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再造汉明 > 第389章 山海关之战(二)

再造汉明 第389章 山海关之战(二)

作者:曲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9:48:06 来源:书海阁

第389章 山海关之战(二)

刘宗敏见魏藻德被拖出去后,想起宋献策、牛金星正在筹办的李自成登基大典了。登基总得选个好日子,可城内只有钦天监的人才会看天象,据说还有西洋人,这些人算出来的天象比我们汉人还要准,于是对底下人说道:“去把那个叫汤若望的人找来。”

刘宗敏的手下得令后,就来到钦天监,找到汤若望,对他说道:“二王爷找你,有事要问。”

李自成进京后,原崇祯帝的各大部院都被李自成的手下接管,很多原崇祯帝的官员都被抓起来了,只有钦天监的官员除外。因为在所有人的印象中,钦天监只是替朝廷观看天象的,是十足的清水衙门,即使把他们都打死了,也拿不出几个钱来,再说,今后还得靠他们观天象测风云呢。

汤若望跟着兵丁来到刘宗敏的官邸,路过刑部时,见到门口有一道道的血痕,里面还传来一阵阵的惨叫声。汤若望本来就晕血,听到这个惨叫声后,两腿都软了。

到了刘宗敏官邸后,刘宗敏问两腿还在发抖的汤若望:“你就是汤若望?”

汤若望说道:“回王爷的话,草民就是汤若望。”

“你原来叫什么?”

“原名是约翰·亚当·沙尔·冯·贝尔。”

刘宗敏听后,皱了皱眉头,心想这个外国人的名字怎么这么长?又问道:“你啥时候来我们中国的?”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来中国的。”

“哟,来我们中国时间不短了吗。”然后拿起桌子上的一卷《崇祯历书》,问道:“这是你写的?”

“这是我和前朝大学士徐光启一起写的。”

“你这个历法准吗?”

“应该很准。”

“那你替我算算,我们大顺皇帝哪天登基最合适?”

“要看黄道吉日?”

“对,就是要看黄道吉日,不过不是普通的吉日,是我们大顺帝登基的吉日。”

“那最好是七星合一那一天。”

刘宗敏一听,心想北斗星有个斗柄,永远不会合一,于是问道:“你这是啥意思?七星能合一吗?”

“我说的七星合一不是真的成一线,而是七星靠得最近的那天。”

“那得等多久?”

“回王爷,我得回去观天象后才能算出来。”

“那你赶快回去看天象。算出来后就告诉我。”

“是。”

汤若望回钦天监看天象去了。

刘宗敏回到了田府。李自成占领北京城后,刘宗敏就把田弘遇的家作为自己的寓所。

刘宗敏来到内室,里面坐着一位美女,旁边是2位丫鬟。这个美女姓赵,原是伺候周皇后的宫女,那二个丫鬟原来也是宫里的宫女。李自成的部队进城后,刘宗敏的手下从宫内搜到了几千名宫女。刘宗敏自己留了30名宫女,给李自成也送去了30名宫女,然后把其它宫女都赏给了几位大将、军师。

刘宗敏见赵小姐正在照镜子,就拿起镜子看了一看,问道:“这个镜子也是潘晓宇带来的?”

赵小姐说道:“是的。”

“他从苏州还带来了哪些稀奇八怪的东西?”

“稀奇的东西多着呢,除了自行车、镜子外,还有肥皂、毛巾、手电筒,哦对了,屋里的气灯也是他从苏州给皇帝带过来的。”

“什么皇帝不皇帝的,以后记住了,你们的皇帝是狗皇帝,他已死了。现在我们的大顺帝才是真正的皇帝。”

“王爷,知道啦,以后我就说是潘公公给朱姓狗皇帝带过来的。”

“这还差不多。”说完,刘宗敏也不管边上有丫鬟,抱住赵小姐就想亲嘴。

赵小姐扭开头,对刘宗敏说道:“王爷,你身上的血腥味太重了。”说完,对边上的丫鬟说道:“去拿一块肥皂、一块毛巾来,让王爷洗把脸。”

二个丫鬟就从边上拿过一块肥皂、一块毛巾,递给刘宗敏,然后给他端来一盆水,说道:“王爷,你去洗把脸再来。”

丫鬟端来的脸盆不是木制的,而是铁制的,外面包着一层印有红花的珐琅,看上去非常漂亮,又很耐用,据说也是那个叫潘晓宇的公公从苏州带进宫的。

刘宗敏就拿起毛巾,捏在手里,感觉毛巾还真软。他用肥皂洗过手,又用毛巾洗完脸,感觉脸上爽爽的,心想这个肥皂、毛巾可真是好东西。看来苏州是块宝地,有宝物。

刘宗敏洗完脸,就想起狗皇帝的丈人周奎是苏州人,可不知道他跑哪里去了?据说周奎在京城开有很多店铺,靠着向京城的大臣高价出售货物,赚了不少钱。李过入住周奎家后,对他家搜索过,据说没发现多少值钱的东西,士兵们对周奎家的店铺、仓库里也搜索过,也没发现多少钱?这个老贼不可能带着很多钱逃走的,一定是把钱藏在什么地方,很有可能藏在地窖里。现在李过住在周奎家,不能随意去搜查,那只能再对周奎的店铺、仓库进行仔细搜查了。于是,他走到门外,喊来卫士,让他立即带队仔细搜索周奎在京城的店铺、仓库,尤其是要看看有没有地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待卫士走后,刘宗敏才回到内屋,和三个美女鬼混了起来。

