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再造汉明 > 第458章 张罗彦的战术

再造汉明 第458章 张罗彦的战术

作者:曲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9:48:06 来源:书海阁

第458章 张罗彦的战术

在辽阳,张罗彦得到情报,大批满人离开了沈阳向西而去。

半个多月前,张罗彦的部队在轻松占领了盖州、耀州(今大石桥附近)、海州后,终于在辽阳与清军大干了一场。

原本多尔衮在耀州驻有3000人马,被调走了绝大部分部队后,也只有300人左右。在张罗彦的一顿炮火之下,活着的100多名清军成了俘虏。海州的几百名清军看到明军来攻后,直接逃往辽阳了。

辽阳城位于太子河左岸,建于洪武五年(1372年),城周有24里,分南北二城,两城相连呈“日”字形。有六个城门,南为安定、泰和,东为平夷、广顺,西为肃清,北为镇远,东门外有瓮城,城四角有角楼,分别为筹边楼、镇远楼、平胡楼和望京楼。城外还有护城河。清军进攻辽阳城时,城市多处被毁。清军占领辽阳后,对损毁的城墙、城楼进行了修复,并将东南角的“筹边楼”改为“魁星楼”东门改为普安、绥远,南门改为丰乐、文昌,西门改为顺安,北门改为拱极。为便于骑兵出行,清军在修复辽阳城时,还把城北的护城河填埋了。

驻守辽阳的清军见来攻的都是明军骑兵,心想我们大清的骑兵无敌于天下,还怕你们几千名明军骑兵?于是出城与铁血军骑兵营、常州卫骑兵营野战,没成想还没接近明军,就被一轮炮火打死了700多人。等到双方冲锋时,明军根本就不与他们进行近战,而是用飞轮枪、燧发枪远远地朝自己开枪,几个汇合后,清军又损失了700多人,也就是说清军已折损过半。清军将领此时清醒过来,心想这样下去可不行,于是决定回城内固守,同时派人向盛京求援。

清军刚回到城内,明军的炮火就跟了过来,没几下就把大片大片的城垛轰塌了,顺便又带走了几百名清兵。

轰塌城垛后,明军在城外喊话,命令他们投降。清军将领心想自己剩下的1000多人恐怕坚持不到明天,突然想起城内还有很多汉人奴隶,于是下令把这些汉人绑着送到了城头。清军将领得意地想道,你们要攻进来,除非你们把城头上的汉人都杀了。

城外的明军见喊话无效,城头上又有肉盾,于是打来了一阵炮火。清军将领一见明军开炮,心想难道这些明军还真不顾城头上汉人的死活?可这些炮弹炸开后,并没有弹片爆开,而是冒出了一阵阵白烟,烟雾散开后,城上、城下的人开始觉得眼睛有点酸痛,好像眼睛都睁不开了,于是一边用手使劲地揉着眼睛,一边大滴大滴地流着眼泪。

城头上的清军在擦着眼泪时,城外的几百名明军士兵带着有猪鼻子的头罩冲上了城头,用子弹、刺刀照顾着城墙上的清军。这些清军本来都在揉眼睛,又看见妖怪似的明军冲上城墙后,两腿早发软了,哪里还有反击的心思?可清军不反击,不代表明军没杀心,城头上的几百名清军很快去了西天,城下的清军早吓跑了。

占领城墙的明军把老百姓都拖到城外后,明军再也没有了顾忌,所有的大炮都朝城内开火。残存的清军本想与进城的明军进行巷战,但在明军的猛烈炮火之下,他们不是被直接炸死,就是被倒塌的房屋压死,甚至被自己的军马踩死。炮击了半个小时后,明军才进城,他们看见活着的清军,二话不说,要么击毙,要么用刺刀捅死,要么用手掷弹炸死。最后放了100多个清兵,让他们带信给福临,今后再敢用老百姓做肉盾,就不留一个俘虏。

明军把从城头拖下来的老百姓拉到河边,让他们用水清洗眼睛。过一会儿,他们的眼睛再也不酸不痛,也不流眼泪了。他们见到眼前的兵都是汉人后,跪在地上,嚎啕大哭,要求把他们送回山东、北直隶。

