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再造汉明 > 第195章 遭遇战

再造汉明 第195章 遭遇战

作者:曲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9:48:06 来源:书海阁

第195章 遭遇战

这个天很冷,已来不及用铁楸在地上挖坑了,掷弹手只能蹲在地上,准备在敌人很近时把他们手里的手掷弹投向敌人。

北边6里远处雪白的大地上,一片黑乎乎,约有3千多名清军骑兵朝他们扑来。清军骑兵的马都有铁蹄,因此在雪地里行军并不怎么怕打滑。

陶大鹏对包可弘、刘云龙说道:“你们不该在这里,应该回中军去指挥。”

包可弘说道:“这里不就是中军吗?”

陶大鹏说道:“我的意思是说,你们应该回指挥所。”

包可弘说道:“我要在这里见识一下新式武器的厉害。”

刘云龙说道:“他们训练的时候,你不是已见识过了吗?待会儿让陶大鹏把战果报给你不就行了吗?指挥所不能没人。”

包可弘听后,对陶大鹏说道:“给我狠狠地打。”然后对刘云龙说道:“你也不该留在这里。”

于是刘云龙就跟着包可弘回了中军。

清军接近到2里远时,已能清楚地看清他们的头盔了。

陶大鹏心想,看来炮营的炮还有一段时间才能安装好,于是下令道:“各部注意,建奴进入射程后,方可开炮、开枪。”

清军头目奥图巴也看到了明军。

昨天傍晚时分,清军的斥候发现有大批明军后,回到临沂向阿巴泰报告。阿巴泰得到消息后,心想山东境内的明军看见自己,躲还来不及呢,怎么还敢往临沂来?不过来的都是步军,没啥好担忧的。他们满人1个甲喇的骑兵就能对付近万人的明军步军,为了保险起见,他下令出动2个甲喇,让奥图巴带队来阻截明军,最好是把他们都杀个干净,自己也能清净地在临沂养兵蓄锐。

于是,奥图巴就带着3000人,天一亮就离开了临沂。

清军是骑兵,而且每人携带2匹马,可以轮换着骑行,因此行军速度很快。自松锦战役后,清军一直看不起明军,数百清军就能对付数千明军,因此在这个清军头目的眼里,对过的几千明军就是待斩的羔羊。

这些清军都穿着盔甲。清军的盔甲传承于明军的盔甲。

明代以前,中**队的盔甲都是用薄铁片串成的(称为札甲),甲片可冷锻也可热锻,甲片与甲片之间用细铁条(不是后世那种铅丝)串起来,甲片重量加上细铁条重量,一件铁盔甲重量在33公斤以上,士兵们穿着这种铁盔甲行军、打仗极不方便,跑不了多远就会汗流满背。要是背着这种铁盔甲每天急行军60公里的话,即使不背武器弹药,已能把士兵累死。

元末明初,中国出现了棉铁合甲,这种盔甲外面是棉布,里面也是有甲片的,但这种甲片不是用细铁条串起来的,而是用铆钉把甲片与棉布连起来,由于少了细铁条,这种棉铁合甲重量只有15公斤左右,比老式的札甲轻一倍,衬在里面的铁片就相当于后世防弹衣的插片。为了与老式札甲区别,称棉铁合甲为“暗甲”。这种“暗甲”造价也比札甲低,士兵穿上它,既能御寒,又能有良好的防御力。

努尔哈赤曾在明军手下干活,自然学活了制作明军的棉铁合甲。现在奥图巴的手下就穿着这种盔甲。

距明军800步(500米)时,清军头目下令快步前进。几千名清军策马向苏州卫奔来。

在后世的影视剧中,我们往往看到主将一声令下,骑兵就开始全速冲锋,那是导演为了增加视觉效果,提高感染力才这样拍的。

马匹行走的速度分为慢步、快步、跑步、疾步。

马匹慢步行走时,马的蹄子一个接一个的迈步,此时只有一个蹄子离地,一个完整步,你能听到4个蹄子音,速度在1.4-1.8米/秒,即5-6.5公里/小时,几乎与人步行的速度差不多。

马匹快步行走时,马的前后腿分左右交替迈步,一般两个蹄子同时落地,一个完整步,你能听到2个蹄子声,速度在3.5-4.2米/秒,即12.6-15公里/小时。

马匹跑步行走时,马蹄会在瞬间同时离地,一个完整步,你只能听到1个马蹄声,此时马匹的速度为5-6.5米/秒,即18-23.5公里/小时。

马匹疾步行走时,就是全速奔驰了,马能跑多快就跑多快,此时马匹的速度在15-16.7米/秒,即54-60公里/小时。

古代打仗,由于马背上的骑手不仅自身有体重,还身穿厚厚的盔甲,而且有些部队为了保护战马,还给战马也套上防护盔甲,因此战马的负担并不轻松。如真是一开打就全速冲锋的话,即使马没累死,这个主将也无法应对后续的战斗了。

