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再造汉明 > 第449章 太子登基(二)

再造汉明 第449章 太子登基(二)

作者:曲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9:48:06 来源:书海阁

第449章 太子登基(二)

朱由检站在殿前,看着底下的满朝文武,朝曹化淳点了点头。

曹化淳清了清自己的嗓子,喊道:“现在宣读皇上的退位诏书。”

台下的大臣、殿前的皇亲国戚忙跪在地上,一个个的嘴里劝告道:“皇上,你不能退位呀!”

有些大臣还真哭出来了。

过了一会儿,朱由检坚定地说道:“我意已决,你们就不用再劝我了。今后你们要好好辅佐新皇。”然后,对身边的余灏说道:“宣旨吧。”

几个月前,余灏还是京城皇宫里的小太监,很多太监逃跑时,他与王承恩一样留在了朱由检身边。他跟着王承恩来到南京后,已升为朱由检的贴身太监。

余灏就带着哭腔,宣读了朱由检的退位诏书。

退位诏书的大致意思是,在自己治政的十七年中,天灾连连、内忧外患、战乱不断,自己没能处理好国事,导致北京畿失守,清兵入关,一切责任都归于自己,因此宣告自己退位,传位给太子。

余灏宣读完朱由检的退位诏书后,身边的几个太监就替朱由检褪下了皇袍,给他换上了颜色稍浅的龙袍,以示他不再是皇帝。

朱由检换好龙袍后,就坐到了周皇后身边。

待朱由检坐好后,范景文走上台阶,来到殿前,代表满朝文武宣布太子朱慈烺继位,同时举办登基仪式。

按理,朱由检退位仪式、朱慈烺登基仪式本该分开进行,但考虑到当前局势,故一切从简,继位、登基仪式合并一处,很多仪式也已简化了。

朱慈烺穿上了皇袍后,曹化淳又喊道:“祭天。”

于是,朱慈烺走到台阶下,率众人跪在地上,先由朱慈烺朝天大喊三声,宣告自己已是大明国的皇帝了。过了一阵子后,见天空一切平静,说明天神已批准朱慈烺为皇帝了。于是,台下的大臣、殿前的皇亲国戚跟着朱慈烺朝天仰拜,感谢天恩。

拜过天后,曹化淳又喊道:“祭地。”

“祭地”就简单了,大家跟着朱慈烺直接跪倒在地,连着拜三次。

祭过地后,曹化淳又喊道:“祭祖。”

于是,几个锦衣卫抬来一张香台。

朱慈烺先点上三支香,遥拜祖宗后将三支香插入了香台,随后朱由检、朱由崧、朱常淓、朱慈爚也走上前祭祖插香,接着是朝廷大臣们走上前,轮流点香,祭朱家祖宗。

祭完朱家祖宗后,曹化淳又喊道:“上位。”

几个锦衣卫抬来一张金椅子,面向南方,待朱慈烺坐下后,锦衣卫们抬着金椅子走上了台阶。

待朱慈烺回到殿前后,曹化淳又喊道:“奏乐。”

于是,乐队开始奏乐。大家跟着音乐声开始跳舞,庆贺朱慈烺登基。

跳完舞后,曹化淳又大声喊道:“跪拜皇上。”

台阶下的满朝文武及殿前的皇亲国戚就都跪在地上,山呼万岁。

登基仪式结束后,朱慈烺随即诏告天下,从即日起改元“义兴”,并大赦天下。他庄重宣誓,将以民为重,重整军备,誓死夺回失地。

接着,王承恩宣读了新皇帝朱慈烺的圣旨,宣布范景文为丞相,张国维为左平章政事,史可法为右平章政事,郑暄为兵部尚书,方岳贡为吏部尚书、姜曰广为礼部尚书,高弘图为户部尚书、李邦华为工部尚书、孟兆祥为刑部尚书、倪元璐为都察院左御史、施邦曜为大理寺卿、凌义渠为光禄寺卿、蒋德璟为文渊阁大学士兼国子监祭酒。

擢原南京吏部尚书张慎言为文渊阁大学士,诏黄道周为翰林院大院士、诏郑三俊为东阁大学士。

其他的官员中,根据事先朱由检与范景文、张国维、史可法等人的廷议,陈良谟担任了都察院副都御史。苏观生担任了户部侍郎。包可弘担任南京总督,做了御林军首领。刘文柄作为朱由检的表弟,担任锦衣卫指挥使。金铉留在兵部,升任兵部右侍郎。周镜由原东宫侍卫提督升为大汉将军,负责皇帝朱慈烺的贴身侍卫。

尽管南京也有六部院的官员,但毕竟范景文、倪元璐等人是护卫着皇上来到南京的,是有功之臣,再说史可法高升为右平章政事,姜曰广、高弘图还留任了,因此原来南京的六部院官员也不敢有意见。原南京工部尚书熊明遇因年老有病,朱慈烺准予其退休,由李邦华接任工部尚书。

蒋德璟,福建晋江人,天启二年进士。崇祯十五年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崇祯十六年改任户部尚书,晋文渊阁大学士。今年三月二日,他在宫殿上与光时亨辩论“练饷”之事时,坚决反对朝廷征收“练饷”、“剿饷”,得罪了朱由检,于是提出辞职。他辞职后,本想离开北京回福建老家,得知李自成已攻陷山西,就留在了京城外,待李自成进城后,他赶紧南下,来到了南京。这次,朱由检让朱慈烺任命蒋德璟为文渊阁大学士兼国子监祭酒,也是朱由检变相告诉他,当初他在廷议“练饷”之事时提出的看法是对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郑三俊是万历二十六年的进士,崇祯十五年官拜刑部尚书、吏部尚书。去年,他对崇祯皇帝的昏庸无能、官场的**十分绝望,因此辞官引退,回了老家绍兴太平山,禅修悟道。

