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再造汉明 > 第198章 临沂之战

再造汉明 第198章 临沂之战

作者:曲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9:48:06 来源:书海阁

第198章 临沂之战

阿巴泰在城头想着时,何生锷大手一挥,下令试炮。加农炮、榴弹炮纷纷开始试炮,步军身后的步兵炮也在1200米外开始试炮。从史可法那里调济过来的几百名士兵,也慢慢学会了怎么开炮。

阿巴泰看到有几颗明军的炮弹落在了城外,也有几颗炮弹落在了城墙上、城内,而且都是开花弹。落在城墙上的炮弹炸开后,好几处城跺被炸得粉碎,其中有1颗炮弹还击中了自己的1门红衣大炮,炮身都扭曲了,边上的几个倒霉蛋倒在了地上,不知是死是活。他心想明军的大炮射得还真远,这么大的威力,至少比自己的大炮远1倍。

何生锷用望远镜观察着试炮结果,然后下令炮兵调整射击参数,开始正式炮击。

这下再也没炮弹落到城外了,所有的炮弹不是落在城内,就是落在城头。几轮炮响后,阿巴泰看到自己布置在城南、城西城头上的15门红衣大炮被摧毁了10门,其它大炮也被摧毁了20门。他顿然醒悟,明军的大炮不是来轰城墙、城头的,是专门来摧毁自己大炮的。他急忙下令,赶快把大炮转移。可大炮不是容易转移的,由于大炮发射时都有后坐力,为防止大炮移位,保证射程和射击精度,大炮架好后,都要用铁钎、铁链等固定住。在士兵们拆卸大炮的铁钎、铁链时,明军又打来了几轮炮弹。阿巴泰看到明军炮兵的准头真准,这下也不用转移大炮了,城南、城西城头上所有的大炮都被摧毁了,还带走了自己近百名士兵。现在他手上只有城东、城北的大炮了,他也不敢把城东、城北的大炮移过来,即使移过来了,也会被炸成废铜烂铁。

阿巴泰看到明军的炮弹继续在城墙上炸开,很多躲在城垛旁的士兵都被炸死了,活着的士兵纷纷向城墙下跑去。他心想,你们都跑了,谁来守城墙?他让军官把逃跑的士兵赶到城墙上来,可明军的炮火实在邪门,留在城墙上的士兵几乎是送死。炮击中,好几处城墙被炸塌了,西边的瞻蒙门、南门的望淮门都被炸开了,连城楼也没了。

阿巴泰想着自己布置在城南射程最远的红衣大炮被摧毁后,已没有大炮能威胁到明军的步军了。

图尔格走了过来,问阿巴泰:“要不把城东、城北的大炮移过来吧?”

阿巴泰说道:“你看他们炮兵的准头比我们的要高几倍,只怕我们的大炮还没安装好呢,就已被他们摧毁了。”

图尔格一想也对,大炮移过来也没用,于是说道:“我们总得想点办法,防止明军继续炮轰城墙呀。”

阿巴泰想了一下,说道:“我们把俘获的女人、孩子都赶到城墙上来,要是他们顾及这些人的生命,他们还会炮轰吗?”

图尔格听后说道:“你这个主意不错。”

阿巴泰又说道:“你去城东看看,他们在用船破冰。”

图尔格忙说道:“我现在就去看看。”

清军数次进关袭扰北直隶、山东,喜欢抓“人畜”,也就是说他们根本不把汉人当人看,因此在他们的历次战史记录中,一概把汉人和牲畜连在一起称呼。抓人时,老人一律杀掉,只有壮年、女人、孩子才会带出关外。

