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再造汉明 > 第264章 开发楚科奇

再造汉明 第264章 开发楚科奇

作者:曲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9:48:06 来源:书海阁

第264章 开发楚科奇

在安东半岛的邬城(今勘察加岛乌斯基勘察茨克),200多名难民在20名安保士兵的保护下,正在开挖地基筑码头。这个码头建好后,将给路过的船只补充煤炭、淡水、粮食、蔬菜。在邬城北有一个直通安东河的大湖,湖面面积达500多平方公里,大家称这个湖泊为“安东湖”。在安东湖的东岸,也有300个难民在劳作,他们是在垦荒。邬城公社社长秦鲁平粗略地估计了一下,这块地方至少可开垦5万亩耕地。开采出来的耕地,明年大地解冻后,就能直接播种粮食。

在距邬城360公里的谷地,也就是刘云龙说的舒城(今堪察加半岛米利科沃),一艘蒸汽机船在岸边停了下来。首先走出船舱的是30名安保士兵,他们发现“安东河”(今堪察加河)两岸有好多棕熊在朝这里望着,似乎在想着这些新来的伙伴会不会和自己争抢河里的鱼?天空翱翔着身躯庞大的雕,它展开着长达2米的翅膀,在低空盘旋着,搜寻着地面、河面,不时地扑向水面,把正在抓鱼的棕熊吓了一跳。棕熊刚想冲上前,准备用爪子拍打水面上的雕,只见雕已从水里抓住了一条鱼,腾空而起。有的雕发现地面上的野兔后,就直冲而下,抓住野兔后又迅速飞起。

这种雕叫虎头雕,体长在1米左右,翼展可达2米多,体重在10公斤左右。因它的头部为暗褐色,且有灰褐色的纵纹,看似虎斑,因而称为虎头雕。虎头雕主要的食物是鱼、野兔、老鼠,有时也吃野鸭、大雁、天鹅、小海豹等。虎头雕广泛分布于西北太平洋地区,是最大型的猛禽。

安保小队长项传鹏确认周边安全后,向船上的其他人员示意可以下船了。同时让带有小孩的难民护好自己的孩子,避免空中的虎头雕袭击孩子。

勘探队小队长游来友带着2个队员走出了船舱,他的身后是由邓云根带领的150名难民。

难民们从船上卸下带来的物资,安保小队长项传鹏带着邓云根找寻合适的地方搭帐篷。游来友和2个队员领着十几个难民,拿着铁锹、铁镐开始刨开脚下的砂土,试探着砂土下面有没有金子。几个难民看着长满了野草的地面,心想这个下面会有金子吗?既然让我们挖,那就挖吧。

司炉工温海根见大家都上岸后,就提着一个铅桶来到河边,准备给蒸汽机加水。这里的河水很清,都能清晰地看见河里游动的鲑鱼。他刚想用铅桶从河里舀水,发现河里似乎有一块黄灿灿的石块,觉得好奇,就伸出手把石块捞了起来。石块的一半呈灰白色,似乎是石英石,另一半是呈金黄色。他把石块在手里掂了一下,觉得分量蛮重的,心想这不会就是刘总要找的金子吧?于是他拿着石块,来到了游来友身边,问道:“游队长,你看这是不是金子?”

游来友接过温海根递过来的石块,仔细一瞧,忙问道:“你在哪里找到的?”

温海根指了指河里,说道:“就在河里找到的呀。这是金子吗?”

游来友说道:“对,这就是金子。走,我们去看看。”

游来友跟着温海根来到河边,朝河水里望着,透过游来游去的鲑鱼,发现河底有好多金灿灿的石块、石子。

船老大也发现了水下的异常,脱下外衣外裤,扑通一声就跳进了河里,把河底的几块石块、石子摸了上来。

游来友把船老大摸上来的石块、石子看了看,说道:“这些都是金子。”然后指着河的两岸,坚定地说道:“这里肯定有砂金矿。”

温海根问道:“既然河里就能捞到砂金块,为啥岛上的土着没来捞?”

