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再造汉明 > 第393章 山海关之战(六)

再造汉明 第393章 山海关之战(六)

作者:曲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9:48:06 来源:书海阁

第393章 山海关之战(六)

在德州,郭升正率领着他3000人的部队南下。

郭升,原是明陵柳沟镇的副将,在李自成进攻北京时投靠了农民军。他投靠李自成后,受到了重用,这令郭升对李自成感恩涕零。这次,他与原宣府总兵白邦政、定边副将董学礼各带领三千兵马南下,他负责攻略沿海一带进入山东,白邦政负责攻略南运河沿线兼督漕运,董学礼负责攻略鲁西、两淮一线,待攻下两淮后,魏天赏将出任淮扬盐运使。魏天赏是去年(即崇祯十六年)才考取进士的,李自成攻陷北京后,在家门口张贴了“顺民”纸符,投降了李自成,被李自成任命为淮扬盐运使。

前二天李自成给郭升送来命令,让他随时关注有没有沿着运河南下的明军,接着刘芳亮又给他下达了命令,让他拦截从保定城逃出来的明军。郭升就纳闷,怎么北直隶境内还有没有投降的明军?

昨天,郭升率领部队进入德州城后,与沧州一样竟然没有遇到任何抵抗,明军及官员都逃跑了。跟随他到达德州的闫杰、吴徵文分别担任了大顺国德州防御使、德州州牧。他派出斥候在德州一带搜索侦查,也没发现有明军的影子,运河里只有商船,一艘运兵船都没有。

今天,他率军继续南下,这一路走来,还是没发现有沿运河南下的明军,再往前走,就快到济南了。

他正骑着马向前走着,突然前锋来报,抓住了二个明军的传令兵。说着把从传令兵身上搜到的文书递给了郭升。

郭升接过文书,还没读完就倒吸一口冷气。那是张国维写给南京史可法的一份命令,说是崇祯帝和太子都在天津,要史可法在南京立即召集军队北上勤王。

郭升心想,崇祯帝不是在中极殿**了吗,怎么会出现在天津?京城里没找到朱由检的几个皇子,难道真跑到天津去了?听说张国维在李自成围城前就去了南京,怎么也会出现在天津?

这可是大事,得弄清楚,于是问道:“你们抓住的传令兵呢?”

那个前锋军官说道:“我们抓他们时,他们正想把这份文书吃到肚子里去。我们本想抓活的,可他们都自杀了。”

“没从他们身上找到其他东西吗?”

“有。从他们身上找到了2块腰牌。”说完,前锋军官就把缴获的2块腰牌递给了郭升。

郭升接过腰牌一看,上面有苏州巡抚的标识。这下能解释张国维为啥会出现在天津了,一定是张国维到了南京后,搬了一支救兵来到了天津。可崇祯帝和太子也在天津是怎么回事呢?

事关重大,郭升立即着人回北京,向李自成报告。

在河西务西,刘汝魁与李岩会合了。刘汝魁带来的10万人马中有数千老牌枪营的炮兵。

李自成的农民军也有炮兵,几年征战下来,也缴获了不少大炮,但一直不怎么重视炮兵,尤其是重炮。直到李自成在进攻宁武关时,被周遇吉的炮兵杀死近1万人后,李自成才开始重视重炮,因此进入北京后,赶紧成立了老牌枪营。

大顺军的老牌枪营是由原大明京城三大营之一的神机营组建的。李自成攻破京城后,朱由检的京城三大营都投降了。李自成以投降的神机营为基础,整编出了老牌枪营,所有教官都是原神机营的军官,这些军官技术娴熟,每人都能独当一面。可惜,从通州城得到的明军大炮,都没人会用,也搞不清这些炸药是什么做的,稍不留神就炸膛,所以老牌枪营留在京城的部队还在试验用药量呢。

李岩在三岔河附近遭到了袁时中的骑兵袭击后,只剩下了2千多人,一路退到了河西务镇西,监视着这支来自南方的明军。

李岩见刘汝魁还带来了老牌枪营,心知刘汝魁此来必有重大行动。

李岩听了刘汝魁的情况通报后,才知崇祯帝的几个皇子可能在天津,那还了得!

他很后悔放走了通州的明军。早知如此,当初哪怕牺牲几万农民军也得攻下通州城。如这次崇祯帝的几个皇子真被通州的明军带到南京去的话,李自成绝不会饶了他,因此他必须消灭这股明军。

从前期的侦查情况看,这支明军人数并不多,只有1万8千人左右,其中3000多名明军是通州城守军及部分家属组成的。另外,河西务镇的几个仓库里有急需的20多万石粮食,明军正在组织船只把粮食搬往天津城,如能截住这批粮食,足够刘汝魁的10万人马食用几个月了。

