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再造汉明 > 第364章 新式火帽

再造汉明 第364章 新式火帽

作者:曲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9:48:06 来源:书海阁

第364章 新式火帽

刘云龙拉着袁时中、郝太极、许三祝来到五峰山验收丁勇试制的电雷管地雷、燃烧弹、烟雾弹、闪光弹。

去五峰山的路上,许三祝心想,研制的新式武器和他无关呀?刘总怎么会把自己叫上的?不过,刘总既然让自己去,肯定有事于是闷着头,跟在刘云龙的身后。到了五峰山后,许三祝看到毕智渊也在,原来毕智渊也从徽州赶到了苏州。

昨夜下了一整夜雨,试验场地的地面都吃透了水。

为确保安全,所有观摩人员撤离到距离试验场200米外。

首先试验的是闪光弹,试验区绑着几头牛、马、狗、羊。

试验人员带着墨镜,用耳塞塞住耳朵,向试验区扔出了闪光弹后,迅速转过身。一阵闪光后,试验人员走进试验区,发现所有的牛、马、狗、羊都失明了,即使把木棍靠近它们的眼睛,它们也没有任何反应。直到7分钟后,这些动物的眼睛才开始慢慢恢复视力。

接下来试验电雷管地雷。在试验场地里,丁勇埋了15颗由电雷管引爆的地雷,每颗地雷都有一根电线连着,通到引爆器。

丁勇用2条牛拖着石轱辘,进入了雷区。石轱辘滚过雷区时,地雷并没有爆炸,接着再把马、牛驱赶到雷场,地雷还是没有爆炸。引爆员突然按下了引爆器,15颗地雷同时爆炸了,把留在雷区的狗、马、牛、羊炸得支离破碎,连石轱辘都被炸飞了。

地雷试验圆满成功后,接着试验燃烧弹。试验物就用地上躺着的死狗、死马、死牛。

从远处向试验区射来了一颗炮弹。

炮弹炸开后,炮弹里的白磷散开了,粘在死狗、死马、死牛身上,开始发出蓝色的火花,老远就能闻到一股焦味。等地面上不再冒烟时,燃烧结束了。

工作人员背着喷雾器先进入现场,向试验地面上喷洒了硫酸铜溶液,然后,刘云龙等人再进入试验场。大家看到原本躺在地上的死狗、死马、死牛都被烧成了灰烬,真的连骨头渣子都没有。

原本想今天可以吃狗肉、马肉、牛肉的试验人员,看到这里都瞪着眼睛,伸直了舌头,心想这个“玩意儿”还真得太厉害了。今后谁要是敢与大华公司为敌,会让他吃不了也没法兜着走。

接着又试验烟雾弹。

丁勇试制的烟雾弹是用手掷弹做的,几个试验人员向试验区扔出烟雾弹后,烟雾弹在空中炸开后,白磷在下坠燃烧过程中,不断形成烟雾。从外面看去,除了白茫茫的一片,里面啥都看不见,10分钟后烟雾才慢慢散去。然后试验用硫磺、木屑做的烟雾弹,这种烟雾弹被扔到试验区后,发烟孔内不断冒出浓浓的白烟,弥漫开来了,直至硫磺、木屑燃尽。

袁时中说道:“今后,如我军小分队在撤退过程中,能争取到10分钟时间,早就跑得远远的了。”

郝太极说道:“干嘛老想着撤离?如敌人来进攻的话,我们向敌人扔出烟雾弹,我看他们怎么进攻?我们在烟雾外可以从容击杀敌人。”

刘云龙说道:“你们说的都对。不过,我们现在研制的白磷烟雾弹属于爆发式烟雾弹,缺点是有明火,还会烧死人,在明火熄灭之前,己方是不能进入爆炸区的。”然后对丁勇说道:“以后在这种烟雾弹中放入染料,还能产生彩色烟雾。”

“加入钛黄、铬绿、钴紫、苏木红、靛蓝吗?”

“烟雾弹中的色剂不能用无机颜料、染料,它们在高温下会发生化学反应,要用在高温下不会发生化学反应的有机染料。比如要产生黄色烟雾,可用喹啉黄;要产生蓝色烟雾,可用酞青蓝;要产生绿色烟雾,可用甲苯氨基蒽醌;如要产生紫色烟雾,可用二氢化蒽醌。”

“我这里没有这些染料呀?”