如骑兵在距敌500米左右就全速(疾步)冲锋的话,马匹会很累,而且军官不易控制冲锋队形,因此骑兵在战斗时,距敌500米时还只是跑步行走,只有双方相距100米左右时,才会以疾步发起最后冲锋。如是重装骑兵,可能要等敌我双方相距60米左右时才以疾步发起最后冲锋。后世热兵器时代,战斗人员、战马都不穿盔甲,经过特殊训练的骑兵,一次性长距离疾步冲锋也只有2000米,如没把敌人消灭,由于马再也跑不动了,骑兵只得下马当步兵与敌人搏斗。清军是每人二匹马,一匹马累了,可以换乘另一匹马,因此清军通常是在200米左右的距离以疾步发起最后冲锋的。

眼见着清军黑压压的扑来,要是以往明军步军胆小的话,早就撒腿跑了。但是,苏州卫的士兵们站在那里巍然不动。即使清兵距明军只有500米了,明军也没有开炮。

按理,步兵炮的有效射程是500米,但陶大鹏认为,清军这么气势汹汹地压过来,想对我们的心理产生震撼。那我们也给清军一个震撼,因此清军进入500米射程范围时,明军没有开炮。

当双方相距500步(300米)时,明军的炮声响了。

首先开炮的是陶大鹏的10门步兵炮,发射的是霰弹。在这个距离内,发射霰弹不需要试炮来调整射击参数。

清军起先看见前面的明军都没穿盔甲,心想这些明军太穷了,连盔甲都配不起了,我们这么一冲,吓都能吓死你们。他们在想着时听见了十声炮响,心想,几门大炮最多砸死十几个人,于是继续向前冲锋,但很快奥图巴感到不对头了,十声炮响后,冲在前面的人倒下了一大片,原来明军发射的是霰弹。明军的霰弹能发射得这么远吗?他们的“一窝蜂”射程不是只有几十步吗?

奥图巴见明军的大炮是架在2个纵队(百户)之间空档里的,就是这些炮发射的霰弹,按照以往的经验,明军霰弹的覆盖范围只有10-15步宽,于是下令士兵避开明军大炮的正面,继续冲锋,只要冲近离明军130步(80米),就能用弓箭射击明军了。

按理,弓箭的有效射程在40米左右,对不穿盔甲的敌人,有效射程可增加到60米左右。由于清军是骑兵,清军射出的弓箭速度,加上马的速度,弓箭的有效射程可增加到80米,大力士弓箭手射出的弓箭可以达到100米。

明军也曾有强大的骑兵,但是随着明军有生力量不断被消耗在与农民军、清军的作战中,因此明军的骑兵越来越少,后期主要靠步军与清军作战,步军的弓箭射程就远不如清军骑兵弓箭的射程,故而在最近几年的明清战争中,明军大多落败,于是就有了“金兵不过万,满万不可敌”的说法。

清军以为避开了明军大炮的正面,就能减少死伤,谁知在500步距离时,明军霰弹的覆盖宽度为45-50步,在明军数轮霰弹的轰击下,清军死伤了800多人。

避开霰弹轰击的清军前锋终于又向前冲了200步,距明军的距离只有300步了。清军头目已能清清楚楚看见明军是站成3排的,前边还蹲着啥武器都没有的赤手空拳的士兵。奥巴图心想,管他们手中有没有武器呢,等我们冲到跟前,照杀不误。于是,奥图巴高声喊道:“冲呀,杀死他们。”自己也一马当先,搭起弓箭向前冲去。

奥图巴正冲着呢,就听见对过传来一阵枪响。他听着枪响,心想,这群汉人军队是不是新兵蛋子,还有300多步距离呢,这么远就开枪了?可念头还没转完呢,只见自己队伍里有几十个兵士从马上跌落了下来,有的人头部好像还流着血,雪白的地面上一片殷红。他又想道,这几人都是窝囊废,平时骑马不是好好的吗,怎么就这么不小心从马背上跌下来了呢。但仔细一看,那几匹马也倒在了地上,蹬着双腿,好像中弹了。接下来的景象令他不安了,对过的枪声越来越密,自己队伍里从马背上摔下来的人越来越多,中弹的马匹越来越多,都是被对方的子弹击中的。对方明军用的是什么枪?射程有这么远?

