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再造汉明 > 第251章 习武堂

再造汉明 第251章 习武堂

作者:曲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9:48:06 来源:书海阁

第251章 习武堂

次日,刘云龙一大早就来到了水车浜。

由于菱塘浜的学校还在新建,水车浜的义学还在扩建,借住在水车浜的孤儿们就在水车浜、何家塔、高木桥、张家场、居家园的祠堂里读书。

金圣叹自任校长后,替学校招聘了几十个“先生”来给孩子们上课。他每天也是一大早从城里赶到水车浜,管理着整个学校的校务,自己还兼课,教孩子们识字。刘云龙注意到教室里和在外面玩耍的学生中没有女孩子。

金圣叹向刘云龙汇报道,1000多个孤儿中,除了一些年纪大的去了习武堂,留在这里的还有500多孩子。按孩子们的识字程度,分5个年级、15个班。

刘云龙问道:“你们给孩子们教授了什么课程?”

“低年级的就学字、识数,《三字经》、《弟子规》是必学课。中高年级的不仅要学算术,还要学琴棋书画。孩子们都喜欢玩耍戏乐,学校还每天安排一节娱乐课,让他们自由活动。”

“不错。可怎么没看见女孩子呀?”

“女孩子都在清美女子学校读书呀?”

“晕。这么多女孩子都去清美女校,挤得下吗?”

“女孩子不去清美学校的话,让男孩女孩在这里一起上课?”

“一起上课又何妨。我的乐益学校都是大孩子了,男生女生还一起上课呢。”

“你是私塾。我们这里男孩女孩一起读书的话,要被人说闲话的。”

“你把这个学校当做私塾好了。”

“那我再租几间房子,让女孩子回来读书。”

“这还差不多。”

离开水车浜后,刘云龙来到穹窿山的习武堂。

穹窿山在苏州西南15公里处,长7.5公里,最宽处4公里,主峰笠帽峰高度341.7米,是苏州府境内的最高峰。春秋战国时期的孙武就居住在穹窿山,在这里写出了中国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

穹窿山还是苏州的道教胜地,汉代时,出身望族的茅盈、茅固、茅衷兄弟三人在穹窿山修炼皆得道,合称“三茅真君”,后建道院。朱元璋进攻苏州时,道院毁于战火。洪武年间,苏州人重建了穹窿山道院,香火极盛。

因习武堂的步军部(含骑兵)、水师部校舍还在建造中,因此习武堂的师生暂时在穹窿山脚下的草棚里上课。步军部的名称是“苏州穹窿山习武堂”,水师部的名称是“苏州船务学堂。”

刘云龙刚到穹窿山,就看见陶红被拦在了外面。

刘云龙问道:“怎么回事?”

陶红说道:“张大哥听说我来读书后,不仅不让我进去,还理都不理我,把我一个人撂在了这里。”

于是,刘云龙就对门卫说道,你去通报一下,就说我来了。

陶红说道:“还通报啥,你看他已经过来了。”

张跃雷、康大同是见到刘云龙来后,忙迎出来的。

刘云龙问张跃雷:“为啥你不许她进去?”

张跃雷说道:“她一个人从京城偷偷跑回来,我敢收她吗?被大鹏知道后,还不把我骂死?再说,女孩子读啥军校?”

陶红说道:“你这是看不起我们女孩子,看不起我。”

张跃雷听后,毫不相让地说道:“谁说我看不起你了?可我没听说过有女孩子读军校的。”

“以前没军校,你当然没听说过。但你听说过女将军吧,本朝的秦良玉就是个女的。”

“花木兰、穆桂英、梁红玉和本朝的秦良玉是女的又怎样?反正我不能收你。”

“你不收我,我就天天来。”

“你说了不算。”然后指着刘云龙,对张跃雷说道:“告诉你,这是我干哥。干哥昨天让我来读书的。”

张跃雷就问刘云龙:“你什么时候成了她的干哥哥啦?”

刘云龙就把昨天的事告诉了张跃雷。

张跃雷听后就对陶红说道:“怪不得你有豪车呢,原来有干哥哥了。”然后问刘云龙:“你怎么可以让她到我这里来读书呢?”

刘云龙一下子被夹在了中间,两个人都不能得罪呀,于是说道:“我是让她来你这里读书的。你不答应的话,就忍心让她天天大老远的从城里跑这里来?她一个女孩子家,路上出了事,你负责吗?”

