杀了来劝降的使者,登莱没有落入李自成之手。清军攻陷山东后,登莱成了大明在北方的根据地,陈洪谧就没有必要到苏州避险了。

陈洪谧去了莱州,部署灭蝗的事了。

刘云龙留在蓬莱城,四处张贴招聘水手的告示。

一天,蒋如锦拿着几个蚕茧,跑来问刘云龙:“怎么登莱的蚕是养在树上的?”

刘云龙看着不黄不白的茧子,告诉蒋如锦:“这种蚕叫柞蚕,是野生放养在山上的。”

“北方的蚕都是放养在山上的吗?”

“不全是。像山东济南、兖州那边是和我们苏州一样种桑养蚕的,登莱这边以柞蚕为主。”

“登莱这边是什么时候开始养柞蚕的?”

刘云龙想了一下,说道:“应该比种桑养蚕要晚。晋代《古今注》中记载汉元帝那时,‘东莱郡东牟山有野蚕成茧’,这个野蚕就是柞蚕。”

“那么早就开始养柞蚕啦,怪不得南边的平山上,都是这种柞蚕。”

“登莱以养柞蚕为盛,我们苏州太仓的吴伟业不是写过一首诗吗,‘野蚕养就都民茧,村酒沽来不费钱’,说的就是这一带的柞蚕。”

“刘总,你读的书可真多,连晋代的书也看。”

“你呀,以后也要多看看书,要做个有勇有谋的人。”

“嗯,今后我一定听你的话,多看书。”

2天后,刘云让杨占文留下招人,自己和蒋如锦坐车赶往济宁。

喜欢再造汉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再造汉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