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再造汉明 > 第412章 活捉李岩

再造汉明 第412章 活捉李岩

作者:曲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9:48:06 来源:书海阁

第412章 活捉李岩

李岩听到部下来报,刘汝魁跑了,暗自心想刘汝魁也是一员猛将,怎么会跑了呢?他跑了,我可不想跑,我手下还有4万多部队呢,要留下来给明军予以狠狠打击,把他们的皇帝抓回去。

李岩见对方阵中走出一个穿便衣的年轻人,这个年轻人独自来到阵前不远处,喊道:“你们谁是李岩?”

李岩见是找自己的,也从阵中走出,问道:“我就是李岩。你是谁?”

来人说道:“我叫刘云龙。”

李岩也早听说过刘云龙,据说还是狗皇帝朱由检的义子,当初吕器去苏州,就是为了偷取他公司生产的燧发枪技术。于是说道:“你就是刘云龙?”

“对。”

“你一个大掌柜,怎么会和官军在一起?”

“我这个皇帝的义子难道不是你们想抓的吗?”

“对,我们不仅要来抓狗皇帝的真儿子,也要抓你这个狗皇帝的假儿子。”然后李岩问道:“你独自前来,就不怕我抓你?”

“你有能耐尽管来抓我。不过在你抓住我之前,能听我说几句话吗?”

“愿洗耳恭听。”

“我知道你很有才干,在李自成那里也算有良心的。”

“凭啥说我‘算有良心’的?”

“因为你没去抓‘饥民’。”

李岩停顿了一下,算是认可了刘云龙对他的评价,然后问道:“那又怎样?”

“我想劝你放下武器,跟我去苏州。”

“我干嘛要跟你走?”

“当初你能散尽家财资助灾民,说明你很同情穷人,现在也没有去抓‘饥民’,说明你良心未泯,就凭这二点,我就觉得你该跟我走。”

“‘该’跟你走?”

“嗯。这段时间你们跟袁时中也交过手,他现在是我的手下,想知道他为啥心甘情愿跟着我吗?”

“袁时中是个叛徒,我也不想知道他为啥会跟你走。我只想告诉你,我既然跟着闯王造了反,就不会放下武器。”

“这么说,你对李自成很忠诚?”

“对。我倒劝你还是向我投降吧,或许我们的永昌皇帝听了我的说情后不会杀你。”

“要是我不投降呢?”

“你逃回苏州,我们也迟早会抓住你。”

“可惜,你们注定没法成功,也没有机会去攻打苏州。”

“为什么?”

“李自成自造反起到现在,没干过一件好事。尽管你替李自成喊出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的口号,确实为他赢得了不少民心,但他和他的军队骨子里没有改变流寇的性质,依旧在不断地四处流窜,不事生产,劫掠百姓,杀人放火,更可怕的是在战场上挟持平民百姓当肉盾,一点人性都没有,你认为他还能维持多久?”

“这......至少我没有把平民当肉盾。”

“你要是和李过、刘汝魁一样的话,我还不会和你说这么多废话呢。”

“那你凭啥说我们没有机会攻打苏州?”

“当初你们3万人也没能拿下只有600人坚守的通州城,现在你们20万人也没攻下只有2万多人把守的天津城,你自己刚刚也没有信心能抓住我,认为我还有可能逃回苏州,所以你早已知道,你们的战斗力是比不过我们的,对不对?”

李岩愣了一下,心想你刘云龙厉害,竟然从自己的话中找到了破绽,于是说道:“到那时,我们会有几百万军队渡过长江,还怕拿不下小小的苏州城?”

刘云龙说道:“你们已是强弩之末,或许你们的闯王正在撤离北京。”

“我们怎么可能撤离北京呢?”

“信不信由你,等我抓住你,你迟早会相信的。”

“你要抓我?”

“是呀。”

“休得狂言,你废话太多了,要战便战。”

“别急,有个事先请你帮个忙。”

“请说。”

“你们抢了很多耕牛,能不能把耕牛还给农民。”

“我们也是农民出身,知道牛的宝贵,除了被你们炸死的,我们没有杀过一头牛,等我们打败你们后,会把牛还给农民的。”

刘云龙一听农民军没有杀过一头牛,就说道:“我替农民谢谢你。”说完,刘云龙就转身朝常州卫柴济汉的阵前走去。

李岩也回到了自己阵前。

柴济汉一开始见刘云龙独自去劝降李岩,一颗心老是悬着。现在见刘云龙平安回来后,告诉刘云龙:“陶大鹏已在李岩的侧翼了。”

刘云龙点点头,说道:“刚才和我说话的那人叫李岩,给我活捉了他。”

于是,柴济汉朝自己的部下大声喝道:“进攻”。

柴济汉、陶大鹏的步军开始向李岩带领的农民军发起进攻了。

由于李岩没有抓‘饥民’,因此柴济汉、陶大鹏可以在正面、侧翼放手进攻。首先是一顿炮火伺候,然后步军进攻。

李岩率领的农民军在柴济汉、陶大鹏的联合进攻下,与刘汝魁部一样迅速被击溃。逃窜中,李岩本想与李过部汇合,却被在城南监视的明军应天卫、宁国卫挡住,只得也向‘三岔口’方向逃跑,一头又撞上了从三岔口回来的袁时中。李岩的农民军被杀死了2万多人,余下2万多人做了俘虏。李岩被从俘虏队伍里抓了出来后,单独送到了刘云龙那里。