图尔格走后,阿巴泰立即下令把俘获的女人、孩子赶到城墙上来。然后也赶到了城东,与图尔格一起站在城墙上,看到沂河里3条船,前面的那条船冒着烟,偶尔还发出“呜”、“呜”的怪声,船头装着2个大铁轮,铁轮转动时就把河里8寸多厚的冰破了。这艘船没有撸子,没有风帆,是怎么在河里开的?船上又没有牛,谁的力气有那么大,能转动2个大铁轮?第二艘船也有个烟囱,也没橹子和风帆,它的后面用一根绳子拖着第三艘船,第三艘船上的两侧竟然安装有大炮,那明显是明军的水师。每艘船两侧的护板都钉有铁板,即使自己城墙上射出的弓箭和火神枪射出的铅弹有足够的射程,也根本没法击穿铁板。每艘船上都有几十个持枪的士兵,一看就知道是护卫船只的。自己城墙上的大炮炮口是朝上的,没法轰击船上的明军,城墙距河心有200步远,自己的弓箭、鸟铳够不着,可船上的明军士兵手里却拿着枪在向城墙上射击着。他们一路行进时,已打死了城头上的几十名士兵,顺便把通往城东的桥梁用手掷弹炸了,明着是不许他们突围的意思。这可怎么办?

图尔格说道:“要不用弩试试?”

阿巴泰一听,忙说道:“对,弩的射程远,可以射火箭。”

于是几个清兵取来几支弩,在箭头上缠上布后,蘸上油脂,点燃箭头,把火箭射向护城河里的船只。有几支火箭落到了水里,有2支箭射到了船的甲板上,可不一会儿,火箭就被船上的明军士兵扔进了河里。

清军想继续射弩箭时,船上的大炮响了,几千枚钢珠、钢钉、钢箭飞向了城墙,没有城垛掩护的士兵顿时满脸鲜血,有几个弩兵当即用手捂着眼睛,倒在了地上,痛苦的叫喊着。明军的霰弹,阿巴泰是已领教过了。这下,城墙上的清军都躲在了城垛后,再也不敢露头了。

阿巴泰想着该怎么办才好呢?

城南的包可弘也犯难了。

包可弘起先说要不顾一切炮轰临沂城,可真看到城墙上数千被清军驱赶来的妇女、孩子后,心里就发怵了。真下令炮击吧,那可是几千条、几万条自己百姓的性命,到时候即使朝廷不责罪,自己回苏州后也会被苏州人的口水淹死;要是不开炮吧,那怎么攻城?他把眼光看向黄希宪。

黄希宪看到了包可弘的眼神,他也犹豫不决,就把眼神转向刘云龙,看看这位“刘半仙”有啥高招。

要在后世,刘云龙肯定会提出用土工,也即挖掘地道,从地道里攻入城内。可这么冷的天,地都冻着,怎么挖地道?一天最多挖10多米,挖到城内要多久?再说挖地道要穿越青龙河,挖掘时万一透水,地道里的人都活不了,不是淹死就是冻死。

刘云龙终于明白了什么叫“一将功成万骨枯”,战争真来不得半点“妇人之见”。他对黄希宪、包可弘说道:“如就这么耗着,城内的百姓也活不了几个。”

陶大鹏就对刘云龙说道:“平时都说你是‘半仙’,咋这会儿脑子就不行了呢?你倒是给我们拿个主意呀。”

刘云龙说道:“只有一个办法,集中轰击城门,把城门轰开得大一点,然后从城门口硬攻。”

陶大鹏说道:“那城门口的百姓咋办?”

刘云龙说道:“我们不攻下临沂,晚上清军会逼迫城内难民修复这些城门的,我们要阻止清军修复城门,还是得开枪开炮,这些难民还是会死。强攻后,我们给被误杀的百姓建一座碑。”

陶大鹏骂道:“前两天你还怜悯被杀死的建奴呢,怎么现在连自己人也下起狠心啦?”

