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再造汉明 > 第249章 冰棍的味道

再造汉明 第249章 冰棍的味道

作者:曲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9:48:06 来源:书海阁

第249章 冰棍的味道

六月二十五日,刘云龙回到了济州岛。赵永忠向刘云龙汇报,登州方面已运来了38万难民,这些难民在岛上开耕了45万亩地,全部种植了玉米、土豆、红薯、棉花,在一些有水源的地方正在挖灌溉渠,待明年种一些水稻。开采硫铁矿的道路正在修筑,其它窑炉也在砌筑了。

赵永忠汇报完后,陪同刘云龙视察了岛上的农田。刘云龙看到正在田里劳作的农民都兴致勃勃,脸上充满着希望。

刘云龙问一个老农:“老伯,你觉得这些地怎么样?”

老农说道:“地是好地,就是不知道种了这些东西能不能吃?”

刘云龙知道这些难民还不曾吃过玉米、土豆、红薯,就告诉老伯:“这些东西都能吃。”

“有小米、面粉好吃吗?”

“跟小米、面粉一样好吃。”

“亩产量高吗?”

“玉米的亩产量在4担左右,土豆的亩产量在10担左右,红薯的亩产量在15担左右。”

“亩产量这么高?”

“这还不算高,今后使用化肥后,亩产量至少可加倍。”

“小伙子,你可别骗我。”

“老伯,我没骗你。等农闲了,你坐船去苏州看看,苏州种植的玉米、土豆、红薯,亩产量比我刚刚说的还要高。”

“真的?”

“真的。”

“官府说三年免税,说话算数吗?”

“老伯,官府说的话绝对算数。要是这里的官府说话不算数,你来找我,我来替你打官司。”

“我哪敢和官府打官司?”

“老伯,你是朝廷的臣民,官府做错了事,就可以和官府打官司。”

“你叫啥名啥呀?”

“老伯,我叫刘云龙。”

“啊,你就是刘云龙?”说完,老农就想从地里爬起来给刘云龙跪下,被刘云龙一把拉住,说道:“老伯,你是长辈,你要跪的话,我可担当不起。”

“公子殿下,你是好人呐,到现在我们吃的还都是你从苏州运来的粮食。”

“老伯,你可别喊我‘殿下’。只要你们能吃饱,比啥都好。”

视察完农田后,袁时中陪着刘云龙来到汉拿山下,视察骑兵训练。

袁时中手下曾有几万骑兵,精简后还有1万骑兵,其中有2千名骑兵来到了济州岛。济州岛中部有座死火山叫汉拿山,海拔1950米。汉拿山山脚下有大片草原,安保公司的2千名骑兵就在山脚下训练。

这些骑兵以前都是用弓箭、大刀、长矛作战的,现在使用的武器全部换成了燧发枪、马刀、大炮。每个骑兵千营有1000支燧发枪、10门大炮。大炮是用马牵引的,每2匹马牵引一门步兵炮。

今天是实弹训练,骑兵们手持燧发枪,骑着马,一边跑一边用枪瞄着远处的靶子,然后开枪,虽然命中率只有20%,低于步军的命中率,但随着进一步的训练,今后的命中率还能提高。不过开完枪后重新装药时,由于马背很颠簸,因此装药很困难。

刘云龙见状,想到该给骑兵设计骑兵专用步枪了。

视察完骑兵骑射后,接着视察骑兵开炮。

骑兵用马拖曳着大炮前行,然后在标靶前停下,炮兵架炮,观测兵开始用手指测距,报出参数后,炮兵调整射角,然后炮长下令向标靶开炮。这个主要是训练观测兵、炮兵的熟练程度。训练好了,今后骑兵可不再依赖于后方的炮兵,而是可以直接突击,打击敌人。

刘云龙对骑兵的训练情况赶到很满意。

回到济州府府治所在的旌义县县城后,刘云龙把赵永忠、曾同亨、马元勋、邝春义等找了过来,然后指着地图,给他们部署任务。

刘云龙对他们说道:“你们不是嫌没金矿开采吗?我给你们找二个金矿。”

曾同亨问道:“哪来的金矿?”

“在图们江口北的摩阔崴(今俄罗斯波谢特)有个小渔港,小渔港内侧是摩阔崴湾,这个海湾的滨海沙滩及几条入海的山涧里都有砂金。北边的乌苏里湾口有个岛屿叫青岛(今俄罗斯阿斯科尔德岛),它是个马蹄形的岛屿,南北长约6公里,东西宽约4公里,面积约15平方公里,岛上有砂金矿。你可以派人去这二个地方开采砂金矿。”

曾同亨问道:“这二个地方没清兵吗?”

