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再造汉明 > 第213章 受抚招安

再造汉明 第213章 受抚招安

作者:曲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9:48:06 来源:书海阁

第213章 受抚招安

天津大沽炮台,明军炮台山的士兵发现远处海面上驶来了50多艘舰船,还有4艘从没看见过的大船。等看清船上插着的是大明水师的旗帜后,才略微放下心来。但没有军令,还是不能放对方进来的。不过也不用担心,海河里的冰层有40多厘米厚,他们也进不来。

只见对方一艘冒着烟的船,拖着一艘小船,打出旗号后,缓缓驶近。靠近海岸边的冰层后,前边那艘船前边的2个大铁轮转动了起来,把厚厚的冰层破了。

炮台上的士兵看呆了,这么厚的冰层就这么破了?赶紧去报告天津卫水师营总焦阳重,万一对方是冒充的“明军”水师,光靠炮台来对付的话,怕是要吃亏。

天津卫的水师因海河结冰后,绝大部分水师士兵都放假了,要待四月份解冻后,水兵才回舰船。

陆元宏、徐度上岸后,来到炮台。

徐度是登莱水师的营总,去年清军袭击登莱水师后,他成了无舰船的营总。这次陆元宏拿到黄希宪的手令后,就去登莱,接了徐度一起来到了天津卫。

崇祯年间大明北方的3支水师即登莱水师、天津卫水师、蓟辽水师都归登莱巡抚管辖,因此,徐度与焦阳重都是曾化龙的下属。

焦阳重来到炮台,见到徐度。徐度把陆元宏介绍给了焦阳重认识。

焦阳重与陆元宏施礼后,问徐度:“松江卫怎么坐你的船过来了?有兵部命令吗?”

徐度说道:“这不是我的船,是南直隶太仓水师、庙湾水师的船。他们是派人去京城报告情况的。”

“报告什么情况?”

“报告建奴的情况。”然后把明军与清军在登莱的战斗情况介绍了一下,也把河道总督黄希宪的打算说了一下。

焦阳重听完介绍,忙对陆元宏说道:“我派人护送你的人去京城。不过,你的兵暂时还得待在海上。”

陆元宏说道:“行。”

随后,陆元宏的信使就去了北京。

焦阳重随陆元宏、徐度来到破冰船上参观,才明白破冰船的原理,心想怪不得太仓水师、庙湾水师能来到天津。他问徐度:“你的船呢?”

徐度说道:“我没船了。”

“你没船了?”

“MD,都被建奴毁了。”随后就把去年十一月建奴水师进攻登莱的情况告诉了焦阳重。

焦阳重听后,心想登莱水师要重建的话,得花不少钱。

2天后,张国维收到了黄希宪的信,才知道山东、登莱的损失情况,忙进宫向皇上禀明情况,得到朱由检的许可后,就签发了让史可法、黄希宪入北京畿,与范志完部把阿巴泰赶出北京畿的命令,同时命令太仓水师、松江卫入京,保卫京城。

几天后,焦阳重站在炮台上,看着2艘破冰船把海河的冰破了后,30多艘舰船开进了海河。康大同、陆元宏在船头与焦阳重、徐度、钱子韶挥手告别。焦阳重看着远去的舰船,心想有了破冰船,今后大明水师即使在寒冬,都能出港作战了。

由于对海河的通航情况不怎么清楚,李舟洋没敢把4艘3000料的大船也开进海河,万一被卡住了,连船头都没法调,因此停留在海港外。海港外还留着庙湾水师的舰船,护卫着天津港。

史可法带着东路军来到沧州,沧州守军告诉史可法,建奴没来进攻沧州城,而是在兴济、青县一带活动。沧州守军还告诉史可法,没听说河间的部队有啥动静。

史可法听后心想,难道范志完没收到兵部的命令?还是阿巴泰流窜到了河间,范志完在河间与建奴战斗?

史可法立即派出斥候侦查,继续侦查建奴的去向。同时写了一封信,让传令兵骑快马去京城,让京城派兵在石景山、通州、天津一带截住清兵,万一没截住这些清兵,还可以在蓟州布下第二道防线。

在河间府的一座青楼里,范志完正搂着姑娘喝酒。

他的亲兵头目进来向他报告:“建奴绕过河间,在青县一带活动。”

范志完问道:“德州那边没建奴了?”

“德州没建奴了,不过根据情报,还有一支建奴部队在冀州一带活动。”

“他们会来河间吗?”

“不清楚,我们正在继续侦查。”

“好,你关照下去,要继续侦查。一有情况,立即来报。”

“是。”

亲兵头目走后,范志完推开怀里的姑娘,让她研墨,自己在桌上摊开一张纸,拿起毛笔,给恩师周延儒写信:“学生率部在德州西部与da子激战数日,斩获颇丰。现da子正四处逃窜,我部正在追击中。”

写完信,他叫来一个亲兵,把信送往通州。

阿巴泰带着他的东路兵来到了大城县南。过了大城,前边就是霸州。

阿巴泰问孔有德:“后边的追兵有多远?”

孔有德说道:“他们距我们应该还有2天的路程。”

“你说前边的明军会不会在通州拦截我们?”

“他们在通州拦截我们的话,我们可以绕到石景山去。”“嗯,到了北京后,我们就虚晃一枪,然后去石景山。”

“大将军,到了北京,即使我们和图尔格合兵一处,也只有4万人马了,蓟州这一关怎么过?”

“我已派人去关外了,皇上定会派援兵攻击蓟州,到时我们两边夹击,还拿不下蓟州?”

“大将军英明。”

“现在还剩下多少粮草?”

