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再造汉明 > 第405章 山海关之战(十九)

再造汉明 第405章 山海关之战(十九)

作者:曲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9:48:06 来源:书海阁

第405章 山海关之战(十九)

吴三桂听了多尔衮的话后,楞在原地沉默了,心想如不与多尔衮联合,恐怕坚持不到今晚,他在山海关上剩下的几万兵马就会被李自成消灭,或被多尔衮、李自成围攻后消灭。只有和多尔衮联合,才能消灭山海关前的农民军。多尔衮要黄河以北地区,也比李自成要整个大明天下的胃口小,今后大明重整旗鼓后,还有机会把建奴赶到关外。

于是,吴三桂咬咬牙地说道:“行,我放你们进关。”

多尔衮说道:“慢。”

“怎么啦?”

“我们在你们汉人眼里终究是外人。我们进了关,我还怕你和李自成联合起来对付我们呢。”

“怎么会呢?我和李自成有不共戴天之仇。”

“那你得拿点诚意出来。”

“我放你们进关还没诚意吗?”

“这不够。”

“你还想怎样?”

“你得和我们一样。”说完,多尔衮摘下帽子,指了指自己的小辫zi。

“你要我剃头留辫zi?”吴三桂说完后心想,让我留金丝小辫zi,那不是向你们借兵了,而是要我向你们投降了。

“嗯,只有这样才能体现你的诚意。”

“对,只有这样才能体现你们的诚意。”说完,从帐后转出一个美少妇来,这个美少妇就是孝庄太后。

吴三桂没见过孝庄太后,问道:“你是......?”

多尔衮介绍道:“她是孝庄皇太后。”

吴三桂忙说道:“见过太后娘娘。”

多尔衮说道:“你不是说有诚意吗?怎么见了太后也不跪?”

吴三桂听后,本想不跪。他环伺四周后,见周边的人都怒视着他,才知道如他不跪见孝庄皇太后,恐怕连多尔衮的营帐都走不出去。他思虑了一会儿,不得不跪在了地上,说道:“叩见太后娘娘。”

孝庄太后说道:“你看,跪都跪了,干嘛还不剃发呢?”

吴三桂想起这关乎着山海关里数万弟兄的性命,于是无奈地说道:“行。我答应剃发。”

“嗯,这才是我大清的子民。为了体现我们的诚意,你剃发后,我们把建宁公主嫁给你的儿子,这样我们就是一家了。”

多尔衮对吴三桂说道:“既然太后说了把建宁公主嫁给你的儿子,我愿意按照你们汉人的习俗做媒人。”

事到如今,吴三桂内心只好彻底投降了,于是说道:“好。你们什么时候进关?”

“你剃了发,我们就随你进关。”

待吴三桂剃发,脑后留了一条金丝小辫zi后,多尔衮对吴三桂说道:“你让你的人每人身上披一块白布。”

“为啥?”

“你的人和李自成的人都是汉人,我的人又不清楚大顺军的服饰,这样就分不清彼此了。为避免误伤,让你的人披上白布后,我的人就能很方便地分辨出来了。”

“行。”

“还有,我的人进关后,你要出城与李自成进行野战。”

“我在城外,你在城内?”

“怎么,不可以吗?你的关宁铁骑本来擅长的就是野战,不过请放心,你既然从了我们,我不会从后面攻击你的。”

吴三桂听后心想,到如今也只能赌一把了。希望多尔衮为了顺利进关,能信守诺言,不从后面进攻自己,否则即使他入了关,关内的百姓都不会再相信多尔衮了。于是说道:“行。”

清晨,黄蜚在关城内看见吴三桂的后面跟着大批清兵。

待吴三桂进城后,黄蜚悄悄地问吴三桂:“怎么满兵、蒙古兵也来了?”

吴三桂低声说道:“他们来都来了,你能挡住他们吗?”

说话时,一阵风吹过,将吴三桂头盔下的盔帘吹起,露出脑后的一个小辫zi。

黄蜚惊问道:“怎么你剃发了?”

吴三桂苦笑道:“他们说我不剃发的话,就是没诚意。没办法,为了消灭李自成,我不得不从了他们。”

黄蜚听后,呆呆地望着吴三桂。边上,一队队清兵入关,排列在关城内。东北面的威远城上站着的是多尔衮。

吴三桂下令全体将士在胳膊上缠上白布后出城,迎战李自成。吴三桂的部将吴国贵也率军来到一片石关下,向唐通邀战。

多尔衮在威远城上早就看清了地形,一片石关城地势高,是易守难攻之处。他进了山海关关城后,命令两红旗、两黄旗从北门“威远门”进入关城内,两蓝旗从南水门进入南翼城,两白旗从北水门入关,择机拿下北翼城,其余清兵赶往一片石关城,协助吴国贵攻下一片石后,再出城从西北面围攻李自成。

黄蜚在边上看到清兵全部进关后,找了个借口,来到了宁海城。

刘宗敏看到吴三桂带着兵马亲自来到了城外,隔着老远就喊道:“吴三桂,怎么不守城啦?”

吴三桂说道:“西罗城本就没修好,被你们昨天这么一阵攻击,城墙损毁的不像样了。与其让你们攻陷西罗城,我还不如把你们当在西罗城外。”刘宗敏说道:“就你这点人马,你挡得住我们吗?”

