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再造汉明 > 第294章 南风行动(一)

再造汉明 第294章 南风行动(一)

作者:曲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9:48:06 来源:书海阁

第294章 南风行动(一)

攻下台湾后,刘云龙让“铜陵号”、“贵池号”留守台湾岛,又率领舰队赶往琼州府海口港。

途中,“唐太宗号”舰长王宗庆问刘云龙:“荷兰人有那么多的火器,他们的火药是哪来的?”

刘云龙告诉王宗庆:“一开始,荷兰人的硝石来源和英国人、法国人的一样,采用的都是‘硝田法’。”

“硝田法?”

“就是找一块平整的地作为硝田,挖除田里的石头等杂物,然后在地里挖掘一些地窖、坑洞,再往田地里埋入麦秸、落叶、烂布等易腐烂的东西,之后往挖好的地窖、坑洞中放入石灰和水,让太阳暴晒几天,以提高土壤的温度。硝田晒几天后,再在地表覆盖麦秸、衣被等来保温,给硝田创造一个适合硝化细菌生长繁殖的环境。接着把收集的粪尿浇灌在地里,一般过了10个月后,在硝化细菌的转化下,这块硝田里就会出现大量的钾硝石。这时再把钾硝石挖出来后,掺入草木灰浸水冲泡,最后再熬硝就获得了结晶的硝酸钾。”

“这和我们的抠肥差不多吗?”

“我们的抠肥利用的也是细菌呀。”

“后来呢?”

“后来,他们从摩洛哥、乌沙里(今沙特阿拉伯)、印度采购了大量硝石矿,再加上自己的‘硝田’,他们就有了足够的钾硝石。”

“原来如此。”

很快,刘云龙回到了海口港。

刘静逸已从“安不纳岛”赶到了海口。从苏州补充来的“旌德号”、“青阳号”、“南陵号”、“郎溪号”已停泊在港口内,这4艘舰船的舰长分别是韩大章、盛谦儒、翁茂南、孙燧。还有6艘士兵运输船,运载了1200名士兵来到了海口。

在余国祯安排的会议室里,挂着一张很大的东南亚地图,会议室里坐着刘静逸、蒋如锦、邵锐、茅文毅、王汝舟、韩大章、刘棠济等人。

刘云龙指着地图向大家介绍着苏门答腊岛、爪哇岛、马来半岛、婆罗洲岛、棉兰老岛、苏拉威西岛、摩鹿加群岛的有关情况。

介绍完情况后,刘云龙说道:“我们已帮助柬埔寨人歼灭了闯入湄公河的4艘舰船,全歼了台湾岛上的荷兰人,但我们必须立即南下,赶在荷兰人得知消息前,消灭安汶、巴达维亚、马六甲的荷兰人,否则在这几个岛上的华人会遭到荷兰人的集体屠杀。”

刘静逸站起来说道:“保证完成任务。”

刘云龙说道:“这次行动的代号叫‘南风’,只有消灭了这几个岛上的荷兰人,我们的淡马锡分公司、三发分公司、三宝颜分公司、安纹分公司才能顺利开张。”

刘静逸一听,忙问道:“我们又要成立新的分公司啦?”

“我们打下了这些地方,当然要有回报。我已向总部建议成立这四家分公司,并建议了这四个分公司的总干事人选。”

“三宝颜不是被西班牙人控制着吗?”

“等你干掉荷兰人,苏禄苏丹国、马京达瑙苏丹国的人就会看到希望,等他们联合起来赶走三宝颜的西班牙人,三宝颜分公司就能开张了。”

“那得等多久?”

“不会等多久的,估计半年左右吧。”

刘静逸想了半天,才算悟出点道道来。

会后,刘静逸舰队带着大批装载有煤炭、粮草、弹药、步军的船只离开海口,开始南下。

刘云龙没有南下,而是在“昆山号”、“黟县号”的护送下回了苏州。

蒋如锦在送行时,问刘云龙:“为啥你急于会苏州?”

刘云龙说道:“今天已是十一月二十五日了,我老婆快生孩子了,你说我急不急?”

蒋如锦忙说道:“啊?嫂子要生了,那确实得赶回去。”

当然,刘云龙还有其它的原因。

如历史轨迹没变化的话,李自成已于十月六日(11月16日)攻陷潼关,孙传庭战死,十月十二日攻克西安,十一月四日攻克延安,十一月十四日举办了“大顺”政权第一次科举考试,即将进攻榆林。过了春节,李自成就要在西安称帝,然后渡过黄河进攻北京。

张献忠已于九月攻陷了永州,再过几天将进攻抚州。一旦大明在南方的军队挡不住张献忠,大华公司在德兴一带的活动就会受到威胁。

十一月在天津爆发了鼠疫。鼠疫在数周内蔓延到了北直隶、陕西、河南、山东,并向全国扩散。历史上这一次爆发于天津的鼠疫,导致全国数百万人死亡。

刘静逸制定的作战计划是首先进攻在马鲁古群岛的荷兰人,再进攻爪哇岛的巴达维亚,最后消灭马六甲的荷兰人。按照刘静逸舰队的船速,即使大华公司在马鲁古群岛、爪哇岛击败荷兰人后赶到马六甲,马六甲的荷兰人说不定还没得到消息。

