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再造汉明 > 第192章 首战告捷

再造汉明 第192章 首战告捷

作者:曲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9:48:06 来源:书海阁

第192章 首战告捷

攻城的清军尽管没有死伤,但这些炮弹都是从南方飞来的,轰击的又是自己的营地,一定是守城的明军来了援军。尽管还见不到这些援军的影子,估计离这里也不远了,否则哪来的炮声?于是,立即分出一部分兵力,集合后准备阻击明军的援军。

在清军集结时,南方又飞来了几颗炮弹。这次落地的炮弹比较精准,全部落到了清军的营地里。炮弹炸开后,营地里的清军、马匹都被炸上了天,把正在集结的清军惊呆了。眼见着炮弹正逐步向自己靠近,集结的清军赶紧跑开了,一边跑一边想着,这是什么炮弹?竟然有这么大的威力,一个炮弹能炸死十几个人。

远处,史可法的16门大炮依次排开阵势,在朝着城南的清军炮击。一开始的那几发炮弹是试炮的,用来调整射击参数。射击诸元经调整后,炮弹很准确地落在了清军的营地里,也落在了攻城的清军身上。

史可法拿着一个双筒望远镜朝济宁城看着,他看见了攻城的清军被炸得人仰马翻,高兴地喊道:“给我继续轰,炸死他们。”

济宁城头上的守军看到从南方飞来的炮弹落进清军阵地炸开后,没炸死的清军纷纷逃散,他们知道有援军了,于是欢声雷动。一个军官拿出单筒望远镜朝远处看着,终于看到在很远的地方似乎有十几门大炮在朝建奴兵开炮,一支数千人的部队正在朝城里跑来,河里还有3艘船朝这边开来,前边2艘冒着烟,后边跟着1艘木船。

破冰船继续前行六里后,靠近了济宁城。它鸣着汽笛,告诉济宁城的守军,援军来了。

正在四处奔跑的清军看到从运河南面开来的2艘船后,也弄不明白,这冰天冻地的,这些船是怎么在河里开的?有2条船竟然有烟囱,会冒烟,不知道是什么船?前边的一艘船头还有2个大轮子,它们转动后,把河里厚厚的冰层破了。这些船显然不是商船,因为船头都插着军旗,上面写着大大的“史”字,明显是来增援济宁的明军。你把河里的冰层破了,我们还怎么攻城?清军立即向他们的头目报告,随后分出一部分骑兵,前来阻击。

破冰船一边破冰,一边前进。破冰船的后面是1艘蒸汽机船,它的后边拖着1艘舰船,每艘船的侧面都有铁制的护盾,能抵御火绳枪子弹和弓箭。三艘船上有200多名苏州卫士兵,护卫着破冰船,以防清军登船。如破冰船把河道里的冰破了后,运河两侧的清军就被隔离开了。

很快,前来阻击的清军赶到了岸边,用弓箭朝河里的船只发起进攻。弓箭箭头碰到船舷的护盾后,纷纷掉落到了河里。

船上的一个旗长嘴里喊着口令,只听一阵枪响,一排子弹飞出了枪膛,河边倒下了一批清军骑兵。又是一阵令响,船上的士兵朝岸边扔出了手掷弹,手掷弹炸开后,把好多马匹炸翻在地。这些清军因为几乎是贴近河边进攻的,离船比较近,遭到明军的侧击后,靠近蒸汽机船两侧的清军全部倒在了地上。

后边的清军纷纷远离河岸,想躲避明军密集的子弹、手掷弹。但远离河岸后,清军的弓箭就对船上的明军没有了威胁。

离开河岸的清军看到南边有数千明军正朝这里冲来,赶紧往回跑。往回跑的路上,又被明军的炮兵炸死了数百人。

济宁城内内,济宁州知州朱光在焦急得等着消息。

按理,朱光并不是济宁城的最高官员,应该是河道总督。驻济宁的河道总督一般都由北京工部的左侍郎或右侍郎兼任,是正二品官员,但新任的河道总督黄希宪还没到任,朱光就成了济宁城的最高官员。

今天上午,城东的城墙被清军轰塌了好几处,他们本来在府里讨论着怎么利用晚上把城墙加固好,可半小时前从城南传来了宏亮的“呜”、“呜”声,又传来了一阵阵炮声,怕城南的防御出了什么差错,就让济宁卫指挥使去城南看看是怎么回事。

朱光看到济宁指挥使胡如雨从门外急匆匆地跑了进来,以为清军已攻进城了,急忙问道:“怎么回事?”