游来友说道:“也许今年冰雪融化后形成的凌汛,把掩盖在金块上的泥土冲走了,土着人还没看到。”

几个难民听说河里已发现有金块后,拼命地往下挖着,砂坑挖到1人多深时,发下坑里果然有金粒。于是难民们挖得更起劲了。

挖了2天后,游来友初步估算了一下,这段长2公里、宽500米、厚9米(面层约1.6米)的矿段,砂金矿品位在1.6克/立方米,如计入难以发现的细微金,砂金矿品位当在2.0克/立方米左右,也即这一段砂金矿的黄金储量在15吨左右,妥妥的大型砂金矿。

在后世的二十世纪中叶,俄罗斯开始开采堪察加河叶利佐沃的砂金矿,到二十一世纪初,共开采了200多吨黄金,且一直到现在还在开采中。

邓云根问游来友:“是先淘金还是先垦荒?”

游来友说道:“你是社长,该怎么做由你说了算。”

邓云根心想,尽管这个地方可开垦10多万亩耕地,还是先淘金吧,垦荒的事,就由后续到来的难民来做。于是他下令第一批难民全部都淘金。

在安东半岛东北部的“石浦”(今科尔夫),易容彪矿长正在指挥装药工撤离。

10天前,易容彪带着200多个难民来到了这里,这些难民今后就是石浦煤矿的矿工。随矿工来到这里的勘探队,随机找了几个地方下钻后,很快就发现了煤矿,在煤矿区发现地下2米多就有煤炭。4天后就基本确定了煤矿区。但要整体挖掉煤层上覆盖的土层,比较困难,因为下面是冻土层,因此易容彪决定用带来的炸药炸开覆盖层,然后再挖走土层,这样就能开采煤炭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首次爆炸区域长50米,宽15米。随着一阵轰隆声,土层被炸松了。矿工们开始挖除炸松的土壤。今后这里开采的煤炭,除了用于路过本地的船只补充煤炭外,还将运往南部530公里远的邬城。

易容彪开采的石浦煤矿,在后世就是俄罗斯勘察加科尔夫煤矿。科尔夫煤田就在海岸边,煤炭储量为4.4亿吨,有2个大煤矿,分别是科尔夫煤矿、季里奇基煤矿。科尔夫煤矿有好几个煤层,上层煤炭是褐煤,下层的煤炭是烟煤,可以炼焦。

在石浦湾(今科尔夫湾)东岸的练塘(今勘察加岛奥柳托尔斯基)东北方向14公里的地方,蔡宝泉正带着几个勘探队员在钻孔。他们是前几天才从石浦赶到这里的。在刘云龙留给平步青的图纸上,这里有汞矿。

中国的汞矿首先在贵州、湖南发现,由于开采的矿砂都要运到湖南西部的辰溪,再转销全国各地,辰溪成了汞矿的主要集散地,所以中国人把汞矿石称为“辰砂”,有时又称为“朱砂”、“丹砂”。后来在陕西旬阳也发现了大型汞矿,因此中国的大型汞矿集中在贵州、湖南、陕西。浙江昌华也有汞矿,但储量远不如贵州、湖南、陕西的汞矿。昌华汞矿中开采的含汞叶腊石被称为“鸡血石”,是一种名贵的“印章石”。开采汞矿时,不是都能遇到“鸡血石”的,有的矿工可能开采了10年汞矿也遇不到一块“鸡血石”,可见“鸡血石”有多名贵!

