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再造汉明 > 第487章 菲律宾群岛之战(1)

再造汉明 第487章 菲律宾群岛之战(1)

作者:曲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9:48:06 来源:书海阁

第487章 菲律宾群岛之战(1)

在棉兰老岛,苏禄国、马京达瑙国的军队正在岛上清剿西班牙残兵。

一个多月前,在三宝颜半岛、马京达瑙内陆训练成军的苏禄国、马京达瑙国新军走出丛林,开始了复仇之路。

崇祯八年(1635年)西班牙人占领三宝颜后,为防止苏禄国进攻,在海边构筑了“皮拉城堡”,里面驻扎有200名士兵,200名士兵中,真正的西班牙人也只有80多人,其他士兵是来自墨西哥的混血儿、印第安人、黑人以及皈依了JD教的当地人。

由于造船技术的限制,苏禄国、马京达瑙苏丹国的炮舰与文莱国、戈瓦国、德尔纳特苏丹国的炮舰一样,都是“品”字形的木排船。以往,苏禄国反攻三宝颜时,由于大炮射程近,威力小,往往还没靠近海岸,半数舰船就被西班牙人击沉了。此次有了大华公司提供的新式大炮,苏禄国的军队到达三宝颜海域后,隔着老远就对皮拉城开了炮。

城堡内的西班牙人遭到炮轰后也懵了,这些“摩洛人”什么时候有这么厉害的大炮了?可自己的大炮射程也够不着人家,于是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城堡变成废墟。西班牙驻军首领阿尔贝托率领活着的100名士兵逃离了海边的皮拉城堡,退入城内,准备凭手中的火绳枪与苏禄**队进行巷战。

谁知苏禄国的军队并没有马上登陆,而是继续用炮火轰击三宝颜城。因为自西班牙人占领三宝颜后,三宝颜的大多数原住民被西班牙人杀了,然后从吕宋岛、民都洛岛、宿务岛引进了大批已改宗了JD教的“菲律宾人”,作为信奉YSL教的苏禄人同样视这些“菲律宾人”为侵略者,他们即使死于炮火之下也是活该。

炮轰一个时辰后,苏禄**队才登陆,用燧发枪、刺刀、手掷弹与西班牙人、“菲律宾人”进行巷战。战到天黑,三宝颜已没几个活着的西班牙人、“菲律宾人”了。

苏禄国的一支军队进攻三宝颜时,在150公里外的霍洛岛上,苏禄国的另一支军队正在进攻霍洛城(也称和乐城)。

霍洛岛面积约900平方公里,岛上盛产稻米,曾是苏禄国的粮仓。自崇祯十一年(1638年)西班牙人占领霍洛城后,苏禄国就念念不忘地想收复这座岛屿。可惜那时候,无论是海军还是步军,苏禄国的军队都不是西班牙人的对手。现在有了新军后,苏禄国仅用了半天时间就收复了霍洛城,驻守在岛上的100名西班牙士兵、“菲律宾人”被全部杀死。

自此,苏禄国收复了被西班牙占领的全部土地。

马京达瑙苏丹国的军队走出丛林后,首先收复了伊利甘。

西班牙占领伊利甘后,并没有在伊利甘驻扎军队,而是靠驻扎在50多公里外的卡加延·德奥罗的军舰对占领的棉兰老岛北部沿海进行巡视,伊利甘就是西班牙人的巡视点之一。尽管伊利甘没有西班牙军队,但在伊利甘有数千移民来的“菲律宾人”,这些原居住在吕宋岛、民都洛岛、宿务岛的土着改宗后,听从殖民者的召唤来到伊利甘,从殖民者手里分配到了10-15公顷的土地。这些“菲律宾人”也是西班牙殖民者的帮凶,他们组成了“民兵”来对抗“摩洛人”,被他们抓住的马京达瑙人,不是被杀死,就是做奴隶,因此马京达瑙人非常仇恨这些“菲律宾人”。

马京达瑙的军队来到伊利甘时,正有一艘西班牙舰船靠岸巡视。这艘西班牙舰船在马京达瑙的炮兵轰击下,成了碎片,漂浮在了伊利甘湾的水面上。

马京达瑙军队随后对伊利甘的“菲律宾人”开始了报复行动,等他们离开伊利甘时,路旁的树干上都吊着“菲律宾人”的尸首,甚至还有婴儿。马京达瑙军队清理了伊利甘后,开始清理卢盖特、纳阿万、伊尼陶、吉塔古姆等地的“菲律宾人”,然后来到卡加延·德奥罗。

