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再造汉明 > 第354章 组建铁血军

再造汉明 第354章 组建铁血军

作者:曲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9:48:06 来源:书海阁

第354章 组建铁血军

刘云龙见袁时中对自己言听计从,就回到了正题,问道:“你这份作战计划还给谁看过?”

“除了你,还没给别人看过呢。再说,这是军事机密,我哪敢随意外泄?”

“战术方面的我也不太懂。这样吧,你把这份计划交给张跃雷、康大同去看看,让他们出出主意。”

“行。三个凑皮匠,顶个诸葛亮。他们再出出主意的话,就能把计划制定得更完美。”

“你以前作战时,都是你独自制定计划的?”

“主要是我和刘玉尺,偶尔其他手下也会出出主意的,。”

“这样吧,你从各安保分公司中抽调一些军事素养好的,组建一个参谋部。”

“参谋部?”

“嗯。”

“干嘛用的?”

“替我们搜集军事情报,制定作战计划,准备后勤物资,协调各部行动,掌管行政事务。”

“那还要你我干嘛?”

“由你我审核、批准作战计划,下达作战命令。有了参谋部,你我的工作就轻松了,可以专司作战,也不再会被杂务缠身了。”

“行。我听你的,就组建一个参谋部。”

“我来让张跃雷、康大同到参谋部兼职,他俩是行伍出身,军事经验不在你之下。”

“他俩能到参谋部做事,参谋部就出不了纰漏。那由谁来负责参谋部?”

“有个合适人选,不知他愿不愿意加入我们。”

“不是张跃雷,或康大同?”

“他俩只能兼职。”

“那是谁?”

“上塘街上津桥那里有个‘大将军药铺’,听说过吗?”

“听说过。那个药铺掌柜叫郝太极,药房生意好的不得了。”

“他的药铺是去年夏天才开办的,专售跌打损伤药,尤其是枪伤、刀伤药。”

“他懂军事吗?”

“呵呵,恐怕他打过的仗比你还多。”

“他也是行伍出身?”

“他的真名叫郝骏龙,云南晋宁州人。天启二年(1622年)随孙承宗守过辽东,崇祯二年(1629年)受袁崇焕案的牵连进了监狱。崇祯九年(1636年)孙传庭接任陕西巡抚时,向崇祯帝申请将郝骏龙释放出狱,随他追剿李自成、张献忠。崇祯十二年(1639年),孙传庭蒙冤入狱后,他去了辽东。崇祯十四年(1641年)他随洪承畴参加松锦会战,任游击将军。松锦会战失败后,洪承畴投降了清军,他与苏州卫的士兵一样突出重围,回到了关内。此后,他化名郝太极,辗转各地,于去年夏天来到了苏州,以开药铺为生。”

“原来他是个将军。他不愿再从军,不就是做了逃兵吗?”

“朝廷以为他战死了,除了我和你,没别人知道他是‘逃兵’?”

“你想请他出山?”

“嗯。我想去找他试试。”

“他愿加入我们的话,肯定能胜任参谋部的工作。”

说完参谋部的事后,刘云龙又对袁时中说道:“我想给我们的保安队起个新名字,叫‘铁血军’,你看怎么样?”

“铁血军?”

“用我们的铁和血,为朝廷、为老百姓打下一片大大的疆土。”

“这个名字起得好,我马上让各保安队换军旗。济州岛、库页岛方面还是继续用‘海盗’旗号吗?”

“不必了,从现在起就可以让他们打出大明铁血军的旗号了。”

“好。”

刘云龙见组建“参谋部”、改称“铁血军”的事定下来后,就问袁时中说道:“韩仲荆现在有多少舰船?”

袁时中说道:“北海舰队现在有2艘3000料舰船、8艘1000料舰船、12艘400料舰船,这些舰船将用于海上作战和大河里的军事行动,还有20艘100料舰船(排水量约60吨)、60艘50料舰船(排水量约15吨),用于小型河流里的军事行动。听贝总说,到3月底还能给韩仲荆装备2艘3000料舰船、4艘1000料舰船、10艘400料舰船、几十艘小排水量的舰船。只是军事行动展开后,还要考虑运送难民、煤炭、农具、水牛、马匹、种子、机械设备等物资,运输船只不足。”

“苏州府、松江府、嘉兴府、湖州府、常州府民间的商用船舶不是有很多吗?我们运输船只不足,可以动员他们随我们参加行动。不过,没安装导航振荡器的船舶不能去北冰洋。”

“为啥?”