用混汞法冶炼金银时需要用到汞,即水银。特别是在淘金过程中,为了得到砂金矿中的细微金,在氰化法发明前,必须用到混汞法。

尽管大华公司已能生产氰化物,但随着大量金矿的开采,氰化物产量远远跟不上,而且不是所有的金矿都能掌握氰化法炼金,所以刘云龙决定开采安东半岛的汞矿。开采的汞矿还将用于生产氯乙烯的催化剂。

根据计划,蔡宝泉勘察完“练塘”的汞矿后,交给来这里的难民开产,自己再去离汞矿5公里远的地方勘察,在刘云龙的图纸上,那里有“铂矿”。然后再赶到“石浦”西南120公里的“横沙”(今勘察加岛东海岸卡拉金湾的阿纳普卡),那里也有一个汞矿。

在后世,俄罗斯位于勘察加岛奥柳托尔斯基的汞矿、铂矿分别称为“奥柳托尔汞矿”、“科里亚克铂矿”,位于阿纳普卡的汞矿称为“阿纳普卡汞矿”。“奥柳托尔汞矿”和“阿纳普卡汞矿”的水银储量为5000多吨,“科里亚克铂矿”是1992年开采的,年产铂金属3吨。

在楚科奇半岛的董浜(今俄罗斯楚科奇白令戈夫斯基)、海头(今俄罗斯楚科奇阿纳德尔),也有几百名煤矿工人在拼命地开挖着被炸松的土层。挖走这些土层后,就能开挖下面的煤炭了。有了这2个露天煤矿,今后沿着安东半岛东海岸、楚科奇半岛东海岸行驶的船只将很容易补充煤炭。

有了海头煤矿,除了今后可给航行于北冰洋的蒸汽机船补充煤炭外,还能给航行于海头河(今阿纳德尔河)的船只补充煤炭。船只深入海头河后,还能开采楚科奇内陆海头河两岸的矿产。

在后世,俄罗斯楚科奇白令戈夫斯基有“方久什金煤矿”,煤质为气煤、肥煤,可用于炼焦,矿区就在海岸边。前苏联解体后,随着大批俄罗斯人离开,“方久什金煤矿”处于半闭矿状态,后来中国某公司及澳大利亚某公司合股参与开发了该煤矿。由于白令戈夫斯基港是个不冻港,全年可以开采煤炭。

在白令戈夫斯基北220公里的阿纳德尔有煤田,煤炭储量达1000亿吨,共有三个矿区,分别为阿纳德尔煤矿、乌戈尔煤矿、埃利杰儿煤矿。阿纳德尔位于阿纳德尔河河口,河床宽度达6公里,从河口溯流而上,潮水时河床宽度可达4公里,退潮时,河床宽度也有3公里。河口处,遍布苔原植物,从河口进去2公里后,河流两岸长满着柳林。夏季,500吨级的船舶在阿纳德尔河可通航570公里,其中下游可通航千吨大船,但阿纳德尔河的上游,由于河谷狭窄,水流喘急,坡降比大,无法通航。

在楚科奇半岛东海岸的东外沙(今楚科奇基瓦克),船上的安保队长于永苏看到海滩上躺满着海象,粗略估计这块海滩上至少有3千头海象。这些海象身体庞大,长着两枚长长的牙,正因为有这枚长牙,才被称为海象。不过海象与陆地的大象不同,它的四肢已退化成鳍状,在陆地上无法像大象那样步行,得靠后鳍与獠牙共同作用,才能匍匐前行,显得十分笨拙。但在海水中靠着流线型的身体、发达的肌肉以及强有力的鳍状肢,则行动自如,非常机敏,用后肢推进,前肢转弯,时速达24公里,可潜至70米以下的深度捕食。成年雄兽体长3.3-4.5米,体重1200~3000千克,雌兽较小,体长一般为2.9-3.3米,体重600~900千克。海象的平均寿命在30年以上。随着船舶靠近海岸,于永苏看到海象群的边缘竟然站起了三个人来。这些人看见有船靠岸后,开始向内陆跑。他们都是在这一带生活的爱基斯摩人,也叫因纽特人,今天是来捕捉海边的海象的,他们刚刚杀死了一头海象,在闷着头剥皮、割肉,所以才刚刚发现有人来。楚科奇半岛的北部居住着爱基斯摩人,他们不会造船,平时也很少见到船,他们不知道来者究竟是何人,于是都跑开了。