不久,刘宗敏的手下果真在周奎家的一个店铺里找到了地窖,里面堆满着银子,经清点共有200多万两银子。

紫禁城武英殿里,李自成与顾君恩、杨永裕正在商议着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崇祯十五年(16si2年)十二月,李自成在襄阳城外大败左良玉,于初四占领了襄阳。占领襄阳后,顾君恩向李自成建议北上攻取河南、陕西,以关中平原为根据地,然后再图发展。李自成采纳了顾君恩的建议,于是进攻河南、陕西。

李自成占领河南后,几个谋士的意见出现了分歧。牛金星认为应顺着黄河进入北直隶,再攻取北京。杨永裕主张大军南下,先攻下南京,截断北京的粮草运输,将北京围困起来。但顾君恩认为现在进攻北京过于冒险,如果一击不成,将会无路可退,因此坚持认为应继续攻取陕西,拿下关中平原,在关中根据地休整后,再进入山西,从山西方向进攻北京。

李自成最后还是采纳了顾君恩的建议,西进击败了孙传庭,彻底占领了陕西。

可以说,李自成能占领北京,顾君恩起了不小的作用。

因为顾君恩老是与牛金星的意见相左,无形中就得罪了牛金星,两人见面后就经常吵个不停。

李自成知道顾君恩与牛金星不和,所以今天避开了牛金星,仅仅召见了顾君恩、杨永裕。

李自成说道:“牛宰相建议我在四月十三日登基,可宋军师又认为我不宜过早登基。今天把你们招来,想听听两位爱卿有啥看法?”

顾君恩说道:“陛下,早点登基也好,晚点登基也好,你已是大顺国的皇上了。登基只不过是个形式而已。”

“你也认为可晚点登基?”

“嗯。我认为当下要务是立即招降吴三桂。”

“我不是已派人去招降他了吗?”

“你派去的人级别太低,吴三桂会认为我们没有诚意。”

“那你认为派谁去招降吴三桂比较合适?”

“派王则尧、唐通去比较合适。王则尧投靠我们后,你已任命他为顺天府尹,最能说明你礼贤下士。唐通是王永吉的下属,与吴三桂、高第都是相熟相识的。”

“这个建议不错,我马上派王则尧、唐通去山海关。”李自成说完又问杨永裕:“你认为我该啥时候登基?”

杨永裕说道:“微臣也认为待局势明朗后再登基也不晚。”

“局势还不明朗吗?”

“狗皇帝朱由检的几个儿子至今还没找到。有人见过朱由检的三个儿子被太监领出了内宫,可朱纯臣说是朱由检的三个儿子没去过他家,周奎家、田弘遇家的佣人说是见过朱由检的儿子,但一口咬定说是他们被一群穿着蓝色衣服的兵士押走了,不知道去了哪里?我们搜遍了内宫,都没有找到朱由检的三个儿子,连朱由检的嫔妃、女儿都没找到。还有,朱由检的玉玺去了哪里?另外,据范景文、倪元璐、方岳贡等家的仆人说,他们都被狗皇帝召进宫了,这些人怎么都会无缘无故地消失了呢?”

“朱由检的三个儿子找不到又如何,他们还能翻天不成?玉玺找不到,我可以重新刻一枚。”

“玉玺可以刻,但如有人将朱由检的三个儿子带到南京,继续与我们为敌的话,这样就对我们不利了。”

“嗯,说的有理,给我继续找,哪怕把北京城翻个底朝天也要把他们找出来。”

“陛下。在京城恐怕找不到朱由检的几个儿子了。”

“怎么会找不到?”

“我们在东四法明寺附近几栋被烧毁的房屋里找到了地道。”

“地道?”

“那几栋房子是朱由检义子刘云龙的府邸。据上次我们派往苏州的探子报告,刘云龙的手下都穿着蓝色制服。果毅将军马世耀也证实,三月十八日有100多名身穿蓝色制服的人进入了通州城,三月二十日他们随通州明军撤离了。”

“你的意思是刘云龙把朱由检的几个儿子带走了?”

“嗯。我们派人进入地道搜查,被炸死了几十个人,发现这个地道竟然有好几个出口,还直通通州城。”

“直通通州城?可李岩放通州城的明军离开了通州呀。”

“问题就在这里。我怀疑朱由检的三个儿子是被通州城的明军带走了。”

顾君恩问道:“李岩将军不是去追他们了吗?”

杨永裕说道:“听马世耀讲,通州明军和那支穿蓝色制服的人手里有精良装备,当初他的人围攻通州城时就吃了不少亏。恐怕李岩将军也占不了多少便宜。”

顾君恩说道:“李岩将军不是让天津的降军截住通州那支明军了吗?”

杨永裕说道:“你认为天津那支降军有多少战斗力?明军要有战斗力的话,我们会这么容易占领北京城吗?还有,要是刘云龙有后援,我们怎么办?”

李自成听后说道:“杨爱卿说得有理,我马上让刘汝魁派10万人去追击那支通州明军。”

顾君恩、杨永裕离开后,李自成立即派人去把王则尧、唐通、刘汝魁找来。

喜欢再造汉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再造汉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