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再造汉明 > 第326章 茂隆银矿

再造汉明 第326章 茂隆银矿

作者:曲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9:48:06 来源:书海阁

第326章 茂隆银矿

卡佤山的面积很大,孟定府、孟琏司、孟艮府南部,那一带怒江以东很大一块区域都称为卡佤山(今缅甸佤邦的占地面积就达3万多平方公里),均为傣族世袭的土司封地,境内居住的除了傣族外,还有大量卡佤人(即佤族或阿佤人)、苦聪人(即拉祜族),也有少量汉人。

过了南衣河,向导让大家戴好斗笠,用带子系紧衣领,扎紧裤管、袖管。

一个队员不解地问道:“干嘛要扎紧裤管、袖管?”

向导就说道:“这边的蚂蟥很多,它们不仅蛰伏在草丛里,连树枝、树叶上都有蚂蟥。尽管你们都穿着雨衣、雨鞋,但蚂蟥会无孔不入,所以要让你们做好一切防备措施。”

在江浙地区的十二月份,蚂蟥也进入了冬眠,可这里是亚热带内陆地区,晚上最冷时的气温也在10℃以上,因此在白天蚂蟥还是很活跃的,它们会随时钻入人体、动物体内,吸取血液。

待大家扎紧裤管、袖管后,向导就带着大家,去往辺卢山。

现在雨季已过,北方已进入冬季,可这里的天气还是很闷热。整个卡佤山都被笼罩在云雾中,基本上在中午之前看不到太阳。

路边长满着各种树木,史彬除了认识松树外,其它的树种都不认识。经询问向导,才知道这些树是柚木、美登木、香油木(即黄花梨)、胡桃木。

史彬知道柚木非常耐水、耐火,是造海船的主要木材,黄花梨是一种红木,可以做家具,胡桃木尽管没花梨木那样珍贵,但也是做家具的好木材,但美登木能派什么用处就不知道了,估计只能做普通木材。

史彬见很多美登木大多在1人多高,于是问向导:“这个美登木能长多高?”

向导就告诉史彬:“美登木长得不高,最高能长到一丈三尺(4米左右)。”

“这种树能派啥用处?”

“做药。”

“做药?”史彬心想原来美登木不是做家具用的,于是看了看随队郎中蓝志庆,继续问道:“治什么病的?”

向导说道:“治胃病。”

随队郎中蓝志庆听后心想,《神农本草经》、孙思邈的《千金方》、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医书中都没记载美登木,更没说这种木材可以治胃病,于是接过话头,问向导:“治什么胃病?”

“具体治什么胃病我就不知道了,哦,对了,有人吃饱后,过一个时辰觉得胃里反酸,肚子开始疼,喝了这种美登木做的药水后就能好。”

蓝志庆一听症状就知道这种胃病是胃溃疡,于是继续问道:“用它的花入药,还是用它的叶子入药?”

“用它的树茎、树叶入药。”

蓝志庆默默地把它记了下来。后来蓝志庆回到孟定府后,向当地郎中打听,才知道用美登木的茎、叶治胃溃疡是一种有效的偏方。

大家正走着,前方突然传来一阵熊叫声,大家吓了一跳,刚刚在河里遇到了鳄鱼,这里怎么又出现熊了?

向导听了一阵熊叫后,说道:“不用怕,这是熊临死前的叫声。”

史彬就问道:“熊被猎人打中了,还是被套住了?”

向导说道:“不清楚,我们去看看。”

大家循着熊叫声,向前走去。

走了50米,发现前方一头黑熊被一条蟒蛇紧紧缠住了。

卡佤山的黑熊体型比东北、阿拉斯加的黑熊小多了,在后世将它归入马来熊属。马来熊最大体长1.5米,最大体重70公斤左右,小眼睛小耳朵短尾巴,但四肢结实,爬树能力特别强,在缅甸森林的陆地里,除了老虎外,最凶猛的动物就算它了,除了人类,很少有天敌。不过,黑熊遇到大蟒蛇时,也往往会落败。

蟒蛇一般袭击落单的动物,比如单独出来觅食的熊、猴子、麂子、野猪等,极端饥饿时,也会袭击单个在农田里干活的农民、单独进山采药的药农。

今天这头黑熊遇到的是一条4米多长,比碗口还要粗的大蟒蛇。也是该它倒霉,被蛇紧紧缠住后,动弹不得,不得不发出临死前的哀嚎。

向导说道:“今天我们的运气太好了,待会儿有肉吃了。”

大家听后就知道今天有熊肉、蛇肉吃了。

一个勘探工问道:“现在就把蛇杀了?”

