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再造汉明 > 第407章 南京来人了

再造汉明 第407章 南京来人了

作者:曲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9:48:06 来源:书海阁

第407章 南京来人了

在李自成带领大顺军赶到山海关时,驻守天津海防营的镇江卫千总宋若水又来到天津城,告诉郑瑄,南京兵部、太仓水师和大华公司的人来了。

郑瑄听后,忙拉上刘云龙,跟着宋若水来到城东海河边。只见100多米宽的海河里停满了船只,有的船上插着大明水师的旗帜,有的船上插着大华公司的旗帜,其中4艘是铁甲舰,有的船上还插着其它公司的旗帜,郑瑄仔细一看,那些插着其它公司旗帜的船都是松江、苏州、常州船帮的船。

南京兵部兵课给事中陈子龙、苏州兵备道副使严铿走上了岸,他的身后跟着苏州卫副指挥使庄翔东、太仓水师千总贺吉良,大华集团公司的贝喜鲁、郝太极、刘云雷也跟在后面上了岸。

陈子龙、严铿与大家见过面后,陈子龙告诉郑瑄,史可法听说京城失陷后,立即发出公檄,号召天下臣民勤王,并令江淮总兵刘永昌率兵北上,谁知刘永昌刚出扬州境,听说皇上**,悲愤之下跳河自尽了。后来,史可法见李自成的部队南下后,就命令他们部署河防了。

郑暄问道,为啥不让刘泽清、高杰北上?

陈子龙说道,这些溃兵沿途抢劫,你还想指望他们?不给河防添乱,已是烧高香了。

郑暄听后,心想这些溃兵确实靠不上了。

严铿告诉郑暄,太仓水师已倾巢而出,全部来到了天津。

郑瑄的信使和刘云雷乘坐船赶回苏州后,把京城、天津的情况告诉了苏州方面。留守苏州的严铿立即派人去南京告知了情况。在严铿组织采购弹药时,正好给郑瑄运送后勤物资的船只在淮安受阻后返回苏州,于是就一起来到了天津。

贝喜鲁告诉刘云龙,他早就收到了飞鸽传来的信息,知道皇上、太子已被救出。在听了刘云雷的报告,请示了刘万禄后,立即暂停了向库页岛、河仙镇运送难民,把公司在苏州的所有船只派到了天津,并由铁血军护航。这次大华公司来天津的有刚刚交付使用的4艘800吨铁甲舰(上海、宁波造船厂制造,分别是秦始皇号、洪武帝号、宋太祖号、隋文帝号)、3000料舰船3艘、1000料舰船8艘、4000料运输船10艘、2000料运输船30艘、1000料运输船8艘、400料运输船50艘。这些船还运来了大量煤炭和其它物资。3000料舰船和4000料运输船因排水量大,怕进不了海河,暂时停泊在海河河口。

刘云龙问郝太极:“你怎么也来天津了?”

郝太极说道:“你和袁副总都能来天津,我干嘛不能来?总部有金总在,你还不放心?”

“金总不懂军事,万一邝春义、杨占文、袁时泰有啥要请示的,怎么办?”

“他们还有啥请示的?按计划执行就是,万一有意外,他们也该自己做主,我们过多地干涉前线战事也不好。再说,我们不是很快就回去了吗?误不了大事。”

刘云龙听后想想也对,于是问道:“你带了哪些弹药过来?”

“除了子弹、炮弹、手掷弹外,还给你带来了丁勇研制的各种特种弹。”

郝太极说的“特种弹”就是指燃烧弹、烟雾弹、闪光弹,于是刘云龙说道:“太好了。”

城内得到消息的官员都来到了海河边,连太子和讲官方以智也来了。这些官员尽管看到过3000料的舰船、4000料的运输船,但见到4艘舰船竟然是铁制的,都惊呆了。在他们的脑海里,船舶都应该是木制的,怎么铁也能造船,而且还是军舰。这些铁甲舰的大炮不是放在船的两侧的,而是放在舰船中间,且是可以360°旋转的,也就是说开炮时,用不着把船身侧过来就能开炮了。

郑暄带大家来到天津抚衙后,郑暄、刘云龙分别把陈子龙、严铿、贝喜鲁等介绍给朱由检及各位官员认识,陈子龙、严铿、贝喜鲁忙跪倒在朱由检面前。朱由检让他们平身后,陈子龙、严铿、贝喜鲁等才站起身来。

朱由检问陈子龙:“南京方面怎么没派兵过来?”

陈子龙就向朱由检报告了南京方面的情况。

朱由检听说江淮总兵刘永昌为了他跳河自尽后,心想江南还是有很多忠臣的。他问道:“李自成的部队真南下了?”

