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再造汉明 > 第286章 安不纳岛

再造汉明 第286章 安不纳岛

作者:曲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9:48:06 来源:书海阁

第286章 安不纳岛

桑欣将军在西贡与李贤的部队对峙时,刘云龙、刘静逸正在安不纳岛。

“安不纳岛”即后世的纳土纳大岛,面积2000多平方公里,几乎有20个太湖西山岛那么大,其距婆罗洲岛250公里。东汉时期杨孚写了一本《异物志》,这是专门记录周边国家和地区风土人情、自然环境的一类书籍。

在《异物志》中,杨孚写道“涨海多崎头,水浅多磁石”,就是说这个地方岛屿很多,是个群岛,而且有很多海拔不低的岛屿。该海域水很浅,到处都是暗礁。“磁石”即磁铁,说明岛上磁铁矿很多。

“安不纳岛”曾被大明称为“万生石塘屿”。三宝太监郑和七下西洋时,郑和舰队一直将该岛作为中转站。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归国后,向朝廷请示是否放弃驻守“万生石塘屿”?明宣宗考虑到该岛是南海的重要门户,当即赐字“万生屿,安不纳”。此后,以曾沅芳为首的一批船工,奉皇帝御旨在岛上居住了下来,后奉旨将“万生石塘屿”改名为“安不纳岛”,将周边的200多个岛屿统称为“安不纳群岛”。朝廷在“安不纳岛”设置了县,第一任县令就是曾沅芳。

船工在“安不纳岛”居住下来后,因岛的东部有个盆地,就在岛上种植水稻、热带作物。他们不仅是航海高手,也是造船专家,于是不少人经商来往于祖国大陆、渤泥、苏禄、马来半岛、爪哇岛。由于岛上的居民都不用纳税,因此岛上居民的日子过得蛮滋润的,几乎没贫困户。曾沅芳家族的地位很高,其妻子90岁时还享有崇高声誉,被尊称为“曾母”。

安不纳岛西面的群岛被称为“曾母西群岛”(即今印尼的“阿南巴斯群岛”)。

安不纳岛南面的群岛被称为“曾母南群岛”(即今印尼的“淡美兰群岛”)。

刘云龙、刘静逸带领舰队离开河仙镇,航行了830公里后,来到了“安不纳岛”。还没靠岸,刘静逸就向刘云龙报告,港口发现有荷兰人的舰船。

荷兰人为了方便他们的舰船、商船进出中国南海,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在“安不纳岛”建立了基地,但还没占领“安不纳岛”。

历史上,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后,荷兰人退出中国南海。南明几百残兵和几百家属不愿意接受满清统治,就逃到了安波那岛,张杰绪在岛上建立了王国。张杰绪去世后,内部发生纷争,荷兰人趁机于1740年荷兰人占领了安不纳岛。荷兰人占领安不纳岛后,因岛民是不纳税的,这是荷兰人所不允许的,就把它改名为“安波纳岛”。后来又认为“安波纳”与马鲁古群岛的“安波纳”同名,遂又将其改为“纳土纳”。

刘云龙一听岛上有荷兰人的舰船,二话不说,就下令消灭岛上的荷兰人。

刘静逸用2发炮弹把荷兰人的1艘四级军舰送到了海底,登陆后将基地内的荷兰人全部俘虏了。

安不纳岛的岛主叫盛鼎文,他住在岛东南部的巴东。

盛鼎文尽管是岛主,可岛上不仅有荷兰人,还盘踞了几股海盗。

在南海猖獗的海盗,除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郑芝龙这几股兵匪合一的海盗外,主要是日本人、苏禄人、武吉斯人和其它华人的海盗。

