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再造汉明 > 第561章 冰封帝国之西伯利亚(35)

再造汉明 第561章 冰封帝国之西伯利亚(35)

作者:曲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9:48:06 来源:书海阁

第561章 冰封帝国之西伯利亚(35)

托因在建造“开阳城”时,袁时泰在这里留下了100名士兵,这些士兵的任务是护卫“开阳城”,帮助托因训练常备军,当然也包括监视托因,防止他反叛。

袁时泰率部继续溯额尔齐斯河上行,由于托因已和沿途的杜尔伯特人打过招呼,因此一路上没有再遇到杜尔伯特部人的袭击。前行450公里后,来到了卫拉特人称为的咸水湖——亚梅什湖(今Yamysh湖)。

亚梅什湖距额尔齐斯河只有4公里,它是个近乎于椭圆形的湖泊,在夏季它长约4公里,宽约2.8公里,湖面面积约8平方公里,在春季,雪水融化后,它的湖面面积可达12平方公里左右。尽管亚梅什湖距额尔齐斯河很近,但它是个封闭湖泊,并没有外流的水道,封闭的地形使湖泊周围的径流裹挟着盐类物质流向湖内,致密的地层构造又确保了湖水不外泄和渗漏,盐分远远不断地输送到湖里,在强烈的蒸发作用下,湖水的盐度越来越高,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咸水湖。当咸水湖的盐度大于2.5%时就称为盐湖,可以利用来制盐;当咸水湖的盐度低于2.5%,就不能称为“盐湖”,如今天的青海湖盐度仅为1.25%,只能称为咸水湖,而不能称为盐湖。“亚梅什湖”的盐度达到3.8%,比海洋的盐度还要高,它被卫拉特蒙古人称为“达布逊淖尔”,即“盐池”的意思。由于亚梅什湖的湖水盐度很高,在夏季随着湖水的蒸发,湖面就会结晶出白色的盐,盐中的氯化钾、氯化镁的含量很低,几乎不需要提纯就能直接食用,因此是卫拉特四部采盐、取水的重地。

一开始,由于在卫拉特四部中以土尔扈特部实力最强,因此亚梅什湖由土尔扈特部派兵驻守。俄国人占领塔拉后,知道了咸水湖的存在,这些盐是生活在托博尔斯克、秋明城、塔拉城里的俄国人的必需品,因此也看中了亚梅什湖。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俄国人派人来到土尔扈特部,要求他们加入俄国,遭到了土尔扈特部的严词拒绝。俄国人为了迫使土尔扈特部臣服,就出动200名哥萨克人占领了亚梅什湖。卫拉特四部为了夺回亚梅什湖,就联合起来进攻俄国人,全歼了占据亚梅什湖的俄国人,从俄国人手里夺回了亚梅什湖,此后,为了保护亚梅什湖,卫拉特四部都派兵驻守亚梅什湖。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俄国又派人来到土尔扈特部,要求卫拉特人向沙皇效忠,遭到了卫拉特四部的拒绝。其后,俄国人继续骚扰巴拉宾草原、库隆达草原,卫拉特四部不得不继续与俄国人战斗。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哈喇忽剌的长子绰罗斯·和多和沁来到亚梅什湖驻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哈喇忽剌攻打和托辉特部,战斗失败后,亚梅什湖落到了硕垒乌巴什的手中。天启三年(1623年),卫拉特四部合兵反击和托辉特部,硕垒乌巴什被杀,此战卫拉特四部不仅夺回了亚梅什湖,也彻底摆脱了喀尔喀蒙古的控制。崇祯元年(1628年),土尔扈特部在首领和鄂尔勒克带领下西迁额济勒河后,驻守在亚梅什湖的剩下了和硕特部、准噶尔部、杜尔伯特部三部的人。此时,和多和沁为了避免与俄国人发生战争,更为了进一步壮大自己的实力,就偷偷地与俄国人谈判,在他驻扎的湖区与俄国人共同0开发亚梅什湖。一批俄国盐工来到亚梅什湖后,在湖中采盐,此后俄国人果然没有再进攻绰罗斯·和多和沁。崇祯七年(1634年),哈喇忽剌去世后,绰罗斯·和多和沁袭位,成了准噶尔部的首领,称为“巴图尔珲台吉”。崇祯十年(1637年),固始汗去了青藏高原,建立和硕特汗国后,驻守在亚梅什湖的只剩下了准噶尔部、杜尔伯特部二部的人。崇祯十一年(1638年),杜尔伯特部首领达0赖台什去世后,巴图尔珲台吉趁杜尔伯特部陷入内讧时,赶走了驻守在亚梅什湖的杜尔伯特人。巴图尔珲台吉为了达到独占亚梅什湖的意图,在亚梅什湖驻扎了2000人的兵力,并在亚梅什湖的南岸建了个正方形石头城,边长约100米,城墙高约4米,上面布置了十几门从俄国人手里买来的小炮。城内有寺庙,城外还让抓来的布哈拉人奴隶替他种植麦子。