“只剩下3天的粮食了。得想办法再抢一些粮食了。”

阿巴泰看着不远处的大城县城,说道:“那就立即进攻大城县城。攻下大城县城,我们又可以有几天的粮食了。”

2万清军冲进了大城县。

黄希宪带着部队来到了蠡县。

黄希宪率领的西路军经过冀州后,为了迷惑清军,黄希宪将部队一份为二,由包可弘带着陶大鹏继续坐着马车跟在清兵后面,自己带着刘云龙、张跃雷、龚广方走近路直插易州定兴县。袁时中也把自己的部队一份为二,一部分跟在包可弘的后面,自己带着另一部分跟着黄希宪去定兴。

在路上,袁时中问刘云龙:“听说建奴攻陷临清时只用了500人,临清守军也太不中用了吧。”

刘云龙说道:“可能临清守军没防备,被清军偷袭了。”

“这帮da子也太凶恶了。”

“今年辽东大汉,秋收几乎绝收,皇太极急需粮食,清军能不为了粮食拼命吗?再说,清兵抢到金银财宝后,可以与清廷五五分成,还有哪个清兵会与钱过不去?”

“怪不得这些清兵都很凶悍。”

刘云龙响起了什么,就问袁时中:“究竟是谁掘开了黄河大堤?”

袁时中想了一下,说道:“你们官府和李自成都派人掘开了黄河大堤,但最终酿成大祸的还是李自成。”

黄希宪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袁时中说道:“李自成于去年五月第三次攻打开封时,围困开封达三个多月。开封城内粮食紧缺,听说100两银子都买不到1斗米。河南巡抚高名衡为了迫使李自成退兵,就派人在黄河大堤的朱家口掘开了一个小口,但是李自成事先得到了消息,就移营高处,所以没有被黄河水淹到。”

黄希宪问道:“这么绝密的事,李自成怎么会知道的。”

袁时中说道:“李自成在开封城内有奸细,当然能得到消息。”

黄希宪听后心想,也只能这么理解了,于是问道:“后来呢?”

“后来李自成为了反击高名衡,让我去马家口掘开一个更大的口子。我想,万一真掘开了马家口,淹死了城里近百万老百姓,老天爷也不会饶了我,所以我拒绝执行命令,也趁机离开了李自成。”

“可后来马家口还是被掘开了。”

“据说后来李自成派了曹操罗汝才去掘开了马家口。掘开马家口时,正遇连日大雨,河水暴涨,洪水就滔滔不绝涌入了开封城。真是作孽呀,李自成迟早会有报应的。”

黄希宪听后无语了,即使李自成真遭到了天谴,能挽回开封城近百万无辜生灵吗?一座有几千年历史的古城,就这么被淹没在厚厚的黄土下了。

从蠡县到定兴县,有200里路。坐着马车,2天内就能赶到。

袁时中跟着黄希宪走了几天,也没见黄希宪找他谈招抚的事,终于憋不住了,问黄希宪:“大人,你准备把我们编成几个千营?”

黄希宪看了看刘云龙,对袁时中说道:“怎么,不想继续流浪啦?”

“这么多年经历了这么多事,我也看穿了,还是做个臣子,过上稳定的日子吧。”

“你跟着我可不一定能过安稳的日子。你看,我们还不是从南方来到了这里吗?”

“只要能跟着你,到哪里我们都愿意。”

“你在北方与官军作战多年,必定得罪过这边的很多官军将领。你不适宜于留在北方,等剿灭了这股建奴,你跟包大人去南方吧。”

“那太好了。”接着,袁时中觉得有点不对头,就问黄希宪:“大人,你不回南方?”

刘云龙就告诉袁时中:“黄大人不是已升任河道总督了吗,回南方干嘛?过一阵子他得去济宁就任。”

袁时中听后心想,黄希宪确实不用会南方了。

黄希宪继续说道:“你到了南方后,包大人会对你的部队进行整编。至于怎么整编,你得听包大人的话。”

袁时中说道:“我一定听包大人的话。整编后,那些家属有地种吗?”

“苏州卫的军田也不多,你们的家属要种地的话,只好租借官田。”

“一亩官田交多少税?”

“7斗5升稻谷。”

“啥,要7斗5升?滑县的官田,1亩地只需交5升3合5勺。”

刘云龙就说道:“你们滑县的亩产是多少?我们苏州府使用化肥后,稻子的亩产量是5石7斗,麦子的亩产量是4石(折合3.2石稻谷),年亩产量为8石9斗稻谷。你们到了苏州府,租种官田的话,每亩地缴纳7斗5升后,每亩地还能留存8石1斗5升。”

“你说什么?苏州府的耕地亩产量有8石9斗?”

“嗯。今后如没大旱、大水的话,至少有这么多。”

“遇到蝗灾呢?”

“苏州府的蝗灾已成历史。”

“这是什么意思?”

“我们已有农药,可以杀死蝗虫。清军第一次进攻莱阳时,莱阳军民就使用了农药66粉。”

“莱阳也有农药?”

“莱阳暂时不生产农药,他们的农药是从我们苏州运过去的。明年莱阳就能生产农药了。”

“怪不得你们苏州卫不缺粮。你能在滑县生产化肥、农药吗?”

“现在还不能,但几年后我一定在滑县生产化肥、农药。”

“好。等你在滑县生产化肥、农药后,我也不从军了,带他们回滑县种田。”

“估计你回不了滑县了。”

“为啥?”

“把清军赶出关外后,皇上一定会奖赏你,给你一个官位。你还回得了滑县吗?”

“这么说,我们也是光明正大的官军咯?”

黄希宪说道:“你现在就是官军了。”

“真的?”

“真的。”

袁时中听后,赶紧回到自己的队伍,把他队伍的军旗换上了明军的旗帜,然后涂掉“袁”字,写上了大大的“苏州卫”、“黄”字。

喜欢再造汉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再造汉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