张罗彦陪着他们流了一阵眼泪后,告诉这些“奴隶”,你们现在不仅自由了,还是这里的主人。从现在起,这里的土地、这里的树木、这里的房子都是你们的。

铁血军千总王继超、常州卫千总路天晟来告诉张罗彦,已派出部队前出10公里。

张罗彦说道,好,我们就在这里好好休整休整,顺便等一等邵玄宗他们。等福临这个毛孩子离开沈阳后,我们再占领沈阳。

几天后,原保定卫千总邵玄宗、刘忠嗣护卫着2万多从天津撤离的难民来到了辽阳。邵玄宗到了辽阳后,就任辽阳卫指挥使。难民们到了辽阳后,赶紧开荒种地。

随后,从济州岛过来了3000名铁血军,其中步军2000人、骑兵1000人,千总分别是鞠禹奎、封邦文、皮洙。他们还带来30台拖拉机、10万名从登莱转移过来的难民。

30台拖拉机从船上上岸后,15台拖拉机装上五铧犁,一字型排开阵势开始耕地,另外15台拖拉机装上平地滚刀,也一字型排开后开始平地。

大华集团最新生产的拖拉机已达80马力,可拖动5个350宽的犁片(即五铧犁),1天可犁地80亩。跟在后面的平地机用拖在后面的滚刀将犁松的土壤打碎后,地就整平了,可以直接播种了。那些难民和被解放了的汉人“奴隶”以前从没见过拖拉机,现在见这些机器冒着烟,“突”、“突”地在地里跑着,心想这是哪来的“铁牛”?既不用牛犁地,也不用人工平地,太省事了。照这个样子,要不了几天仅靠这些机器就能开垦出几万亩耕地。

张罗彦也傻了,心想自己活了一把年纪,还真第一次看见能这样耕地的。

在得知孝庄皇太后、福临已离开沈阳10天后,原保定卫千总刘忠嗣留在辽阳驻守,铁血军骑兵营千总王继超、松江卫骑兵营千总屈登斌带领2千人马扑向了盘山驿(今盘山县)、广宁(今北镇)。张罗彦带着鞠禹奎、封邦文、皮洙的3000人马去了沈阳。

盘山驿是大明修筑辽河边墙时所建的一个驿站,属于广宁卫管辖,因附近有十八盘山而得名。

广宁曾是大明在辽东的最高军事机关驻地,辽东总兵府就设在广宁。

沈阳城位于浑河北岸,始建于唐代,当时称为沈州城,辽代称为昭德城,近代称为显德城,元代才成为沈阳城。明代以前,沈阳城城墙为夯土墙,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沈阳中卫指挥使闵忠受命修复沈阳城。修复后的沈阳城周围九里三十步,高二丈五尺,城外有二道护城河,内护城河周围一十里三十步,外护城河周围一十一里多,内、外护城河均为阔三丈,深八尺,有4个城门,分别为东门永宁门,南门保安门,北门安定门,西门永昌门。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又在保安门外扩建南关,周围六百九十丈,共游击军居住。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熊廷弼第二次就职辽东时,对破旧的北门进行了整修,将北门改称为“镇远门”,并在城门内增设了瓮城。天启元年(1621年),清军占领沈阳后,对城市进行了改造,但城市格局没有多大的变化,还将位于城中心的庙保留了下来。

去沈阳的路上,鞠禹奎告诉张罗彦,总部要求尽可能完整的拿下沈阳城。张罗彦心想,要是真能完整地拿下沈阳城,那是最好得了,今后也用不着花大力气修复它。

到了沈阳城,张罗彦望着高2丈5尺的城墙,心想我们只有3000人马,该怎么完整地攻下它呢?难道把沈阳城围困起来?