向导说道:“别呀。等蛇把熊吞到一半时,是它最没自卫能力的时候,到那时我们再上前,把蛇杀掉。蛇皮、蛇胆、熊皮、熊胆还能卖钱。”

“熊这么大,蛇能把熊吞进去吗?”

“别说是熊,蟒蛇还能把一整头小牛吞进去呢。”

大家在远处静静地待着,果然看到蟒蛇慢慢地把熊头吞进了嘴里,然后慢慢地吞熊的胸部。

向导见状,站起身来,掏出刀子,走近蟒蛇,朝蛇头砍去。被砍去了头部的蛇身在地上卷曲地挣扎着,过了一会儿就再也不动了。

向导在剥蛇皮、取蛇胆时,勘探工们用刀子剥熊皮,取熊胆。干完活,大家在原地休息。趁休息时,大家互相帮忙,把从树枝上掉落到身上的蚂蟥一只只的拨弄掉,不一会儿地上就铺满了一层蚂蟥。尽管这样,还是有好几个人觉得背部、腹部很疼痛,待撩开衣服,就发现有几只蚂蟥已钻入了背部、腹部。

向导在露出半个身体的蚂蟥身上蘸上了点盐巴,蚂蟥在盐巴的刺激下顿时卷曲成一团,随队郎中把卷曲的蚂蟥从背部、腹部拔了出来,然后在他们的伤口处敷上草药。

休息半个时辰后,大家扛着蛇肉、熊肉继续向前走。

史彬问向导:“这么多肉,一下子吃不了,我们也没带多少盐,咋办?”

这么闷热的天气,几百斤鲜肉用不了2天就会**发臭,要是盐带多的话,可以把吃不了的肉腌起来,留待以后食用。

向导听后,说道:“不用担心,路上遇到农户时,把蛇肉、熊肉分给他们便是。”

2天后,大家来到了刘云龙图纸上标明的辺卢山。辺卢山是整个卡佤山中的一小部分,占地面积约40平方公里。

勘查队员在辺卢山下钻后没多深,就发现岩样中有呈铅灰色、暗黑色的矿体,经划痕分析,浅灰色岩样的划痕大多呈灰褐色,暗黑色岩样的划痕大多呈红棕色。勘查人员随后对采集到的几处岩样进行初步化学分析,矿体岩样中除含有铅、锌外,还含有金、银、铜、铁、钒、锑、铋、砷、硫。

十几天后,他们已探明了三条矿脉,最长的矿脉长1.5公里,其它二条矿脉的长度为800米、500米,埋深在20—50米左右,也就是将来开矿时得挖斜井。史彬分别将它们命名为1号矿脉、2号矿脉、3号矿脉。1号矿脉平均宽度30米,含矿层平均厚度3米,即矿石量约56.7万吨(注:普通岩石的比重一般为2.4吨/立方米,铅锌矿的综合比重一般为4.2吨/立方米)。经对1号矿脉进行初步分析,矿物中的铅含量为19.8%、锌含量为3.5%、金含量为0.35克/吨、银含量为114.3克/吨、五氧化二钒含量0.0024%、锑含量0.75%、铋含量0.0059%,铁含量9.81%、砷含量为0.65%、硫含量为16.77%。也即1号矿脉的铅储量为11.2万吨、锌储量为1.98万吨、黄金储量为198.45公斤、白银储量为64.8吨,冶炼铅锌时,理论上还可以综合回收9.5万吨硫、3685吨砷、13.6吨五氧化二钒、4200吨锑、33.4吨铋、5.5万吨铁。

史彬看着三条矿脉的数据,心想这三条矿脉都是富矿。仅开采这三条矿脉后,即使按90%的回收率,就至少能回收18万吨铅、3万吨锌、320公斤黄金、105吨白银,回收的硫足够办一个小型硫酸厂了。他望着茫茫森林,心想不知道辺卢山能勘查到多少条矿脉?

