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再造汉明 > 第221章 殿上急辩

再造汉明 第221章 殿上急辩

作者:曲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9:48:06 来源:书海阁

第221章 殿上急辩

刘云龙问王永吉:“王大人,上次清军是什么时候攻破济南的?”

王永吉说道:“上次是崇祯十一年。”

“你是什么时候巡抚山东的?”

“去年二月。”

“你到任后,济南的城防如何?”

“破败不堪。”

“也就是说,你到任前,济南城墙历时3年都没有得到很好的修复?”

“是的。”

“你到任后整修城墙了吗?”

“我到任后,竭尽所能,但苦于没钱,没能全部修复。”

“你到任时,山东留存了多少银两?济南府又有多少钱?”

“我到任后,因山东境内持续水灾、旱灾,整个山东只收到70万两田赋,留存的只有28万两,济南府的府银只有3多万两。”

“你们用了多少钱修复城墙?”

“用了3000多两。”

“为啥只有3000多两?”

“济南府的府银除了发放官员的俸禄、修筑境内道路桥梁、修缮河道外,还要用大笔的钱来赈灾。山东的灾民有几十万,如官府不赈灾,他们会造反起事。所以能用来修复城墙的只有3000多两。”

“你得知清军进入山东后,为了靠前指挥,所以才到了德州,指挥军民反击清军的?”

史可法一听,你刘云龙还真有一套,把王永吉撤到德州变成了“为了靠前指挥”。果然,王永吉看了一眼刘云龙说道:“是的。我得知刘泽清在阜城遭埋伏后,就赶到了德州。我在德州向省内各府、县发出了三道檄文,要求各府、各县防备建奴。”

“当时你手下有多少机动部队?”

“除了守城的,我手下只有3000多人可机动,其中用来守济南的就有2000人。”

“这么说你用了近70%的机动兵力来保护鲁王?”

“是的。”

“我记得万历六年的《明会典》上记录着,那年山东上交给朝廷的赋税有467万两,布政司留存的银两有311万两。为啥到了现在,山东留存的银两只有70多万两了呢?”

“很多人都不愿缴纳田赋,我们想收也收不到。”

刘云龙就转头对在座各位大臣说道:“山东没钱,朝廷没钱,都是天灾就没有**吗?我这里有一份关于莱阳的调查报告,整个莱阳有220多万亩耕地,去年却只收到9千多两税赋。山东和南直隶一样是农业大省,但山东一年收取的田赋只有70多万两,留存40%后,只有28万两,根本就没法拿出更多的钱来加固城防。清军进攻兖州时,知府邓藩锡捐出了自己所有的积蓄,还是挡不住清军的攻势。你们认为王大人有罪,在座的又有哪位大臣有回天之力呢?王大人在德州发出了三道檄文,又向朝廷求救,朝廷的援兵呢?范志完到了德州,听见清军要来,转头就跑,这就是朝廷的援兵。王大人不仅在德州加强城防,还亲自率军援救史大人,在徒骇河迎战清军,身负重伤,他有罪吗?曾大人在清军进攻莱阳时,也没有逃跑,而是亲临前线与莱阳共存亡。你们如认为王大人、曾大人有罪的话,那首先要追问你们自己有没有罪?你们的家族向朝廷缴纳了多少税赋?你们会不会像周延儒、范志完一样惧战、怯战?如果你们还认为王大人、曾大人有罪,那请问今后还会有哪位封疆大吏愿马革裹尸、血洒疆场?”

刘云龙这么一诘问,所有大臣都不敢吭声。

朱由检听后,说道:“你把材料拿给我看看。”

刘云龙就把带来的几份报告递给了王承恩,王承恩再把材料转呈给皇上。

朱由检看完材料后,不动声色地对刘云龙说道:“说下去。”

刘云龙继续说道:“你们认为赵光拚赵大人也有罪,不知他何罪之有?赵大人受召后,变卖田产,毁家纾难,携白银万两以充军资,你们之中可有几人能这么做?赵大人到河间府后,本想进入山东,但被朝廷调回天津,他能违背军令吗?洪螺山之战,赵大人确实没能约束好他的部下,可他有天大的本事也约束不了部下。他就任蓟州总督时,派去的兵都是原蓟州的残兵败将,他们被清军打怕了,连与清军正面硬抗的胆子都没有,还没见到清军的影子,八镇之兵全部逃走,这还怎么打仗?赵大人他没有投降清军,他知道对不住朝廷,采取了自刎的方式来报效朝廷。你们要认为赵大人有罪的话,那么今后是不是要让战败的将军都像洪承畴、祖大寿一样投降了皇太极,才算是英雄?!”