“努尔哈赤和多尔衮都以为朝xian半岛以北海域没有海上威胁,因此在摩阔崴、永明城(今海参wai)、婪沟崴(今纳霍德卡)都没有派兵把守。”

“那要是遇到捕鱼的当地人呢?”

“如有当地的渔民来摩阔崴、青岛捕鱼的话,把他们统统抓起来,让他们与你们一起开采砂金矿。”

“这二个地方的金子多吗?”

刘云龙想起历史上俄国人在19世纪下半叶占领乌苏里江以东后,摩阔崴曾是俄罗斯滨海边疆省的三大采金中心(另二个采金中心是海参wai、普列奥布拉热尼耶),仅从1892年到1902年,俄国人就在这三个采金中心开采了30多吨黄金,于是说道:“摩阔崴的砂金矿矿储量至少有10吨,青岛的砂金矿储量也在5吨左右。”曾同亨一听有这么多金子,忙说道:“我马上派人去这二个地方采金。”

刘云龙又对邝春义说道:“你要以摩阔崴、青岛为基地,派人进入乌苏里江流域侦查,掌握清军在那里的兵力部署情况,还要绘制地形图。”

邝春义问道:“摩阔崴、青岛距济州岛有1200多公里,为啥不把这个任务交给杨占文?”

“你以为杨占文的任务少吗?他的担子比你重多了。”

“可我们都不懂满族语,进入乌苏里江后,遇到后金人咋办?”

“上次我们在山东、北直隶作战时,不是抓到了很多清兵俘虏吗?他们都在公司的几个矿上开矿呢。我回苏州后,选一些汉八旗的俘虏兵,把他们送到济州岛、库页岛来,让他们跟随你们一起进入乌苏里江、黑龙江。”

“有他们做翻译,就不怕听不懂后金人的话了。”邝春义又问道:“我们就直接进去侦查吗?”

“你们带着刀、枪直接进入乌苏里江流域侦查,不是明着告诉清兵,我们大明的兵来了吗?你们要化装,带上盐、茶叶、箭头进去,以做生意的形式进入乌苏里江流域。”

邝春义听后点点头,说道:“懂了。”

“去了那里后,要对珲春实现封锁,禁止他们与朝xian、日本做生意。”

“珲春是满清的外贸港口?”

“珲春有珲春河与图们江相通,自秦汉以来,珲春人就通过图们江、摩阔崴航道与朝xian人、日本人做生意,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北支。”

“原来我们的海上丝绸之路还有北支?我一定封锁摩阔崴,禁止满清的任何船只出海。”

“好。”

说完,刘云龙望了望赵永忠,刚想说话,赵永忠就抢先说道:“你不用交待了,我的任务就是给他们做好后勤工作。”

“嗯。你要准备几艘船只,专门给采金的矿工和侦察兵运送粮草、物资。”

“要是把他们饿着了,你就拿我是问。”

接着,刘云龙又和他们讨论了一些细节上的问题。

次日,刘云龙、袁时中坐船回苏州。进入长江口后,就看到了崇明岛。

先秦时期,长江口还没有沙洲,但后来由于长江水的泥砂含量不断增加,就逐渐在长江口沉积出了沙洲。唐朝时,吴淞口外的外海出现了东沙(今崇明岛向化镇一带)、西沙(今崇明岛城桥镇一带),两沙之间相距30公里。宋朝年间,东沙、西沙面积不断扩大,东沙西北还涨出一个叫姚刘沙的沙洲。到了十二世纪初,在距姚刘沙西北25公里的地方又涨出了一个大型沙洲,被称为“三沙”,这样宋朝时期崇明主要分三沙岛、刘姚沙岛、东沙岛、西沙岛。到了明初洪武年间,三沙、刘姚沙、东沙已连成了一片,还有许多小沙洲,如营前沙、陈思沙、樊连沙、三片沙等。到了崇祯年间,受长江口日益严重的泥沙沉积影响,崇明其它小沙洲也与主体岛连成了一片,就形成了今天崇明岛的主体。朝廷在崇明岛设置了崇明县,隶属于太仓州(今崇明县属上海)。崇明岛上不仅有盐场(后世因长江水泥沙量太大,盐场废弃),也有耕地,种植水稻、麦子、棉花、花生。17世纪三十年代中国从南美洲引种的花生,首先就是由西班牙雇佣的中国水手种植在崇明岛的,后来才被引种到江南各地。中国本土原来也有花生,叫“落花生”,不过这种“花生”与南美洲引种的花生不是一个品种。后来随着南美洲花生在中国的不断推广,本土的“落花生”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我们今天食用的花生就是那时从南美洲引种的。