日本闭关后,海外的很多日本武士不是做了雇佣军,就是做了海盗。

苏禄人海盗自然是来自苏禄群岛。

武吉斯人海盗主要是来自苏拉威西岛。

其他华人海盗主要是来自大明的广东、福建。

盛鼎文看到荷兰人以及这些海盗,就头疼的要死。荷兰人要求岛上所有进出的物资必须经过他们同意才能放行,俨然代替自己成了岛主。自己没军队,郑芝龙的舰船也只是偶尔来几次,来了还不如别来,来一次岛民就要遭殃一次,因此他拿岛上的荷兰人、海盗们一点办法都没有。他在公馆里听到海边传来几声炮响后,出来一看,荷兰人的军舰消失了,不久就看到了几百个身穿蓝色制服的人,持着枪登陆,冲进了荷兰商馆,把里面的荷兰人全部俘虏了,不听话的直接砍了。他上前一打听,才知道是朝廷派来的人。

刘云龙登岸后,听说盛鼎文是岛主,就让他介绍岛上的情况。盛鼎文就把岛上几股海盗的情况说了一下。

随后,盛鼎文就看到那些穿蓝色军服的人,离开港口,去清剿岛上的海盗了。自己还被告知,今后未经允许不许离岛。

盛鼎文心想,这算怎么回事?难道自己成了囚犯?可去年来到岛上的一些新居民看到这支军队的头目后,竟然对他顶礼膜拜,视他为救命恩人。

这些新居民是当年借了刘云龙的几两银子后,被高柄兴带到这里的。当初要不是有他借的几两银子,说不定就活活饿死了。你说他们对刘云龙能不感恩涕零吗?已赚钱的人赶紧把所借的钱还给了刘云龙,没钱的人也赶紧和刘云龙打招呼,问能否等赚到钱后再还钱?对于家境困窘的人,刘云龙怎么可能去催他们还钱呢?在巴东,刘云龙指着地图告诉刘静逸:“安不纳岛距淡马锡560多公里,距河仙镇830多公里,距西贡800多公里,距婆罗洲岛只有250多公里。今后你要派舰船长期驻扎在这里。南海是我大明的门户。你把他守好了,今后任何外国舰船就再也不敢在南海肆意妄为,我国的侨民和商人可以放心地来往于东南亚。”

“不还是有郑芝龙舰队吗?”

“你以为郑芝龙手上干净?他明着是大明的舰队,暗地里也干着海盗的勾当,而且与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兰人互相勾结。”

“郑芝龙私通外国?”

“什么私通?都已经是明着和他们勾搭了。当年荷兰人是怎么去了台湾的?你以为当年荷兰人是真被郑芝龙打败的?是福建官员瞒着朝廷与荷兰人谈判后,荷兰人才去了台湾。”

“荷兰人让出了小小的澎湖列岛,却占领了几万平方公里的台湾,福建官员也太傻了吧?”

“福建官员是想让荷兰人去进攻台湾岛上的海盗。”

戚继光抗倭后,大明陆地上的倭寇被剿了个干净,只剩下了台湾岛上几股倭寇。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沈有容先后三次进入台湾,剿灭了岛上的倭寇,可惜朝廷并没有在岛上驻军,台湾岛又被几股海盗所控制。由于明朝自郑和下西洋后实行海禁,大明水师逐渐凋落,到了万历年间、天启年间,大明的水师的质量还不如海盗,朝廷对躲在台湾岛上的海盗一点办法都没有。这些海盗中,又以郑成功为最大的海盗集团。

荷兰人占据澎湖列岛后,大明数次举兵攻打都以失败告终。天启三年(1623年),福建官员派人与荷兰人谈判,提出如荷兰能放弃澎湖列岛的话,可以迁往台湾,还允许两国进行通商。福建官员的设想就是想让荷兰人去对付躲在台湾岛的海盗。福建官员提出的条件遭到荷兰人拒绝后,朝廷不得不再次举兵,出动了200多艘舰船、数万士兵进攻澎湖列岛,而荷兰人只有13艘舰船、900多人。双方激战18个月,荷兰人陷入了孤立无援的绝境,大明也花费了近20万两银子。僵持不下时,双方再次谈判,最终达成了之前的条件。天启四年(1624年)荷兰人撤离澎湖列岛,转而进攻台湾。

“郑芝龙打不过荷兰人才投靠朝廷的?”

