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再造汉明 > 第473章 抗旱(一)

再造汉明 第473章 抗旱(一)

作者:曲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9:48:06 来源:书海阁

第473章 抗旱(一)

次日,刘云龙来到水车浜。水车浜的村民都在抗旱,村民们在田间看见刘云龙,也只是打个招呼,继续干着农活。看来这段时间,村里家家户户的小作坊都停工了。

刘云龙就直奔水车浜学校、清美学校。

水车浜学校是水车浜、高木桥、张家场、何家塔、居家园几个村联合办的学校,属于社学,现任校长张从道。

张从道是横塘镇人,考取秀才后,本想继续考功名,谁料连续考了3次都没取得举人身份,于是断了仕途,受邀来到水车浜,担任水车浜学校任校长。

张校长是认识刘云龙的,他陪着刘云龙参观了一番后,刘云龙邀请水车浜学校的学生参加今年虎丘中秋晚会。张校长愉快地接受了邀请,并从刘云龙手里接过了一张排练单。

接着刘云龙来到清美学校。清美学校是在刘云龙的建议下,由水车浜、高木桥等几个村出资开办的专门招收女孩子的学校,属于义学,现任校长是邬茂荣。

邬茂荣是蠡墅镇人,是个老秀才,快50岁了也没考取举人,以往与金圣叹一样,也靠给人写字、写信、画画度日。因他的一个女儿嫁到了高木桥,故与高木桥、水车浜、居家园等几个村的村长也相熟。水车浜开办清美学校时,经高木桥村村长高林源推荐,就被邀请来担任清美学校校长。以前清美学校的校舍利用的是村里的祠堂,现在村里已为学校盖了砖瓦房。

当刘云龙邀请清美学校的学生参加虎丘中秋晚会时,邬校长也愉快地接受了邀请。

接下来,刘云龙来视察了菱塘浜学校。

菱塘浜学校当初是大华集团公司专门给来自山东、北直隶的孤儿开办的学校,有1000多名学生,男孩子、女孩子混合编班,是苏州府最大的学校。不过,现在也招收本地孩子免费入学。

金圣叹陪着刘云龙视察了一番后,也从刘云龙手里接过了一张节目排练单。

回到总部,贝喜鲁告诉刘云龙,刚刚抚衙来人,通知我们去接李岩。

李岩从司前街监狱放出来后,被安置在了城东相王庙附近,那里住的大多是苏州卫士兵的家属,监视起来倒也方便。

不一会儿,李岩在二个铁血军士兵的押送下,来到了总部。

李岩见到刘云龙后,就说道:“你们官府不讲信义,既然放了我,为啥还要监视我?”

刘云龙说道:“谁说官府不讲信义?从现在起,你就自由了。”

“我可以回北方了?”

“你还想回到李自成身边?”

“不打到地主豪神,不推翻腐bai朝廷,老百姓就不会有活路。”

“朝廷官员是有腐bai,地主豪神确实也有压榨百姓的现象,但朝廷正在改革。”

“你们的报纸说苏州巡抚境内正在试点土地改革,我就不信代表着地主豪神利益的朝廷会给农民分配土地?”

刘云龙心想该怎么说服李岩呢?就说道:“这样吧,这几天你先跟着我四处转转,到时你爱去那里就去那里。不过,请你记住一点,没有李自成,多尔衮就不会进关,对于大汉民族来讲,李自成是千古罪人。”

“以前建奴不也进关了吗?”

“以前山海关在我们手里,清兵入关最多是劫掠人口、牲畜、物资。现在他们要与我们汉人争夺中原。”

“丢了山海关也是吴三桂的责任,与我们永昌帝无关。再说,我们永昌帝绝不会让多尔衮得逞的。”

“李自成还有多少能战之兵?他自己已经退到了山西,要不了几天,他连山西、河南都保不住。张献忠也在进攻四川,你们还有多大地盘?”

“没有山西、河南又怎么样?我们还有陕西、湖广,只要保住陕西,多尔衮就别想得到中原。”

“要是潼关失守了呢?”

“凭建奴的能力,他们攻得下潼关?”

“别以为多尔衮没火器,他的炮兵比李自成的炮兵厉害得多。”

“我不信。”

“信不信由你。”说完,刘云龙就对李岩说道:“明天你跟我去西山岛。”

次日,李岩跟着刘云龙、贝喜鲁、袁时中来到七子山,在七子山坐上火车到了清明山。

李岩是第一次见到火车,他坐在车上心想,怎么世上还有跑得这么快的车?他坐在车上,不断地把头伸出窗外,想搞明白,究竟有多少头马在拉着火车。马倒是没看见,只看见前边有一个不断冒着烟的火车头,于是他想着,这个“铁马”是用什么做的?