“谁让她一个人跑回来的?说不定大鹏在满世界找她呢。”

“大鹏那边,我会去信的。我看这样,既然她跑回来了,我们就暂时把她收留在学校里,免得她天天没事在外面乱逛,真出了事你我都不好向大鹏交待。”

“她老是喜欢一个人乱跑,都是老千总给惯的,大鹏也管不住她。你刚刚做了干哥哥,也宠她。她呀,好不了了。”

陶红歪着头,对张跃雷说道:“反正我要留下读书。”

康大同知道刘云龙与陶红、张跃雷比较熟悉,说话一点都不陌生,于是插话道:“我看要不再招几个女生,陪陶姑娘一起来读书,咋样?”

刘云龙说道:“这个主意不错,我让阿娟、阿雯陪她一起来读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张跃雷心想你这个康大同可真会凑热闹,就对康大同说道:“招了女孩子后,让她们上你的水师学校去。”

康大同说道:“那不行。水师有规矩,女人是不能上舰船的。”

张跃雷说道:“就你水师有规矩,我们步军就没规矩啦?亏你想得出来,还要招几个女孩子来读书。”

刘云龙就说道:“你们都错了。不管男孩子还是女孩子,都是可以进军校的,也都可以上舰船的。”

康大同问道:“女人也能上舰船?”

刘云龙说道:“可以呀。韩世忠、梁红玉当年抗金时,手下就有数万水师。梁红玉不也在舰船上擂鼓击敌的吗?”

韩世忠、梁红玉的墓地就葬在苏州灵岩山,因此张跃雷、康大同对梁红玉的故事倒是不陌生的。听了刘云龙的话后,就都不吭声了。

刘云龙问陶红:“你想学步军,还是学水师?”

陶红朝张跃雷努了努嘴,说道:“跟他学步军。”

张跃雷一听,忙说道:“我哪辈子得罪你了,非要跟我学步军。”

陶红一边欢跳着进了校门,一边说道:“跟你学步军是瞧得起你,以后我做了将军,你就是将军的将军。”

进了学校后,张跃雷、康大同向刘云龙汇报道,两所军校招收的学生,除了孤儿和袁时中队伍家属中的大孩子外,大华公司在徽州武校习武的巡更也转到武校来了,还招了不少本地读过书的小伙子。

刘云龙说道:“你们给学生们安排了哪些课程?”

张跃雷说道:“因有好多孩子还不识字,我和康校长商量了一下,给不识字的学生安排了识字课、算术课。”

“那是必须的,今后军校培养的学生都必须识字、能算、懂图。”

康大同说道:“我们还给学生安排了兵法课、军器课。兵法方面有商周时期姜子牙的《太公六韬》,春秋时期孙武的《孙子兵法》、孙膑的《孙膑兵法》,唐朝李筌的《太白阴经》,宋朝谢枋得的《百战奇法》,本朝戚继光的《纪效新书》、《练兵实纪》。军器方面有宋代的《武经总要》,本朝茅元仪的《武备志》、毕懋康的《军器图说》。”

刘云龙说道:“学生必须熟读《孙子兵法》、《孙膑兵法》,还应该给学生们讲述《三国演义》、《尚书》。”

“《三国演义》、《尚书》不是兵法呀?”

“谁说不是兵法?《三国演义》中充满着谋略,皇太极下面的高级将领人手一本《三国演义》,为的就是要将领们懂得谋略。《尚书》是我们儒家五经之一,书里有句名言‘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实际上说的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读《尚书》能让学生们知华夏从何而来,晓先贤执政之本,喻朝代兴废之由,懂个人修身之要,明将军治军之道。”

儒家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为历代儒家学子核心研习的书经。

《尚书》,最早书名为《书》,是一部追述古代事迹着作的汇编。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

《尚书》原有100篇,由孔子编纂并为之作序。因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书经》。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崇法贬儒,颁布“焚书令”,《尚书》的原抄本几乎全部被毁。进入汉代后,由秦人博士伏生口述,用汉代隶书文字写成《尚书》28篇,称为《今文尚书》。西汉时期,在孔子故居的墙壁里发现了用先秦六国文字书写的另一本《尚书》,经孔子后人孔安国整理后刊印,称为《古文尚书》。

西晋永嘉年间战乱中,官方的今、古文《尚书》全都散失了。到了东晋初年,豫章内史梅赜给朝廷献上了他家珍藏并经他整理的一部《尚书》33篇。流传到明代的就是这本《尚书》。

张跃雷说道:“可我们没懂《尚书》的先生呀。”

刘云龙说道:“我来想办法招聘能讲述《尚书》的先生。读《尚书》是让学生们以后心里有信念。一支没有信念的军队,如同没灵魂一样,不知道是为谁而战。”

张跃雷说道:“我们不都是为朝廷而战吗?”

