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再造汉明 > 第262章 讲《尚书》的老师

再造汉明 第262章 讲《尚书》的老师

作者:曲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9:48:06 来源:书海阁

第262章 讲《尚书》的老师

六天后,刘云龙来到易州。

易州属于北直隶保定府,距京城100公里,就在定兴县城的西边。上次在定兴县围歼图尔格时,刘云龙与易州擦肩而过。

进入易州地界后,刘云龙打听着来到了五公山,找到了孙奇逢。

孙奇逢,万历十二年(1584年)出生于保定府容城县官宦之家,17岁登万历庚子年京兆榜。后因父母相继离世,在家先后服孝6年。期间他熟读《易经》,研习北宋邵子的《先天图》、《皇极经世》,南宋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南宋陆九渊的《象山先生全集》,本朝王阳明的《王阳明全集》、《传习录》,王洪先的《念庵集》。后放弃仕途,专心于教学和着书,已刊印《理学传心纂要》、《理学宗传》、《读易大旨》、《圣学录》。

崇祯十年,孙奇逢率家人及弟子来到易州五公山躬耕讲学。

孙奇逢到易州后,他的亲朋好友及弟子有数百家随他到易州,并在住处以八卦形阵式展开,如有外人侵入,就会陷入迷阵,不战而败。二月,曾率弟子抗击图尔格入侵易州。

图尔格在易州遭到抗击后,窜入定兴县,被苏州卫围歼于定兴县。对此,孙奇逢也早有耳闻,因此他见到刘云龙后,对刘云龙也很客气。待明白刘云龙的来意后,以年老为由推辞了。

为能让孙奇逢南下讲学,刘云龙、骆时杰在孙奇逢家门口整整站立了3天,终打动了孙奇逢,答应中秋过后就率家人、弟子南下,到习武堂任教。

接着刘云龙迅速回到江南,直奔绍兴府蕺山,聘请刘宗周来习武堂任教。

刘宗周,万历六年(1578年)出生于绍兴,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进士。崇祯十四年(1641年)为吏部侍郎,不久升任左都御史,因上疏与朝廷意见不合,遭革职削籍。刘宗周回绍兴后,专心在蕺山授学,讲授《中庸》、《大学》、《孟子》、《朱子》,着有《第一义》、《乡约小相编》、《圣学宗要》、《孔孟合壁》、《五子连珠》等书。

刘宗周在绍兴讲学,早就听说过苏州府有个刘云龙,绍兴的很多厂矿也是刘云龙开办的。他见刘云龙亲自来聘请后,当即答应中秋后就启程赴苏州。

孙奇逢、刘宗周都是明代大儒,能熟练讲解《尚书》,因此刘云龙要花这么大的功夫请他俩出山,为习武堂的学生讲《尚书》。

刘云龙回到苏州后,金本高来找刘云龙。他一见刘云龙就大哭。

刘云龙忙问道:“金掌柜,咋回事呀?”

金本高就停止了哭泣,说道:“我的货被荷兰人抢了。”

“啥?”

“我运了一船棉布、绸缎去马尼拉,船刚过台湾海峡,就遇到了荷兰人的舰船,他们二话不说就把我的货抢了。”

“你没插郑芝龙给你的旗帜?”

“哪能呢。我向郑芝龙缴纳了税后,就在船头插上了他们给我的旗子。没成想荷兰人还是要抢。”

“你是怎么跑回来的?”

“我和好几个船员跳海后,正好遇到一艘郑芝龙的巡海船,才活了下来,不然可能连小命都没了,不是淹死就是被鲨鱼吃了。”

“这么说郑芝龙的人是知道这件事的?”

“是的。”

“他们怎么说?”

“他们说在海上被抢的又不是我一个?谁遇到荷兰人谁倒霉。”

“郑芝龙和荷兰人不是有协议的吗?荷兰人明着违反了协议,他也不愿管这个事?”

“听郑芝龙的人讲,荷兰人从来就没执行过协议。”

“这次你损失了多少?”

“有十几万两银子。”

“十几万两?那你这几年的生意不是白做了吗?”

“所以我伤心呀。你看有啥办法把损失补回来?”

“你要怎么补?”

“把钱要回来呀。”

刘云龙想了一下,说道:“你放心,我会让荷兰人加倍补偿你。”

“真的?”

“真的。不过要一个多月后。”

“好。那我现在怎么办?”

“等汛风期过后,继续把棉布、绸缎运到马尼拉去呀。钱不够的话,你去找我父亲,让他先借点钱给你。”

“行。”

这天,刘云龙给学生们上完课后,问孙云球:“你父亲在家闲着吧?”

孙云球说道:“他刚考中进士,在家除了料理家里的几百亩地,就是看书。”

“朝廷没让他去做官?”

“吏部让他去福州府任知府,他不愿去。他对官场看透了,对做官不感兴趣。”

“既然不愿做官,干嘛还要考进士?”