刘云龙就指着身边的许三祝,说道:“你这里没有,他那里有呀。”

许三祝这才知道,刘云龙把自己叫到五峰山,是准备研制彩色烟雾弹,于是说道:“我明天就派人,将所里研制的有机染料带过来,和你们一起研制。”

丁勇说道:“谢谢老许。”

刘云龙对丁勇、许三祝说道:“你们两个所要通力合作,尽快把彩色烟雾弹研制出来。”

丁勇、许三祝说道:“保证完成任务。”

袁时中说道:“刘总,这个白色烟雾已够震撼的了,再发出彩色烟雾的话,敌人一定会认为是妖气。”

“让敌人认为是妖气,不是更好吗?当年诸葛亮登坛作法借东风,让周瑜以为诸葛亮是神人。我们要是能弄出彩色‘妖气’,敌人吓都吓死了,还怎么作战?说不定不战自降了呢。”

“也只有你能想出这种怪招。”

“呵呵。”说完,刘云龙对丁勇说道:“你还得研制不用白磷、硫磺的烟雾弹呢。”

丁勇说道:“我们已在试验了。”

“哦,用的是什么原料?”

“用硝酸钾和白糖。”

“看来你很聪明吗,竟然想到了用硝石和白糖。”“我哪有你说的那么聪明,我只是偷了个懒。那天我在路上遇到放学的郑大海,我就随意问了一下,他就说硝石和白糖放在一起燃烧后,会冒出氮气、二氧化碳。于是我就让所里的人试验了一下,还真会冒烟,现在他们正在试配硝石和白糖的最佳混合比例。”

刘云龙知道,乐业学校里化学学的最好的学生是郑大海(郑清俊的儿子)和车广俊,他们在课堂里就做过把硝石和白糖混在一起后燃烧的实验,于是说道:“这个不算。你们自己再想想有没有其它发烟剂了。”

“还有其它发烟剂?”

“废话,当然有。”

“行,我们另行研制一种发烟剂。”说完,丁勇又问道:“有没有毒气弹的?”

“有。能产生毒气的就叫毒气弹,这玩意不能轻易使用。”

“燃烧弹都能用,毒气弹为啥不能用?”

“燃烧弹烧完就没了,毒气弹的毒气会在空中飘,弄不好会伤了自己或老百姓的。”

“也就是说在一定条件下,还是可以使用的。”

“你已在试验了?”

“受烟雾弹的启发,我们在用氯气、光气、氯丙酮做试验。”

“目前还没有我们需用毒气来对付的敌人。”

“要是遇到穷凶极恶的敌人呢?比如对付动不动就屠城的敌人,还不如干干脆脆把他们全灭了。”

“晕。那你有没有想过怎么化解这些毒气?”

“用活性炭吸附氯气,用氨水吸附光气,用清水吸附氯丙酮。”

“谁教你的?”

“那天我在路上遇到车广俊......”

“咋这么巧,都是在路上遇到的?”

“我老实说吧,我私下请他俩做顾问了。”

“行呀,你已开始挖我的墙脚了。”

“有现成的专家不用,那不是傻瓜吗?”然后,丁勇问刘云龙:“刘总,等乐益学校这一届学生毕业后,能不能把郑大海、车广俊分到我这里来?”

刘云龙刚想说话,旁边的许三祝就说道:“我说丁勇,刘总刚刚说你挖墙脚,你还真越挖越起劲了?我可告诉你,我早就和老郑说好了,等大海一毕业,就到我化工所来。”

丁勇忙说道:“你和老郑说的不算数,只有刘总说的才算数。”

刘云龙就说道:“这一届毕业生人数不多,不仅你们在抢人,我师傅也在抢人。今后,毕业生究竟去哪里工作,由学校统一分配。”

丁勇忙说道:“你至少得给我一个毕业生。”

许三祝也忙说道:“你也至少得给我一个毕业生。”

“放心,你们两个所都能分配到毕业生的。”

许三祝、丁勇忙说道:“谢谢刘总。”

“培养这些学生不容易,到时你们可不能亏待了他们。”

“他们都是你的弟子,我们敢亏待他们吗?”

“不过,也不能惯着他们,要让他们挑担子,只有千锤百炼,方能成材。”

“知道了。”

刘云龙听了他们的回答后,满意地点点头,然后对丁勇说道:“不许用氯气、光气做毒气弹。”

“你的意思是说,可以用氯丙酮?”