“对。荷兰人去了台湾后,岛上的海盗哪是荷兰人的对手?郑芝龙看到荷兰人轻松灭了岛上的几股海盗后,不得不寻求靠山,于是在崇祯元年(1628年)接受了朝廷的招安。朝廷册封他为‘五虎游击大将军’,此后郑芝龙的部队发展到了3万多人,船只也有了上千艘。”

“后来郑芝龙就与荷兰人共同在海上收税?”

“对。”

“那郑芝龙也太傻了吧?”

“不是郑芝龙傻,是他太聪明了。郑芝龙退出台湾来到厦门后,知道凭自己的实力奈何不了荷兰人,但又不想失去海上经济,就主动与荷兰人进行谈判。荷兰人一看郑芝龙投靠了大明朝廷,背后有朝廷撑腰,如硬要与郑芝龙冲突的话,也得不到多少便宜,就同意与郑芝龙签订了为期3年《自由贸易协定》。谁知崇祯二年(1629年),郑芝龙的部下李魁奇趁郑芝龙去福州的时候,带领一大批郑芝龙的部属叛变,占领了厦门。郑芝龙为了夺回厦门,向荷兰人借兵。崇祯三年(1630年)荷兰人就出动了舰队,并纠集了投靠荷兰人的原台湾岛的另一股海盗钟斌,帮助郑芝龙夺回了厦门。郑芝龙为了答谢荷兰人,与荷兰人重新进行了谈判,签订了新的《自由贸易协定》,不仅答应每年向荷兰人供应货物,还允许荷兰舰船可随意出入台湾海峡,双方同时在海上收取关税,甚至允许荷兰人可进入厦门自由贸易。”

“朝廷竟然会允许郑芝龙这么干?”

“尽管朝廷实行的是海禁政策,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兰人、英国人来到中国后,朝廷自己没有强大的水师去防备这些西洋人,不得不依靠郑芝龙的水师,因此当时的福建巡抚熊文灿就默许了郑芝龙与荷兰人签订的协议。崇祯六年(1633年)新任福建巡抚邹维琏认为郑芝龙只是一个游击将军,根本不能代表官府,所以不认可郑芝龙与荷兰人签订的协议。于是在当年的7月—10月间爆发了料罗湾海战。海战中,荷兰人出动了21艘舰船,纠集了海盗刘香向厦门发起了进攻,福建方面出动了150艘舰船进行反击,击沉了‘布鲁克海文号’(Brouckerhaven),俘获了‘斯罗特迪克号’(Slooterdijck)。料罗湾海战胜利后,郑芝龙派人安抚荷兰人,并承诺继续履行之前与荷兰人达成的协议。崇祯九年(1636年)朝廷任命郑芝龙为福州都督后,掌握了更大的权力,台湾海峡成了郑芝龙的内湖,独享了朝廷在南海的贸易之利。”“打赢了,还继续履行协议?”

“这就是郑芝龙的聪明之处。你想呀,葡萄牙人驻扎在澳门,荷兰人驻扎在台湾,郑芝龙就有了足够的理由向朝廷提出扩充水师,可朝廷又没钱,只得允许郑芝龙在海上对商船收税。”

“既然荷兰人可自由出入台湾海峡,郑芝龙的舰队可自由出入马六甲海峡吗?”

“郑芝龙的船队没法自由出入马六甲海峡,他的船队一般也不经过马六甲,他去暹罗购大米时,船舶只进入暹罗湾。”

“这不公平呀。”

“凭郑芝龙的装备,能要来公平吗?”

“这倒也是,料罗湾海战,郑芝龙出动了150艘舰船,也只击沉了1艘荷兰舰船。”

“记住,没有实力,就没有公平。”

“记住了。英国人也来过我国?”

“来过呀。崇祯十年(1637年)8月,威德尔船长率领6艘英国舰船到过广东的虎门,双方还大动干戈。”

“我们打赢了?”

“输了。”

“输了?”

