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再造汉明 > 第410章 让福王监国

再造汉明 第410章 让福王监国

作者:曲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9:48:06 来源:书海阁

第410章 让福王监国

朱由检听刘云龙说北方官军不可战、不可信,就说道:“有这么耸人听闻吗?”

“刘泽清、高杰、刘良佐等很多将领都南逃了,左良玉以各种理由拒绝北上勤王,他们还能战吗?刘超的部将直接叛乱了,宣府的姜镶、居庸关的唐通、明陵的郭升都投降了李自成,邱祖德的兵符都被盗了,连退到保定的李建泰都准备投降李自成,我们在北方还有几个可相信的将领?”

张国维听后,心想刘云龙说的确实有道理,于是问道:“我们调南方的兵不可以吗?”

刘云龙说道:“自戚家军余部被害后,朝廷从南方调过几次兵?即使调了南方其它地方的兵,途中就跑了一大半,真正到北方的究竟有多少南方的兵?南方有这么多军队,可南京的史可法真正能调动的为啥只有南直隶的部队?如果说湖广、四川的兵要防备张献忠,可浙江的兵呢?江西的兵呢?两广的兵呢?他们为啥不听调北上勤王?可以说,万历年间的那次所谓‘蓟镇兵变’,不过是朝廷自毁长城的开端。”

以往大家都对戚家军余部被害之事都讳莫如深,只敢私下里说说,从没有哪个人敢在大庭广众之下公开议论这个事。现在他们见刘云龙把这个事说出来后,心想你刘云龙真大胆,啥都敢说。

正当大家以为朱由检会大声呵斥刘云龙时,却听朱由检问道:“你可以练多少新兵?”

刘云龙听后心想,我练了新兵属于私兵,迟早有一天会被大臣弹劾说是触犯了天规,于是说道:“皇上,不是我练新兵。”然后指着郑暄说道:“是让郑大人练新兵。”

朱由检就问郑暄:“你能练多少新兵?”

郑暄想了一下,说道:“如允许我抚境各卫所扩编的话,我至少可以练60万新兵。”

大家听了郑暄的话后,心想你凭你江南十府就能练60万新兵?即使你有很多余粮养得起那么多兵,但装备费要多少银子?军人的军饷又要多少银子?还有,要养活这60万军队,军内需要多少人后勤人员?光碾米、碾面粉就至少要6-8万人。

郑暄继续说道:“我知道你们都不相信我说的话,且听我给你们细细道来。粮食亩产量的事大家都已知道了,我就不说了。去年本抚境内收到了7000万两秋赋......”

朱由检听后,说道:“慢着,去年你收到多少秋赋?”

“7000万两银子呀。”

“为啥不把秋赋送到京城来?”

“皇上,按朝廷户部的规制,江南的秋赋需待来年的五月才能解往京城。”

朱由检一听无语了,就说道:“你说下去。”

郑瑄就继续说道:“我先来说说犁地,刚刚你们已知道了什么叫拖拉机,一台拖拉机一天可犁40亩水稻田,不仅省了人力,还省了牛;再说说碾米,以往都是舂米的,一天也舂不了多少米,现在我抚境内大量使用的是碾米机,一台碾米机一天碾的米就够几个村的人食用,你们说可以省下多少人力?以往士兵们要吃面条的话,一个总旗(50人)就需要3-4人来揉面、拉面,现在一台面条机一天拉的面可以供应几个千营的士兵食用,你们说能省下多少伙头兵?以往一个裁缝做一件衣服至少要2天,现在使用了缝纫机流水作业后,一个裁缝一天至少可缝制20件衣服,你们说说这是什么效率?以往一个织女一昼夜只能织一匹棉布,现在本抚境内即使使用水力织机的织女,她一昼夜就能织5匹棉布,如使用蒸汽机,她一昼夜能织10匹棉布,如用电动机的话,她一昼夜可织32匹棉布。还需要我继续介绍别的吗?”

郑瑄说的蒸汽机、电动机,大臣们在蒸汽机船舶上已见识过了,所以没有觉得陌生,他们听后,才相信就凭苏州巡抚境内的实力就能练兵60万。

朱由检问道:“那需要多久才能练成60万新兵?”

郑暄说道:“陛下,如同时训练的话,只需三个月就成。”

“三个月就能成?”

“陛下,以往无论是大刀手还是弓箭兵,都需要锻炼臂力,为了士兵有很强的臂力,不仅要给这些士兵提供优良的伙食,还至少需要训练1年以上;弓箭兵为了能精确射箭,也至少要训练一年以上,而现在的火铳手只需2个多月就能练成。以往炮兵的射击精度主要靠经验,为了这个经验需要无数次的训练才成,现在我的炮兵使用的是瞄准器、炮兵手册,训练3个月就能有很高的炮击精度。”

刘云龙补充道:“皇上,同时训练60万新兵暂时还没法做到,毕竟武器、弹药、军服、军鞋等也是要生产时间的,但一年后,这些新练成的官军将如饿虎扑羊般替你夺回北方。”

尽管朱由检对需要一年后才能夺回北方心有不甘,但想起刘云龙多次提醒的不能心急,于是对大家说道:“那先把饥民送走,我们再撤离天津。”各位大臣也都同意了刘云龙的建议。

刘云龙却说道:“我和包大人留在这里就可以了,你们和皇上、太子先撤离。不过我建议冯大人去辽东。”

冯元飚一听,忙问道:“为啥让我去辽东?”

