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再造汉明 > 第397章 山海关之战(十一)

再造汉明 第397章 山海关之战(十一)

作者:曲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9:48:06 来源:书海阁

第397章 山海关之战(十一)

晚上,山海关内,王永吉、李在公、吴三桂、高第、黄蜚在商量着接下来怎么办?

高第说道:“我们合起来兵力只有6万多人,能不能募兵?”

王永吉说道:“兵器哪里来?”

高第说道:“我在关内有兵器所,可以打制兵器。”

李在公说道:“卢龙县城也有不少铁铺,也可以打制兵器。”

吴三桂说道:“我们从关外带来的百姓中,有很多是青壮年,可以招募为兵。”

李在公说道:“永平府青壮年也很多,应该能招募到不少兵士,可粮食到哪里去筹措?”

王永吉问道:“府库里还有多少粮食?”

李在公说道:“府库里所有的粮食都拿出来,也只够我们食用7天,招募士兵后,恐怕连7天都不够。”

吴三桂听后,说道:“立即派人去采购粮食,把能买到的粮食都买过来。”

李在公说道:“为了把你们从宁远接回来,没剩下多少府银了。”

王永吉听后说道:“兵还是要募,粮食也要买,能多撑几天也是好的。”然后,他想起苏观生又派人来的事,就说道:“你们说,天津方面会不会是真的?”

吴三桂说道:“李自成都那样了,他啥歪门邪道都会想出来,还能信吗?”

李在公说道:“我们孤军奋战,总得想个法子呀。”

大家沉默了一会儿,监军童逵行站了起来,说道:“我们是否可以借兵?”

吴三桂问道:“向谁借兵?”

童逵行说道:“如我们不想投靠李自成,那只剩下向多尔衮借兵一条路。”

李在公问道:“你说向谁借兵?”

童逵行一字一言地说道:“向多尔衮借兵。”

高第一听,忙说道:“亏你想得出来的。我们和多尔衮是死敌,怎么能向他借兵。”

童逵行说道:“为啥不试试呢?唐朝平定安史之乱时,不也是向回纥人借兵的吗?”

黄蜚站了起来说道:“我们绝对不能向多尔衮借兵。”

童逵行说道:“目前我们被李自成、多尔衮夹在中间,进也进不得,退也无退路,携带的粮草很快就会耗尽。”

李在公说道:“我们可以坐船去登莱。”

吴三桂说道:“坐船去登莱不妥。”

李在公问道:“为啥不行?”

吴三桂说道:“前一阵子我们能完整撤离到关内,一是建奴没有水师,二是我们趁其不备悄悄入关的。现在天津三卫既然降了李自成,天津水师必然也会投奔过去。我们不知道山东、登莱有没有被李自成占了。即使登莱没有投降李自成,从山海关到登莱有500里路,仅靠黄蜚的水师,需要多少个来回才能把我们6万人运到登莱?还有家属怎么办?而且我们这边只要一动,李自成或多尔衮的部队就会随时攻击我们,我们殿后的部队必将全军覆没,请问有哪位将军、哪些将士愿牺牲自己留下来殿后?再说,投靠了李自成的天津水师会轻易放我们过去?他们一旦在海上袭击我们,我们还能安然无恙吗?”

黄蜚说道:“那我们也不能向多尔衮借兵呀。我们和建奴斗了几十年,最后却是向他借兵,多丢人呀。”

吴三桂看了看王永吉,说道:“童逵行提的建议可以考虑一下。我们向多尔衮借兵后,让他从北古口、喜峰口入关攻击李自成的侧翼,我们从这里正面攻击李自成。待攻下京城,找到太子后,立太子为皇上。”

黄蜚问道:“多尔衮会白白出兵?”

吴三桂说道:“我们可以派人去关外,与多尔衮谈判,探探他出兵的条件。”

说完,吴三桂、李在公、黄蜚、童逵行都看着王永吉。

王永吉想着目前的处境,沉默了好久,终于说道:“可以试试,等夺回京城后,我们给他们银两酬谢,他们必须退回关外。”

吴三桂说道:“明天我就派人去关外与多尔衮联系。”

吴三桂刚刚回到自己的住所,一个亲兵走上前禀告道:“大人,你舅舅来了。”

吴三桂问道:“他怎么来的?什么时候来的?”

亲兵说道:“他和洪承畴一起来的,刚到不久。”

吴三桂走进客厅后,果然看到洪承畴、祖大寿带着帽子,一副商人的模样,坐在客厅里。

吴三桂对祖大寿说道:“你们也够大胆的,竟敢闯关进来。”

祖大寿说道:“我们带着帽子,装扮成商人,你的士兵没认出我们。”他边说边摘下帽子,露出头后的金丝小bian子。

洪承畴说道:“贤侄,听说你刚刚夺回山海关,前几天去哪里了?”