黄希宪喝住了陶大鹏,对包可弘说道:“城南、城西城门已炸开,好几处城墙也被炸塌。刘佥事说得有点道理的,建奴会利用晚上修复城墙的,明天还是麻烦。强攻吧,天快黑了。将来皇上怪罪下来的话,由我承担全部责任。”

包可弘听后转身,朝炮兵挥了挥手,几十门大炮集中向城门和几处被轰塌的城墙轰击了一阵后,炮火开始向城内延伸,用榴弹炮压制城墙下的清军增援城墙。

炮火延伸后,包可弘下令攻城。

数千明军冒着清军的箭矢、弹雨向城内冲去。

城墙上的妇女、孩子见城外的明军没向她们开炮,知道城外的明军是想让她们活下来。可活下来有啥用?家里好几口人都被清军屠sha了,只有城外的明军能替她们报仇,因为她们见识了城外的官军和其他官军不一样,这支官军不仅装备精良,还不怕死来主动进攻清军,于是只听一声叫喊:“姐妹们,与da子拼了。城外的官军会替我们报仇的。”

她们用被绑着的身体撞向边上的清军,用脚踢着身边的清军,几个孩子抱住一个清军,用牙齿咬着清军的手。

在清军的混乱之中,数千明军趟过青龙河的冰面,沿着炸塌的城墙缺口,终于冲上了城墙。他们用燧发枪朝清军射击,用刺刀把清军刺死。经一番搏斗,城墙上的数百女人和孩子得救了。还有数千明军从被炸毁的南门、西门冲进了城内,与清军展开巷战。

清军都是骑兵,并不善于巷战。即使汉八旗的士兵在巷战中也没占到便宜。在战斗中,不时有清军士兵被击毙在街巷,明军把一颗手掷弹扔进躲有清军的屋子,总能炸死好几个清兵。

巷战一个时辰后,天黑了下来。好多清军士兵押着奴隶兵、难民逃往城北。这些难民是他们的护身符,没了这些难民,明军士兵会毫无顾忌的朝他们开枪。

图尔格找到阿巴泰,说还是突围吧,他们不仅火器精良,还不顾自己百姓的性命,比我们都冷酷、善战。再不突围,恐怕我们都得交待在这里了。

阿巴泰心想,城东的河道被破了冰,等重新结厚厚的冰,至少需要2个时辰,桥梁也被炸了。明军主力在城南、城西,要突围只有从城北突围。于是他下令各部从城北突围。

清军主力在撤退的号角声中,不顾一切的向城北的宗岱门涌去。即使明军拼死追击,还是让2万多名清军、奴隶兵逃进了城北的黑暗中。

天亮后,黄希宪、包可弘来到临沂城内。城内还有零星的枪声,那是明军士兵在搜索留在城内的清军残兵。

陶大鹏、张跃雷、龚广方、柴济汉跟在他们的后面。包可弘说道:“传令下去,不许用死去的百姓头颅来冒功,一旦发现,杀无赦。”

这些死去的百姓本就死的冤枉,要是还被用来冒领军功,那包可弘这辈子都不得心安了。

黄希宪说道:“马上收拢难民,看看还有多少百姓活着。”然后问刘云龙:“你认为建奴会逃到哪里?”

刘云龙想到后世“壬午兵焚”、“葵未邑难”史料的记载,清军在莒州、诸城驻扎了3个月,二月初还进攻了莱阳,于是说道:“他们应该还有1-2支部队在莒州、诸城,阿巴泰肯定会去最近的莒州与他们汇合。”莒州距临沂有150里,清军骑兵只需要半天时间就可以轻松赶到莒州。明军是步军,还带着辎重,赶到莒州的话,至少要2天时间。等明军赶到莒州,说不定清军已离开莒州,去往哪里还得靠侦查。

包可弘说道:“我们处理了城内的事就出发,去莒州。”

快中午时分,各千总前来报告,这次共击毙清军2万多人,很多死尸都被炸烂了,已分不清究竟是清军还是百姓,只有靠头上的小bian子才能辨认。缴获各类大炮16门、战马匹、各类牲畜头、各类粮食斤、绸缎匹、各类皮草97张、黄金两、白银两、棉布绒布还来不及统计。城内活着的百姓还有5万多人,据说我们攻城前有7万多百姓,但这些百姓都不是本地人。

黄希宪问道:“没抓到俘虏吗?”