“北冰洋海底下有很多冰山,它们在水面下漂浮不定,你在水面上根本看不见。”

袁时中一听就明白了,安装了导航振荡器的船只可以避免与水下的冰山相撞。他问道:“随我们行动的商船要付费吗?”

“当然要付费,要根据运距、运载量付费。船只有战损的话,我们还得按价赔偿。”

“这次的军事行动,耗用的军费太大了。”

“哪怕把去年开采的十几吨黄金全部用完也是值得的。”

“也只有你这个大掌柜才承担得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我不是说过吗?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只要有了人,有了土地,有了矿产资源,消耗的钱都能加倍赚回来。”

袁时中忙恭维道:“你的理论永远是准确的。”

“有你这么拍马屁的吗?”

“这怎么是拍马屁呢?当今天下,还有谁比你更能干。”

“我怎么觉得越来越肉麻了。”

“呵呵。”袁时中笑了笑,然后问道:“明天你有空吗?”

“怎么啦?”

“你从海南回来后,还没去阳山视察过部队呢。”

“那明天我就去一趟阳山。”

袁时中离开后,去了穹窿山,找张跃雷、康大同去了。

刘云龙来到了上塘街上津桥。

在上津桥南堍有一个药铺,药铺的横匾上写着“大将军药铺”五个大字。药铺门前不时有人进进出出,看来药铺的生意还真不错。

刘云龙走进药铺后,见这间药铺还有后院,估计是药工炮制药材的地方。

一个伙计看到刘云龙后,问道:“先生,买药吗?”

药铺与普通的店铺不一样,普通的店铺看见客人来了,会喊“客官”,比如“客官,你要吃点什么?”“客官,你要买点什么?”为的是留住客人,让客人常来常往。药铺是卖药的地方,谁都不愿意经常生病后到药铺买药,因此药铺看见普通人来了,就喊“大爷”、“大伯”、“婶子”等,看见有身份的人,通常喊“先生”。要是伙计对客人喊了“客官”,会被掌柜责骂的。与药铺类似的还有棺材店,你说谁愿意经常到棺材店定制棺材呢?这不是诅咒人家家里经常死人吗?

刘云龙当然知道药铺的规矩,见伙计询问,就说道:“我不买药,我找你们掌柜。”说完,递过了自己的名帖。

伙计接过名帖一看,才知道眼前之人就是闻名遐迩的公子殿下,忙跑向后院。

一会儿,从后院走来了一个50岁模样的汉子。他看见刘云龙后,刚想跪下,就被刘云龙一把拉住,然后问道:“你是郝掌柜?”

郝掌柜忙说道:“公子殿下,草民便是郝太极。”

“能进屋和你单独说几句话吗?”

郝掌柜忙说道:“殿下,请。”

进了内屋,郝掌柜让座泡茶后,问道:“不知公子殿下找我有何事?”

刘云龙盯着郝太极,说道:“郝掌柜,你在晋宁的高堂还好吗?”

郝太极自来苏州后,没人知道他老家是哪里,更不知道他的真名。他见刘云龙问起自己在晋宁的父母是否安好,忙否认到:“殿下,你记错人了吧?我父母不在晋宁。”

“我不仅知道你高堂在晋宁,还知道你叫郝骏龙。”

“殿下,你可不能和我开这样的玩笑。”

“我不和你开玩笑。放心,我不会向朝廷告发你做了逃兵。”

“我怎么会是逃兵呢?”

“我才不管你是不是逃兵,我只问你二件事。”然后也不等郝掌柜回话,刘云龙继续问道:“第一,你想不想为松锦会战中惨死的5万多将士报仇?第二,你想不想为你的恩师孙传庭报仇。”

“殿下,你真认错人了。”

“你没听说过我有个刘半仙的雅号吗?仙娘已把你的一切告诉我了。”

“你......”

“你是个军人,就该斩钉截铁,更不该苟且偷生。”

郝太极楞了一会儿,“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说:“殿下,你都知道了?”

