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再造汉明 > 第583章 蒙古高原(1)

再造汉明 第583章 蒙古高原(1)

作者:曲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9:48:06 来源:书海阁

第583章 蒙古高原(1)

朱永康、罗宏章率领400名铁血军顺着乌达河南下,来到了乌达河与色楞格河交汇处的“乌德伯兴”(今乌兰乌德)。

色楞格河发源于燕然山(今称杭爱山),由伊德尔河、木伦河汇合而成,流向东北与鄂尔浑河交汇后才称为色楞格河,然后继续北流,汇合了希洛克河、乌达河后,流入贝加尔湖,全长约1480公里。从色楞格河河口到鄂尔浑河河口(今苏赫巴托尔)可以通航,通航里程约330公里。

色楞格部宰桑泽尼特早得到了塔布恩洪台吉的书信,忙表示欢迎铁血军的到来。随后,朱永康、罗宏章在泽尼特的亲自带领下,溯着色楞格河而上16公里,来到了伊沃尔加古城。

战士们来到伊沃尔加古城后,看到色楞格河右岸还有几处残破的土墙,刨开地面还能看到已腐烂的木柱、木椽子。

伊沃尔加古城是匈奴时期汉人在这里建的古城。那时,匈奴人自己不善于农耕,就把掳掠来的汉人抓来,然后在适宜于耕作的地方替匈奴人生产粮食,伊沃尔加古城就是1500多年前汉人奴隶在这里建立的农耕城镇。

在后世,伊沃尔加古城是1927年由前苏联考古学家发现的,该城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北长348米,东西宽194-216米,东侧为古河道,北、西、南三面有四道土墙、三道壕沟,外加木栅栏构成的总宽35-38米的防御体系。城内还有冶铁遗址,出土了大量铁器、陶器。

朱永康、罗宏章在伊沃尔加古城升起大明龙旗后,带领全体战士宣誓,将永远保护伊沃尔加古城,守护先民的灵魂。

随后,朱永康、罗宏章率领铁血军溯色楞格河而上200里,突袭“天鹅湖”(今古西诺耶湖)。

“天鹅湖”长约24公里,宽约8公里,湖面面积约160平方公里。在这里放牧的是漠北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下属的布里亚特古西诺部落,台吉就叫古西诺,帐下有300户。经一番战斗后,古西诺率领部分残兵逃往了南方。

至此,铁血军基本占领了贝加尔湖东岸地区。

朱永康、罗宏章占领“天鹅湖”后,继续溯色楞格河而上,击溃了在“天鹅湖”南放牧的土谢图汗部的杭戈多尔部。

杭戈多尔部属于布里亚特人,台吉叫扎尔布,他手下原有2500多户,后来接纳了从贝加尔湖西岸逃过来的部分布里亚特人后,有2800户,是布里亚特除巴尔虎部外的第二大部落。扎尔布在遭到几百名铁血军的攻击后,措手不及,迅速败退。

随后,朱永康、罗宏章继续南下,一路攻城拔寨,来到了200多里外的色楞格河与鄂尔浑河交汇处,与攻克恰克图的阙崇德、陈钟琛会师后,准备根据总部的命令,进攻哈拉和林。

阙崇德、陈钟琛率领1000名铁血军根据计划顺着希洛克河南下,在比柳泰通过连水陆路进入了楚库河,在奇科伊与土谢图汗部的台吉苏布台大干了一场。

苏布台是蒙古克烈部的后裔。克烈部的祖先原是在图拉河(也称土拉河)、鄂尔浑河上游放牧的突厥人,曾是蒙古高原上最强的部落,已远迁额济勒河(今称伏尔加河)的土尔扈特部就出自于克烈部。成吉思汗征服了克烈部后,将克烈人分编入千户,成了蒙古人。由于克烈部王公扎阿绀孛的女儿嫁给了成吉思汗的幼子拖雷,生下了蒙哥、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因此克烈部在蒙古各部落中有很高的地位。不仅漠南蒙古有克烈人的部落,漠北蒙古、漠西蒙古都有克烈人的部落。

蒙古人称东为左,与当时汉人的习惯差不多。因当时汉人的都城大多在北方,坐北朝南,东是你的左边。比如山东在太行山的左边,就称“山左”,山西在太行山的右边,就称“山右”。后世内蒙古的新巴尔虎左旗就在东边,新巴尔虎右旗就在西边。

苏布台手下的牧民在楚库河就分左右两翼,左翼在楚库河上游的乌尔卢克一带放牧,右翼就在奇科伊一带放牧,苏布台的营帐就在奇科伊。左翼的蒙古人在几天前遭到了铁血军陆锦堂部的攻击后,左翼的很多蒙古人逃到了奇科伊,苏布台正准备集结力量反攻乌尔卢克呢,谁知右翼又遭到了铁血军的袭击。苏布台在受到近千名铁血军的进攻下,迅速崩溃,扔下部分家属,带着1500多名残部,向恰克图逃去。