历史上,郑三俊引退后,对南明弘光皇帝、隆武皇帝的诏归、学生黄道周的劝归都无动于衷,始终不愿再度出仕,选择归隐在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太平山,一心归道,无为政治,时间长达十三年之久,直至1656年去世。

南京皇宫原也有侍卫。朱由检到了南京后,自然对别人不放心,于是就让原东宫侍卫周镜出任大汉将军。周镜是苏州人,是周皇后的堂弟,不然在北京时也做不了朱慈烺的侍卫。

在任命了各部、院的官员后,朱慈烺宣布为袁崇焕平反,追封袁崇焕为“襄愍公”,同时追封孙传庭为“忠靖公”,追封王家彦为“忠毅公”、追封巩永固为“贞愍公”,追封周遇吉为“宁武公”。

李国桢功过相抵,还是保留了他的“襄城伯”身份。

至于成国公朱纯臣,不仅为李自成打开了朝阳门,还与陈演一起劝李自成登基,尽管后来还是被李自成杀了,那也是死有余辜,因此被剥夺了爵位。

太子登基仪式后,皇宫大摆宴席,一直到戌时才结束。

陶红、阿娟、阿雯今晚还得在宫内待一晚,要明天才能离宫。于是刘云龙带着黄丽菊、谢雪梅等回客栈。

途中,谢雪梅说道:“早知这么啰嗦,我才不来观礼呢。”

刘云龙说道:“这个登基仪式已简化多了,不然还要累。”

“仪式已经简化了?”

“对,按理,崇祯帝退位时,大臣要跪在地上劝三次,现在只劝了一次。祭天、祭地时都要设坛,现在都没设坛。祭祖时应该去明孝陵,现在简化成一个香台。太子登基时还得放烟花,现在烟花都免了,跳舞庆祝皇上登基时,按理该连着跳三次,现在只奏乐一次。你说是不是简化多了?”

“那得费多长时间呀?”

“正常的话,要花一整天时间,现在只用了半天时间。”

“要是这样的话,年老的大臣吃得消吗?”

“有些七八十岁的大臣,往往仪式还没到一半,就被抬出去了。”

“还是这样简化的好,大家都不受罪。”

次日,刘云龙刚起床,沫天波、尚贤王、濮罗雅就来到了客栈。

他们几个是来与刘云龙辞行的。

大家坐定后,尚贤王、濮罗雅问起他们要人的事,刘云龙就让他们回去路过苏州时,找贝总解决。

尚贤王、濮罗雅知道沫天波还有事要与刘云龙谈,聊了一会儿后就起身走了。

等尚贤王、濮罗雅离开后,刘云龙对沫天波说道:“朝廷即将推行新政,你们沫家在云南有几百万亩田地,是不是该为天下藩王做个好榜样?”

沫天波想了一下,说道:“前几天范景文、张国维两位大人也找我聊过了,我又做云南总兵官,又经营着家里几百万亩耕地,确实不妥。至于怎么处置,容我回云南后,与家里人商量一下。不过,请你放心,我在范大人面前表过态,朝廷一旦推行新政,我绝不拖后腿。”

“只要你不反对朝廷新政,云南就不会出大的乱子。”

“这个我懂。天下不能再乱了,不然对不起列祖列宗。”说完,沫天波问刘云龙:“听说你不来云南了?”

“在朝廷夺回失地前,暂时来不了云南了。”

“还需要我在云南做些什么?”

“我可不是兵部尚书,军事上还没你在行,哪敢胡言乱语?”

沫天波心想你有8万铁血军,还说军事上不懂行,也太谦虚了吧?于是诚恳地说道:“你给我提一点建议总行吧?”

“缅甸方面,他们的国王他隆正致力于恢复和发展国内经济,把土地分配给无地农民,暂时停止了对外扩张。这正好给了我们进入缅甸的机会,你只要稳住与他们的边境局势就行。安南方面,随时关注郑梉、莫敬耀、武公直的动态,必要时配合我们铁血军灭了武公直、接管红河。”

安南武氏政权经常勾结云南的土司袭扰我边境,沫天波也巴不得早点灭了他,但听刘云龙说要接管红河,忙说道:“那是安南人的地盘,我们怎么接管?”

“有了红河,今后云南的人员、物资可以直达南海。至于怎么把红河变成我们的通道,请你相信我的智慧。”

沫天波一听就知道刘云龙还不想告诉自己准备怎么夺下红河,于是问道:“国内方面呢?”

“临安府阿迷州的万彩莲、沙定州实际上已反叛,只是还没公开打出旗号而已,我会替你解决了他。云南其它府、州境内的土司,你要好好把他们稳住,千万别惹出乱子。另外,要配合四川方面守好长江、金沙江,把张献忠堵在成都盆地。”

“能不能给我提供2万人的装备?”

“可以。不过,你知道朝廷让苏州巡抚训练60万新军,你的装备可能要等一段时间才能给你。”

“行。”

沫天波告辞后,刘云龙、黄丽菊来到皇宫接陶红、阿娟、阿雯等人。

喜欢再造汉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再造汉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