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再造汉明 > 第531章 冰封帝国之西伯利亚(5)

再造汉明 第531章 冰封帝国之西伯利亚(5)

作者:曲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9:48:06 来源:书海阁

第531章 冰封帝国之西伯利亚(5)

随金培生进入勒拿河的铁血军步军有2个千营,千总分别是宁军胜、李恒谦。

几个月前,宁军胜率部消灭了雅库茨克的哥萨克人后,回到了库页岛。在库页岛休整一段时间后,他就坐上了金培生的舰船,再次来到勒拿河。

100多个工人在勒拿河河口下了船,他们将在这里修筑码头。勒拿河河口的码头建好后将被命名为“海宁港”。

舰队从勒拿河河口上行约700公里后,来到了俄国人在这里建立的城堡——日甘斯克。

日甘斯克位于勒拿河与诺尔达(Nuorda)河交汇处,是由伊万·卡尔金率领的哥萨克人于崇祯五年(1632年)建立的。俄国人建立日甘斯克后,就对居住在日甘斯克城堡附近的土着人进行了横征暴敛。

当年哥萨克人建立日甘斯克时,在城堡内留下30多个士兵,由于这里气候极为寒冷,即使十多年后,来到日甘斯克的哥萨克猎人、商人、匠人、船工也不多,因此至今日甘斯克也只有100多人。

在日甘斯克北约3公里靠近勒拿河的一个湖泊边,二个鄂温克人正在捕捉黑貂。

居住在日甘斯克、雅库茨克的土着人主要是鄂温克人、雅库特人。

鄂温克人的族群来源已无从考证,在鄂温克人自己世代口传下来的传说中,他们的故乡是勒拿河。北魏时期属于北室韦、钵室韦,唐朝时期属于拔野古部、鞠部,元朝时称他们为“林木中的百姓”。明代,鄂温克人主要分三大部分:

其一是居住于石勒喀河至精奇里江一带的索伦部,这是鄂温克人当中人数最多的一部分。他们与达斡尔人杂居,在黑龙江中游北岸建立了不少木城和村屯,过着半农半牧的生活,他们的首领就是博木博果尔,他手下有杜拉尔、敖拉、墨尔迪勒、卜喇穆、涂克冬、纳哈他等几个大部落。

其二是索伦别部,是居住于贝加尔湖以东赤塔河一带的“使马部”、“使犬部”,因他们非常团结,因此与他们杂居的布里亚特蒙古人称他们为“喀木尼堪人”(意思是内部非常团结的人),或“纳米雅尔人”,他们的首领是根特木尔,曾有旧纳米雅尔、新纳米雅尔、托空窝儿(也称多尔托儿)等15个氏族部落,在汉人的史书上,也把他们称为“南山野人”。后来,“使犬部”在与别的部落的冲突中,旧纳米雅尔、新纳米雅尔等4个部落被吞并,因此到了崇祯年间,只剩下了11个部落。

其三是居住于贝加尔湖以西,贝加尔湖东北的维季姆河及勒拿河支流威吕河一带,也有15个氏族部落,他们的酋长是叶雷、舍尔特库、图鲁亚尔等,以饲养驯鹿为生,被称为“使鹿部”,在汉人的史书上,把他们称为“北山野人”。俄国人来到勒拿河、阿尔丹河流域后,有几个鄂温克人的部落东迁南移,甚至被清廷安置到了嫩江流域、大兴安岭。

另外,在勒拿河中下游、阿尔丹河、维柳伊河、叶尼塞河、鄂毕河一带也有鄂温克人,他们与雅库特人、布里亚特人等杂居,以放牧驯鹿为生,也属于使鹿部人。

最初的鄂温克人并不饲养驯鹿,传说有8个猎人抓住了6头野生鹿崽,他们把鹿崽带回家,搭上棚栏,慢慢养了起来,并用它们当做交通工具。到秋天交pei期,猎人牵着这些饲养的鹿到森林里,家鹿一叫,野生鹿群就来了,渐渐地鄂温克人开始以饲养驯鹿为主。饲养驯鹿需要不停地迁徙,慢慢地,鄂温克人就分散开来,从黑龙江、马加丹、贝加尔湖、雅库特、叶尼塞河、鄂毕河都有鄂温克人的身影。在明代,民族分布地域最广泛的,除了蒙古人外,就是鄂温克人了。鄂温克人在不断地迁徙中,也学会了与各地的土着人做生意,把盐、铁、铜、皮毛、布匹等贩卖给蒙古人、满人、达斡尔人、楚科奇人、尤卡吉尔人、雅库特人、涅涅茨人、汉特人等,他们在与其他民族做生意时,在遥远的北方开辟出了一条“埃文基古道”,这条古道可以说是北方的“丝绸之路”。

