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再造汉明 > 第340章 印第安人的铜器时代

再造汉明 第340章 印第安人的铜器时代

作者:曲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9:48:06 来源:书海阁

第340章 印第安人的铜器时代

刘云龙刚说完,底下的人一片哗然。你想呀,这么遥远的海达瓜依群岛怎么会有我们中国人的后裔?

贝喜鲁就问道:“他们是怎么过去的?”

刘云龙说道:“元朝时,元军攻伐日本,遇到了台风,元军几乎全军覆没,有些幸存的元军随着战船,顺着北太平洋暖流(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相遇后形成的向东的暖流)飘到了海达瓜依群岛。幸存的元军登陆后,征服了当地的印第安人部落,并与当地的印第安人通婚,同时把农耕技术带到了岛上。”

贝喜鲁听后心想,元军中有很多人是汉人,他们确实懂农耕技术,于是问道:“那他们还会讲汉话吗?”

“快400年了,即使有人把汉语传承下来,但没有毛笔、没有纸,估计没能把汉字传承下来?除非他们用竹简、木简、甲骨把汉字雕刻下来。不过,他们的习俗、宗教信仰与我们还是有点接近的。”

“他们也信道教、佛教?”

“那倒不是,他们把道教、佛教与当地人的原始宗教结合了。当地印第安人的原始宗教主要是萨满教,信仰鬼魂、神灵、动物,特别是他们也信仰‘龙’。有的时候他们也会‘跳大绳’,行‘巫术’,他们也崇拜祖先、偶像,所以海达瓜依群岛上的印第安人每到节庆,就会朝南方遥拜、祭祖。”

“他们不能造船再回来吗?”

“幸存的元军士兵中即使有懂造船的,可没有工具怎么造大船?造的独木舟又经不起大风大浪,能航行多远?出海后,控制不住船只航向的话,说不定顺着北太平洋暖流飘向东南方的温哥华岛,甚至飘到加利福尼亚去了。”

在会上一直很少提问的许金昌就问道:“刘总,海达瓜依群岛上的元军后裔,种植麦子、高粱、粟子吗?”

刘云龙说道:“当年攻伐日本的元军没有携带那些种子,他们在岛上种植当地的蕃芋,那种蕃芋类似于红薯,但比红薯耐寒。”

“他们会晒盐吗?”

“海达瓜依群岛的气候不能晒盐,但是他们会熬盐。”

“用海水熬盐?”

“是的。他们用砂子过滤海水后熬盐,即使产量不高,但因人口少,所以他们不缺盐,是南美洲、北美洲所有印第安人部落、因纽特人部落中唯一懂得用海水熬盐的部落。”

“你说过,印第安人都是从黄河流域过去的,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已懂得耕作,为啥他们去了那里,却不耕作了呢?”

“是的,几千年前,周朝灭商之后,一部分人进入了北极圈靠捕鱼为生,一部分人趟过楚科奇海峡的冰面,东渡到了美洲。到了美洲后,他们怀念故土,因此他们见面后的问候语就是‘殷地安’,意思是‘殷商之地可安好?’,这也是他们被称为印第安人的原因。印第安人到达美洲后,也分成了好几个部落,一部分部落被赶到了北极圈,他们与西伯利亚北极圈的人一样被称为因纽特人或爱基斯摩人,现在甚至连格陵兰岛都有因纽特人。北美洲缺乏欧亚大陆的小麦、稻谷、粟子,即使有农作物,对于他们来说北美洲的气候实在太冷,根本没法种植农作物,尽管有野果、鱼、野牛、野马、野猪、野羊、野狗等食物,但没有他们可驯化的牛马猪羊;一部分印第安人忍受不了北美洲的寒冷,于是继续南下,到达了中美洲、南美洲,他们在那里找到了可培育的玉米、土豆、棉花,所以留在北美洲的印地人一直到现在也没有形成农耕文明,仍然处于石器时代、铜器时代,而到达中美洲、南美洲的印第安人发展成了有近亿人口的玛雅帝国、阿兹特克帝国、印加帝国。”

“为啥美洲的野牛、野马没法驯化吗?”

“美洲的野牛十分狂野,体重有1吨多重,很难驯服。对于北美洲的印第安人来说,北美洲没法种植农作物,对于中美洲、南美洲的印第安人来说,有足够的野生动物食物,即使培育了玉米、土豆,在地上撒点种子后采集到的食物也足够他们吃了,根本没想着要驯化野牛来耕作,所以一直到今天整个美洲也没能驯化野牛。至于美洲的原始野马,肩高只有1.2-1.4米,还没有人高,不堪一用,假如当初能慢慢育种,经几代后这种野马也能长高,可惜印第安人把野马当做猎物,给吃的绝种了,所以即使现在他们想驯化野马也没了种源,因此现在美洲的马都是欧洲人带过去。没有了马,没有了牛,所以印第安人没有制作轮子,当然,即使他们发明了轮子也没法用。我们都知道,没有家畜兴旺难,因而没有了马匹的印第安人,很少走出他们的居住地,也限制了各部落之间的文明交流。印第安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平时捕捕鱼,打打猎,闲时逗逗美洲狮、美洲豹,一点都没有生存危机,在那种环境下,就没有产生文明的压力,如同我们的老祖宗说的‘生于忧患,死于安逸’,当欧洲人踏上美洲大地后,印第安人的两条腿再能跑,也跑不过欧洲人的的四条腿,等待他们的只有挨宰和被杀。”“他们不是已进入铜器时代了吗?”