“这里的饥民和城内的百姓,都是你治下的百姓,你去了辽东的话,能安人心。”

朱由检听后就说道:“对,你不做天津巡抚了,就去做辽东都司吧。”

大家也认为只有冯元飚去辽东最合适,也就没人反对。但只有都司,没总兵、知府、知县可不行呀?

刘云龙说道:“陈子龙可担任辽东半岛总兵。”

郑暄也说道:“我也认为陈子龙可任辽东半岛总兵。”

张国维看了看陈子龙,问道:“你打过仗吗?”

陈子龙说道:“我率绍兴卫平定过邱凌霄之乱、许都之乱。”、

张国维一听陈子龙指挥过战斗,就说道:“既然陈子龙打过仗,又在史可法手下做事,我同意让他任辽东半岛总兵。”然后问刘云龙:“你看由谁任旅顺府知府呢?”

刘云龙说道:“不是有个现成的知府吗?”

张国维知道刘云龙说的是保定来的何复,就说道:“辽东太大了,就设一个旅顺?”

刘云龙想了一下,就说道:“辽东半岛设旅顺府,辽东其它地域暂设沈阳府,让何复任旅顺府知府,张罗彦任沈阳总兵兼沈阳府知府,保定来的其他的人可任各县的知县。知县不够的话,以后再从登莱、南直隶或其他地方调派。”

这几天大家都已听说了张罗彦是怎么组织保定守卫战的,因此也不怀疑他的军事才能,至于张罗彦有没有地方治理经验,反正是暂时的,即使发现他这方面有不足,也可以马上从南方调知府过去,于是大家都没反对刘云龙的提议。

刚商量好知府、知县的事,张国维就问刘云龙:“城内的老百姓怎么办?”

刘云龙说道:“全部撤离。”

“全部撤离?”

“我们走后,天津要么被李自成占领,要么被多尔衮占领。城内百姓撤离后,他们得到的只是一座空城。”

张国维问道:“你不是说城内有些百姓是仇恨我们的吗?”

刘云龙说道:“城内也有很多不仇恨我们的百姓。”

郑暄听后,点点头,说的:“天津百姓也是皇上的臣民,不能扔下他们不管。”

朱由检听后,忙说道:“对,把他们都带走。他们不走,我也不走。”

刘云龙说的:“皇上,你能不能别再添乱了,行不行?我们在这里耽搁的时间太长了,南京需要你去主持大局。”

朱由检说道:“我不做皇帝了,要去就让太子去南京。”

刘云龙望着他,说道:“你......”

刘云龙看到朱由检眼里一副心意已决的样子后,就派人把太子朱慈烺请了过来,讲明原委后,问道:“太子殿下,你是不是跟范阁老、张大人先去南京?”

谁知朱慈烺说道:“我跟父皇一样,要走一起走。”

朱由检听后说道:“嗯,好样的。一国之君的心里就要装下天下百姓。”然后指着范景文、张国维、倪元璐、李邦华等说道:“你们先去南京主持大局。”

范景文说道:“你和太子都不去南京,那也得安排个人来监国呀。”

根据朝廷的规制,皇帝外出不在京城时,需要由皇太子留在宫内主持政务,如皇帝、皇太子都不在京城,可由皇帝指定的重要人物留在宫内代为处理政务,这叫“监国”。

朱由检想了一下,问刘云龙:“你有先知先觉之名,你说现在有哪几个藩王在南京?”

刘云龙说道:“没有藩王在南京,不过潞王、福王、崇王都在淮安,逃到淮安的周王已死了。”

张国维问道:“他们都逃到了淮安?”

刘云龙说道:“嗯。”

范景文问道:“周王死了?”

刘云龙说道:“我们从苏州出发时,他就死在了淮安。”

郑暄说道:“公子殿下说的对,我们路过淮安时,听凤阳巡抚路振飞说起过。潞王、福王、崇王、周王都逃到了淮安,周王在三月十一日就死在了淮安西湖的船上。”

朱由检听后,想了一下,对范景文、张国维说道:“你们到了南京后,立即让福王赶到南京监国。”

刘云龙一听让福王监国,就说道:“听说福王很好色。”

郑暄说道:“我路过淮安时,听说福王从怀庆出逃时,扔下自己的母亲而不顾,独自逃了出来。”

范景文知道刘云龙、郑暄的意思是说福王监国,德不配位,于是也说道:“要不,让潞王监国?”

朱由检却说道:“论序,应该是福王监国。”

刘云龙说的:“这是监国,又不是袭位,讲什么论序?”

朱由检说道:“我怕让别人来监国,南京的很多大臣会不服。即使福王名声不太好,不还有你们吗?”然后对张国维说道:“你先去蓬莱,让皇后她们和你们一起去南京。”

张国维说道:“遵旨。”

几个官员商量后,决定由范景文、方岳贡、王永吉、金铉、郑暄、方以智留下陪同朱由检、朱慈烺,张国维、倪元璐、施邦曜、凌义渠、孟兆祥、李邦华、陈良谟手持朱由检的诏书去南京。

天津水师、蓟辽水师因都是风帆船,航速慢,就和太湖水师留在天津。冯元飚、陈子龙率贺吉良的太仓水师、竺碧波的铁血军士兵运送百姓去辽东半岛。

商量好后,各级官员纷纷离开屋子,去劝说天津城内的百姓去登莱。

喜欢再造汉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再造汉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