刘云龙说道:“为朝廷而战,说对也对,说错也错。”

“为朝廷而战也有错?”

“假如一个朝廷已失去了民心,还值得为之战斗吗?”

“那我们应该为谁而战?”

“为天下百姓。孟子不是说过‘民为贵,社稷次,君为轻’吗?这与《尚书》里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都是一个意思。只有我们为天下百姓着想了,才会赢得百姓的信任,他们才会支持我们。”

“有道理。”

“现在,用刀、剑、弓箭的冷兵器时代已经结束,我们要研究用枪、炮热兵器时代的战法。如果还用冷兵器时代的观念来指导战争,我们迟早会沦落到巴西、墨西哥、吕宋岛那样的境地。”

“可我们的新式武器还没普及呀。”“今后谁不用新式武器,谁就不会赢得战争的最后胜利。”接着,刘云龙转过头,对康大同说道:“对于我们来讲,风帆时代的舰船也已结束,你们要研究蒸汽机时代舰船的战法。”

“可没这方面的战例呀?”

“我会给你们提供战例的。还有我们在山东作战时,不是用过沙盘吗?水战也可以用沙盘推演,利用沙盘来模拟战争。我们的敌人目前用的还是风帆,说不定几年之后,敌人也会有蒸汽机战舰,怎么去和敌舰战斗,都可以用沙盘来推演。”

“懂了。”

几个人一边说着,一边来到了训练场。刘云龙看到江天一和学生们在教官的带领进行训练。

当初习武堂开学时,刘云龙就想到了徽州分公司的江天一,历史上他是抗清英雄,就下令让他来习武堂进修。

教官看到刘云龙来后,忙把学生们集合起来,昂步挺胸地走了过来。

教官们问道:“你们吃谁的饭?”

学生们答道:“吃刘校长的饭。”

“穿谁的衣?”

“穿刘校长的衣。”

“听谁的话?”

“听刘校长的话。”

“为谁战斗?”

“为大明战斗。”

等学生们走过去后,张跃雷得意地问刘云龙:“满意吗?”

刘云龙说道:“还行,至少得让他们忠诚于我这个校长。”

康大同说道:“你是公子殿下,忠诚于你就是忠诚于皇上。”

刘云龙说道:“那也不能这么理解。要是皇上驾崩了,我不是继位皇上的公子了,就不忠诚于继位的皇上啦?还是要理解成忠诚于大明国。只要皇上心中有百姓,我们就忠诚于他。”

康大同说道:“你说的确实比我更准确。”

这时,学校的学生都已集合完毕。

张跃雷对学生们说道:“你们刚刚还在大喊着要听刘校长的话,可因我们的刘校长一直在为大明的国事忙碌着,所以你们以前都没见过刘校长。”然后,他指着刘云龙向学生们介绍道:“今天,我们的刘校长来看望大家了。我们欢迎刘校长讲话。”

在学生们的一阵掌声后,刘云龙对学生们说道:“同学们,大家好。几个月前,你们中的大部分人由于战争成了孤儿,也有一部分人跟着你们的父母四处征战求生存。来到这里后,以往的一切痛苦和不愉快,请你们都暂时藏在心底。

你们在这里,除了将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还会学习很多文化知识、历史知识。通过学习,你们将会了解我们华夏从何而来,将会明白现今老百姓为啥无法安居乐业,将会清楚蛮族为何要屡次入境侵扰,也会知晓你们为啥会失去父母。知道了这些,你们就知道今后究竟为谁服务、为谁而战。

当今之大明,盗贼横行,流寇四起,周边蛮族虎视眈眈,天灾**轮番肆虐,大明已岌岌可危。今天我把你们集中在这里,希望你们好好学习各种知识,为的是今后芸芸众生再也没有仇恨、痛苦和不愉快,为的是今后有更多像你们这么大的孩子不再会失去父母,能有愉悦的心情看着每天升起的太阳,能有一片宁静的地方来安心读书,更为的是大明能摆脱困境,重振汉风,重开唐疆汉土,将我们的儒家文明撒播四海,还世界一个朗朗乾坤......”

喜欢再造汉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再造汉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