刘云龙点点头,说道:“我知道,你从塔山逃出来后,心里一直很苦。”

郝太极听刘云龙这么说后,突然大声哭道:“殿下,你以为我怕死吗?那年,松锦会战时,论兵力、火器,我们还超过建奴,我带兵守在塔山的一个山峰,上峰只给我3天的口粮,我带着士兵坚守了8天,靠从被打死的建奴身上搜出的牛肉干、马肉干坚守了8天。在这8天中,没有看到一个援兵。后来我才知道,总兵官王朴、吴三桂、马科看见建奴来攻后,不仅没留下督战,反而带头逃跑了。于是,我决定率活着的200多名部下突围,可建奴有3000多人,几乎被他们围得水泄不通。我不知道有多少人逃了出来,我自己是杀开了一条血路才逃出来的,跟随我的亲兵都战死了。我逃进关内后,才知道洪承畴降了后金,我本想再回军中效力,可我怕被诬为da子的奸细,就只得在各地靠卖药为生,连云南老家都不敢回。去年,我听说黄希宪黄大人率军打败了阿巴泰,我就来到了苏州。苏州卫招募兵士时,我去报名了,可他们嫌我年纪大了,没要我。我不死心呐,就留在了苏州,只要苏州卫招募士兵,我就去报名,就为的是有机会给战死的弟兄报仇,可我每次去报名,他们都不要我。”

刘云龙听后,说道:“他们不知道你是将军,又看你年龄快50了,当然不会要你。”

“殿下,我没回军内效力是我的错,只要你不杀我,我愿再率军去关外戴罪立功,和建奴拼个一死。”“我可没资格杀你。再说,杀了你,你怎么报仇?”

“殿下,你刚刚问我要不要替孙大人报仇,他怎么啦?”

“他在去年与李自成的潼关之战中战死了。”

郝太极是第一次听到孙传庭的死讯,愣了一会儿,说道:“殿下,你能去和苏州卫打个招呼,让我去从军吗?”

“你去苏州卫从军,不委屈你了吗?”

“殿下的意思是......?”

“我手下有8万人马,感兴趣吗?”

“我能报仇不?”

“能。”

“殿下,你稍等,我收拾一下就跟你走。”

“你这间药铺怎么办?”

“药铺不要了,送给伙计吧。”

郝太极在收拾行李时,刘云龙听到门外人声鼎沸。他走到门外一看,是一队和尚正从桥上走过。旁边看热闹的人指着这些和尚在说着:“西园寺的和尚又出来化缘了。”

西园寺是苏州佛教四大名寺之一,以有500罗汉堂闻名。西园寺的和尚有个习俗,所有的和尚每半年要集体出门化缘,上半年出门化缘的时间就在元宵节后。

上津桥距苏州西园寺只有800米,是西园寺和尚进城的必经之路。

刘云龙站在药铺门外,看着路过的和尚,若有所思地想到了什么。

半个时辰后,郝太极跟着刘云龙离开了上津桥。

从这天起,郝太极加入了“铁血军”。

历史上,郝太极在苏州上塘街上津桥南堍卖药,清军占领苏州后,他也誓不降清。在他去世后,苏州人为了纪念这位将军,就在他药房旁边建了个亭子,并立下了“故明郝将军卖药处”碑。此碑至今还在。

晚上,刘云龙在家吃晚饭时,对父亲说道:“爸,这几天你能不能去一趟灵岩山、穹窿山?”

父亲问道:“又有什么好事需要看黄道吉日了?”

“不是让你去看黄道吉日。”

“那去干吗?”

“我们在安不纳岛、台湾岛、济州岛、库页岛等地有近百万难民,尽管建有土地庙,但还没有正规的寺院、道观,时间久后,我怕他们会信了不好的宗教。”

“懂了。你想让灵岩寺的弘储法师、穹隆道院的虚竹道长派僧人、道士去这几个地方传经布道?”

“嗯。只要弘储法师、虚竹道长同意了,即使灵岩寺、穹隆道院没那么多的僧人、道士,凭他俩的名望,定能联络到很多得道高僧。”

“行。明天我就去灵岩寺、穹隆道院。”

喜欢再造汉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再造汉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