船靠岸后,于永苏刚想登岸,突然看到一头白白的熊慢腾腾地朝海边走来,正在晒太阳的海象一阵骚动,开始向海里逃跑,但这些海象的行动速度太慢了,哪里能快过北极熊?只见这头北极熊一口咬住一头小海象,把它拖离海象群,然后慢腾腾的吃了起来。等到这头北极熊开始吞食小海象时,刚刚还骚动的海象却都停了下来,除了小海象的父母发出公牛样的吼声外,其它海象都若无其事地继续晒太阳。大概它们知道北极熊吃了这头小海象后,至少四五天内不会再骚扰他们。

于永苏告诉队员们,刚刚爱基斯摩人人杀死的那头海象不能动,那是他们的食物。尽管这里有数千头海象,但那头死了的海象就是他们的财产,你碰了那头死海象,就是他们的敌人,他们会攻击你。他关照完后,找了块空地,让安保队员们把船上的物资卸了下来。

于永苏和30个队员要在这里建基地,这个基地建成后,沿安东半岛东海岸、楚科奇半岛东海岸的基地就全部完成了。今后这个基地就是进出北冰洋,并东去阿拉斯加苏厄德半岛的门户。

在楚科奇半岛最东端的“成山角”(今杰日尼奥夫角)海角,宋民洲也正带着30多个战士准备上岸。他们将在这里建立一个据点。

“成山”海角位于楚科奇半岛的最东边,历史上于16si8年由俄罗斯谢苗·杰日尼奥夫率领的远征队发现,因此被俄国人命名为“杰日尼奥夫角”。

宋民洲站在船上,在望远镜里看到海岸边有几万头海豹、海象正在逃往大海,还有几百头北极狼、几头北极熊正在追逐着海豹、海象,其中十几头狼似乎正在围攻三个爱基斯摩人。

这些海豹、海象吃饱喝足后,原本在沙滩上晒太阳,谁料来了三个爱基斯摩猎人。它们骚动一阵子后,见人类抓住了几头海象、海豹后,知道自己没危险了,刚刚平静下来,又来了几百头北极狼、几头白极熊,它们只得又向海里逃跑。跑得慢的都成了狼和熊的美餐,狼群发现有人后,分出十几头狼围攻三个爱基斯摩猎人。

三个猎人都背着弓箭,手里拿着猎刀围城一圈,与十几头狼对峙着。狼群也盯着三个猎人,只要一发现破绽,就会扑向猎人。

宋民洲忙率领大家跳下船,涉水上岸,朝狼群奔去。

狼群发现又有很多人来后,丢下正在啃食的食物,朝宋民洲等人跑来。这些狼群哪里是安保士兵的对手,几阵枪响后,被击毙了30多头狼,狼终于感到害怕了,呼啸着跑开了。

北极熊对来人视而不见,继续啃食着到嘴的食物。当然,如它敢进攻人类,那海滩上躺着的死狼就是它的下场。

三个猎人见狼群跑开后,因不知道来者是敌是友,仍然围在一起不敢动。

宋民洲朝他们摊开双手,表示自己对他们没恶意,然后让手下把船上装运的物资搬下来。

三个爱基斯摩猎人见来者没攻击他们的意思,就继续剥海豹皮、海象皮,把海豹肉、海象肉一块一块的割成快。

后来,宋民洲他们和这一带的爱基斯摩人成了好朋友。

士兵们把船上的物资搬上岸后,开始建基地。控制了成山角,再与楚科奇海峡对岸的“覃斗”(今威尔士王子角)配合,就能封锁楚科奇海峡。

陈子雄的下一步计划就是从安东半岛的邬桥(今勘察加乌斯季勘察茨克)沿着阿留申群岛东进,开发阿拉斯加。

喜欢再造汉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再造汉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