陈子龙说道:“郭升接管了山东后,正在进攻登莱,董学礼在进攻徐州,刘芳亮也率领20万大军南下了。”

“山东投降了?”

“嗯,据说邱祖德的兵符都被叛军窃走了,山东境内数万军队已降了李自成,邱祖德本人也下落不明。”

“刘泽清、高杰是逃兵,那黄得功干嘛不来北京?”

“禀皇上,黄得功、马士英在剿灭了刘超的残部后,不得不留在那里布防,防备李自成从河南进入南直隶。”

“左良玉呢?”

“左良玉收到你的诏令后,给我们送来了一份作战计划,让南京兵部批准。史大人批准了他的计划后,他又说粮草不足,要求南京兵部给他调拨粮草。史大人在南京给他准备好20万人的粮草后,他又说20万人的粮草不够,要按80万人的规模给他准备粮草,就这样不停地来来回回,他现在还在武汉呢。”“他有80万人?”

“朝廷给他的编制是5万人,他擅自募兵15万,号称80万。”

“他擅自募兵15万,想干什么?”

“他说是为了追剿贼寇才募兵的。”

朱由检听后明白了,说不定左良玉是下一个谋反人物,今后得防着点,于是说道:“什么作战计划、调拨粮草?这些都是他的推托。”

“陛下,卑职不敢妄言。”

“史可法还让你带来了什么话?”

“他说请皇上立即赴南京。”

朱由检说道:“这边的事还没处理完呢,怎么去南京?”然后转过头问严铿:“你们不该来得这么晚呀。”

严铿说道:“禀皇上,本来我们可以提前几天过来,谁知太仓、溧阳发生了民乱,就晚了几天。”

朱由检忙问道:“怎么回事?”

严铿说道:“**顾慎卿在太仓纠集乌龙会成员,袭击了太仓城。**潘茂在溧阳也纠集了数千佃民攻打了溧阳县城,说是要迎接李自成南下。”

张国维就问郑暄:“太仓是富庶之地,怎么也会发生民乱?”

郑暄说道:“对于乌龙会,我是掌握一些情况的,他们是太仓周边的佃户组成的一个组织,素来与大户人家作对,提出要与大户平分土地。顾慎卿是他们的头,去年江南发生‘奴变’时,他就闹得很凶。潘茂的情况我就不太清楚了。”然后问严铿:“你掌握潘茂的情况吗?”

严铿就说道:“溧阳起头造反的是潘茂、潘珍、钱国华、杨麻子,都是溧阳的佃户,他们听说李自成攻陷北京后,就组织了‘割鼻会’,专门割豪神、官员的鼻子。不过,顾慎卿被我们平定了,潘茂带着他的人躲进了龙蟠山。”

刘云龙问道:“你把顾慎卿的人都杀了?”

严铿说道:“几万人呢,怎么可能把他们都杀了?我们只是把顾慎卿几个起头的杀了。”

刘云龙对郑暄说道:“这都是土地过分集中惹的祸。”

历史上,顾慎卿是家奴出身,在崇祯十六年组织乌龙会。崇祯十七年,他听说李自成攻下北京后,就与吕茂成等人组织乌龙会成员发动了农民起yi。清兵南下后,参与抗清斗争,后被李成栋镇ya。潘茂、潘珍兄弟两都是佃户出身,四月组建“割鼻会”,钱国华、杨麻子是专门为官府烧制瓷器的匠户,四月组建了“珐琅会”,后来潘茂、钱国华合流与官府对抗。清军南下后,也参与了抗清斗争,后也被清军镇ya。

现在由于留守苏州、常州的官军兵器精良,顾慎卿起事后没几天就被镇ya了。潘茂、钱国华见打不过官军,就率部躲进了溧阳县城西南的龙蟠山。

朱由检听说太仓的民乱被平定后,才松了一口气。

张国维见来了这么多船,而且都是蒸汽机船,忙走到郑瑄边上,说道:“是不是立即把这些船派到山海关去?”

郑瑄看了看刘云龙,问道:“你这些船一次可运多少人?”

刘云龙说道:“按说这些运输船一次可运10万人,如挤一挤,军舰也搭载人员的话,可以运输12万人。”

“如此说来,算上太仓水师的船只,一次可运输15万人?”

“要去山海关接吴三桂?”

“对。”

“立即把运输弹药、煤炭、物资的船卸货,一起去山海关,运走15万人没问题。”刘云龙边说边想,等船只到山海关时,希望吴三桂还没有投降多尔衮。

“好。立即卸货。”

喜欢再造汉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再造汉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