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再造汉明 > 第48章 钨矿

再造汉明 第48章 钨矿

作者:曲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9:48:06 来源:书海阁

第48章 钨矿

在铁匠们钻探时,2个猎人在周边巡视,凌云霄采了很多枯枝,点了火堆,开始用烟熏虎皮。

刘云龙问道:“你在干嘛?”

凌云霄说道:“鞣制虎皮呀。”

在刘云龙来之后世的知识中,皮革的鞣制需要用到“铬粉”,没想到烟也能用来鞣制皮革,于是问道:“烟也能鞣制虎皮?”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烟是可以鞣制虎皮、豹皮等皮革的。把虎皮上的脂肪去除干净后,再用这个烟把虎皮熏干。下山后,直接用清水浸泡,虎皮就软了,再用钝一点的刀,把残留在虎皮上的油脂、血肉刮干净,你拿回去就能做衣服了。”

“干嘛把虎皮给我呀,你们自己留着好了。”

“我们是穷人,穿着也没人看得起我们,还说不定遭贼惦记,被偷盗了,就没得穿了。”

“那我也不能白拿虎皮呀,你看这2张虎皮要多少钱?”

“要钱干嘛?你只要把这些虎骨让我们带走就行了,这些虎骨可以卖不少钱呢!”

虎骨是名贵中药,2只老虎的虎骨确实可以卖不少钱,于是刘云龙就没和凌云霄客气了。

包徽阳拿着一根勘探时拨弄岩样的细铁条在几棵枯萎的松树地下插着,似乎在找什么宝贝。

刘云龙走过去,问道:“你在找什么?”

包徽阳说道:“我在找蘑菇。”

刘云龙看了看周围,继续问道:“你在找松茸吗?”

松茸又名松蕈,苏州人称之为松树蕈,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在江南地区的黄梅季节时,松树的根部周围往往会冒出黄褐色的蘑菇,这种蘑菇比较大,它长6-15厘米,粗2-3厘米,蕈盖通常在5-10厘米,大着可达20厘米。松树蕈可食用,也可药用。黄梅季节苏州的山民就上山采摘松树蕈后,拿到城里来卖,特别受市民欢迎。

在后世,如你有幸去常熟虞山旅游时,可在兴福寺吃一碗鲜美异常的“蕈油面”。

后世将生长于栎树、青冈树下的蘑菇也归类于松茸,福建、四川、云南、xi藏、吉林将松茸作为重要的林业经济特产。

包徽阳说道:“好几个月没下雨了,哪来的松茸?我在找茯苓。”

茯苓与松茸一样都是真菌类蘑菇,不同的是,松茸会冒出地面,茯苓是长于地下,特别是枯萎松树地下的根部。茯苓因具有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因此主要是药用。

中药中有一种叫“土茯苓”的药材,它与“茯苓”是两种不同的药材。土茯苓不是真菌,是百合科光叶菝葜的干燥根茎,可解毒,除湿,通利关节。

包徽阳拿着细铁条在铺满着松针的地面上慢慢地插着,拔起铁条后再仔细查看着铁条的头部。突然,他喊道:“找到了。”

刘云龙就蹲了下来,啥也没见着。

包徽阳说道:“在下面呢。茯苓是干燥的菌核,铁条插下去后,遇到茯苓,铁条的头部会有白色的粉末。”

刘云龙接过铁条,仔细一看,铁条头部果真有白色的粉末。

包徽阳拿了个铁锹,小心翼翼地刨开地面,果真看到了一个球形的物体。

包徽阳挖出这个球形物体后,告诉刘云龙:“这就是茯苓。”

刘云龙一看这个茯苓至少2斤重,就问道:“你在黟县时怎么没挖茯苓呢?”

包徽阳说道:“黟县石墨岭、石山靠近村镇,采集的人多,能挖到茯苓的机会少。这里山高林密,还有老虎出没,敢来挖茯苓的村民就少多了。”

说完,包徽阳又拿着细铁条往地下插,开始找茯苓。

刘云龙就在周围闲逛着,他看到了几根缠绕在树上的藤。这种藤高2-3米,叶子呈卵形,边缘有细锯齿,单叶互生,开着白色小花,花瓣有5个,呈椭圆形,像是雷公藤。

刘云龙割了一根藤条,把凌云霄喊了过来,问道:“这种藤叫什么?”

凌云霄一看藤条,忙说道:“我们叫这种藤为黄草藤,它有毒,猪、牛吃了就会死。”

“那羊吃了呢?”

“羊吃了没事。”

刘云龙一听,高兴地说道:“找到宝贝了。”

“有毒的藤还是宝贝?”