吴三桂说道:“大丈夫只求马革裹尸,焉能被你们困死在城内。”

刘宗敏说道:“有种。我们今天就决一死战。”

双方的大战开始了,直杀得昏天暗地,战到辰时,吴三桂已呈不支之势。

突然,一阵东北风吹来,刮起满地沙尘。李自成的大顺军正处于下风口,风沙吹得大顺军都不敢睁大眼睛。

多尔衮见势,当即下令清军出城向大顺军进攻。自己也率领长枪兵杀向李自成。

多尔衮用阿巴泰在卢沟桥缴获的燧发枪组建了长枪队作为自己的卫队,虽说这些使用黑火药的燧发枪有效射程只有160步,但也比汉八旗手中的火绳枪远了1倍左右。李自成的火铳兵在这么大的风中已无法使用,但多尔衮长枪队的燧发枪不怕大风,照样能使用,而且枪头上装有刺刀。

清军顺着风势攻破了北翼城、一片石后,冲出城关,从侧翼冲向了还在与吴三桂正面作战的大顺军。从南翼城冲出的清军从南边压向了大顺军。

大顺军从清晨杀到现在,体力已消耗了不少,再加上风沙吹得眼睛都睁不开,哪还挡得住吴三桂及十几万清军的三面攻击?刘宗敏身中数箭,被亲兵抢下了战场。官抚民、周凤梧、喻上猷当场战死。

周凤梧,本为左良玉部下的参将,崇祯十五年李自成进攻襄阳时,左良玉不战而逃,撇下了周凤梧。周凤梧得知留在城中的家眷都被李自成俘虏后,遂投降了李自成。

喻上猷,崇祯四年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崇祯十六年正月投降李自成,今年正月出任大顺兵政府尚书。

高一功赶到李自成面前,说道:“我们伤亡惨重,看来挺不住了。”

李自成在小岗埠上也早就看清了形势,知道今天败局已定,不得不痛苦地说道:“命令谷可成殿后,我们撤。”

山海关宁远城外洋面上的黄蜚见李自成败退后,竖起风帆,向南而去。

离山海关不远处的望峪山上,侯智友看着山脚下纷纷向西逃跑的农民军,他知道李自成败了。他很想立即赶回天津报信,但留下阻击的农民军和追击的清兵还在沿途激战,自己暂时还没法下山。

山海关内,吴三桂把王则尧交给了多尔衮。

多尔衮劝王则尧投降,而王则尧认为满人是异族,死活不愿降清。多尔衮就把王则尧杀死在了山海关。

李自成率领他的残兵败将向西逃去。逃到范家庄时,见已把追兵甩远了,就令人把吴襄杀了,枭首示众。

李自成逃回北京时,身边只剩下了3万人。

四月二十九日上午,李自成来到刘宗敏住处。他看着浑身是伤的刘宗敏,想起了崇祯十二年(1639年)那年,他被陕西总督郑崇俭包围,好不容易突出重围后去投奔在谷城的张献忠,谁知张献忠想杀了自己,并趁机吞并自己的队伍。他发现了张献忠的阴谋后,只得离开张献忠,不料再次被官军包围。危难之际,刘宗敏陪着自己去一座破庙算卦,竟然连问三卦,卦卦皆大吉。于是,刘宗敏回到军中后,杀了自己的两个老婆,煮肉给饥饿中的李自成及其部下吃。从那时起,李自成率部突围后,进入河南,从而有了再次壮大的机会。

李自成哽咽着对刘宗敏说道:“你好好养伤。”

刘宗明说道:“皇上,你要赶紧登基。等我养好伤,我们再接着干。”

“你放心,牛金星已替我准备好了,明天我就登基,然后离开北京。”

“怎么要离开北京?”

“多尔衮、吴三桂已在追来了,谷可成挡不住他们的。”

刘宗敏说道:“曹操要是能活着,我们不会落到现在这个地步。”

“曹操”是罗汝才的绰号,自崇祯四年(1631年)在山西起兵后,一直是农民军的首领之一,因狡诈多谋,被农民军称为“曹操”。崇祯十二年(1639年),他随张献忠转战四川、湖广、河南。崇祯十四年(16si1年)因与张献忠不合,才转投李自成。李自成占领襄阳后,被封“代天抚民威德大将军”。崇祯十五年(16si2年)奉命掘开黄河大堤后,于去年四月被李自成以私通明将左良玉的名义,杀死在了帐内。

李自成听后心想,如罗汝才活着,自己确实能多一个多谋善战的将领,但罗汝才绝不是自己能掌控的将领,于是对刘宗敏说道:“你忘了那年我们一起和罗汝才喝酒时,他是怎么说的吗?”

刘宗敏想起了那年李自成带自己和罗汝才一起喝酒,李自成问罗汝才:“吾与汝起草泽,不自量至此,今当图关中,割土以分王。”其实这是李自成试探罗汝才的,谁知罗汝才回答道:“吾等横行天下为快耳,何专土为!”言下之意是不愿被李自成封为“王”,既然不想被封为“王”,那就是要与李自成分享“天下”。

刘宗敏还没想完呢,又听李自成说道:“他掘开了黄河大堤,欠着几十万开封百姓的性名,我焉能留他?”

刘宗敏听后心想,罗汝才不是奉了你的命令去掘开黄河大堤的吗?怎么这也算罪过?刘宗敏是个铁匠出身,打打杀杀还行,但让他在肚子里做文章完全是个外行。要是他能想到“一山容不得二虎”,他就不会这么和李自成说话了。

喜欢再造汉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再造汉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