柴济汉说道:“抓俘虏干嘛?抓了他们要吃的喝的,我们可没工夫去养着他们。再说他们也没把我们的百姓当人看,我们凭啥要养着他们。”

黄希宪问道:“你们没把百姓的财产算进去吧?”

柴济汉说道:“百姓都成了奴隶,还有财产吗?除大炮、战马外,其它物资我们都是在清军的仓库里清点出来的。”

包可弘问道:“那本地的百姓去了哪里?”

张跃雷说道:“据难民说,本地的老百姓都被建奴杀了。”

包可弘听后,心里一惊。临沂城是沂州治所,有20多万百姓,竟然都被建奴杀了?这帮建奴还有人性吗?杀了那些俘虏也是他们活该。这些被拯救的百姓怎么办?他们总得活下去,于是他对张跃雷说道:“你派一些人留在这里,给活着的百姓无论大人小孩,每人发90斤粮食、2两银子。离夏收还有3个多月,他们应该能活下去了。”

张跃雷问道:“那些孤儿怎么办?”

包可弘一听,头大了。那些孤儿父母都死了,说不定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老家是哪里的,都没地方去投靠亲友。总不能把他们都带在军内吧。

正在包可弘为难时,刘云龙说道:“把孤儿都送到苏州去,由我来抚养。还有,问问还有谁想去苏州讨生活的,也可以让他们去苏州。”接着他对柴济汉说道:“今后抓到清军俘虏也不要杀了,你们不要我要呀。我可以让这些俘虏替我免费开矿呀。”

黄希宪听后点点头,说道:“这倒是个好办法。”于是对各千总说道:“大家都听到了吗?今后凡是抓到没伤残的俘虏,都交给刘佥事。”

柴济汉问道:“那缺胳膊断腿的俘虏呢?”

包可弘踢了他一脚,说道:“你咋就这么笨呢?缺胳膊断腿的,还能干活吗?”

柴济汉听后,忙说道:“懂了,懂了。”

黄希宪带着大家来到一户人家前,那户人家的大门上挂着“高府”二字。

黄希宪告诉大家:“这是兵部右侍郎高名衡高大人的家。”

大家走进高名衡的家,家里已没有一个人,院子里的一口被块石封堵的水井里散发出一股臭味。

包可弘让几个士兵搬开块石,井里有十几具死尸,尽管天气寒冷,但尸体都已发臭。在井底,找到了身穿官服的高名衡遗体。

大家在高名衡家里搜了一阵也没搜到啥,正想离开时,一个兵士来报告,在内室墙角边发现一个地窖。

大家随着那个兵士来到内室,看到一个墙角的大金砖已被撬开,露出一个地窖口。

大家来到地窖后,看到地窖里藏着很多书,还有一摞书稿,被整齐地放在一张桌子上。黄希宪打开那份书稿,竟然是高名衡记录的临沂军民与攻城清军战斗的过程。记录的最后,高名衡写道:“......惊闻城北已破,数万建奴已涌入城内,军民已不可活也。有灭da虏者,勿忘城内数十万百姓。”落款写着“名衡绝笔”。

黄希宪看完,叹了口气,对包可弘说道:“派人把高大人一家埋了吧。”

高名衡,万历十一年(1583年)出生于临沂,崇祯四年(1631年)中进士,曾任南直隶如皋县县令。去年五月李自成第三次攻开封时,高名衡正担任河南巡抚,他率部与李自成的农民军作战。李自成水淹开封后,他坐船逃出开封,擢兵部右侍郎。去年十一月初因病回临沂养病,他回家不久,正遇清军进攻临沂,城破后,高名衡与妻子投井自杀,其余家人均被清军杀死后,扔到了这口水井里。

喜欢再造汉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再造汉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