“嗯。这种有毒的藤叫雷公藤,可以以毒攻毒,用来做药。”

“没听说过。”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并没有列入“雷公藤”。在贵州的山区,苗民一直用这种藤用来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因雷公藤有剧毒,必须进行处理后才能药用。至于怎么处理、怎么使用,苗医都是守口如瓶的。这些苗医都是祖传口授、单线传承,传男不传女,也不收外姓徒弟,因此估计李时珍也没打听到雷公藤的药理作用,因此没有把雷公藤写入《本草纲目》。

历史上,第一次把雷公藤记载于医书的是清朝的郎中赵学敏,他于乾隆三十年(即1765年)刊印了《本草纲目拾遗》,此后郎中们才知道了雷公藤的药理作用。

雷公藤除了可以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外,后来还被发现能用于治疗皮肤病、红斑狼疮、麻风病、肺痨(即肺结核)。但雷公藤用于治疗肺痨的药理作用应该是很晚的事了,而且其效果与刘云龙提供的“消毒散”一样并不是100%有效的,否则曹雪斤笔下的林黛玉就不会死于肺痨,鲁迅笔下也就不会再有用“人血馒头”来治疗肺痨了,鲁迅自己更不会才55岁就死于肺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刘云龙对凌云霄说道:“你去找块地,种植这种藤。”

凌云霄说道:“我有钱买地的话,还打什么猎?”

“你替我买块地,总行了吧?”

“这可以。怎么种植呢?”

“很容易的,插扦就能成活。去买一块背阴的山地,每年开春后,你选1-2年生的藤条,剪成20厘米长的小段,插到地里,40天后插条就能发芽。待藤条长到1米多高时,将主茎顶部剪断,不让它继续往上长,促进根部发育,三年后,就能药用了。不过,这种藤条有剧毒,种植时万一中毒,必须立即服下鲜萝卜汁、或鲜韭菜汁、羊血来解毒。”

“羊血也能解这种毒?”

“羊吃了这种藤,不会中毒,因此羊对这种藤条有天然的解毒作用。”

“懂了。种这种藤条能赚多少钱?”

“目前赚不了多少钱,等郎中们都知道这种藤条的药理作用后,才能赚钱。”

铁匠们在山上钻了100多个孔,还真找到了一个钨铁矿。钨铁矿石样本呈黑色,划痕呈褐色,用榔头把样本很容易敲碎,碎面参差不齐,表面有金属光泽。刘云龙根据后世知识,知道这个钨铁矿中还伴生钼,实际上是个钨钼矿。

几个矿找到后,刘云龙盘算着,该找的矿都找到了。佛川的铁砂矿就是铬铁矿,伴生磁铁矿,还伴生有金、铂、钯。佛脚岭的蛇纹石矿,呈纤维状的蛇纹石就是石棉;呈叶状、粒状的蛇纹石就是富含镁、镍的碳酸镍矿,在后世上海宝钢集团就用这些蛇纹石做助熔剂,并提炼镍。

下山路上,背着30多斤重的包慧阳说道,今年的天气好像特别热,好久没下雨了。

手中拿着十几根雷公藤的刘云龙告诉他,今年的旱情来了。

大家沿着山谷出山,刘云龙发觉这段长近12里的山谷很少有人,路上只看见十几户人家,谷口宽度只有60米,如在这个峡谷建一个水库,工程量可比柳塘湖水库少三分之二。这个峡谷的上游是金川,他决定把这个水库命名为金川水库。

刘云龙来到县衙,找到知县傅岩,和他说了准备在柳塘、金川筑坝的事。

傅岩说道:“你筑了坝,那里的人和地怎么办?”

刘云龙说道:“大人,你看今年的雨水好像特别少,庄稼都没水灌溉。假如我在那里筑一个坝,蓄了水,将来即使不下雨,水库里还有水,可以用来灌溉水库外的农田。”

傅岩说道:“可里面毕竟还有几百亩地,村民们还得靠这些地活命。”

刘云龙说道:“我都勘察过了,这2个地方真正能种水稻的也只有200多亩,其余的都是旱地,种的都是山芋、玉米。我出钱把这些地买下来,再给他们造新的房屋,以后让他们到我的矿做工。再说,水库建成后,还可以新开耕土地,我把新开垦的土地交给他们,就不怕他们会没依靠了。”

傅岩想了一下,说道:“行。”

和知县大人谈妥后,刘云龙回到客栈,开始设计水库大坝。

他看中的坝址,底部都是岩石。他准备修筑的柳塘水库、金川水库大坝都是高8米的土石坝。坝筑成后,正常使用水位为7米,洪水期水位以8米计,8米高的水头对坝体就产生了水压力,每米坝体受到的水压力是32吨。岩石与岩石的摩擦系数为0.4,每米坝体至少须有80吨自重才能抗住水压力。他设计的坝体型式是上部宽度2米,下部宽度为10米的梯形,岩石的比重是2.3T/m3,每米坝体的自重为110.4吨,抗滑移安全系数为1.38,抗倾覆安全系数为6.4,已足够安全。将来即使遇洪水,因坝体的背水面有坡度,水从坝顶漫过,流水不会直接冲刷坝底。

水是无孔不入的,任何岩石、土层都有岩隙、空隙。筑坝后,水库里的水在水压作用下,会沿着岩石里的岩隙、土壤中的空隙渗透到下游,时间长了后,岩隙、空隙会变得越来越大,最后导致溃坝。