胡如雨气虚喘喘地说道:“大人,好消息,援兵来了,我们有救了。”

朱光一听,清军已围了济宁20多天,自己一直在独立守城,派出去求援的人没有一个人回来,也没见到一支援军过来。现在终于见到援军了,忙问道:“是哪里的援军?”

胡如雨说道:“是南京畿的援军,好像是凤阳巡抚史可法史大人带领的部队,他们在城外与建奴激战呢。”

“哦,战斗情况怎么样?”

“建奴已死伤了好几千人。”

朱光听后心想,你不会是吹牛吧?我们守城守了20多天,打死的建奴也才几千人,怎么他们一下子就能杀死几千建奴?忙问道:“啥?刚刚战斗就打死了几千建奴?”

胡如雨说道:“大人,是真的。好像他们有新式武器,比我们和建奴的武器厉害几倍。不信,你去城头看看。”朱光就随着胡如雨来到城东南的城门头。

济宁城墙有“九里三十步”,长度约5200米左右。因济宁处于京杭大运河要道,济宁历任官员一直重视城防建设。现在济宁有四大城门及太白楼、德胜楼二个大城楼,还有2600个城垛。每个城楼都有济宁卫、钞关的百总指挥,城墙的四个角楼也有一个总旗指挥。每28个城垛为一台,每台由50个兵士守卫。城墙上,每隔5米就有一门支援火炮,其火炮密度已超过京城,由此可见济宁历任官员在城防建设上下了多大的苦心。现在保卫济宁城的,除了有济宁卫、济宁钞关的兵士外,还有5万乡勇。

在城墙上用石块砸城下建奴的一名乡勇看到朱光后,跑来报告道:“大人,你看。建奴这下惨了,已没法攻城了。”

这个乡勇叫任民育,是个举人,他本已去京城赶考,走到德州听见清军来攻后,折返回了济宁。他是第一个把建奴来攻山东的消息告诉济宁城的人。

朱光随他走到城墙前,只见一条装着2个大铁轮的船鸣着笛,在前开路,后面跟着2艘船,驶进了城东的泭河。河里的冰被船破开后,没有2个时辰,重新结的冰,冰层厚度也到不了8寸,建奴也休想渡河攻城。

朱光听到汽笛声后,才知道刚刚他在州府里听到的“呜”声是它发出来的,才知道这条船是怎么把冰破了的。船上的士兵不断地向河岸两侧开着枪,投掷着手掷弹。最后一条船上的大炮向河两岸的建奴兵开着炮,霰弹飞出后,岸边500米范围内的建奴兵纷纷倒地,鬼哭狼嚎。

留在城墙下的还活着的清军没了后续增援,惊慌失措,不知道该怎么办?游到河的对岸吧,可不懂水性,即使懂水性,也不敢下水,这个天气下水就是死,要被冻死。他们在城头上密集的弓箭、子弹、石块的打击下,已是死伤惨重,又遭到了护城河里舰船炮兵霰弹的轰击,更是死伤累累。许多清军见没法活着回去了,就跪在地上,举手投降。河岸对过远处,清军的几个营地被远处的大炮轰了个满地狼藉,地上躺满了人和马匹的尸体。

南边,大约5000多名援军正在击杀垂死挣扎的建奴。他们用火铳、弓箭、手掷弹、大刀进攻着,有的手掷弹爆炸后,声音很响,并总能炸翻3-5个建奴。十几个冲近援军阵前的建奴都被击毙在地。

在单筒望远镜里,他看到远处8里外,有十几门大炮正在向城外的清军开炮。炮弹炸开后,清军的尸首、马腿飞起十几米高。城外的建奴兵已经奔溃,纷纷转身向后退着。

朱光心想,我大明军队啥时候有了这么好的大炮?炮弹能打得这么远?他指着城墙下的建奴,对胡如雨说道:“城下的,只要是建奴一个都不要留,”然后对胡如雨说道:“打开东城门,分出1万人马与援军汇合。我们去杀他个人仰马翻。”

胡如雨听后,兴奋地说道:“好,我们出城。”

在济宁北城墙,祖大春正指挥着手下在用云梯攻城。刚刚听见南边传来了响亮的“呜”声,接着又传来了爆炸声,然后南边开始乱哄哄了,说是济宁守军的援军来了。祖大春心里暗暗骂到,你们都是些窝囊废,济宁守军来了援军又如何?他们会是我们的对手吗?等我攻进城,砍了朱光的脑袋,让你们看看我们汉八旗是怎么打仗的。

