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再造汉明 > 第403章 山海关之战(十七)

再造汉明 第403章 山海关之战(十七)

作者:曲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9:48:06 来源:书海阁

第403章 山海关之战(十七)

天津城外20里,一身商人打扮的王永吉骑着马向前走着,他看见前边有好多营帐,营帐前插着写有“李”字的旗帜。王永吉让随行的一个叫侯智友的亲信前去打听情况。

过了一会儿,侯智友回来向王永吉报告:“前边是李过的人马。”

王永吉听说过李过,就问道:“他们在这里干嘛?”

“据附近的村民讲,他们是奉命来抓,来抓......”

“来抓什么?”

“他们来抓狗皇帝的。”

“什么狗皇帝?”

“就是,就是......就是抓我们的皇上。”

王永吉一听,皇上果然在天津,忙问道:“那他们为啥不攻城?”

“他们说城内的南直隶兵有妖术,贼寇攻了几次都没能攻下来。”

“南直隶的兵在天津?谁带队的?”

“村民们讲不清楚,好像是苏州巡抚带的队。”

王永吉与南直隶的兵接触过,知道他们的战斗力,南直隶的苏州巡抚以前是黄希宪,后来朝廷好像任命了一个叫郑暄的人做了巡抚,于是对侯智友说道:“你马上赶回山海关,让吴三桂、高第弃守山海关,赶到天津来,我们给他们来个里应外合,消灭这股贼寇。”

侯智友骑着马跑远后,王永吉和另一个亲信向东走去,看看哪个地方能进入天津城。

四月二十日,李自成赶到了山海关。

高一功上前,见到李自成后,问道:“皇上,路上遇到麻烦了?”

“嗯,军内又流行‘疙瘩病’了。”

“把他们杀了不就行了吗?这样速度不就快了吗?”

李自成看了看自己的舅子,心想原来他嫌自己走得慢,于是说道:“我和刘宗敏一路催促也没用,弟兄们都走不快。”

高一功心想,你们十三日出发,今天才到山海关,路上整整走了8天,鬼才信呢,肯定是沿途抢了不少村镇。不过,既然来了,就该进攻山海关了,于是问道:“皇上,现在就进攻吗?”

谁知李自成说道:“大军连续赶了几天路,累了。今天先休息,明天再进攻。”然后问高一功:“唐通在什么位置?”

高一功指着山海关地图上的一片石,说道:“他在这里。”

后世很多描述“一片石之战”的史料、影视剧都没说清楚“一片石”的位置,甚至有认为是李自成命令唐通绕过长城到达一片石的。如唐通能绕过长城到达“一片石”,那长城必有缺口。长城有缺口的话,清军要进关,何必要经过山海关,干嘛不走这个缺口?

其实,一片石并不是一片荒地,而是长城上的另一个关城(后世成了一个村落,叫“九门口村”),位于山海关关城的西北部。关城里的道路用石条铺成后,又在石条间凿出燕尾榫,灌以铁水,使石条成整体,似一片巨石,因此称为“一片石”。一片石地势较高,是易守难攻之处。吴三桂组织军力攻了几次都没攻下来,现在还被唐通占领着。

李自成看了地形后,说道:“你派人去告诉唐通,让他明天居高临下,进攻北翼城。”

“是。”

山海关东罗城上正戒备着的士兵看到东南方的海面上驶来几十艘船,黄蜚的水师已迎了上去。守卫东罗城的军官立即着人向吴三桂报告。

吴三桂、高第赶到东罗城时,海面上的船队即将靠岸,从船队发来的旗语知道是黄蜚回来了,天津水师也来了。

待黄蜚、苏观生上岸后,苏观生拿出了范景文的信。

吴三桂看完信,指着不远处李自成的部队,苦笑道:“你看我们还走得了吗?”

苏观生说道:“陆地走不了,就走海路。”

吴三桂听后说道:“你们2支水师加起来也只有50几艘小船,每艘船运100人,一次只能运5000多人,需要多少个来回?再说,谁来殿后,掩护大家撤离?”

“你们只要坚持住,我们总能把你们都运走。”

“你看,李自成来了20万人马,我们的殿后部队能坚持几天?”

旁边的高第对吴三桂说道:“要不先让他们把伤病员和家属运走?”

吴三桂听后,想了想,说道:“只能这样了,通知城内的伤员和家属上船,跟着他们走。”

傍晚时分,关辽水师、天津水师的舰船载着5000名伤员、家属离开了东罗城。

黄蜚自己没有离开东罗城,而是选择留下,表示要与吴三桂、高第一起坚守山海关,这令吴三桂、高第十分感动。

傍晚时分,郑暄、包可弘、刘云龙等人刚想进晚餐,郑暄的一个亲兵进来报告,说是城东的哨兵抓住了一个自称是王永吉的人。

郑暄听后心想,王永吉不是在山海关吗?怎么会来这里,会不会是冒充的?尽管自己不认识王永吉,不过,包可弘、刘云龙是见过王永吉的,于是对亲兵说道:“让他进来。”

一会儿,王永吉走了进来,看见刘云龙、包可弘后就喊道:“公子殿下、包总兵。”包可弘一看果然是王永吉,忙问道:“王大人,你怎么来这里啦?”