卡加延·德奥罗位于伊利甘东54公里,常年驻守有西班牙人的2艘军舰,这些军舰定期地在保和海(今Bohol海,也称薄荷海)沿岸巡视。当马京达瑙的军队到达卡加延·德奥罗时,留在港口的1艘西班牙舰船一点防备都没有。在马京达瑙军队的炮击下,那艘西班牙舰船沉入了海底,爬上岸的西班牙士兵都被击毙。

马京达瑙军队随后又对卡加延·德奥罗城的“菲律宾人”进行了报复。一个月后,马京达瑙收复了棉兰老岛中北部沿海地区。

苏禄国、马京达瑙国听说大明准备收复马尼拉后,争着向刘静逸申请出兵,帮助大明国夺回吕宋岛。经刘静逸同意后,两国各派出了1000名士兵,组成“苏马联军”,坐上铁血军的舰船来到了“菲律宾”。

在古希腊时期,地理学家托赉梅将“菲律宾群岛”称为“马尼奥拉斯群岛”。宋代,我国把“菲律宾群岛”称为“麻逸群岛”。1521年麦哲伦到达“菲律宾群岛”后,将它称为“圣拉萨罗群岛”,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第四批西班牙远征队到达这里后,司令官维拉洛博斯为了尊崇当时的西班牙太子菲利普亲王,就将这个群岛命名为“菲律宾群岛”。一开始,“菲律宾群岛”仅仅指中北部的岛屿,如宿务岛、班乃岛、民都洛岛、吕宋岛,后来西班牙人把“菲律宾群岛”扩展到南部的棉兰老岛、苏禄群岛,把臣服于西班牙的土着称为“菲律宾人”,把不愿臣服于他们的YSL教徒称为“摩洛人”。在明代以前,“菲律宾群岛”各岛屿还没有成立几个王国,生活在岛上的土着大多过着部落的生活,这些部落被称为“巴朗加”,一个“巴朗加”,少的有100多人,多的有500多人,很少有500人以上的部落。这些部落都是猎头族,互相征伐,如有500人以上的大部落,都是征服了别的部落后才有的。

在中国人到达吕宋岛前,土着人过着“度其穴、居野处,追飞逐走”的原始生活。后来,随着从中国大陆移民到吕宋岛的汉人越来越多,他们胼手胝足,凭借着烈山泽,驱猛兽,开山造田,并给土着人“教以耕种,教以建屋,输入种子家禽,布帛丝缕,教以收获”,岛上的土着人从汉人那里学会了用水牛犁地,用猪粪做厩肥,用风车吹稻谷,用磨盘、石臼磨米、舂米,岛上的农业才渐渐发展起来。这些土着对汉人都十分崇拜,“吕宋”在土着人的语言中就是“去稻谷皮的磨盘”之意。因此,吕宋岛人的农耕方法与中国农民的耕种方法是一模一样的,不仅连农具(犁、耙、锄、镰刀等)是一样的,连犁田、播种、插秧、耙草、收割、堆稻草的方法也是一模一样。

进入明代后,随着农业的发展,吕宋岛及其周边几个岛屿的人口开始增长,甚至出现了2000人以上的大部落,甚至有些大部落联合后成立了王国,比如在吕宋岛的中部林加延一带成立了冯加施兰国,吕宋岛东南部成立了猫里务国,班乃岛成立了马迪加亚斯国,民都洛岛成立了麻逸国。

永乐四年(1406年),冯加施兰国王嘉马银率众到大明朝贡,接受大明皇帝的册封。永乐八年(1410年),其国王玳瑁又率众到大明朝贡。玳瑁去世后,中国人将林加延港称为“玳瑁港”。

郑和第一次下西洋路过吕宋岛马尼拉时,任命侨居在那里的福建晋江商人许柴佬为吕宋岛总督,也即马尼拉一带成了大明国的直属海外领地。许柴佬就任吕宋总督后,参照内地的做法,设立了一整套治理机构。后来,吕宋岛东南部的猫里务国、班乃岛的马迪加亚斯国、民都洛岛的麻逸国就参照许柴佬的做法,成立了一套国家治理机构。可惜,许柴佬去世后,大明没有任命新的总督,马尼拉一带就成了大明的藩属国——吕宋国(也称马尼拉王国)。大明闭关锁国后,冯加施兰国、吕宋国、麻逸国成了文莱国的属国,不过,吕宋岛东南部的猫里务国和班乃岛的马迪加亚斯国还是独立王国。到了16世纪下半叶,吕宋国曾是吕宋岛上极为强盛的王国,岛上各小城邦都处在他的控制之下。西班牙人入侵吕宋岛时,马尼拉王公苏莱曼(Sulayman)亲自挂帅与西班牙人战斗。可惜的是,在隆庆五年(1571年),苏莱曼在一次海战中阵亡,吕宋岛逐步被西班牙人占领。

喜欢再造汉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再造汉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