“是的,他们已进入了石器时代、铜器时代,但不是青铜器时代。美洲有很多的铜资源,在这些铜矿中有大量的自然铜。比如北美洲的阿拉斯加岭、育空地区、魁北克地区、五大湖地区、阿巴拉契亚地区蕴藏着丰富的自然铜,这些自然铜的纯度达到90%以上,甚至达到了99.5%,它们分布在火成岩与大理岩的接触带上,那里岩石破碎、容易采掘,是缺少机械的印第安人理想的采铜地。每当大雨过后,与我们云南的哀牢山地区一样,地面上就会露出很多自然铜,自然铜俯拾皆是。由于当地的自然铜实在太丰富了,丰富到他们根本不需要像欧亚大陆的人类那样“多此一举”地从铜矿石中冶炼出铜。铜的纯度越高就越软,越容易加工,当他们想做铜器时,就直接去矿床挖掘合适大小的自然铜块,然后使用石锤把其捶打成红铜器就好了,实在没必要去和砂砾大小的自然铜过不去,而且印第安人砌筑的陶窑由于设计上的缺陷,温度还达不到铜的熔点1083℃,所以也没法熔炼自然铜。由于自然铜太软,他们使用这些自然铜制成铜凿、铜斧、铜刀、铜锥、铜箭头、铜耳环后作为装饰品使用,并不是用于打猎,所以对于印第安人来说,这种铜器也不是啥必要的东西,还不如石头、骨头制作的工具来的实用,更没想着要利用铜来制作合金。他们是处于铜器时代、石器时代并存的时代,真正打猎时用的箭头大多是用骨头制作的。”

“他们是怎么加工铜器的?”

“印第安人虽然没有掌握冶炼和熔炼技术,但他们会将铜冷锻、热锻,甚至为了使铜更软、更容易加工,他们还将铜用水淬火(铜与钢铁相反,铜淬火后变软)。”

“这个世界上还有哪些地方与印第安人一样处于石器时代?”

“中南部非洲、大洋洲与美洲一样,食物太多了,所以中南部非洲、大洋洲的人也处于石器时代。欧洲人在中南部非洲登陆后,非洲人就吃瘪,被欧洲人抓住后沦为黑奴。”

“北部非洲呢?”

“北部非洲在6000多年前就产生了埃及文明,因此早就进入了青铜器时代,后来又受到罗马帝国的统治,现在又被奥斯曼帝国统治,因此北部非洲几乎与欧亚文明同步,他们也经常把劫掠到的欧洲人贩卖到世界各地为奴。”

经刘云龙解释后,大家才知道这个世界原来不仅有黑奴,还有白人奴隶。

许金昌又问道:“那还有没有像海达瓜依群岛的印第安人一样退步的部落呢?”

刘云龙说道:“有呀。比如大洋洲的塔斯马尼亚岛人,不仅没有进步,甚至退化到连衣服都不会做了。”

“塔斯马尼亚人原来会做衣服?”

“是的,塔斯马尼亚人刚登陆塔斯马尼亚岛时,不仅会造船、织布、做衣服,还会织渔网、打制鱼叉,但是塔斯马尼亚岛的食物太多了,海豹、海狮、牡蛎、贝壳、龙虾到处都是,随便捡拾就能吃饱肚子,于是他们过上了养尊处优的生活,连河里的鱼都懒地捕捞,安逸的日子过久了,连怎么做衣服都忘了,平时也不穿衣服,天凉时就披件兽皮。”

“那我们去后......”

“我们是礼仪之国,到那里后不能像欧洲人那样靠杀戮来征服他们,要分类处置。对于海达瓜依群岛,他们的后裔不知道中原已改朝换代,我们去后,让他们知道我们来自中原,从心理上和他们拉近距离,再用我们的文化教化他们,用一代或二代人的时间,让他们彻底汉化。对于其它地方的因纽特人、印第安人、大洋洲人,如朝廷不想把他们变成臣民的话,我们可以和他们做贸易,甚至可以帮助他们建立国家,做我们的藩属国。”

大家听后,都认为这样处置也是种选择。

喜欢再造汉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再造汉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