铁血军随后越过楚库河,对苏布台发起了跟踪追击,随后进攻恰克图。

此时的恰克图是喀尔喀土谢图汗部与北部的布里亚特人、鄂温克人、达斡尔人、鄂伦春人交换皮毛的贸易站,来这里交换皮毛的不仅有布里亚特人、鄂温克人、达斡尔人、鄂伦春人,也有汉人的皮毛商,甚至还有俄国人。在恰克图贸易的货物不仅仅有皮毛,还有药材,如鹿角、鹿茸、虎骨等。不过,来这里交换皮毛的俄国人可不是纯粹的商人,他们都是“间谍”。土谢图汗衮布为了管理这个贸易站,不仅在恰克图派驻有100名士兵,还设有一个贸易管理机构。这个贸易管理机构还聘用一个叫江承浩的汉人来掌管财务,江承浩来自大明山西大同府,其舅舅就是“八大晋商”之一的王大宇。

王大宇曾长期与大同总兵姜镶、宣府总兵王承胤等勾结,向塞北的蒙古人走私茶叶、盐、布匹、铁、粮食,他的商业触角甚至延伸到了漠北,从恰克图将皮毛贩卖到内地。江承浩跟了舅舅王大宇做走私生意时,就一直来往于漠北、大同,认识了不少喀尔喀蒙古王公,与“墨尔根汗”额列克的长子衮布成了好朋友。衮布袭位后,改称“土谢图汗”,他看中了江承浩的商业才能,就聘用江承浩来管理恰克图皮毛交易站。江承浩一边做自己的生意,一边替衮布打点着皮毛交易,在江承浩有条不紊的管理下,衮布每年从这个交易站收取的税金就达10万两银子。

驻守在恰克图的首领叫孟根,一开始他看到苏布台率领1500多名残部退到这里后,心想苏布台手下有近3000多户,怎么会狼狈到连家属都不顾了?

苏布台告诉孟根,进攻我的不是盗贼,也不是叛乱的布里亚特人、鄂温克人,而是来自大明国的汉人。他们的武器凶猛得狠,我们根本不是对手,你还是跟着我一起逃吧。

孟根听后心想,大明国在几千里远的南方,他们的军队怎么会来到这里?肯定是苏布台与布里亚特人发生冲突后,被布里亚特人打败的。可恰克图是衮布大汗的重地,布里亚特人胆子再大,也不敢进攻这里,因此孟根既没有跟着苏布台逃跑,也没有向哈拉和林求援,而是像没事一样,继续守在恰克图。

等到阙崇德、陈钟琛率部进攻恰克图后,孟根才发现袭击者的火器确实凶险,自己的100多人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在被打死了50多人后,孟根带领余下的蒙古兵也仓促向哈拉和林逃去,那里是衮布的驻地,他们要去向衮布报告,汉人的军队真的来了。

阙崇德、陈钟琛占领恰克图后,还抓获了一个以“莫斯科维廷”为首的俄国商队。就是这个叫“莫斯科维廷”的俄国人于崇祯十二年(1639年)率领一支哥萨克远征队到达了北海(今鄂霍茨克海),并在乌利亚河河口建立了过冬营地。这次他率领“商队”来恰克图当然不是仅仅做贸易,还带着“特殊”任务。

铁血军将抓获的俄国商人以“间谍”罪名全部处死,江承浩也被以“走私”的罪名砍了头。

历史上,1646年10月,莫斯科维廷奉命侦查石勒喀河,他带着4名哥萨克人坐着张满了风帆的雪橇渡过贝加尔湖,在巴尔古津湾登陆,随后利用巴尔虎人做向导,翻越了伊卡特山,然后向东,到了维季姆河源头处,顺着河道进入了叶拉夫宁盆地。到了叶拉夫宁盆地后,莫斯科维廷沿着乌达河到了色楞格河,再通过连水陆路进入鄂嫩河,顺着鄂嫩河到达了石勒喀河,行程几千公里,为后来俄国人占领尼布楚提供了可靠的情报。

此战,在恰克图缴获了2万多张皮毛,将来把这些皮毛运回内地后,已足够余孝祥部本次行动的军费了。

这时,阙崇德、陈钟琛、朱永康、罗宏章都收到了发报机,总部给他们的命令是留在恰克图,吸引衮布的主力,配合在唐努乌梁海盆地的铁血军进攻哈拉和林。

于是,他们根据总部的命令,在恰克图进行休整,顺便补充物资。

八月五日,阙崇德、陈钟琛、朱永康、罗宏章率部杀向了哈拉和林。

喜欢再造汉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再造汉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