进入长江口航道后,刘云龙看到航道两侧布满了铁制浮标,在航道上航行的船只能轻松地躲过水底下的暗沙。用不了多久,济州岛、库页岛、海南岛的港口也将很快用上铁制浮标。

刘云龙、袁时中在太仓浏家港换乘内河蒸汽机船到了苏州胥门,老远就看见工人们正在桥梁施工。

枣市街横跨胥江的大桥和胥门横跨古运河的大桥,采用的都是钢结构桁架体系,为了保持航道通畅,桥墩都造得很高,所以土建的工程量较大。现在桥墩已造好,接下来就是钢结构施工。以前苏州人都没见过钢桥,因此桥边拥着好多人在指指点点,在猜测着造出来的钢桥能不能用。

刘云龙上岸后,看到城墙上有几张已破烂的通缉令,这个通缉令与在太仓浏河港看到的通缉令一样,都是以苏州巡抚的名义发布的。

通缉令大致的意思是原流寇袁时中被朝廷招安后来到江南,不料其不仅不思为朝廷效忠,竟然抢劫了苏州府境内数个商人的仓库、船只,率部逃出了南直隶,现已沦为海盗。有捉拿其归案者,官府将重奖10两银子。

刘云龙对边上的袁时中说道:“看来你得继续留着你的胡子了。”

袁时中摸了摸下巴的胡子说道:“也只有你想得出这个办法,害得我只能留着胡子进出苏州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刘云龙说道:“你知道的,这是我们和官府串通好后做的表面文章,也没人来抓你。现在你能理解为啥没公开你是大华公司董事的消息了吧?”

“这个我懂。要是公开了我是公司董事会成员的话,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份通缉令是假的。”然后,袁时中问道:“这段时间,我做什么?”

“带你的兵去太湖游泳。有时间的话,到习武堂听听课。”

“游泳?”

“你会游泳吗?”

“不会。我们好多人都不会游泳。”

“南方河网众多,不会游泳可不行。”

“学游泳难吗?”

“不难。只要学会了手脚配合、怎么换气,就能学会游泳了。先在浅水区学,等学会后,再进入深水区。你们在年内要学会在水里游5公里。”

“游5公里,太长了吧?”

“游5公里是最起码的要求。今后如在大海里遇到险情,人落到海水里后,你知道最近的海岸有多远?所以要活命至少学会在水里能游5公里。”

“有道理,我来带头学游泳。”

袁时中这一次出海,算是领略到了海洋的广阔。从太仓港到济州岛,蒸汽机船舶就需要航行2天。人要是掉落到海里后,不会游泳的话,呛几口海水就会沉入海底,连等待救援的机会都没有。

2人进了城门后,看到有人在吆喝:“卖冰棍咯,有白糖冰棍、赤豆冰棍、绿豆冰棍、奶油冰棍。卖冰冻酸梅汤咯,一文一杯。”

刘云龙寻声看去,只见一家店铺前一个小二在吆喝着卖冰棍。天气很闷热,店铺里有很多人在买冰棍,有女人、孩子,也有不少是成年男人。

刘云龙走进店铺,问小二:“你这个冰棍是哪里生产的?”

由于刘云龙经常在胥门码头上岸,因此小二认识刘云龙。小二见是刘云龙在问,忙说道:“哎呀,刘总,你说在苏州除了你的大华公司能生产冰棍外,还有谁能生产冰棍呀?”

“哦,生意好吗?”

“好,我一天能卖出去5千根冰棍。”

“你的冷冻机多少钱1台买的?”

“你公司的冷冻机不贵,1台才60两银子。”

“那冰棍进货价是多少?”

“1根冰棍7厘,我们零售是1根1文。”

“你的毛利有三成,那你买了冷冻机后,一年能出本了吧?”

“托你刘总的福,照这个销量,我今年靠卖冰棍就能稳赚25两银子。”

“机器使用时有问题的话,你可以马上找我的人来维修。”

“会的。你的厂里说了,我买了冷冻机后,有3年保修期。”

“行,祝你发财。”

“借你吉言,我发财,你也发财。”

刘云龙从小二那里买了2根绿豆冰棍,把1根冰棍递给了袁时中。

袁时中剥开冰棍的外包纸,把冰棍伸进嘴里咬了一口,说道:“真好吃,长这么大还第一次吃到冰棍。”

刘云龙听后心想,以前的冰棍是利用硝石融化时的吸热效应来制作的,价格很贵,能享受得起的都是大户人家,于是说道:“以后呀,你要吃冰棍的话,任何季节都能吃。”

袁时中说道:“我再买2根,给孩子吃。”

刘云龙说道:“你家住在横塘,买了冰棍,没保温措施的话,你还没到家冰棍半途就化了。说不定横塘镇上也有店铺买了冷冻机卖冰棍呢。”

袁时中说道:“那我回去看看,要是横塘没有冰棍卖的话,我再来城里买。”

袁时中在横塘的家,是刘云龙给他置办的,有二进三开间,在横塘镇算是大户人家了。

喜欢再造汉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再造汉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