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再造汉明 > 第391章 山海关之战(四)

再造汉明 第391章 山海关之战(四)

作者:曲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9:48:06 来源:书海阁

第391章 山海关之战(四)

撤到山海关的宁远兵马陆续到了丰润。这天副将杨珅向吴三桂报告,抓住了一支来自京城的商队,商队头目点名要见黎玉田、吴三桂。

吴三桂心想这兵荒马乱的,你这支从京城来的商队找我干嘛?竟然还点名要见我,那肯定不是一支简单地商队,于是就召见了商队头目。

商队头目来到吴三桂帐中后,自我介绍到:“吴将军,我叫洪应贤,奉闯王之命来见你。”

吴三桂一听是贼寇,就问道:“你们找我有什么事?”

“我这里有2封信,一封是闯王给你的,一封是你父亲给你的。”

吴三桂忙问道:“我父亲可安好?”

洪应贤说道:“他很好。”

吴三桂先读父亲来信。他父亲吴襄在心中说,李自成已于三月十九日破京城,崇祯帝已在中极殿**,太子也不知下落。京城百官都被李自成抓起来了,不过自己家里还好,没有受到骚扰,李自成还派兵来保护家里了。时至今日,朱家的天下已走到尽头,今后的天下必属于李自成,你手下还有数万精兵,已没必要为朱家殉葬,如投奔李自成的话,必将受到重用。

吴三桂看完信,有点不敢相信父亲竟然会投靠了贼寇,还替贼寇说话。接着再看李自成给他的信。

李自成在信中说道,我已顺应天势攻下了北京,即将登基。我素闻将军骁勇善战,先给你送上4万两犒银,希望将军能识时务,率军投奔于我,我必将论功行赏封你为侯。如你与我大顺为敌,你的父亲性命危矣,到时你既做不了朱家的忠臣,也做不了吴家的孝子,你会一无所有。

吴三桂看完李自成给他的信后,心想朝廷已欠了关宁军14个月的军饷,这笔钱来得倒是及时,不过这终究不是朝廷送来的,而是李自成送来的,送这笔钱的目的是让他投降。他不敢做主,就来到了王永吉那里。

王永吉看完信惊呆了,怎么皇帝**了?他沉默了一会儿,问吴三桂:“你对局势是怎么个看法?”

吴三桂说道:“李自成占领北直隶后,即使山东还没被李自成占领,我们也已经是孤军了。关内是李自成的百万大军,关外是多尔衮的几十万清军,我们入关的5万人马再加上高第的1万人马,也只有6万兵力,无论如何也打不赢的。还有,入关的20多万老百姓要吃要喝的,永平府能长期解决得了吗?这几天永平府内的粮价大涨,要不了多久,我们自己就会垮掉。”

因黄蜚的水师只有2000人马,且水师打不了陆战,因此吴三桂没有把关辽水师统计在内。

王永吉问道:“难道就这样从了李自成?”

吴三桂说道:“李自成派了个小小的洪应贤过来,显然没有诚意。我们应该再观望一段时间,如何?”

王永吉刚想说话,一个亲兵进来报告,说黄蜚派人送来一封信。

王永吉读完信后,脸色严峻地告诉吴三桂,苏观生从天津来信,告诉我们天津守军投降了李自成。

吴三桂听后,心情沉重地说道:“这下我们彻底成了孤军。”

在天津,竺碧波带领2000名铁血军战士登陆。

竺碧波是邝春义的手下,原准备于四月一日进攻辽东半岛。邝春义在收到了郝太极修改的作战计划后,将竺碧波的2000人马派到了天津。竺碧波来天津时,还带来了大批弹药、粮草,足够天津守军支撑一阵子了。

在盛京,多尔衮在听着部下的报告。

前几天前方送来消息,驻守宁远的明军已弃城进入了关内。

今天又送来情报,据关内的探子来报,李自成的部队已攻下了北京城,崇祯皇帝**了。

多尔衮看完情报,陷入了沉思。

正月,蒙古鄂尔多斯部送来情报,说关内的李自成占领了陕西。当时他就派了联络官去了陕西榆林,问李自成“欲与诸公协谋同力,并取中原,倘混一区宇,富贵共之。不知尊意何如耳?”但不知道怎么回事,一直到今天也没收到李自成的回信。原来李自成已独自攻下了北京城,看来李自成想独占中原。如李自成独占了中原,那么他也是大清的敌人了。

其实,大顺军驻守榆林的守将王良智收到多尔衮的来信时,李自成已率军进入了山西。李自成在山西收到了王良智转来的多尔衮的信件后,心想你建奴是异族,怎么可以和我分享中原呢,因此没理睬多尔衮。但李自成依然认为关外的建奴才区区几十万部队,不足为患,因此至今也没对多尔衮要分享胜利果实的企图予以重视。

多尔衮心想,你李自成攻陷了北京城后,大明境内必是乱做一团。早在月初,内院大学士范文程就给他上书,指出“窃惟成大业以垂休万世者此时,失机会而贻悔将来者亦此时”。看来大学士范文程还是很有眼光的,现在不趁乱入关去争天下,又待何时?