火车经过的河道里,有很多水泵在抽着水。河道里的水位已很低,可那些蒸汽机水泵就这么冒着白烟,呼呼地把河里的水打到了地里。还有人在地里拿着喷雾器喷洒着什么农药。

李岩自己是农民出身,家里也曾有几百亩地,他知道要是在以往河道水位这么低的话,水车就根本打不到水,在这么热的天气下,靠人工挑水灌溉耕地,完全是杯水车薪,最后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地里的庄稼渴死。大旱之时,必有蝗灾,数都数不清的蝗虫就会在河道边、沟渠边、低洼地里冒出来,把没渴死的庄稼啃个干干净净。他问了贝喜鲁后才知道,农民喷洒的东西叫“农药”,这些农药不仅是灭蝗虫的,还灭稻螟虫、稻飞虱等害虫。火车到了清明山后,苏州石英石矿干事白贲向刘云龙、贝喜鲁、袁时中汇报了农场的抗旱情况。

查长根去了台湾岛后,就由白贲担任清明山石英石矿干事。与大华集团的其它矿山一样,清明山石英石矿也办有农场。

清明山矿的农场有400亩稻田,山脚边还种植着几百亩香樟树、桂花树、梅花树。白贲告诉刘云龙,到目前为止,没有一块地里的水稻渴死,也没有一棵树苗干死。

刘云龙说道,要是有一块地的水稻渴死了,就扣你10两银子,要是干死了一棵树苗,就扣你1两银子。

白贲拍着胸脯保证道,绝不渴死一株稻秧、一棵树苗。

视察了清明山矿的农场后,又坐船来到了西山采石场。

在渡船上,刘云龙望着没有一片云朵的天空,问船老大:“现在的水深是多少?”

船老大说道:“现在水深是三尺八。”

贝喜鲁听后,想起那年他陪刘云龙视察西山石场时刘云龙问起的水深情况,于是也问道:“老伯,你看今年的旱情会怎么样?”

船老大说道:“以往太湖水深这么浅的话,地里的稻秧迟早会干死,今年就不会咯。”

“为啥不会?”

“现在都用水泵了,只要河道没断流,都能打到水,除非三个月以上的旱情。”

贝喜鲁心想,但愿老天爷真如刘云龙说的八月会来暴雨。

到了西山后,石灰石矿干事饶大恒一边陪着视察,一边汇报着抗旱情况。西山矿的农场规模比清明山的农场还要大,有1000亩水稻田,还有近千亩苗木地,种植着枇杷树、杨梅树、银杏树、桔子树。

饶大恒也保证,绝不渴死一株稻秧、一棵树苗。

离开西山石灰石矿后,大家坐车赶往林屋村。

去林屋村的路上,李岩问刘云龙:“你有多少个矿山?”

刘云龙说道:“有几百个矿山。”

“每个矿都有农场?”

“大部分矿都办有农场。”

“这么说,你也是大大的地主哇。”

刘云龙一听就明白李岩的意思了,于是说道:“你的意思是说,要土改的话,得先从我开始?”

“嗯。”

“那我告诉你,集团公司下属每个农场的地属于农场全体职工,并不属于我个人。三年免税期满后,也得按律缴纳田赋。”

“这些地都是新开垦的?”

“是的。当初我下令每个矿山必须把周边的荒地利用起来,开垦后种庄稼、种果树、种花木,以养活矿工的家属。”

李岩听后,也就没再吭声。

不一会儿,大家就来到了林屋村。

林屋村有个名为“林屋洞”的地下溶洞,因此该地被命名为“林屋村”。据宋朝《云笈七签》记载“天下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皆仙人所居,林屋洞为第九洞天,一称‘左神幽虚之天’,别称‘天后别宫’”。相传,古时有龙居林屋洞内,故洞体似龙,又称“龙洞”。

太湖西山岛是苏州五大水果基地之一,林屋洞附近的村民就在山坡上种植着大量梅花树、枇杷树、杨梅树、桔子树。林屋村距太湖边1.6公里,距最近的河道也有700米,也就是说果农们不仅要在700米外的河道里挑水,还要把水挑到山上,每天早晚给果树各浇一次水,还要照料耕地里的水稻,人很累。铁血军、苏州卫新招募的士兵中,各有300人在这里帮助山民抗旱。

一路上,大家看到路边有好多棵杨柳树、构树、枫杨干死了,看来当地的老百姓都没闲工夫给这些野生树木浇水。

到了林屋洞后,林屋村村长师阿土、铁血军分队长吕一栋、苏州卫分队长吴铁承见刘云龙来后,忙迎了上来。

喜欢再造汉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再造汉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