刘云龙说到这里,看了看四周的文武大臣,他们都站立在那里,一声都不敢吭。

还是张国维打破了沉默,喊道:“赵光拚无罪。”

史可法接着喊道:“曾化龙无罪。”

黄希宪喊道:“王永吉无罪。”

于是各文武大臣也纷纷喊道“曾化龙无罪”,“赵光拚无罪”,“王永吉无罪”。

朱由检见大家都表态了,就对曾化龙、王永吉说道:“既然你俩无罪,还跪着干嘛?平身吧。”曾化龙、王永吉向皇上磕头后,说道:“叩谢隆恩。”然后站了起来,站到了边上。

崇祯帝对王承恩说道:“拟旨,厚葬赵光拚,准其遗骨迁葬乡里,予以万两恤银。王永吉、曾化龙抗建奴有功,擢王永吉为兵部左侍郎兼蓟辽总督,擢曾化龙为督察院右都御史兼登莱巡抚。”崇祯给赵光拚的家属予以1万两的抚恤金,相当于把赵光拚变卖的家产还给了他。

王承恩听后,说道:“是。”

大殿里文武大臣向王永吉、曾化龙说着恭维话。

待大殿里平静后,崇祯帝又对王承恩说道:“宣旨。”

王承恩又说道:“是,宣旨。”

说着,王承恩把早已拟好的圣旨宣读了一边,前边无非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开场白,中间是表彰几个人如何如何奋勇杀敌的战绩,最后才是关键的,圣旨中擢史可法为南京兵部尚书,擢黄希宪为兵部左侍郎兼漕运总督。最后,王承恩看了一眼包可弘,读道:“擢原苏州卫指挥使包可弘为通州总兵。”接着是一大串褒奖名单。

几个人听完圣旨后,忙跪在地上,叩谢隆恩。

包可弘跪下后,却忘了起身,要不是边上的黄希宪偷偷拉了他一把,恐怕他要长跪不起了。他从一个小小的苏州卫指挥使,一下子擢升为通州总兵,那几乎是御林军呀,官品至少正三品。他能不激动吗。

满朝文武听完圣旨后,在皇极殿里恭贺着史可法、黄希宪,对原本不起眼的包可弘也是连声说着恭维话。

刘云龙听完圣旨后,心里却开心开心不起来。如擢升包可弘为大同总兵、或潼关总兵,以包可弘的数千精兵辅以孙传庭的几十万人马,半年内足可全歼李自成,再南下围歼张献忠。一年后,大明就能平息内乱,再腾出手里来与清军决战。现在不知是皇上为了保命,还是各位大臣的意思,竟然把目前大明最强的军队作为御林军放在通州护卫京城。京城是安全了,陕西的孙传庭就危险了。一旦孙传庭战死,大明就危矣。

王承恩用尖桑的声音说道:“退朝。”

刘云龙、包可弘随众多大臣离开大殿,就听王承恩又喊道:“请刘云龙、包可弘留步。”

刘云龙就停下脚步,转身回到殿内,发现张国维、史可法、黄希宪就根本没离开大殿,旁边还站着一个不认识的官员。

黄希宪介绍道:“这位是内阁首辅陈演陈大人。”

陈演是天启二年(1622年)的进士,原任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周延儒被抓后,出任内阁首辅。

刘云龙、包可弘忙与陈演施礼。刘云龙一边施礼,一边想着你们把我留下来干嘛?

只听陈演问包可弘:“组建一支10万人的新式部队,需要多少钱?”

包可弘说道:“仅每人一支燧发枪就要100万两。”

“组建有1000门新式大炮的部队,需要多少钱?”

“需要400万两。”

“都不包括弹药?”

“不包括。”

崇祯帝朱由检听后,说道:“诸位爱卿,我都几年没钱换新黄袍了。朝廷要是有钱的话,还用得着征辽饷、剿饷吗?仅吴三桂的关宁军,每年就需要300万两银子。”然后对黄希宪说道:“你建议组建的新军,光火器就要500万两,那马匹呢?粮草呢?弹药呢?我去哪里给你们找钱去?”

陈演说道:“皇上,听说公子殿下富可敌国,我想他不会坐视不管的。”

陈演说完后,与张国维、史可法、黄希宪一起看着刘云龙。

刘云龙见陈演这么说,大家又都看着他,终于明白张国维、黄希宪、史可法这三个老小子给他埋的是什么坑,那就是“钱”!

朝廷没钱,你刘云龙有钱。不仅仅是有点钱,而且是很有钱。他们几个在京城内待了十多天,商量来商量去,竟然与国丈爷一起鼓动皇上认刘云龙为义子,怪不得国丈爷周奎说有“大大的奖赏”。今日你身为义子了,就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义父陷入绝境,就得替皇上义父分担点费用,是不是?这就是他们几个给他埋的坑!当然,你要是不入坑,恼怒了皇上,随便找个理由,给你定个罪,把你拖出去砍了,说不定再来个满门抄斩,你的钱就是朝廷的钱了。

喜欢再造汉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再造汉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