在南下途中,刘静逸回想这出发前刘云龙对摩鹿加群岛的介绍。

摩鹿加群岛,中国民间称为“香料群岛”,明代官方将香料群岛称为“美洛居群岛”。16世纪欧洲人发现摩鹿加群岛后,将摩鹿加群岛称为“马鲁古群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岛上居民主要有沿海的来自马来半岛的马来人和内陆的阿富人,还有一些少数土着民族,如居住于特尔纳特岛的特纳坦人、居住于蒂多雷岛的蒂多尔人、居住在巴占岛的巴占人,还有散居在摩鹿加群岛的马苏亚内人、托古蒂尔人。居住于内陆森林的阿富人属于猎头族;居住于特尔纳岛的居民被称为马苏亚内人,是游牧民族;托古蒂尔人是渔猎民族。马鲁古群岛的诸多YSL苏丹国都是马来人建立的。

正统五年(1440年),随着马来人的到来,YSL教从马六甲传入马鲁古群岛,马来人曾在特尔纳特岛建立了干那底苏丹国、在蒂多雷岛建立了帝多列苏丹国、在巴占岛建立了巴赞苏丹国、在查伊洛洛岛建立了查伊洛洛苏丹国等几个YSL国家。

在葡萄牙人到达马鲁古群岛之前,尽管班达海沿海地区也已YSL化,但没有出现苏丹国,而是实行由富人阶级合议管理的寡头政治,他们与岛内陆的土着相互争夺土地和水。

摩鹿加群岛的查伊洛洛岛、特尔纳特岛、蒂多雷岛、马基安岛、班达群岛盛产肉豆蔻、丁香、胡椒、肉桂等香料,其中的丁香是特尔纳特岛、蒂多雷岛、查伊洛洛岛北部特有的香料。特尔纳特岛、蒂多雷岛分属2个苏丹国,都盛产丁香。

而班达群岛盛产肉豆蔻。肉豆蔻是一种常绿小乔木,在赤道地区绵绵不断的雨水滋润和炙热阳光烘烤下,肉豆蔻果实随着时间一天天发育,逐渐成熟,变得如杏大小。成熟后的肉豆蔻果实会开裂成两瓣,露出里面深棕色硬质闪亮的种子,在种子的表面,裹着一层鲜红醒目的如丝络般的肉质假种皮(肉豆蔻衣)。肉豆蔻种子和肉豆蔻衣都可用来提取香料。

很久以前,摩鹿加群岛的土着就向阿拉伯人、波斯人、马来人、中国人出售肉豆蔻。阿拉伯人又将肉豆蔻通过埃及、波斯、意大利销往欧洲。销往欧洲的香料都被威尼斯商人控制。阿拉伯人向欧洲出售肉豆蔻时,对产地是严加保密的,为了防止欧洲人种植肉豆蔻,阿拉伯人将肉豆蔻种子用石灰浸泡后,不让种子发芽,因此欧洲人只知道肉豆蔻,却不知道产地,更没法引种肉豆蔻。

肉豆蔻在欧洲的价格近似于黄金,拥有的肉豆蔻与拥有的财富划等号,曾有“1磅(0.45公斤)肉豆蔻可换7头牛”的记录。尽管价格昂贵,但依然是供不应求。

欧洲人为啥那么热衷于香料呢?这种香料不仅仅是为了食用,还为了遮掩难闻的味道。中世纪的欧洲,无论是城市、宫庭、城堡,以及人身上散发出的狐臭味,都不太友好。城市市民拥有自由泼粪的权利,经常洗澡在当时的人看来会招来恶鬼或瘟疫。这些臭味既然无可消除,最佳手段便是思考如何遮掩。肉豆蔻、丁香和肉桂等热带香料散发出的的气味几乎可以掩盖所有的臭味。尤其是,在没有冷藏条件的时代,这些香料的香气能够掩盖肉的腐臭,让腌肉得以长期储存,并带有独特的风味。

马鲁古群岛的丁香树与我国中原一带的丁香树不是一个品种。

我国中原一带种植的丁香树大多是观赏性植物,虽也可提炼香精,但纯度和香味都不如马鲁古群岛的丁香树提炼的香精。马鲁古群岛的丁香香料是名贵中药。北宋时期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有“郎冠日有鸡舌香”的记载,这里的鸡舌香就是指马鲁古群岛的丁香。

中国人是最早到达“香料群岛”进行香料贸易的族群,特尔纳特岛上的杜发村、达老村、多格末村、加伯劳村、法拉加瓦村,都是中国先民在岛上建立的村庄。

喜欢再造汉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再造汉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