史彬他们勘查的铅锌银矿就是历史上着名的“茂隆银矿”的一个矿段。历史上,南明将领李定国于1662年退入卡佤山后,发现并开采了这里的铅锌银矿。矿区沿南衣河延绵30公里,后来被统称为“茂隆银矿”,是当时中国最大的银矿。1800年,清廷下令封闭了茂隆银矿,晚晴时期又恢复了开采。1940年茂隆银矿70%的矿区被英国人占领,中国只占有了30%的矿区(今沧源县老厂山、老厂后山一带)。由于这里正好处在印支成矿省思茅-大叻铁铜铅锌金铝钾盐成矿带,因此史彬他们发现的铅锌矿中,锑的含量达到了0.75%。

今缅甸佤邦境内的芒古弄金矿、西所村金矿、西古铅锌矿、曼相锡矿、邦养锡矿(也称糯巴锡矿)、臭水铅锌矿、王冷铅锌矿、龙里铅锌矿、金厂铅锌矿、小邦朗铅锌矿都位于原“茂隆银矿”所在的矿带中。

史彬在勘查了辺卢山的铅锌矿后,将赶往西偏南130公里的木邦南渡(今缅甸Namtu)。在刘云龙提供的图纸上,南渡拉河西岸有可露天开采的煤矿,拉河右岸有可露天开采的铜矿,南渡西10公里的波弄山有铅锌银矿(今缅甸包德温铅锌矿)。待勘察了波弄山的铅锌银矿后,再到波弄山东南120公里的当阳(今缅甸Tangyan),勘查那里的铅锌矿,然后再到当阳东南方向65公里的波坎河,勘查那里的铜金矿(今佤邦永孔铜金矿)。在勘查了波坎河的铜矿后,再去当阳东90公里的南桑河(今属佤邦勐能县南抗伍地区)勘查金矿。

历史上,流过南渡的拉河两岸及西部的波弄山,从十五世纪起,就一直有汉人开采银矿。拉河两岸的银矿称为“班雍矿场”,波弄山的银矿称为“波竜银厂”(也称波弄银厂、波隆银厂)。十九世纪英国人占领缅甸后,从汉人手里夺取了开采权。后来在南渡发现了煤矿,英国人就从包德温修筑了一条铁路,将波弄山的矿石运到南渡冶炼,因此包德温铅锌银矿也被称为“南渡银矿”,南渡也成为了木邦(今称掸邦)的工业重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在后世,缅甸当阳的铅锌矿位于当阳镇东4.6公里,称为“曼马铅锌矿”,是个露天矿,冶炼厂就设在当阳镇。佤邦永孔铜金矿位于怒江(缅甸人称为萨尔温江)大拐角的北岸,波坎河在那里与怒江交汇,由云南某公司替佤邦勘查到了这个铜金矿,是佤邦禁毒后开采的第一个大型铜矿,矿区面积5平方公里,被波坎河分为东西相距3公里的二个矿段。因该铜金矿附近只有一个永孔村,因此被称为“永孔铜金矿”,也是个露天矿。由于永孔铜金矿不仅含有铜、金、银,还含有锌、铅、镍、钼,佤邦没有综合回收这些矿物的技术,就把开采的矿石卖给中国。佤邦勐能县南抗伍地区有金矿田,黄金储量在100吨以上。南抗伍金矿田长20多公里,宽2-4公里,目前在开采的一共有20多个矿点。南抗伍地区的金矿,上部是氧化金(包括砂金矿),矿层厚度在0.5-5米左右,黄金品位很高,大多在5克/吨以上,个别富矿黄金品位可达10—20克/吨,但是下部是锑金矿(含砷),佤邦人采用硐采方式开挖出矿石后,由于没有从锑金矿中提炼黄金的技术,因此无论如何也取不出金子来,只得继续开采上部的氧化金矿。后来,不少中国老板来到佤邦南抗伍地区,与佤邦人合作开采地下的锑金矿,他们给佤邦人带去了浮选技术,提取出了黄金,这些老板也成了富豪。

喜欢再造汉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再造汉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