奥图巴带着余下的清军继续向明军冲去,双方距离200步(约120多米)时,明军的枪声、炮声在不断地响着,明军射出的子弹准头越来越高,发射的霰弹威力越来越猛,大批的马匹、士兵中弹落地。这样可不行,得立即冲进对方的阵地里,不能再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开枪、开炮了。于是他朝剩下的1千多清军大喊道:“勇士们,冲呀!”

清军的1千多匹战马奔腾起来,马蹄下刨起阵阵雪花。

苏州卫新军营的战士们沉着地开着枪,前排的开枪后,立即蹲下换装子弹,第二排的士兵接着开枪,第二排的士兵开枪后,半蹲着换子弹,第三排的士兵开始开枪......

步兵炮的操炮手利用纵队之间的空档,不断朝清军发射着霰弹,每发霰弹都能带走15-16个清军......

很快,清军队伍里又有500多人从马背上摔了下来,而且清军再也没人能冲过200步那条线。你想呀,苏州卫、常州卫4千支燧发枪连续开枪,即使发射的子弹准头只有5%,一次轮射就能打死200名清军,一分钟按每人开2枪,每分钟就能杀死400人,再加上30门步兵炮发射的霰弹,清军还冲得过来吗?

奥图巴心想,这是怎么回事?我们“汉八旗”中的鸟铳,不是只有80步的有效射程吗?怎么他们的鸟铳可以射这么远?而且好像这种鸟铳的准头比“汉八旗”的鸟铳厉害。再看看身后只有不到500人了,再拖下去,自己带来的人马会全部交代在这里的,于是他不得不喊道:“撤退。”在这么近的距离,清军还能全退吗?操纵步兵炮的战士见清军要逃,立即换上了开花弹,调整射角后,向前方开炮。一排排炮弹打过去,顿时遮断了清军的退路,只有几十名清军逃出生天,奥图巴自己的胳膊和腿也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

逃出去的十几个清军,再也没了来时的亢奋,一路惊恐地向临沂跑去。他们要赶紧回临沂,向阿巴泰报告,这群明军不好惹。

包可弘在指挥所里听见外面的炮声、枪声停了好久后,来到村外,看到自己的士兵正在砍清军的头颅。这些头颅是邀功的凭证。

明军割清军脑袋时,刘云龙又觉得肚子里一阵翻滚,赶紧躲到路边去,吐了个稀里哗啦。

包可弘见到陶大鹏,刚想开口,谁知陶大鹏先开了口,抱怨道:“这批建奴真没用,老子的燧发枪还没打几轮呢,他们就跑了。”

炮营的何生锷喊道:“你倒是给我留几个建奴呀,我连开炮的机会都没有。”

陶大鹏说道:“这么近的距离,你的大炮还不如我的步兵炮。”

何生锷问道:“那你以后还要不要我支援了?”

陶大鹏说道:“当然要。不过这次你可别怨我,我自己的掷弹手都没派上用场呢。”

包可弘问道:“打死了多少人?”

陶大鹏说道:“有3000人。可惜他们只来了这么多,还让他们跑回去了十几个人。”

吐完肚子里的黄水后走过来的刘云龙说道:“你们首次大战就打死了他们近3000多人,还不知足?”

陶大鹏说道:“能知足吗?上次松锦会战,我们苏州卫死了2500人。我们要让他们10倍偿还。”

张跃雷问包可弘:“大人,这些马怎么办?杀了么可惜,可养着吧又费粮。”

这次战斗,缴获了1000多匹马,现在是冬季,没草,要养这些马只能给马喂豆吃。

刘云龙说道:“别杀马呀。你们不是没骑兵吗?有了这些马,你们不就可以组建骑兵了吗?”

包可弘说道:“我们苏州卫除了斥候、辎重有马匹,其他人都不会骑马。”

刘云龙说道:“你们官军与李自成、张献忠作战了这么多年,吃亏就吃亏在不重视骑兵,而李自成、张献忠却非常重视骑兵,所以即使你们打赢了,因骑兵少却没法追上他们,就让他们屡次逃脱了官军的追剿。”

包可弘听后想了一下,说道:“那就留着吧。看来我们确实得组建骑兵了。”

龚广方问道:“大人,我们是否乘胜去进攻临沂?”

包可弘说道:“嗯,你留下一部分人打扫战场,其他的吃了早饭就出发。”

喜欢再造汉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再造汉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