刘汝魁听完李岩的介绍后,决定用10万人马先围攻河西务镇,攻下河西务后,河西务仓库里没被搬走的粮食就是自己的了。

李岩提醒刘汝魁,不可小看这股明军。

刘汝魁说,我吃过他们的亏,我自有办法应付。马世耀是刘汝魁的手下,当初马世耀进攻通州城时就伤亡了1万多人,所以刘汝魁说吃过亏。

以前李自成的军队攻城时采用的是五重攻势,即饥民在前,俘虏的明军在后,接着是投降农民军的降军和农民军自己的重装骑兵,最后是直系家属上前掠夺战利品。自占领襄阳后,李自成听从了李岩的建议,已很少再使用“饥民”了。不过,尽管李岩算是李自成农民军中比较有良心的谋士,但也没法彻底制止李自成队伍十几年来养成的习惯。

刘汝魁吃过亏,知道这支明军很厉害。如直接进攻的话,自己的部队必将受到很大的损失,没了兵还带啥兵?到时在李自成眼里屁都不是。既要保持兵力,又要攻下河西务镇只得采用老法子,用“饥民”消耗明军的弹药。

李自成的农民军召集饥民有绝招,他们把路过的地方全部抢光,凡是地主、豪神一律杀掉,然后让一无所有的百姓跟着自己走,去抢其他地方的老百姓,因此凡李自成的队伍所过之处,身后必跟着数万、数十万饥民。

李岩看到刘汝魁的军官去抢劫河西务周边的村庄了,知道他们又是去找饥民了,但无奈之下只得认可了。

刘汝魁在河西务大肆抢劫,从京城逃难到天津的难民也都被刘汝魁劫掠成了“饥民”,一些刚刚从河西务镇领到粮食的百姓也被抢了,他们悲愤之下只得跟着农民军来到河西务镇前。刘汝魁在1天内召集了4万多饥民。

守卫河西务的是袁时中率领的松江卫骑兵营曲登斌、常州卫骑兵营路天晟和陶大鹏的1千通州守军,河西务仓库里的粮食已大多转移到了天津。

四月三日,“饥民”们听说河西务镇内有几十万石粮食后,举着各色武器,冒着炮火和弹雨向河西务镇冲来,前面倒下了一批,后面又上来了一批,刘汝魁想趁混乱时偷偷把大炮推到前方。

但刘汝魁的大炮与陶大鹏的大炮比,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

陶大鹏的步兵炮,最小射程200米,最大射程1500米,榴弹炮的最小射程是2公里,最大射程是4公里,加农炮最小射程是4公里,最大射程是7公里,而且都是开花弹,射击精度也比李自成的炮兵高。

陶大鹏发现刘汝魁想将大炮移到近前,于是命令炮兵先发射了一轮霰弹,打死了大批冲到城墙前的饥民后,开始炮击农民军的大炮,一下子摧毁了刘汝魁的几十门大炮。此后,刘汝魁再也没敢把大炮推向前,他的大炮成了摆设。

陶大鹏在摧毁刘汝魁的炮兵时,袁时中率领骑兵在城外左冲右突,将冲到城墙前的饥民、农民军杀死了一大批。

曲登斌、路天晟率领的骑兵使用的马枪,使用的还是燧发枪,还是需要在药池里装填引发火药的,而大华公司的骑兵使用的马枪已改用飞轮枪,是不需要在后边的药池里装引发火药。这二种马枪尽管有效射程没有200米,但也有150米,这些骑兵只要在农民军的大炮、弓箭、鸟铳射程之外,农民军根本就没法伤害他们,即使来不及装填子弹时,他们的马刀也不是吃素的。

饥民实在是太多了,倒了一批又冲上来一批。后面的大顺军见到这些饥民实在不堪用,就亲自冲了上来。这些大顺军都是投降了李自成的明军,是正规军出身,战力比饥民也大很多,还持有火神枪。不过尽管他们持有火神枪,可由于射程与燧发枪不在一个档次,因此就是奈何不了袁时中率领的骑兵。刚冲近袁时中的队伍,人家一轮子弹过来,跑开了,回过头来又是一轮子弹。

在袁时中与李自成的正规军作战时,有几千名饥民趁乱冲近了城墙,有些饥民甚至冲到了城内,与陶大鹏的队伍在城内进行着乱战。

陶大鹏的守城队伍靠刺刀、手掷弹把突入城内的几千饥民赶了出去,袁时中的队伍一个回马枪把逃出城的饥民劈死在了城外。

战斗从上午的辰时战到下午的申时,无论是城内还是城外,双方都累了。

刘汝魁见带来的饥民死了一半,就派兵去周边几个村庄继续抢劫去了。李岩本想阻止,但细细一想,要不是有这些饥民消耗明军的弹药,现在躺在河西务镇前的近万人就是自己的部队。

刘汝魁在李岩面前大骂袁时中:“袁时中这个叛徒,当年就该杀了他。”

李岩说道:“上次李过就奉命想杀他,谁知他已投靠了官军。”

“这支明军的火器确实厉害,我们要是有这样的火器,早打到广州去了。”

“上次闯王派了吕器去苏州,想拿回几支枪,谁知被袁时中识破,还杀了吕器。”

“哎,你说慧梅会不会也在这里?”

“那就不清楚了。你想干嘛?”

“我们找慧梅去要个几百支枪呗。”

“得了吧,上次连几支‘样枪’都给不了,你还想要几百支?”

“哎,你说得也是。”

喜欢再造汉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再造汉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