祖大春是祖大寿的弟弟,也是吴三桂的舅舅。松锦会战期间,他跟随哥哥祖大寿驻防锦州,被清军围困了一年后,城里弹尽粮绝,于去年三月八日开城门投降了清军。祖大寿被授予汉黄旗总兵职位,自己也做了佐领。这次跟随阿巴泰越过长城,攻到了山东境内。围攻济宁城时,他负责从城北进攻。

他听到那怪怪的“呜”声越来越近,自己的营地也开始乱起来了,就从营地里出来看个究竟,只见洸河与泭河的转角处,驶来一艘船,船上二个大铁轮滚动着把河里的冰破碎了,后面还跟着2艘船,每船船上都有明军护卫。

祖大春一看,你把河里的冰破了,我还怎么攻城?他立即下令向河里的船发起攻击,最好是把这几条船俘获了。

祖大春的部队是装备了火绳枪的汉兵,可火绳枪的有效射程只有50米,要攻击河里的船只必须抵近河岸。这些汉兵还没靠近河岸呢,船上的士兵却已经向他们开枪了,隔着老远就把这些汉兵击毙在地。

祖大春心想,这是怎么回事?明军的鸟铳射程能有这么远?他正想继续指挥着士兵进攻,只听一阵炮响,岸两边的士兵纷纷倒地。他还没弄明白明军用的是什么武器时,突然,他感到胸口一阵暖和,仔细一看,胸口盔甲的孔洞中喷出一股血流,接着自己的眼睛越来越红。他无力地倒在了地上,血红的眼睛望着苍白的天空,随后是一片空白。

半个时辰后,攻城的清军向东退去。

史可法本想派兵去追击,可一想自己的步军是追不上建奴骑兵的,于是就命令士兵在城外驻扎,自己来到城内。史可法是正二品官,朱光、胡如雨前来与史可法见面。

史可法问朱光:“你这边怎么样?”

朱光说道:“这次建奴组织了2万多兵力进攻济宁,都已攻了20多天了。大人来的很及时,不然济宁恐怕守不住了。”

“建奴都攻了20多天,王永吉也没派兵来增援?”

“山东境内各地自保都来不及,还来增援?王大人退到德州去了。”

史可法听后心想,王永吉真的如刘佥事说的在德州,于是问道:“济南失守了?”

“济南失守是预料中的事。崇祯十二年后,济南的城防还没恢复呢。”

“那王永吉也不能弃城逃跑呀。兖州呢?”

“兖州已被建奴攻破了。建奴这次进攻济宁,就使用了他们从兖州缴获的大炮。”

“兖州也失守了?有没有其它消息?”

“听说朝廷已派了几十万军队来山东,由范志完、赵光拚带队。不过,他们好像一直驻扎在河间府。”

“为啥一直驻扎在河间,不前来增援?”

“这就不知道了。”然后问道:“大人,你是怎么想到来增援济宁的?”

“南京兵部已命令我们进入山东、登莱作战。”

傍晚时分,胡如雨向史可法报告,这次共斩杀清军5000多人,大多是留在城墙根下的清军。我们还打死了建奴的一个佐领,他叫祖大春,好像是吴三桂的舅舅。说完,就把打扫战场搜到的清军将领章符交给了史可法。

清军的基本作战单位为牛录,以300人为1牛录,牛录的头目称为牛录额真。崇祯七年(1634年)后牛录的首领改称为“牛录章京”,汉译称为“佐领”。在作战时,牛录首领不仅会把俘虏来的兵士补充进队伍,还会把抢来的男丁当作奴隶补充进队伍,因此1个牛录的作战人员远远大于300人,甚至可达数千人。作战时,他们让俘虏兵、奴隶冲在前面充当炮灰,待消耗对方的体力、弹药后,真正的牛录兵才上前作战。这次被杀死的清军中就有大量的俘虏兵、奴隶兵。

史可法听后,说道:“这种叛军最可恶,杀起老百姓来,一点都手软”,他关照胡如雨:“把祖大春的尸体扔到野外喂野狗。”

胡如雨说道:“是。”

胡如雨走后,史可法就对朱光说道:“你给我守住济宁,我还要去济南追击建奴。”

朱光说道:“大人,仅凭你这么点人,还要去追击建奴?”

史可法说道:“王永吉手下应该还有几万人马吧?我们派人去河间府,有了朝廷的几十万军队前来,应该能挡住清军了。”

“要我给你准备点什么?”

“不用了,粮草我都带足了。”

喜欢再造汉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再造汉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