“为了表明他的学识不比别人差呗。你问这个干嘛?”

“你父亲不是做过莆田知县吗?我想让你父亲为我干。”

“为你干?他既不会做肥皂、镜子,又不会冶铁、炼钢,能做啥?”

“继续做官呀。不是做朝廷的官,是做我的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济州岛有赵永忠,库页岛有陈子雄,还有哪里能让他去管?”

“台湾岛。”

“台湾岛不是被荷兰人占着吗?”

“我把它打下来,不就是我的了吗。”

“你要与荷兰人开战?”

“再不把荷兰人赶走,还会有很多商人遭殃。可拿下台湾岛后,没人管理台湾也不行,所以我想到了你父亲。”

“你随便找个干事去管理不就行了吗?”

“台湾岛与济州岛、库页岛不同,那里不仅有土着,还有好多从福建过去的汉人。你父亲做过莆田知县,对福建的风情风俗比较了解,他去治理台湾的话,比较合适。”

“那你去试试吧。”

于是,孙云球就领着刘云龙来到虎丘山下的茶花村。

孙云球的父亲叫孙志儒,祖籍湖州。考中举人后,曾出任福建莆田县知县,因厌倦了官场的尔虞我诈,就辞官来到了苏州,在虎丘山下买了几百亩地。今年,官军把清军赶出北直隶后,他得以进京城参加殿试,竟然考中了进士。朝廷让他去福州府做知府,他就推托有病在身,硬是没去福州。

孙志儒一见儿子领着公子殿下来了,忙想下跪,被刘云龙一把拉住。

孙志儒让座泡茶后,问道:“不知公子殿下有何事来找我?”

刘云龙盯着孙志儒,说道:“有这么一块地方,里面生活着的都是大明的臣子,却被外国人统治着。”

“你说的是辽东?”

“辽东在北方,我说的那块地方在南方。”

孙志儒想了一会儿,说道:“你说的是台湾?还是郑和岛(今巴拉望岛)?”

“我说的是台湾岛。台湾在三国时期就已纳入了我国版图,可现在却被荷兰人统治着。”

“辽东也好,台湾也好,都是朝廷无能。”

“朝廷的事我不敢妄加评论。可台湾岛扼守台湾hai峡,不能一直被荷兰人占着。”

“是该把台湾岛拿回来,可你有这个实力吗?郑芝龙有几百艘舰船都不敢与荷兰人开战。”

“上次苏州卫只有5千人马就打败了阿巴泰的10万清兵。台湾岛上只有几千荷兰人,他们会是我的对手吗?郑芝龙是怕与荷兰人开战后,自己会有很大损失,所以不想与荷兰人开战。”

“那你不怕有损失?”

“即使我有损失,能把台湾岛拿回来,能让岛上的国人脱离苦海,我也愿意。”

“官府的人要是都能像你那么想,多为老百姓着想,朝廷就有救了。”

“可我拿下台湾岛后,需要个人去管理。”

“你的意思是......”

“你是进士,有足够的资格管理台湾岛。”

“你是代表吏部?”

“不,我只代表我,和朝廷无关。我相信你会让台湾岛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

“我来苏州也有好几年了,看见你为老百姓做了很多事。你啥时候拿下台湾岛?”

“等过了汛风期,我就要拿下台湾岛。”

“好。台湾岛终于快回到我们手中了,我先替台湾百姓感谢你。”

“先别感谢我,你还是先设想一下怎么治理台湾。”

“听说赵永忠在济州岛干的很好,我能去看看吗?”

“你可以去济州岛参观参观。”

“行。”

几天后,“苏州国医馆”在沧浪亭正式开学,由王象晋任“国医馆”馆长,冯梦龙任副馆长,冯梦龙说起的那几个名医,都愿来学校任教。特别是葛林、郑之郊、杨延海,听说刘云龙要延聘他们去做教授时,都不用冯梦龙说第二句话,当即表示“国医馆”什么时候开学,他们就什么时候到“国医馆”报到。

第一期招收了160名学生,其中100名是短期班的,学期只需半年,其余的学生是长期班的,学期需3年。

开学那天,刘云龙带着全体师生宣誓: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

这是后世每一个医生从业前都要说的誓言。

“国医馆”开学后,杨茹良也常常到学校给学生们上课,讲述用化工合成药来治疗坏血症、破伤风、肺痨、血吸虫病、鼠疫等疾病,也讲了用“甲硝锉”来治疗常见的牙疼、妇科病。后来在研制成青霉素后,也给学生讲述青霉素的功效。

“甲硝唑”就是后世的“灭滴灵”。牙疼、妇科的滴虫病都是由厌氧菌引起的,“灭滴灵”治疗由厌氧菌所致的病有奇效。

“国医馆”在教学的同时,也对外诊治病人,便于学生边学边实习。

喜欢再造汉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再造汉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