鞠禹奎告诉张罗彦,用不着围困沈阳城,我们有特殊武器。

孝庄皇太后离开沈阳后,清军在城内还留有3千人马,由二等梅勒章京伊尔登率领。

伊尔登是满清开国五大臣额亦都的第十子,也即图尔格的弟弟。伊尔登从小就由努尔哈赤养大,长大后做了努尔哈赤的贴身侍卫。后跟随皇太极征伐蒙古、朝xian及明军,屡立战功,松锦会战后,充任议政大臣兼内大臣。多尔衮入关后,他受命留守盛京。孝庄皇太后逃离盛京后,他继续留守盛京。

伊尔登在城墙上看到明军果真来进攻盛京了,心想盛京城墙高大,你们也只有3000人马,我看你们怎么攻城。我把你们都消灭在城下后,就能替哥哥报仇了。

谁知明军到了城下了,白天并没有攻城。伊尔登心想这些明军狡诈,肯定是想晚上偷袭,于是让手下晚上加强戒备。

到了晚上,伊尔登果真听见城南鼓声大作,忙来到城楼观望,只见远处的明军点着火把,整齐地站立着,做出要攻城的样子。他忙下令城墙上的士兵做好迎战准备。

突然,一声炮响,城墙上空闪过一道光芒,似有10个太阳突然升起,接着想起一阵雷声,然后伊尔登和他的士兵们眼睛都瞎了,啥也看不见了,似乎耳朵也听不见了。慌乱之中,听到城墙下似乎有人在攀登城墙,然后传来了一阵阵惨叫声。伊尔登知道,这是人临死前的惨叫,他不知道是自己的士兵在惨叫,还是攻城的明军在惨叫。

伊尔登以为只是自己看不见,还在大声地对自己的部下大声喊道:“勇士们,杀光他们。”他喊着喊着,突然感到腰间一阵冰凉,然后一阵疼痛传来,感到有一股热流喷涌而出,慢慢地他再也坚持不住了,倒在了地上。在他失去知觉前,有点恢复听觉的耳朵听见四周都是凌乱的脚步声,似乎城外还有大批的明军在攀登城墙。

鞠禹奎、封邦文、皮洙在发起进攻前,让张罗彦跟他们一起转身、闭眼、捂住耳朵,然后听到了炮声、雷声,张罗彦闭上的眼睛也感觉到了有光闪过。待看到士兵们登上城墙,将毫无还手能力的清兵一个个杀死在城头后,他突然想起那天在保定府府衙里听到的炮声、雷声和闪光。那时,他以为是滚地雷,现在明白了,那不是滚地雷,是铁血军的新式武器。

南城门被打开后,铁血军冲进了沈阳城。东、北、西城墙上的清军见明军轻松占领南城墙后,稍作抵抗,最后都纷纷投降。

进了沈阳城后,张罗彦问鞠禹奎:“你们使用的是啥武器?”

鞠禹奎告诉张罗彦:“这种武器叫‘闪光弹’,可以闪瞎人的眼睛。”

张罗彦心想,南城墙上的清军都被闪瞎了眼睛,怪不得被铁血军轻松击杀了。

几天后,巴达礼率领5万蒙古兵来攻沈阳城。张罗彦又见识了燃烧弹的厉害,他心想自己当初有这些武器的话,都能把刘芳亮给灭了。

巴达礼逃离沈阳后,张罗彦开始忙碌了,一方面是要安排士兵北上,占领铁岭、叶赫那拉城(今四平)、龙安城(今长春),一方面要安排难民在沈阳周围开垦土地。因为从辽河口进来的船舶,通过浑河又运来了十几万难民。

浑河,原称沈水,又称小辽河,发源于长白山支脉滚马岭,流经抚顺、沈阳,在西宁堡(今古城子镇)附近与辽河交汇,全长490多公里。萨尔浒之战时,努尔哈赤为了迷惑明军大将李成梁,故意将沈水搅混,李成梁见整条河流漂满着马粪,以为自己被后金军包围,于是下令撤兵。努尔哈赤得知20万明军逃离后,得意地说道“我们把河水搅浑,也能把明军吓跑,此功归‘浑河’也”,因此“沈水”就变成了“浑河”。在后世,因水土流失,浑河仅在浑河河口附近能通航,但是在明代,夏秋季浑河自抚顺以下是可以通航的。

到六月底,大华公司从天津、登莱、南直隶向辽东半岛、辽河流域运来了300万难民。

喜欢再造汉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再造汉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