“氯丙酮挥发后产生的气体不会致人死亡,只会致人不断地流眼泪,属于催泪弹。要是敌人不断地流眼泪了,也就失去了进攻、防御能力。”

“懂了。”

刘云龙离开五峰山时,毕智渊向刘云龙汇报道:“刘总,既然雷酸汞这么敏感,我们能不能继续对燧发枪、飞轮枪进行改进的?”

刘云龙听后,问道:“你想怎么改进?”

“我想设计一种像瓶盖那样的火帽,火帽内部涂上雷酸汞,这个火帽装在枪的侧面,然后用一个击砧。发射时,用击砧擦过火帽,火帽里的雷酸汞经摩擦就会起火,这样就能引发枪膛里的火药。这种像瓶盖那样的火帽,最大的好处不用装填引发火药,还能防水。”

刘云龙听后心想,毕智渊这个人很聪明,他说的原理就相当于后世1807年苏格兰牧师约翰·福赛斯发明的雷酸汞打击帽,这种击发模式也被称为“香水瓶点火系统”。自约翰·福赛斯发明了“香水瓶点火系统”后,燧发枪才退出了历史舞台。

不过,既然毕智渊肯懂脑筋,刘云龙准备跳过“香水瓶点火系统”,直接采用后世的“击针式点火系统”,于是说道:“你的想法很好,但还有一种更先进的点火系统。”

“有更先进的?”

“对,雷酸汞不仅仅对打击、摩擦敏感,对针刺也十分敏感。我们可以设计一种子弹,把火药、弹头装在一个弹筒或弹壳里,弹头与弹壳结合处涂上防水材料,这样可以防止子弹里的火药受潮。在弹筒的后面钻一个针孔,针孔里填上雷酸汞,然后也涂上防水材料。然后把子弹筒放进枪膛里,需要击发时,通过击发机构上的钢针刺进子弹筒后面的针孔里。子弹筒的火药被引发后,子弹头通过枪膛、枪管飞出去,子弹壳自动退出枪膛。前边一个子弹壳退出枪膛后,又可以装填下一颗子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毕智渊认真地听了后,突然眼睛一亮,问道:“这就是以前你说的后装式子弹?”

刘云龙微微一笑,说的:“怎么样?这种子弹的击发模式是不是比你设想的瓶盖火帽更先进?”

“你这种子弹和击发模式,都不需要把子弹从枪口塞进去,而且不怕水,即使带着子弹泅渡,上岸后也能立即使用,比我们现在使用的任何一种枪都先进。”

“你需要多久把它研制出来?”

“子弹好说,可我不懂机械,我得回徽州后,请我师傅派人协助我研制这种击发系统。”毕智渊说的师傅自然是沈阿毛。

“不过你要注意了,子弹弹筒暂时得使用铜来制作。”

“为啥?”

“火药在弹筒里燃烧时会产生极高的温度和压力,如子弹筒的强度太高,又紧紧把子弹头抱箍住的话,会炸膛。”

“铜既有强度,又有柔度,所以要用铜来做弹筒。”

“对了。”

“可铜也太贵了。”

“对别人来说铜很贵,可对我们来说,铜并不贵,而且还有足够的铜。再说,使用过的铜弹筒还可以回收。”

“知道了。我在半年时间内把这种枪、子弹研制出来。”

“那就说定了。”然后指着身边的袁时中、郝太极,对毕智渊说道:“半年后,我们来验收你的新式武器。”

“保证完成任务。”

郝太极说道:“刘总,我要是早认识你多好。那是我要有了你这种武器,仅我3000人的部队就能灭了皇太极。”

袁时中说道:“你早认识刘总也没用。你在塔山和皇太极打仗时,刘总还在和贝总一起做铁匠呢。”

“那倒也是。”然后,郝太极又说道:“刘总,你给我3000人马,我带着燃烧弹,去把多尔衮的老巢烧了。”

“我们的敌人只有多尔衮吗?”

“我烧了沈阳,再去西安,把李自成灭了。”

“你错了。我们面对的敌人不仅仅是多尔衮、李自成、张献忠,还有瘟疫、水灾、旱灾,还有周边的蛮夷和来自欧洲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兰人、英国人、俄国人。仅靠烧、杀不能解决问题,受苦的依然是老百姓。”

“我是个军人,只知道消灭敌人。”

“现在你做了参谋长了,光懂军事可不行,还得懂一些政治、经济。”

“没人教我呀。”

袁时中就说道:“以后,你跟着刘总,就会慢慢懂的。”

喜欢再造汉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再造汉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