于是,多尔衮替顺治皇帝写了诏令:“闻中国本座空虚,数日之内,急聚兵马而行。男丁七十以下,十岁以上,无不从军。成败之判,在此一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写完诏令后,多尔衮着人去请范文程。

范文程来后,多尔衮问道:“你对当前局势有啥看法?”

范文程说道:“摄政王英明,此时便是我们入关争夺天下的最好时机。”

“嗯,我准备从北古口、喜峰口入关,直逼北京城。”

“为啥不招降吴三桂后,直接从山海关入关呢?”

“吴三桂是块硬石头,我们曾试着招降他几次,他都不愿来投靠我们。”

崇祯十五年松锦会战后,吴三桂的舅舅祖大寿、兄长吴三凤都投降了清廷,那时皇太极就致书吴三桂“惟将军相时度势,早为之计可也。”

崇祯十六年正月,皇太极又给吴三桂写信,劝他“急图归顺,勉立功名。”但清廷的几次招降都石沉大海,没有得到吴三桂的回应,所以多尔衮称吴三桂“是块硬石头。”

范文程说道:“此一时彼一时,吴三桂目前只剩下二条活路,要么投降李自成,要么投靠我们。如他要顽抗到底的话,他的5万人马还不够塞李自成牙缝的。此时能招降吴三桂,我们岂不是多了5万劲兵?”

多尔衮听后点点头,说道:“说得有理,我立即再给吴三桂去信,劝他归顺。”

二天后,北京紫禁城武英殿里,刘宗敏向李自成汇报,刘芳亮已攻下了保定,但保定守军跑了。

当初刘芳亮从河南向北京进发时,拿下了真定后,本想保定府会像真定府那样立即向大顺军投降,谁知遭到了保定府军民的激烈抵抗。刘芳亮就留下了一部分兵力围困保定府,其余主力扑向了北京。待攻破北京后,刘芳亮再率军于三月二十一日回攻保定城。

李自成听了刘宗敏的汇报后,心想刘芳亮组织兵力已围攻了保定城五天五夜,按说城内也不会有多少活着的守军了,怎么他们竟然会无声无息地跑了呢?于是问道:“他们跑哪里去了?”

刘宗敏说道:“刘芳亮说他们可能逃往德州了,他已派了部队去追击,又命令南下的部队拦截这股企图突围的明军。”

“保定城的知府、总兵官都是朱由检的忠臣呀,如能为我所用,多好?”

“陛下,抓住他们后,要是他们不愿投降,那就干脆杀了他们。”

“嗯,如他们不愿投降,也不能让他们再效忠于南京。”

“知道了。”

李自成又说道:“看来,北直隶只剩下山海关尚未平定了。”

刘宗敏说道:“小小的山海关有啥了不起,要不了几天就能攻下来了。”

李自成听后点了点头,说道:“我已派人去招降吴三桂了,如他也不愿投降,我们在派兵攻下山海关也不迟。”

刘宗敏见李自成没啥要交待的,就退出了武英殿。

刘宗敏刚走到大门口,一个军官对他说道:“二王爷,京城里还有一个官员没有审问。”

“谁呀?”

“原辽东总兵吴襄。”

“干嘛不去审讯他?”

“陛下说为了招抚吴三桂,不能动吴襄家,所以我们不敢审问他。”

“你们都怕了吴三桂,我可不怕。走,去吴襄家。”

刘宗敏和那个军官带了十几个兵士来到了吴襄家。

由于这几天兵荒马乱,街上乱哄哄的,因此吴襄家的大门紧闭着。

一个士兵走上前,用力拍打着大门的门环。

一个仆人打开了大门,十几个兵士推开了仆人,闯进了吴襄家。

吴襄今年才52岁,因是行伍出身,因此身体硬朗着呢。他见十几个李自成的兵丁闯进家后,问道:“你们想干什么?”

刘宗敏从后面走上前来,对吴襄说道:“你就是吴襄?”

“对,我就是吴襄。”

“告诉你个老东西,我叫刘宗敏。我们不想干什么,只是要你拿点钱出来。”

“前几天,你们的皇上派人来安抚过我,说你们不会来骚扰我家的。”

“我们并没有来骚扰你,只是想让你拿点钱出来。”

“我家没钱。”

“只要是狗皇帝的官员,都要交钱。来人那,把他的家里人统统抓过来,给我一个一个地问,看看老东西把钱放哪里了?”

喜欢再造汉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再造汉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