布哈拉人即今天的乌兹别克人,他们于16世纪中叶在首领昔班尼的率领下,进兵撒马尔罕后建立的汗国。嘉靖四十年(1561年),他们迁都到布哈拉,遂称布哈拉汗国。布哈拉汗国经常与北部的哈萨克汗国发生冲突,因此在哈萨克汗国有很多布哈拉战俘。哈萨克人又经常与准噶尔人发生战斗,因此准噶尔人就抓了很多布哈拉人俘虏。由于布哈拉人善于耕作,巴图尔浑台吉就把这些布哈拉人俘虏押到亚梅什湖边种植庄稼。

巴图尔浑台吉独占亚梅什湖后,再也不需要偷偷摸摸与俄国人勾结了,大批俄国盐工来到了亚梅什湖,在湖中公开采盐。俄国人为了保护他们的盐工,经巴图尔浑台吉同意,托博尔斯克督军府向亚梅什湖派驻了30名哥萨克士兵,这些哥萨克人驻扎在湖的西岸。俄国人为了补偿巴图尔浑台吉,将塔拉城、托博尔斯克、秋明城向准噶尔人开放,允许他们在这几个城市中进行各类物品的交易。俄国人来到亚梅什湖后,他们的制盐技术远比蒙古人高明,他们从亚梅什湖运回大量的盐,而巴图尔珲台吉从俄国人那里收取大额税金。巴图尔浑台吉用这些钱从俄国人那里换来大量的铁、铜,也从俄国人手里走私火器,这种火器的质量比从安集延、塔什干走私来的火器质量要好得多。巴图尔浑台吉通过与俄国人的交易,不断地壮大着自己的实力。

驻守在亚梅什湖的是巴图尔浑台吉的次子卓特巴巴图尔,巴图尔珲台吉率部远征哈萨克时,他本想随父参战,以赚取军功。可由于他是巴图尔珲台吉的侧妣吉(蒙古人将台吉的妻子称为妣吉,源于汉语的妃子,也相当于满人的福晋)所生,因此在几个兄弟中并不怎么受父亲的重视,巴图尔浑台吉根本没想着让他赚取军功。

铁血军从额尔齐斯河下游上行时,斥候就向卓特巴巴图尔报告,有数千汉人坐船来了。卓特巴巴图尔心想,不管汉人是怎么来的,无论如何不能让汉人占领亚梅什湖,要是丢了亚梅什湖,今后自己在兄弟几个中就再也抬不起头了,于是,他率领2000人马向登陆的铁血军发起了进攻。

通常,准噶尔部每百人军队中12-13名火铳手,但驻扎在亚梅什湖的2000名士兵中,有400名士兵配备了火绳枪,比例达到了20%。可见,巴图尔浑台吉为了保住亚梅什湖,下了多大的本钱?不过,尽管卓特巴巴图尔手下有400名火铳手,打头阵的还是驻扎在湖西岸的30名哥萨克人。

这些哥萨克士兵自以为凭着手中的火绳枪、小铁炮就能打败数千汉人,于是在额尔齐斯河岸边摆开了阵势,想阻挡铁血军登陆。可他们30个人刚到河岸边,就遭到了铁血军的炮击,成了一堆死尸。

尽管卓特巴巴图尔手下有2000人,但以往也恐惧于哥萨克人手中的火器,因此平时也不敢惹这些哥萨克人,现在见来这里的汉人才一个回合就歼灭30名哥萨克人,才知道汉人的火器比哥萨克人的火器还要凶险,于是赶紧下令摆开“骆驼阵”。

“骆驼阵”是卫拉特部蒙古人与俄国人长期的战斗中总结出来的有效阵法,就是在阵前使用几千头骆驼就地筑城,这些骆驼的四条腿被绑住后躺在地上,骆驼身上还背负木箱子,再给木箱子罩上湿毡子,几千头骆驼就成了一座“城墙”,木箱子就成了“城垛”,蒙古士兵就躲在木箱子的背后,向敌人发射弓箭、火铳。

在野战中,卫拉特人的“骆驼阵”对付没有重型火炮的俄国人确实很有效,哥萨克人在“骆驼阵”前也很难靠近蒙古人,也就讨不到多少便宜。

袁时泰看到卓特巴巴图尔摆开了骆驼阵,心中暗想,刘总指挥怎么连卫拉特人的“骆驼阵”也预料到了?看来他真是个神人。要对付这个“骆驼阵”,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大炮,于是他下令所有的大炮向“骆驼阵”开炮。

铁血军的炮弹落到“骆驼阵”后,将躺在地上的骆驼、躲在“城垛”后的蒙古士兵都炸死了。

喜欢再造汉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再造汉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