雅库特人的祖先在汉代属于匈奴的“丁零人”,南北朝时又被称为“高车人”(与回纥人为同一个祖先),也称“剌勒人”、“铁勒人”,《剌勒歌》里说的那群人就是指“高车人”。五胡乱华时,他们经常与柔然人、突厥人发生战争,后来一部分“高车人”不堪无休止的战乱,就迁涉到了贝加尔湖北的安加拉河一带,唐朝时称他们为“骨利干人”。唐朝灭东突厥后,“骨利干人”曾多次向唐朝贡马。蒙古人崛起后,“高车人”为了躲避布里亚特蒙古人的袭击,被迫再次北迁,他们沿着勒拿河顺流而下,来到了北极圈一带,与那里的尤卡吉尔人人、鄂温克人、埃文人等民族融合后,逐步形成了雅库特人。至今,雅库特人还会用歌声告诉“外来客”:“我们来自遥远的南方,我们的家乡旁边有广阔的贝加尔湖......”。雅库特人在贝加尔湖地区时,是游牧民族,以饲养牛、羊、马、骆驼为生,到了勒拿河中下游地区后,一开始以饲养牛、马为生。雅库特人饲养的马与我们平常见到的马不同,它们身上有猛犸象的基因,特别耐寒。这种马四肢短小,身上披着厚厚的皮毛,不仅能抵挡刺骨的霜寒,还能在厚厚的积雪下面找到枯萎的植被来充饥,因此这种马能在雅库特地区极端的恶劣环境中顽强地生活下来。绵羊、山羊没有从厚厚的积雪下面找食物的本领,只有山雪羊才有这个本领,但雅库特地区的山雪羊与北美洲的雪羊不同,没法驯化,因此雅库特人并不饲养羊。后来,雅库特人从鄂温克人那里学会了饲养驯鹿,就以饲养牛、马、驯鹿为生,不过雅库特人来到这里后,把冶铁、制陶技术带到了雅库特地区,因此生活在雅库特地区的尤卡吉尔人、汉特人也使用铁器、陶器。雅库特地区有很多黑熊、棕熊、北极熊,尽管雅库特人与鄂温克人一样都崇拜熊,但通常情况下鄂温克人并不会去猎杀熊,而雅库特人却将猎熊来展示男子汉的气概,猎杀的熊越多,名气越大,越受人敬重,雅库特男孩的成人礼就是至少要独自猎杀一头成年熊。

鄂温克人、雅库特人都信仰萨满教,都只有自己的语言,没有自己的文字,不过,他们的语言都与满语比较接近,因此在后世被称为“满-通古斯语”。鄂温克人与雅库特人其它的区别在于他们的婚姻状况。鄂温克人盛行的是“一夫多妻制”,每个老婆单独有房间,而雅库特人盛行的是“混居制”,驯鹿迁徙时为了保证路途中的安全,往往3-4个家庭混居在同一个鹿制帐篷里,最后连女人都不知道生下来的孩子的父亲究竟是谁?历史上,雅库特人直到十九世纪才实行“一夫多妻制”。

哥萨克人越过叶尼塞河后,把他们遇见到的鄂温克人称为埃文基人,也叫通古斯人,因此他们把叶尼塞河右岸的几条支流命名为上通古斯卡河(也叫安加拉河)、中通古斯卡河(也叫石泉通古斯卡河)、下通古斯卡河。后来,俄国人把叶尼塞河以东说与鄂温克语相近的人,如雅库特人、尤卡吉尔人、楚科奇人、赫哲人、满族人等都称为“通古斯人”。

当年哥萨克人来到勒拿河时,雅库特人、鄂温克人曾对来到这里俄国人进行了激烈反抗。然而,他们的武器不如俄国人,经数次战斗后,雅库特人、鄂温克人死伤无数,而哥萨克人仅被打死十几个人,损失及其微小。无奈之下,雅库特人、鄂温克人只得臣服于俄国人,按照哥萨克人的要求上交皮毛,并向他们提供肉类食物。

哥萨克远征队来到雅库特后,并不狩猎皮毛动物,而是征服这里的雅库特人、鄂温克人、尤卡吉尔人等土着人。他们以沙皇的名义要求饲养驯鹿、放牧牛马、狩猎采集的土着人交出皮毛作为贡品。为勒索皮毛,他们抓捕土着人的妇女儿童作为人质,视为奴隶,肆意强jian妇女。他们占领土着人的驻地后,往往会把土着人的驻地付之一炬。只要土着人没有上交足额的皮毛,或没有按时缴纳皮毛,哥萨克人就会把“欠税”者用挂肉的钩子吊起来,然后再鞭打。哥萨克人给雅库特人、鄂温克人带来的不仅仅是残暴的统治,他们还给土着人带来了天花、麻疹、瘟疫,很多土着人死于这种疾病,导致雅库特地区的土着人的人口数量严重下降(历史上,从1632年到1672年,在40年的时间内,雅库特地区的人口减少了70%)。

喜欢再造汉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再造汉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