吴三桂就把前几天的情况告诉了洪承畴、祖大寿。

洪承畴说道:“李自成的话你也信?幸亏你醒悟得早,不然你到了北京,恐怕你死无葬身之地了。”

祖大寿问道:“三桂,你有何打算?”

吴三桂说道:“能有啥打算?父亲都这么一把年纪了,经得起李自成这么拷打吗?只怕现在都被打死了。陈圆圆出身贫寒,跟了我过了几天好日子,可也被刘宗敏抓了,肯定也遭到毒打了,我堂堂一个男子汉连自己的老婆都保不了,我还有何面目见人。李自成与我有不共戴天之仇,我一定要杀了他。”“你打得过他吗?”

“既然你们来了,能不能替我给多尔衮带封信?”

“你想......?”

“我们刚刚商量过了,我们自身的力量确实不足,因此想向多尔衮王爷借兵。”

“借兵?怎么个借法?”

“你们给多尔衮带个信,让他派人来谈谈条件。”

洪承畴说道:“不用带信了,有事你就说吧。”

吴三桂看了看洪承畴,说道:“你们本就是代表多尔衮来的?”

洪承畴点点头,说道:“摄政王怕你孤军奋战,派我们来看看你有啥需要我们帮忙的。”

“那太好了。你们派兵从喜峰口或北古口入关,从北面进攻北京城,我们从山海关出发,从东面进攻北京城。”

“我们有什么好处?”

“攻下北京城后,我在北京扶持太子登上皇位,恢复大明统治,你们退回关外。我们每年给你们100万两银子或物资,你们也别再侵扰我中原。”

祖大寿说道:“以你这个条件,多尔衮是不可能答应的。”

“他想要什么?”

“他想要的是整个中原,你们能答应吗?”

“这个条件我们是万万不会答应的。”

洪承畴说道:“我看是否可以互相退一步。”

“怎么个退法?”

“我们帮你打败李自成,找到太子后,你带着太子去南京恢复大明统治。我们占据黄河以北地区,和你们签订互不侵扰条约。你看这个条件怎么样?”

“整个黄河以北地区也太大了。”

“那你说是什么条件?”

“我还是那句话,每年给你们100万两银子或物资。”

“你呀,也别骗我们了。你们每年能拿出100万两银子的话,会有今天?”

“反正不能把黄河以北地区给你们。”

“那把北直隶交给我们。”

“北直隶是我朝的京畿,你也开得了这个口?”

祖大寿说道:“我看这样吧,你们最起码也得把山西雁门关以北地区割让给你们。”

“雁门关以北地区给你们后,我们还怎么守北京畿?”

“反正我们已开了条件,你去与王永吉他们商量吧。”

洪承畴说道:“我和你舅舅回关外,把你借兵的意思禀告多尔衮。”

天亮后,吴三桂来到王永吉处,李在公、高第、黄蜚已在那里等着他了。

王永吉问道:“你的人派出去了吗?”

吴三桂可不敢告诉大家,昨晚他舅舅、洪承畴来过,于是说道:“派出去了。”

“你提了什么条件?”

“昨天时间紧迫,没来得及和大家商量。我提的条件是,等我们夺回京城,找到太子,恢复大明后,让他们回关外,我们每年给他们100万两银子或物资。”

“希望他们能答应这个条件。”

李在公说道:“我看这个条件可以。”

童逵行也说道:“这个条件他们应该能接受。”

黄蜚说道:“是不是派人去南京,听听南京方面是什么意见?”

高第说道:“等你从南京回来,李自成早把山海关摧毁了。再说,李自成攻陷北京后,难道不会继续进攻南京吗?”

吴三桂说道:“先别说去南京的事,你们还是说说我提的条件行不行吧?”

王永吉见大家都不吭声,知道大家都在等自己拿主意。他又不知道吴三桂没派人去与多尔衮联系,而是洪承畴、祖大寿主动来找吴三桂的,更不知道洪承畴开口的底线条件是要雁门关以北地区。他听了吴三桂的话后,就说道:“与南京方面联系,时间上肯定来不及了。等我们在北京恢复了大明,太子也不会责怪我们的。”

王永吉的意思很明白,等多尔衮出兵,击败李自成后,只要清兵能退回关外,可以给清廷每年100万两银子。

吴三桂听后说道:“那我们就静候多尔衮的消息。”

王永吉说道:“在这之前我们要稳定军心,你立即向境内军民发出檄文,就说我们绝不会投降李自成。”

吴三桂说道:“好。”

当天,永平境内贴满了布告,宣称永平军民绝不向贼寇投降,檄文的最后说道:“试看赤县之归心,仍是朱家之正统。”

喜欢再造汉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再造汉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