历史上,李自成在定州之战失败后,听信了宋献策、牛金星的谗言,杀死了李岩。现在由于刘云龙的穿越,李岩逃过此劫。

李过是最早与南直隶军队作战过的农民军将领,听说刘汝魁、李岩全军覆没后,还没待明军发起攻击,就主动率领大顺军逃向了西边,在逃跑时把4万多“饥民”、几百头牛扔给了明军。

李过要逃到西边,必须过大运河。他率领部队到达“三岔河”时,遇到了庄翔东率领的2000明军。在明军的大炮、燧发枪、手掷弹的阻击下,他冲了几次都没能冲过去,又见后边追军来了,于是率领部队向南跑,谁知几声炮响后,南边冒出了一长溜绿色的烟雾。逃跑的农民军哪见过这玩意儿,以为是妖雾,谁都不敢向前冲,有的掉头向北跑,有的转身向东跑,有的跳进大运河向西跑。向北、向东跑的农民军又撞上了后边追来的明军,在拼杀了一阵后,终于向明军投降。跳进大运河的农民军步军,不会游泳的大多淹死了,只有2000多农民军骑兵逃了出去。

李过骑着马,带着2000多人向西逃着,路上遇到了李友派来的传令兵,于是带队赶往真定。

天津城内,首先撤离的是从山海关运来的伤员、家属、通州卫家属和保定守军的家属。山海关来的伤员、家属及通州卫的家属先撤往登莱,原保定守军将分别派往辽东半岛、沈阳驻守,因此他们的家属将跟着去辽东半岛、沈阳。

这段时间俘虏的近10万“饥民”,征求了他们的意见,愿回家的全部释放回家,愿跟着撤离的,就让他们回家后,带上家属一起撤离,去辽东。

天津城内的百姓将全部去辽东。刘云龙一进入天津城就调查过,因朝廷没有在天津设立州、县,因此天津城内的居民主要是原天津卫军士的家属,其他的是从事商业、手工业、船舶运输的移民。天津城内的商人又以粮商、盐商为主(天津城南不远就是长芦盐场),手工业者主要以铁匠为主。因此天津城内的百姓并不多,只有10多万人。

还有近10万农民军俘虏也得送走,这些俘虏将被送到辽东半岛。

这样总共需撤离的人员达30多万。幸亏大华公司组织了强大的运输船队,只需3个批次就能把人全部运走。

苏州卫骑兵、松江卫骑兵、常州卫骑兵及铁血军骑兵营将随船去辽东辽河口(今盘锦),他们将接受张罗彦的指挥,进攻沈阳。

王永吉正在海河边指挥着难民、耕牛上船,一个军官向他走来,对他说道:“王大人,包总兵找你。”

王永吉随军官来到包可弘处,见郑瑄、刘云龙也在,忙问道:“你们找我有事?”

包可弘说道:“王大人,你的亲信侯智友回来了。”

“他人呢?”

“他昏迷了,郎中正在里屋给他诊疗呢。”

王永吉随包可弘到了里屋,看到躺在病床上的果然是侯智友。吴有性正在给他把脉。

吴有性见包可弘、王永吉进来后,说道:“没大碍,他是饿晕了。”

郑瑄的一个亲兵给侯智友喂了几口米汤后,他就醒来了。

几天前,侯智友躲在望峪山,看到李自成的阻击部队全部溃逃后,刚准备下山,就见到多尔衮、吴三桂派兵进山搜索,他与敌人又捉起了迷藏,才躲过了搜捕。待他下得山来时,身上带的干粮已全部耗尽。回天津途中,马可以吃草,他自己只得挨饿。喝点水度饥。待他走到丰润时,看到前边有一支清军。侯智友懂一点满语,清军宿营时,他躲在远处偷听,才知道这支清军是去天津的,带队清军首领叫尼堪。

于是,侯智友没敢休息,越过了清军,急急忙忙赶往天津报信。当他赶到天津,看到明军哨兵,刚说完几句话就从马背上摔了下来,驮着他的马也累倒在地。

王永吉听完侯智友的报告,对他说道:“你是好样的,你先慢慢调养调养。”

包可弘、王永吉回到外屋,只听刘云龙对郑瑄说道:“看来多尔衮果真对我们的皇上感兴趣呀。”

郑瑄说道:“所以皇上还没脱离危险。”

包可弘说道:“肯定是吴三桂告诉了多尔衮,说是我们的皇上在天津。”然后问刘云龙道:“用地雷阵伺候?”

刘云龙说道:“从时间推算看,已来不及埋地雷了。”

“那总得让他们吃点苦头呀?”

“尼堪肯定是从北边过来,我们在海河边的铁丝网还没撤呢。”

“好,就让他们见识见识什么叫电。”

“既然他们来了,我们还可以让他们领教一下特种弹的滋味。”

郑瑄、包可弘、王永吉一听,就知道刘云龙想让尼堪吃大苦头了。

喜欢再造汉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再造汉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