“虎门炮台有44门大炮,可都是发射重1磅的小炮,对英国舰船一点伤害都没有,炮台都被英国人占领了,你说这一仗不是打输了吗?”

“那为啥英国人没占领虎门呢?”

“此次英国人来中国,主要是想通商,没想着要占领地盘。后来,英国人就与广东官员达成了协议,同意英国人像葡萄牙在澳门一样在虎门建立商馆,英国人每年向朝廷上交2万两银子、4门火炮、50支火枪。”

“后来呢?”

“后来英国国内爆发了内战,英国人至今都没腾出手来在我国建立商馆。”

“原来如此。可郑芝龙与荷兰人达成协议后,海上航行的一艘船岂不是要交2次关税?”

“不。根据郑芝龙与荷兰人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凡经过台湾海峡、南海的商船,向郑芝龙缴纳了关税后,只要插上一面‘郑’字旗,通常情况下荷兰人就不再拦截。同样,凡由荷兰人收取关税的商船,只要插上一面荷兰人的旗帜,通常情况下郑芝龙也不拦截。”

“那金本高怎么会被抢的?”

“金本高船上装运的都是高价值的茶叶、棉布、绸缎,利润率都在200%以上,估计被荷兰人看中后,就遭抢了。”

“那今后我们的船遇到郑芝龙舰队拦截的话,咋办?”

“郑芝龙舰队目前还不敢公然与朝廷对着干,因此还不会拦截我们的船。”

“那要是与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军舰相遇呢?”

“要是他们敢拦截的话,就摧毁他们。记住,万一打不赢,也绝对不能让他们俘获我们的舰船。”

“自沉?”

“凿破船底自沉也好,或用炸药炸沉也好,目的是不让他们掌握蒸汽机的秘密。因为我们是不会向他们出口蒸汽机的。”

刘静逸说道:“懂了。这个岛有矿产吗?”

刘云龙说道:“有呀。东汉时期杨孚写的《异物志》上就说过,‘涨海崎头,水浅而多磁石’,说明这个岛上有磁铁矿。”

“要开采吗?”

“到时让勘探队来勘查一下,探明位置、储量后就可以开采了。”

“听说你还准备成立三发分公司、三宝颜分公司?”

“不仅是这2家分公司,还有台湾分公司,分别由苏敏杰、凌云霄、查长根担任干事。”

“既然查长根做了台湾分公司干事,为啥还要让孙云球的父亲做知府?”

“查长根是管理公司事务,孙志儒是管理整个台湾岛的政务,不一样的。”

“我这个管辖范围太广了,没那么多人手来保卫这些矿山、田产呀。”

“是很广,所以你的责任很大。至于人手不够,过一阵子会给你补充的。”

自大华公司决定由刘静逸担任安保公司南海分公司的指挥后,他一直以为自己是被发配到南海来的,现在听到刘云龙这么说后,才知道自己身负重担,于是他问道:“我们什么时候与荷兰开战了?”

“十月中下旬。”

“啊,这么快?”

“我给了荷兰人一个月的时间,估计他们不会轻易撤离台湾的。荷兰人将在几天后派出舰船进攻金边,到时候我们去帮助柬埔寨灭了这支小舰队。然后出兵夺回台湾,占领马六甲。”

“荷兰人要进攻金边?”

刘云龙就把历史上荷兰想垄断金边的对外贸易,从而发生的“柬荷战争”告诉了刘静逸。

于是就有了3艘“海盗”船闯入湄公河,击沉4艘荷兰舰船的故事。

荷兰的巴达维亚总督范迪文在收到驻台湾的荷兰军队遭到军事威胁后,派出的这4艘舰船原准备在让金边屈服后,再转进台湾。谁知这4艘军舰在湄公河里被刘云龙全歼。

历史上,1644年春节荷兰人又派出了一支舰队进攻金边,想迫使柬埔寨就范,因刘云龙的到来,荷兰人已没机会在东亚、东南亚立足了。

喜欢再造汉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再造汉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