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再造汉明 > 第61章 救命粮

再造汉明 第61章 救命粮

作者:曲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9:48:06 来源:书海阁

第61章 救命粮

阊门酋山堂书坊的陈掌柜派人来公司找刘云龙,给他送来了出版的《常识》、《数学》第一卷各100本。书坊的人告诉刘云龙,这次2本书各出版了1万册,送给他的200本书,将在稿费中扣除。

刘云龙收下书后,想了一下,把周泉叫上后一起来到了铁铺,问陆东鸣:“前几天让你做的粉笔模子做好了吗?”

陆东鸣说道:“做好了”,说着让工人把粉笔模子拿了过来。

刘云龙说道:“你把模子交给周泉吧。”

周泉问道:“粉笔是什么?”

“你把石灰石粉和石膏粉拌合后,浇进钢模,做出来的东西就是粉笔。”

“粉笔派什么用的?”

“粉笔可以在黑板上写字。我开办的学校马上要开学了,需要用粉笔。今后你们各厂、各坊、各铺也可以在黑板上用粉笔记录当天的产量、重要事项。”

“那今后用起来倒也方便。”

“你去搞一些红色、紫色、黄色、绿色、蓝色的颜料,将来做彩色粉笔。以后,就由你的玻璃窑制作粉笔。”

“刘总,这个粉笔就我们使用,用得着坊子里专门制作吗?”

“我们先用起来。等别人看到粉笔的好处,自然也会来买的。”

等周泉准备好材料后,工人把磨成细粉的石灰石粉、熟石膏及红色颜料用水拌合在一起,然后再在粉笔模子里刷上棉籽油,把拌合好的粉笔料灌进模子,过一会儿,等模子里的水分干后,脱掉模子,几十支红色粉笔做成了。

刘云龙考虑到今后的《数学》、《物理学》、《化学》涉及到很多高深的知识,如再交给书坊来出版,将会导致技术的严重泄密,至少目前不能让无关的人掌握知识。

刘云龙来到阊门西大街,看看有没有合适的房屋,买下后自己办一个书坊。今后这个书坊就印刷他的教材和公司内部的各种交流材料,待时机成熟后,可以办一份报纸。

找了半天,在阊门西街庆绳里找到了5间铺面,掌柜是松江府人,来苏州做生意已10年,近来因家中高堂身体有恙,恐有不测,他想回松江照顾父母。刘云龙与他谈妥价格后,第二天就把房屋买了下来。

九月二十五日。刘云龙在家编写教材时,佩雷斯来找刘云龙了。

佩雷斯看到刘云龙后,说道:“我的天呐,你真是神仙,你是怎么知道今年苏州会有旱灾、蝗灾的。”

刘云龙没有回答他的话,直接问道:“粮食运来了吗?”

“运来了。为了让你多赚钱,我给你运来了4万料,整整14船。”上次签约时,佩雷斯想到2万料米可以赚7万多两,为了多赚点就运来了4万料。为了购足4万料的大米,在南边就耽搁了些时间,但好坏也赶在秋收前把米运来了,以免刘云龙收购后米价回落导致亏本,可没想到今年遇到了罕见的旱灾、蝗灾。

“粮食在哪里?”

“一部分粮船已在娄江,大部分粮食还在太仓浏家港。我们的海船进入太仓浏河港后,我不得不把大米转泊到小船上,先运了10船过来。可现在河里的水位太低了,全部得靠纤夫把船拉到苏州来。等这些船卸完米后,再回浏家港去运米。”

“你的大米可不许卖给比人,我都要了。”

“哦,我的刘大掌柜,我一向把信用看得比生命还重。运来的4万料大米,我会按合同全部卖给你,不会卖给别人的。”

“好,你够义气。”

“那我要的肥皂、丝绸呢?”

“等你离开苏州时,我也会按签约时的价格,把你们要的肥皂、丝绸送到船上。如你们对我的新产品感兴趣的话,可以优先供应给你。现在,我们去看看你拉来的粮食吧。”

刘云龙、佩雷斯坐上马车,来到齐门。

路上,刘云龙问佩雷斯:“米兰达怎么没来?”

佩雷斯说道:“他是他,我是我。他现在在哪里?我也不知道。”

“那上次你俩不是一起来我公司的吗?”

“那是碰巧了。你知道我们两个国家打了那么多年的仗,两国的商人都互相仇视着呢。”

“那他们怎么在澳门做生意呢?”

“以前我们有同一个国王,那时两国的商人都可以在澳门做生意。现在他们西班牙的商人只要缴税,还是可以在澳门做生意的。”

“那你可以去马尼拉做生意吗?”

“那不行,他们垄断了马尼拉的生意。我要从马尼拉采购货物的话,还得通过在澳门的西班牙商人才能买到。”

“米兰达不是在澳门做转口生意的吗?”

