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再造汉明 > 第203章 莱阳城

再造汉明 第203章 莱阳城

作者:曲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9:48:06 来源:书海阁

第203章 莱阳城

蓬莱城内,陈洪谧在抚衙里接到报告,又一支建奴的水师正在靠近。

大明在北方曾有四支水师,一支是东江镇驻旅顺的水师,一支是驻觉华岛的水师,一支是驻天津卫的水师,一支是驻登莱的水师。天启六年,清军攻陷了觉华岛,觉华岛水师几乎一蹶不起,大明北方只剩下了天津水师和登莱水师。孔有德叛变后,登莱水师几乎被连根拔起,孔有德还帮着后金攻陷了旅顺。事后朝廷一直想恢复由袁可立创办的登莱水师,但水师是很烧钱的军种,朝廷军饷紧缺,哪有充足的钱来建造舰船?虽经近几年的惨淡经营,但依然不见起色,只有十几艘淘汰的苍山船、沙船。因此大明在北方成规模的水师只剩下了天津卫的水师,登莱水师连打酱油都轮不上。后来在宁远重建的蓟辽水师也比登莱水师好不了多少。

去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清军水师突然从海面包围了登莱水师的港口,把港口里的10多艘舰船轰了个稀巴烂。登莱水师遭此重创后,已失去了战斗力。随后,清军在蓬莱想强行登陆,要不是巡抚曾化龙亲自上炮台指挥,恐怕蓬莱城早就落入了清军之手。清军水师见无法攻下蓬莱城,就绕过蓬莱,去往莱州湾,2万清兵在莱州湾登陆,攻陷了莱州。

前几天有情报称,说清军要再次进攻莱阳。巡抚曾化龙就去了莱阳督战,陈洪谧留在登州守城。陈洪谧已知道山东境内已被清军攻陷了十几个城镇,自己的登莱境内也丢了几座城市,他就弄不明白,几个月过去了,朝廷的援兵怎么还没来?

他想起几个月前,刘云龙来登莱时提醒过自己要防备建奴,当时他不相信,谁知真被刘木匠说中了,建奴不仅从陆路来了,还从海路来了。

陈洪谧听说又一支清军水师来后,赶紧来到海岸边的炮台上。炮台百总告诉他,可能搞错了,来的不是建奴的水师,可能是自己人。

陈洪谧忙问怎么回事?

这个百总说道,海上有50多艘舰船,船上都插着我们水师的龙旗。有4艘船特别大,船上都是人,有几艘船上似乎还有苏州卫的旗帜。

陈洪谧瞪大着眼睛,朝远处张望着,可惜眼睛有点老花,看不怎么清楚。他拿过百总递过来的单筒望远镜,还是看不清楚。

炮台百总又对陈洪谧说道:“大人,你说这么冷的天,我们的舰船是怎么出港的?不会是建奴冒充我们的建奴水师吧?”

陈洪谧一想有理,苏州卫的水师,无论是太仓水师还是太湖水师,都被封冻在内河里,怎么会跑到这里来呢?他们一定知道我曾做过苏州府的知府,因此想冒充苏州卫的水师来夺取登州。于是他命令炮台做好准备,一旦他们进入射程就炮击。

炮台百总继续告诉陈洪谧:“他们有4艘大船和1艘小船比较特别,不用风帆,还有冒着烟的烟囱,会‘呜’、‘呜’地叫。小船的前面有2个大圆轮会转动,我从来没见过这种船。”

陈洪谧问道:“啥,会冒烟?还会‘呜’‘呜’地叫?”

这种船他在苏州见过,刘木匠就有这种船,当初他就是坐着这种船到蓬莱的。

炮台百总指着远处,对陈洪谧说道:“就是那几艘船。”

陈洪谧在单筒望远镜里终于看清了百总说的那几艘船,都有冒着烟的烟囱,在鸣着汽笛向岸边驶来,小船前果真有2个大圆轮。小船正在把一艘更小的船拖在后面,然后朝这里打出“不要开炮”的旗语后,“呜”地长叫一声,然后冒着烟朝这里开来。

没错,那是蒸汽机船,只有刘云龙的大华公司才会生产那种船,他也不可能把造这种船的技术卖给建奴,但这艘船前面的大圆轮是干嘛用的,刘木匠又有啥新发明了?于是,陈洪谧对炮台百总说道:“不要开炮,打开水城门,让他们进来。”

炮台百总问道:“万一他们是建奴呢?”

陈洪谧说道:“你见过建奴有这种没有风帆的船吗?”

百总说道:“没见过。”

“蒸汽机船见过吧?”

“见过,上次你就是坐着那种船来这里的。”

陈洪谧说道:“那几艘就是蒸汽机船。打开水城门吧,即使他们真是建奴,放2个人进来又何妨?”