在后世,为防止溃坝,修筑水坝时,所有水坝的两端要进行防水处理,底部要设置止水帷幕。

刘云龙现在设计的大坝因没有防水、止水功能,按后世的眼光看,就相当于仅仅是个围堰坝。要让大坝真正具有防水、止水功能的,只能在以后条件成熟后再改建。

大坝设计好后,考虑到要与峡谷内的村民谈判买地、买下房屋,应该找几个当地人比较合适。他觉得在徽城镇聘请的猎人、向导还是不错的,于是他问凌云霄、包徽阳几个:“你们愿不愿意来我公司做工。”

探勘期间,这几个人都知道了刘云龙是个大掌柜,他们看到刘云龙竟然和他们一起在山里同吃同睡,同甘共苦时,心里就觉得跟着这样的掌柜干,不会吃亏。

现在见刘掌柜想招揽他们,凌云霄忙说道:“我是看出来了,跟着你肯定会有出息。你要我的话,我当然愿意。”

包徽阳、车宝龙、茅苇山也说愿意。“好。我准备在柳塘、金川筑2个坝,要影响峡谷内的十几户人家。你们去和他们谈判,把他们的地买下来,在峡谷外替他们造好新的房子,让他们搬到峡谷外居住。谈妥后,你们再招人,筑坝。”

包徽阳问道:“你准备以什么价格买下他们的地?”

“徽城镇周边的土地价是每亩9.5两银子,峡谷里的水稻田就按这个价,旱地每亩2两银子。再补偿他们三年的收成,承诺他们无论男女,只要是16岁以上、60岁以下的成年人,都可来公司上班。”

“行。给他们造什么样的房子呢?”

“不管他们现在居住的房屋是瓦房还是草棚,全部给他们造瓦房,按原面积补偿。”

“草棚也要补偿同样面积的瓦房?”

“这样补偿他们,遇到的阻力就小了,你们造坝的速度才能快。今年这里的雨水少,你们可以抓紧时间完工。”

“那他们来公司上班的话,是什么薪水?”

“他们从事的都是苦力活,比如来筑坝的话,每日50文。”

“工薪这么高?现在在县城里做工的,每日只有25文。”

在苏州城的作坊里打工,工钱是30文/日,徽州镇的工价比苏州低,只有25文/日。

“不高,毕竟是我们买了他们的地。”

“行。那怎么筑坝呢?”

“这个坝不要太高,有2.4丈高就行,就用周围山上开采的石块筑坝。”说着,他拿出笔和纸来,把坝的形状画了出来。

凌云霄看了图纸后,说道:“这种坝简单,很快就能筑好。”

刘云龙说道:“坝体是简单,可工程量不小,金川的要200多立方丈,柳塘的要近1000多立方丈。你们要赶紧找人造房、筑坝,边筑坝边办理农户的搬迁。趁今年雨水少,筑坝时先从坝的两头筑起,待筑到1丈高时,中间再合拢。”

凌云霄说道:“我们这边筑蓄水的小坝时,也是这么筑的,就是没你的坝高,只有三分之一丈那么高。”

山区农民有时在山间小溪里筑个80-100厘米高的小水坝,蓄上水,便于农田灌溉、淘米洗衣、饮水。

刘云龙说道:“你们懂得筑坝那是最好了。坝体合拢后,你们在边上开个导流渠,水位上来后,让水从导流渠里流掉,这样不会妨碍你们把坝体加高。坝体完成后,再封堵导流渠,这样就可以蓄水了。年内能完成吗?”

凌云霄想了一下,说道:“又要采石,又要筑坝,金川应该来得及,但柳塘石方量太大,年内恐怕完不成。”

“工期确实紧,你们尽可能多找一些人,哪怕是多付点工钱,也要在年内完成。”

“行,我们试试看吧。”

“好。”

刘云龙让凌云霄负责金川大坝的建造,同时负责竹铺钨矿;让包徽阳负责柳塘大坝的建设,同时负责佛川铬铁矿、蛇纹石矿的开采。车宝龙、茅苇山除了协助凌云霄、包徽阳筑坝、开矿外,还分别负责钨矿、铬铁矿的巡更使,就相当于后世的保卫科科长。

凌云霄、包徽阳领命后,刘云龙来到徽城镇的一家米铺。

这家米铺的掌柜姓汪。

汪掌柜见进店铺的是一个陌生人,忙问:“客官,买米吗?”

刘云龙对汪掌柜说:“对,买米,我要5000石大米。”

汪掌柜忙说道:“不好意思,本店没有这么多米。”

刘云龙说道:“汪掌柜,我不是现在要,1个月后你能卖给我5千石米吗?”

汪掌柜想了一会儿,说道:“可以,现在徽城镇的米价是每石1.8两,往年的话,米价总会涨一点,因此1个月后米价可能会涨到每石1.82—1.83两。”

刘云龙说道:“我以每石1.85两银子买,可以吗?”

汪掌柜忙说:“可以,不过我们要订立契约,还要付定金。”

于是,刘云龙和汪掌柜订立了购买5千石大米的契约,经县府作保后,刘云龙预付了500两定金。

刘云龙购买的5千石大米,足够5000人吃5个月。

喜欢再造汉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再造汉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