“他是直接把货运到墨西哥。上次他从你这里买了肥皂、绸布后,还采购了茶叶、瓷器,他把货运到澳门,再从澳门的商人手里采购点香料,然后去马尼拉,最后从马尼拉去墨西哥。”

“从澳门买香料,便宜吗?”

“澳门有很多国家的商人,买香料还是很便宜的。米兰达把肥皂、绸布、茶叶、香料运到墨西哥,至少能有200%的利润。”“那你把这些货物运回国内呢?”

“那至少也有200%的利润,不过风险很大。”

“怎么会呢?”

“现在马六甲被尼德兰人占领了,运气好的话,交点税货船就能过去,运气不好的话,尼德兰人就直接把你的货物抢了。安汶岛也有尼德兰的舰队,他们动不动就抢货船,你说是不是风险很大?”

“你们葡萄牙不也在抢船吗?”

佩雷斯听后叹了口,说道:“嗨,别说了。现在我们抢不过尼德兰人了。”

说话间,刘云龙、佩雷斯来到了齐门码头。

只见岸边围了不少市民,在猜测着是哪里来的米商。

这几天苏州城的米价已涨到每石2.9两,嘉定的米价已涨到每石3.6两。市民们在打听着这些运来的米是多少钱1斤?

刘云龙刚到岸边,齐门内跑出十几个兵士来,后面是一辆马车。

马车上下来的是黄希宪、陈洪谧。显然他们也是得到消息后,过来了解情况的。

刘云龙迎上前去,向二位大人问安,并把情况作了禀报,顺便把边上的佩雷斯介绍给了二位大人。

黄希宪一听有4万料大米,那可是近17万石大米呀,按现在的米价,价值近50万两银子。

黄希宪问刘云龙:“你准备怎么处理这些大米?”

刘云龙说道:“回大人的话。上次我在虎丘就说过,米商运来米后,由官府赊米后出售给市民。这些大米,我就准备交给陈大人来处理。”

陈洪谧说道:“好,我就用你的大米来平抑米价。不过,我们得把你的米卖了,才能把钱给你。”

刘云龙说道:“可以。”

陈洪谧指着佩雷斯,对刘云龙说道:“你的这位朋友真不错,很讲信用。”

刘云龙说道:“所以我准备和他做更多的生意。不过,大人,这里才拉来了10船大米,还有更多的米在浏家港呢。”

陈洪谧说道:“我马上动员苏州的船帮去浏家港运米。另外,我立即让盘门西大街的官仓准备接收大米。”

明代苏州府的官仓位于盘门西大街(今新苏师范小学),距刘云龙的肥皂铺几十步远。

刘云龙说道:“2位大人,我有个建议,不知该不该说?”

黄希宪说道:“你说说看呢?”

刘云龙说道:“大人,苏州缺米的主要是城里以打工为生的和乡下田少又以种植甘蔗、烟草、棉花、桑树为主之农户,来自辽东、陕西、河南、山东的流民也缺米。有钱的掌柜们承受得起高米价,乡下田多有存粮的,还能挺得过去,因此,我建议把一部分米买给这些缺米的,其余的用来赈灾。”

黄希宪问道:“你说说怎么个赈灾法?”

刘云龙说道:“一种是以往你们官府经常做的在各大城门口向灾民施粥,一种是让灾民来做工。明年将有大水,不如趁现在水位低,冬季农闲,将太湖通往长江和吴淞江的河道取直、拓宽,这样明年来大水时,能及时排水。”

陈洪谧问道:“明年有大水?”他见刘云龙点点头肯定后,说道:“你说的有道理,历来旱灾之后必有水灾。今年让家里缺粮的来河道里做工,既不浪费粮食,又能打通河道。”他看着黄希宪说道:“他的建议可以采纳。”

黄希宪点了点头,说道:“就这么办。把部分粮食分散到吴江、常熟、太仓、昆山、嘉定、崇明,吴县、长洲算在苏州市内,这样各个县也能撑一段日子。”

刘云龙见黄希宪、陈洪谧商量好了怎么处理这些米后,就朝边上看热闹的市民喊道:“大家都散了吧。这是官府买来的大米,今后将以平价卖给你们。”

周边的市民听后,忙说官府真为苏州百姓着想,知府是个好官。

黄希宪、陈洪谧听后,心里自然也是得意的。每个官员都喜欢听百姓赞言的。

陈洪谧对黄希宪说道:“抚台大人,那我去安排船只和仓库了。”

黄希宪说道:“不急,我们一起回去。”他转头对刘云龙说道:“那我们也走吧。”

刘云龙就跟着黄希宪、陈洪谧一起离开了齐门。2匹马车跟在他们的后边。佩雷斯安排船只,把船拉到盘门西大街去了。

喜欢再造汉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再造汉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