此时,郑暄才知道来人确实是蓟辽总督王永吉。

王永吉在天津城外赶了一天的路,绕过农民军的封锁线后来到了城东的,城东因有袁时中、陶大鹏沿河布防,农民军没能彻底封锁天津城。王永吉刚过河来到城东,就被当做奸细抓了起来。

王永吉说道:“一言难尽。”

刘云龙说道:“王大人,我们先去见皇上,然后你再慢慢讲。”

郑暄、包可弘、刘云龙带着王永吉来到朱由检住处,此时其他大臣听说后,也来到了朱由检处。

待王永吉把山海关的情况说完后,朱由检盯着王永吉,问道:“你答应向建奴借兵了?”

王永吉看着脸色铁青的朱由检,诺诺地说道:“当时情况紧急,为了能夺回京城,我就同意了向多尔衮借兵。”

“你答应给建奴每年100万两银子?”

“具体条件还没谈好。如条件苛刻的话,我们可以拒绝。”

“具体条件没谈好,你就偷偷地溜到这里来了?没经朝廷廷议,你也敢向多尔衮借兵?你那叫引狼入室。”

“京城不是被破了吗,我们也不知道向谁报告,所以......”

“那你也不该擅自让建奴进关?”

“这?......”

“来人呐,把他给我拖出去砍了。”

大家听后正不知所措时,刘云龙说道:“皇上,慢着。”

朱由检问道:“怎么啦?”

“你的老毛病又犯了。”

“我有啥毛病?”朱由检刚说完,才想起刘云龙说的是他不问青红皂白胡乱杀人的老毛病,于是问道:“那你说该怎么处置他?”

“王大人当初答应向多尔衮借兵的目的是为了夺回京城,而不是要投靠多尔衮。王大人刚刚也说了,他给多尔衮出兵的条件是每年100万两银子,如条件苛刻的话可以拒绝,说明王大人心里还有底线。王大人能冒死来到天津城,说明他对朝廷、对你的忠诚度比哪些逃跑、投降的官员、将领要高得多。”

朱由检一听,就知道刘云龙的意思了,要是连这么忠诚的官员都要杀的话,今后逃跑、投降的官员、将领会更多,于是他心有不甘地说道:“那他也不能擅离职守呀?”

刘云龙说道:“他擅离职守也情有可原,毕竟是为了找你才离开山海关的,罪不该死,再说他离开山海关时已委托吴三桂全权处理山海关事务了。”

“他明知吴三桂有阴谋瞒着他,为啥还要把权力移交给吴三桂?”

“吴三桂究竟有没有事瞒着王大人,我们也是在猜测。”

“要是吴三桂把山海关交给了多尔衮呢?”

“那也不是王大人把山海关交给多尔衮的。”

“你......!”

“皇上,不用着急,即使吴三桂把山海关交给了多尔衮又如何?前几天我们还不是准备让吴三桂、高第弃守山海关的吗?”

“他引建奴入关了,还不是大事?”

“小小的山海关,我随时可以把它轰平,又随时可以重建。再说,我还巴不得多尔衮入关呢!”

“什么?你还巴不得多尔衮率部入关?”

“多尔衮率部入关后,辽东就空了,这样不仅整个辽东是我们汉人的天下,而且大兴安岭内外方圆数百万里的土地也是我们汉人的天下。今后,日月为明,星辰所照,皆为大明疆土。”

刘云龙此话一出,厅内各位大臣就乱了套,都议论纷纷。

张国维就问道:“你不会是纸上谈兵吧?你去年说的抄建奴后路的事还没办妥呢!”

刘云龙说道:“实不相瞒,我的人已在进攻珲春、庙街了。”说完,他拉起跪在地上的王永吉,说道:“王大人,你还饿着肚子呢,走,我们吃饭去。”

郑暄、包可弘忙跟着刘云龙、王永吉离开了大厅。

张国维在身后问道:“公子殿下,你说什么,你的人已在进攻珲春、庙街了。你说说究竟是怎么回事?”他见刘云龙头也不回地走了,又低声说道:“你怎么这样的呀,话说一半就走了。”

朱由检望着刘云龙的背影,对张国维说道:“他说日月为明,星辰所照,皆为我大明疆土,是什么意思?”

张国维说道:“陛下,公子的意思是说,今后只要是你看中的地方,都是你的天下。”

厅里的大臣们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想这次你刘云龙绝对是吹牛。

喜欢再造汉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再造汉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