那艘小船鸣着笛向前开着,待靠近海岸线150米远时,大铁轮开始转动,把海冰破了。

陈洪谧这才知道,这艘小船前边的大圆轮是用来破冰的。这个刘木匠还真有本事,竟然发明了破冰船,怪不得苏州卫的水师能到这里来。

由于水城门只能容小船进出,破冰船到了水城门口,停在了外面,小船上的2个人下船后,踩在厚厚的冰层上了岸。这二个人,1个是太仓水师的千总康大同,1个是李舟洋。

康大同是认识陈洪谧的,以前陈洪谧陪同巡抚视察太仓水师时,见到过陈洪谧。李舟洋自然也是认识陈洪谧的。

康大同上岸后,来到陈洪谧面前,说道:“太仓镇海卫千总康大同拜见陈大人。”苏州卫太仓水师的全称是太仓镇海卫,始建于洪武年间,起先设在太仓卫城内。嘉靖年间抗倭期间,为加强海防,将太仓镇海卫移驻到浏河港,设浏河港寨。

李舟洋也对陈洪谧说道:“陈大人,好久不见。”

陈洪谧尽管对康大同没啥印象,但对刘云龙的大师弟李舟洋还是印象深刻的。他看到李舟洋后,确信是苏州卫的水师。他在苏州执掌9年,不仅能听懂苏州话,也能说苏州话,于是说道:“免礼吧。你们怎么会来到这里的?”

康大同就把他知道的情况告诉了陈洪谧。

陈洪谧这才知道苏州巡抚黄希宪派了7000多人来到了山东,庙湾水师、海州卫也在千总钱子韶、谭彦方的带领下来到了这里。

陈洪谧也把他了解的情况告诉了康大同,然后问李舟洋:“你怎么不跟你师傅在一起装配机器,也跑到这里来了?”

李舟洋说道:“我现在替大师兄负责太仓造船厂。这次是大师兄让我用船把松江卫、海州卫的步军送到登莱前线。”

陈洪谧问道:“这么大的船也装了蒸汽机?”

李舟洋说道:“嗯,才装不久。这次是第一次远航。”

陈洪谧问道:“你们路上没遇到建奴水师吧?”

李舟洋说道:“没有。”

陈洪谧说道:“那建奴的水师应该还在莱州湾。”

康大同忙问道:“怎么回事?”

陈洪谧就把去年十一月清军水师进攻蓬莱城的情况说了一下。

康大同一听建奴有水师在莱州湾,忙说道:“陈大人,那我不打扰你了,我直接去莱州湾。”

陈洪谧说道:“建奴水师有100多艘舰船,你们只有50多艘,打得过他们吗?”

康大同说道:“我们有新式武器,不怕他们。”

陈洪谧问道:“你是指蒸汽机船吗?”

康大同说道:“蒸汽机船暂还不能用于战斗。”

陈洪谧问道:“那你们没有优势呀?”

康大同说道:“我们有比建奴射得更远的火炮。”

陈洪谧目送着康大同离开了海岸。

太仓水师、庙湾水师的船只载着松江卫、海州卫的士兵开往莱州湾。

二月二日,莱阳知县陈显际向登莱巡抚曾化龙汇报着情况。

莱阳县城方圆7里,正德十四年(1519年)莱阳人将城墙加高到了2丈1尺,城墙外有宽1丈5尺的壕沟,沟深5尺。县城有4个城门,东为望石门,西为太平门,南为迎仙门,北为旌旗门。城墙上有16个城台,城墙四角都建有角楼,北城墙上还有“宴海楼”,东南角处除了建有1角楼,还有一座“文昌阁”。

曾化龙是刚刚赶到莱阳,他带来了登州卫的1个千营,千总叫海刚。

陈显际说道:“抚台大人,四处都是建奴兵,你怎么涉险来这里了?”

曾化龙说道:“莱州已被他们占了,要是让他们再占领了莱阳,整个登州府都危险了。我能不来吗?你这里怎么样?”

陈显际说道:“2天前,突然从四处又窜来了几万建奴兵,他们在周边烧杀掠夺,很多村子都遭了殃。城里人现在都不敢出城去。”

曾化龙说道:“2个多月前他们进攻莱阳时,不是被你们击退了吗?怎么这次他们又想着要进攻莱阳了呢?”

“大人,上次他们攻城时可能是我们准备充分,我们除了在城内各城门加建了瓮城外,还在北城外建了小城。再说,那时他们是仓促攻城,而且刚刚入冬,壕沟里的冰很薄,他们只能从城门进攻,再加上我们用上了灭蝗虫的66粉,所以很容易被我们击退。”

“那个66粉还有吗?”

“没有了。那是上次灭蝗虫时多下来的。”

曾化龙听后,说了一声“哦,然后对陈显际说道:“现在壕沟里的冰很厚,他们可以从四面八方攻城。这次你们准备的怎么样?”

“莱阳卫只有1个千营,兵力不足。我们除了组织城内的男丁上城墙外,还动员了各富绅的家丁在城墙上驻守。原本是以我为总指挥,城西由莱阳卫千总庄兼才负责,城北由在家侍奉老母的礼部主事宋应亨宋大人负责,城东由原陕西右参议宋玫负责,城南有左懋芬负责。现在你来了,我就把指挥权交给你了。”

“你还是做你的总指挥,我带人出城去追剿他们。”

“大人,使不得。你带来的人,加上莱阳卫也只有2千多人,他们至少有5万多人。你出了城,还不够他们骑兵一个冲锋的。”

“哎,现在登州府境内危机重重,为了防备建奴攻入登州,我在招远、海阳各处都布置了几千人马,再也抽不出更多的兵来这里了。”

“大人,你来了我们就有主心骨了,还是由你来指挥吧。”

“行,那由我做总指挥,你替我巡视各处城防。走,现在我们就去看看。”

“好。”

陈知县就带着曾化龙上城墙巡视城防了。

喜欢再造汉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再造汉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